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万户侯-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客栈的条件是不太好,可是咱们人多,也只能住这里,真是委屈你了。”
李惊雁摇了摇头,手按住胸口道:“条件差一点没关系,可我心里就是有点害怕。”
“有我在呢!我就在你隔壁,不用怕。”
这是,‘咕噜!’传来一阵响声,李清摸了摸肚子,笑道:“走!我带你到外面吃东西去。”
李惊雁心中欢喜,连忙嘱咐侍女几句,又回屋披了件衣服,便随李清出了客栈,龟兹城原是龟兹国都城,城北面是王宫和官署,而南面则是平民聚居区,中间有一条大街相隔,这条街也就成了龟兹城最繁华和热闹所在,李清他们住的客栈有点偏,从一条小巷里走了好久,两人才来到大街上,后面则远远跟着几个亲兵,尽量不打扰他们,但想单独出来,却已经是不可能了。
大街上很热闹,到处是酒肆和饭铺,几乎每个酒肆门口都站着一个胡姬,在风中冻得直打哆嗦,但还强作欢颜招揽客人,所有的铺子里都***通明。明亮地灯光带着笑声和骂声从大大小小的门里、窗里宣泄出来。
“李郎,总没听你说过你的父母和老家,我问帘儿姐,她竟然也不知道。”
李惊雁笑道:“你如果不想说,那我就不问了。”
李清抬头望着漫天的星斗,回忆着自己的前世,就仿佛这灿烂的星斗,往事似乎历历在目。可它们又已经变得极远极远,他微微一笑,“其实也没什么,我是苏州人,从小便是孤儿,也不知是怎么长大的。四处流浪,便到了蜀中。”
他想起一事,又笑道:“惊雁,当年在中,你是不是根本就没把我这个小掌柜放在眼里?”
听他提起往事,李惊雁有些难为情,微微娇嗔道:“你不是不知道我当年的情形,长安那些人象苍蝇似地,我只好躲到爹爹那里去,那会把你这个臭小子看在眼里。”
顿一顿。她又笑道:“你人虽臭,不过做的雪泥倒挺香甜的。后来爹爹也虽然学得你的配方,可就是做不出你那种味道。”
李清嘿嘿一笑:“你是不是就为了吃我的雪泥。才巴巴儿想嫁给我。”
“呸!雪泥是小雨做出来的,嫁给你有什么用,人家才不是为这个呢?”
“那你说说,是为了什么?”
李惊雁听这家伙口无遮挡,心中又是羞涩又是甜蜜,想捶他一顿,可旁边又有人看着,便悄悄将长长地指甲一翻。掐进他的肉里,悄声恨道:“以后不准想。也不准再问,知道吗?”
龟兹的夜里寒气袭人,可二人却宛如春风拂面,李惊雁快乐地叹了口气,低声道:“李郎,你新年后不是要回长安述职吗?你去和我爹爹好好谈一谈,好吗?”
“恩!”李清轻轻点了点头。
天空晴朗而布满星斗,一颗颗星星在快乐地眨着眼睛,空气清新而寒冷,嘴里已经可以呼出白气,两人似乎已经忘了吃饭,肩并肩在街上慢慢地走着,两人的手早已经不知不觉牵到一起,谁也没有说话,都在细细品味着两情相悦的甜蜜。
李惊雁偷偷看了他一眼,目光中饱含着爱恋,他高挺的鼻子、他轮廓分明的脸庞、他自信而坚强的目光、他乐观而从容的微笑,他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深深地吸引着她,让她感到无比安全,令她痴迷而不能自拔,此刻,在这座陌生地城市里,她的心已经完全敞开,再也没有任何束缚,她将头轻轻靠在他地肩上,全身心地依偎着他,只盼望着这一刻能永远永远,不要消失。
走过一棵大树,李清站住了,他紧紧揽住她的腰肢,微笑着凝视她地眼睛,此刻他已经感受到李惊雁的身子在微微颤抖,可她的眼睛却变得深沉而热烈,她柔软、湿润的嘴唇似乎在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着同一个字,忽然,她一转身用双手搂住他脖子,浑身颤抖着,慢慢闭上了眼睛,美丽的脸庞勇敢地向他迎去,这一刻,她忘记了矜持、忘记了羞涩,她爱他爱到了极点,李清就是她的生命、她的心肝,这股爱力,仿佛光辉四射,将她包围起来、叫她把过去的苦恼一概忘却、叫她把所有日夜缠绕她地那些幽灵—疑虑、恐惧、郁闷、烦恼、无助——完全排除、完全摒弃。
不知过了多久,两人的唇才慢慢分开,互相凝望着,顶着头会心地笑着,此刻,他们地心再没有任何隔阂,彼此都已明白对方的爱。
李清拥着她柔软的身子,心中充满无限爱怜,亲了亲她的耳垂低声道:“你不是晚上害怕吗?今晚我睡你外间,替你守夜如何?”
