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寒门称王-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每一段城墙上都有同样不畏死的汉家军民用血rou之躯来抵挡敌人的进攻,一个接一个的狂澜军士兵和信都城的汉家百姓负伤或战死;一个个接一个的士兵和百姓又接替牺牲者继续战斗。

    尽管双方都很英勇,包括哪些刚刚穿上狂澜军军服的百姓,人人都已经拼尽全力,可敌人的数量实在太多,胜利的天平还是不断像匈奴汉国一遍倾斜着。

    此刻,除了那一千还没有出动的预备队,狂澜军的两千多士兵已经全部顶在了第一线,尽管有百姓青壮的协助,但其实牺牲的主要还是狂澜军士兵,因为他们也明白身后都是父老,却不忍父老牺牲,所以百姓军多被他们掩护在身后,真正百姓军出现了大量的死亡也都是某一段城墙上的狂澜军士兵牺牲殆尽的原因,

    城墙上的敌人越来越多,但狂澜军却没有丝毫要放弃的意思,敌人每前进半步,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寸步不让,寸土必争。

    狂澜军士兵已经有意的缩紧了阵型,尽量把身后的百姓军保护住,这样在狭窄的城头上,就算敌军有再多的人也很难挥出优势纯文字站)

    但就算这样,城墙上的狂澜军还是数量太少,牺牲一批后,哪些身穿军装的百姓也就暴露在了敌人面前。

    眼看汉家子弟兵为保护自己而牺牲,那些百姓也都红了眼,手中的环刀猛劈猛砍,但相对于支雄手下的这些精锐,他们的武功实在太过低劣,往往三四个人都打不过对方一个士兵。

    匈奴汉国的敌军自然也不会因为他们的武功拙劣就停止砍杀,一刀下去,面前百姓倒地时的不甘与痛苦,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杀戮之意。

    眼前的狂澜军士兵似乎与他们在平舒城遇到的那些有很大的不同,少了一分铁血,多了几分柔弱,更像他们曾经面对的,可可以肆意屠戮的汉妇儿。

    不过他们的牺牲并没有白费,随后从别处赶来的狂澜军士兵就能以比较下的代价砍伤这些凶残的敌军,

    远处丘陵雪原之上,看着这一切的王烈,眼中却不断闪过痛苦之色。

    他何尝没有看出现在城头上战斗的狂澜军士兵情势危急,眼看就要在崩溃的边缘。

    而且荆展事先虽然没有跟他商议,但王烈一眼就看出现在正在城头奋战的身影中,其中很多身穿狂澜军士兵军装的人,看素质和动作其实是城内的百姓。

    支雄和手下只是觉得狂澜军士兵比之往日战斗力锐减,但并没有想到其中混杂有大量百姓。

    或者说支雄就算看出来,也不会告诉手下,却正好涌来激励手下奋进。

    但王烈不一样,他一手训练出的士兵他又怎么能不熟悉,却是一眼就看出不对。

    此刻眼看那些百姓明明知道不敌,却依然牺牲自我,却是心生感慨,不忍与自责涌上心头。

    若不是他定下的这一条you敌之计,想要关mén打狗,打疼支雄,引出石勒,那这些城墙上的青年也不会就这样战死在信都。

    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将领都是铁石心肠。

    在雪地上隐藏久了,尽管身下垫着厚厚的羊皮,四周也都挖成了挡风的雪窝形状,但还是有冰冷不断渗入身体,这冰冷让人清醒,让人慢慢由一种麻痹之感。

    可是王烈似乎感觉不到这冰冷一般,只觉得内心里有一把怒火正熊熊燃烧,烧得他几欲怒吼。

    但他是主帅,身上肩负着千万人的期待。

    谢艾的那句话始终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王烈:“主公仁义,不想牺牲别人,难道就舍得因一人牺牲万人?”