李惊雁轻轻点头,“那我叫侍女和我睡。”
忽然,身旁传来一声轻微的咳嗽,两人扭头,这才发现他们身旁约三步外,站着一个招客的胡姬,正满脸尴尬地看着他们,她一直便站在这里,大树的阴影遮住了她,她不敢出声、不敢移动半步,仿佛是一个被老师罚站的小学生,只眼巴巴地望着这一对忘我的情侣,度时如年,可眼中却充满了羡慕之色。
李惊雁顿时羞得满脸通红,躲到李清的身后,用指甲狠狠掐着他的背,埋怨他不看看清楚周围有没有人,李清却打了个哈哈,对胡姬笑道:“我们其实是来吃饭的。
上一章错误订正,罗布泊依然属于沙州地界,老高看错地图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仙芝的忠告
亮,李清便睁开了眼睛,身上已经加了一床被子,看雁夜里起来替自己盖的,房间里很静,可以听见里屋传来李惊雁均匀的呼吸声,她睡得正香但李清的心中却有一扇门,披上衣服,他蹑手蹑脚地走出去,又轻轻地把门带上,生怕惊醒她的甜梦。
院子里没有人,厨房那边已经传来动静,有伙计起来做饭了,空气清新而寒冷,宝蓝色的夜空里,星星们依然在不知疲倦地眨着眼睛,李清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心中充满了轻松和愉悦。
天慢慢地亮了,客栈大堂里挤满了吃早饭的士兵,李清和几个军官坐一桌,有滋有味地品着一碗浓厚的羊肉汤,虽然后世的电影里看多了长官如何和小兵打成一一次两次可以,却不能天天为之,否则会失威,军队讲的是等级森严,讲的是令如山倒,须恩威并施才是领军之道。
虽然近三百人挤在一起,但客堂里却十分安静,没有喧闹、没有说话,每个人都在默默地吃自己眼前的食物,这时,门口传来一阵马蹄声,接着是紧促的脚步声,门口出现了高适急切而又沮丧的脸,“都督在哪里?”
高适是李清派来先探高仙芝口气的先锋。他曾游历西域。与高仙芝有过一面之缘。也想投到他的帐下。虽然都姓高,但高仙芝是代表李清而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
宝四年秋,吐蕃寇边,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以大唐在沙界为由,派论莽布支为主将向石堡城增兵三万,窥视陇右,又派外甥吐谷浑王率军两万进驻九曲地区,从侧面支援石堡城,而大唐陇右节度皇甫惟明以战要抢先机为上,也出兵五万,命副将褚直廉为先锋向石堡城进击。
似乎所有的目光都围绕在这座石堡城上,石堡城,吐蕃称作铁刃城,也就是今天的青海湟源县,是唐时吐蕃人建造的险要军事城堡,距城不远处就是赤岭,唐蕃分界地。
石堡城背靠华石山,面临药水河,座落在一座褐红色的悬崖峭壁上面,三面皆是断崖,依一条窄径而筑,易守难攻,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开元十七年三月,朔方节度使、信安王李祎采取远距离奔袭战术,日夜兼程杀奔石堡城。吐蕃守城官兵措手不及,伤亡甚众,石堡城再落唐军之手,李隆基遂改石堡城为振武军,留兵设防,自此,唐河西、陇右地区连成一片,吐蕃因石堡城丢失,遂向大唐求和会盟。