    所以,尽管不舍,但王烈必须忍耐。

    他身边的一个年轻亲卫也早已经是双手死死扣住雪地,满脸chou搐,眼中还蕴含着泪水,那大颗的泪水滴落在面前的雪地上,结成了晶莹的冰晶。

    王烈忍着悲痛,对身边的少年道:“彦之,那上边可有你的亲朋?”

    这少年正是他前几日刚刚收纳的那个城中长者的独子杨彦之,王烈为了让他尽快成长,一直把他带在身边。

    刚刚这少年还因为王烈不肯出战而误解了王烈,王烈却是不以为意。

    此刻,见王烈问他,少年杨彦之虎目含泪道:“嗯,有我的亲朋,刚刚那个被子贼人砍中,掉下城墙的就是我小时候的伙伴大牛……还有虎子他们,好像好像也都在城墙上……”

    昨日的兄弟,今日却眼睁睁看着他们不断死去,这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来说,的确有些残忍。

    但王烈相信,经历过这战场上残酷的一切,看到自己的兄弟被杀死,这个少年很快就会成长为一名提刀杀胡狗的好男儿。

    王烈点点头,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认真道:“记住,那些杀害你兄弟的敌人,一会我们就砍掉他们的脑袋,为你兄弟报仇!”

    杨彦之狠狠的点了点头,死死盯着那几个在城墙上的匈奴汉国的骑士,似乎要把他们的模样记在心里。

    这一刻,仇恨在这个少年心底扎下了根。

    ~~~~~~~

    晋建兴四年二月初,大晋荆州长沙府,长沙县城内荆州刺史府。

    在幽州、冀州这等北地,此刻正酝酿着新的风雪,而在这江左荆州,却是阴雨绵绵。

    与北地张扬的冰冷不同,江南的冬日虽气温稍高,但更有一种沁人骨髓的bsp;尤其是这种阴雨天,虽无北地那种大风,但寒意却无处不在,空气中那股子chao湿,更让人手脚冰冷。

    而且在北地,这种天气在屋子里只要点燃上一盆炭火,关闭好mén窗,就会满室生,干燥清爽,可在江南,在荆州这种地方,这种天气却没有人有点炭火盆的习惯,大家也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寒意,没有人会去抱怨。

    大晋荆州刺史,领左将军,都荆湘两地军事陶侃陶士行端坐在刺史府的正堂主位,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冬雨,默然无语。

    这正堂全为木质,还是五六十年前所建,房屋古旧,在荆州冬日的阴雨中显得多少有几分破败萧瑟。

    本来陶侃就任荆州刺史时,众人就劝他动用州库修葺下这屋子,但陶侃却道:“我这个刺史的位置还不知道能坐多久,又何苦劳民伤财,用百姓辛苦上缴的税负来修葺我的居所呢?”

    果然,不久之后陶侃就被王敦罢黜,如此又过了一年,陶侃被重新启用,最后升迁到了左将军的位置,都督荆湘两地军事,众人再劝陶侃修葺旧屋,陶侃依然不从,答曰:“我受朝廷厚恩,已经有愧,又怎敢居功自傲,大肆铺张1ang费在个人享受上呢?”

    如此,这刺史府的正堂始终古旧,不曾修葺。(这一段完全为小飞信口杜撰,历史上绝无记载,只为凸显陶侃的某种性格)

    也不知道是谁把陶侃的这些话传扬出去,荆州一地的拜谢皆jiao口称赞陶侃仁义,陶侃的风评也愈的好了起来。

    此刻,就在这雨中的旧屋内,一干文臣武将环绕其位,把陶侃围在正中、

    这些日子,从建康城哪里接连来数道命令,有大将军王敦命陶侃缉捕刘佑,押解回建康的密令;有琅琊王司马邺好言劝慰,许诺升官加赏的信笺;更有远自秦州,南阳王司马保写来的要求联合结盟,共抗所谓王烈逆贼的信笺。