但开元二十九年,河西、陇右节度使盖嘉运不思防务,石堡城被吐蕃偷袭成功,再度失守,后来天宝八年,哥舒翰率数万大军进攻石堡城,城上只有四百吐蕃军,却击毙唐军数万人,最后才被哥舒翰用计夺下,哥舒翰也因此战威名大震。被封为西平郡王,由此可见石堡城地险要和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长安,大明宫紫宸殿内,大唐关于陇右战役的内阁会议已经进行了整整二个时辰,气氛异常凝重肃穆,连老迈的礼部尚书席豫也半靠在座位上,绷紧嘴唇,目光严峻。此刻,右相李林甫在向大唐皇帝李隆基进行最后的陈述。
“从长安、凤翔调拨的十五万石米已运至州,另外陇右军畜力不足问题交太仆寺会商,从原州、陇州、凤州、凉州调集马、骡万匹,再由当地官府出粮米补偿,臣又与左相及户部会商。从关内、剑南十四州征集三万民夫,免其今年租庸。”
李隆基微微点头,李林甫做了十几年宰相,这些事已熟能生巧,自然会办得妥当,他更关心的是军队调配,便又问兵部尚书裴宽道:“调京师军向凤翔增兵之事进展如何?还有河西、安西、朔方各军府的兵力调配是否已经办妥?”
裴宽跨出一步,向李隆基沉声道:“禀陛下,京师左右威卫和左右千牛卫已开赴凤翔。河西、安西、朔方各军府均已处于一级战备,可随时听候调令。所需军械物资均已调拨完毕。”
“如此便好,虽此战是吐蕃挑起。但我军要掌握战局地主动,前月,西突厥已被回纥所灭,而上月,契丹及奚的叛乱被安禄山镇压,北方诸事皆平,惟有吐蕃是我大唐心腹大患,它一日不灭。我大唐便一日不靖。
李隆基傲然挺立,威严的声音远远传出偏殿。“传朕的旨意,加封皇甫惟明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战若能拿下石堡城,朕将给有功将士加官进爵,厚赏三军!”。
一场连绵的秋雨刚刚下过,天空依然在飘着零星的雨丝,战争地阴云笼罩着陇右大地,在战争面前,一切都要服从军队,粮食、壮丁、船只、牲畜,随时都有可能被征用。
凤翔以西,宽阔的、满是泥浆的官道上,遮着油布的粮车、装有麦杆和干草的大车、辎重车,还有巨大的浮桥船,摇摇摆摆地、吱吱嘎嘎地向前移动,天空中细雨飘飞、秋寒萧瑟,刚收过的田畦和路边的水沟都积满了雨水。远方的密林显出模糊的轮廓。
唐军踏着泥泞、冒着细雨,伴着吆喝和诅咒,杂着皮鞭地劈啪声和车轴的吱嘎向西北挺进,声势浩大,有如海潮。不时可以看到官道两旁,躺着奄奄一息地牲口或牲口尸体,还偶尔有一辆轮子朝天的大车。有时一队骑兵冲入这股人流于是士兵们就不断地叫喊、诅咒,马也立起身子不停地嘶叫,一辆满载粮草地大车,就会滚下斜坡,车上的人也跟着滚下去。
前面,车辆的洪流中间,士兵排成长长的队列,踩着粘滑的泥泞艰难地行进。人流中夹杂着运载刀枪、弓弩等轻武器的马车,押运兵就趴在车蓬,不断地有人跑出队伍,钻进田野,蹲下去。
再前面是高级军官的队伍,大队亲兵拥自己的将军,不时还可以看见几辆马车,里面坐地是文官和参谋,一会走过一片密林,因争夺休息地方而骚乱起来,一会儿又展开队列,跨过小河,接着便有新的马车满载粮食、干草和铁蒺藜从两边涌入,偶然还有一小队斥候骑兵抢到这个队列地最前面。
再往前面是一个被散兵扫过的村子,瓦砾和烧焦的木头堆中一堵残破的山墙摇摇欲坠;破碎的油灯,变形的窗户上扯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