    但无论是什么信笺,口气都是无一例外的谦逊有礼,都言称陶侃为公。

    就算陶侃表面上一幅清心寡欲的模样,但对比之前被王敦罢黜后,遭人冷遇、白眼的境况,却也不由得不让他心生感慨,这人事种种,又有几人能真正放下?陶侃的心境在这些日子里,也多有起伏、波dang,很多事情他不是不想去做,而是顾虑重重,不敢放手一搏。

    陶侃随手将几封信全部收入了袖筒中,然后看向众臣,叹道:“最近国事动dang,诸君皆乃国之栋梁,不知道有何主张啊?”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这些事情众人作为陶侃的心腹和荆州军的高层也多有耳闻,但陶侃一直在这些斗争中保持中立,平日里也决口不提这些事情,今日却忽然提起,众将却不敢妄言。

    片刻,别驾李根开口道:“现在天下大势纷1uan,我军自保有余,外拓不足,而公乃国之肱骨,麾下现在又有大军六万,乃是各方都想攀附的对象,公若想怎样,只需选择一方就是,但切记不可反复无常,否则定被人所弃。”

    陶侃闻言,笑了笑:“那李大人觉得我与谁结盟为好?”

    那边刘佑闻言,已经竖起了耳朵,生怕陶侃选择和王敦结盟,根据他的了解,以王敦的度量,若是和陶侃结盟,第一件事肯定要陶侃献上自己的人头作保。

    陶侃是一个忠厚之辈不假,但却是并不是一个可以为了别人牺牲自己之人,同为此等性格的刘佑自然十分明白这一点。

    那边,别驾李根听陶侃问,想了想道:“当年汉末之时,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强盛,吴、蜀联盟方能自保,大人现在拥兵六万,但尚未能称雄江左,而大将军王敦与琅琊王睿,琅琊王虽占据正统,可却处于劣势,一则长安天子尚在,他不能为尊;二则王敦掌控军权,琅琊王只有戴渊掌控的两万兵卒,根本不能抗衡,因此公可与琅琊王联盟,将来也不失为一条位极人臣之路……”

    众人闻言,都默言无语,陶侃现在的安危自然与他们大有干系,可是陶侃外柔内刚,轻易不会听从别人一进,这次想问怕更是有探听不下口风的意思,至于别驾李根的说法,只是稳重之言,并没有什么新意。

    但刘佑闻言,却是暗中松了一口气,只要陶侃不和王敦联盟,他就没有危险。

    果然,陶侃听了李根这话,却笑道:“李别驾你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现在琅琊王和王大将军的事情非我一个小小刺史能管得了的。算了,我还是不理会他们的好,传令下去,我军严守荆湘mén户,不可与人生争执,若有外来舰船、人马也一概在防线外截下,好言劝回。”

    众人闻言,皆称喏。

    长史张奕却忽然道:“大人,若有不服管理,硬闯防线者该当如何?”

    陶侃却温声道:“这还用问我么?张将军,若有人闯进你家,不听你劝告,你会如何,是好酒好菜接待他么,呵呵?”
………………………………

第二百八十七章 ,生死一线

    第二百八十七章,生死一线

    陶侃一脸笑意,语气也是一如既往的温和,却是看着张奕,似乎张奕的脸上有一朵花一般纯文字站)

    张奕被陶侃的目光盯的浑身汗mao倒竖,片刻拜倒在地道:“某知晓了,大人放心,我荆湘之兵誓死跟随大人,绝不放过一个入侵我边境的敌人!”

    众人也都连称一定惟公马是瞻,不会让敌人入侵。

    陶侃却忙扶起张奕,笑眯眯道:“张大人,不要这么说,尔等皆是天子之兵,我陶侃日夜想要北上中原,光复旧都,还我大晋河山,其实那幽州的王明扬还是不错的,能为我大晋作战,这才是大丈夫本色;对了,张长史,你夫人马上就要生产了吧?我这里有一副当日小仙翁开给我的保胎之yao,你拿去,给你夫人用吧。”

    小仙翁葛洪?去年葛洪北上去洛阳,的确经过了荆州,还特意给陶侃平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当时陶侃就觉得葛洪是一个人才,苦苦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