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万户侯-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吐蕃士兵地惨叫声,却引起了另外两名吐蕃兵的注意,借着月光,他们远远地看见那名吐蕃士兵倒在地上,一柄长刀插进了他的面孔,两人顿时吓得大喊大叫起来。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荔非守瑜一把爬上了城垛,却看见二十几名吐蕃士兵向这边冲来,他来不及细想,摘下弓搭箭便射,他眼疾手快,箭无虚发,每一箭去便有一人翻身倒地,忽然,两支箭同时从侧面射出,却同时射穿两名吐蕃军的咽喉,荔非守瑜回头看去,只南霁云已经傲然战立在城垛之上,他手挽射雕弓,脸微微仰着,斜睨着吐蕃军,又一声弦响,还是两箭齐出,同时射穿两名吐蕃军的喉咙。
    “好箭法!”
    荔非守瑜赞了一声,见二十几名吐蕃军几近射杀殆尽,他立刻掏出十几把钩索,钩住城墙,长索向下扔去。
    这时,铁刃悉诺罗已经得知有唐军从西面翻上,他立刻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他又气又急,也顾不上堵门,当即率领二百多人向西面城墙冲杀而来,刚上城头,但迎面却见一支箭矢飞来,快若闪电一般,他本能地一低头,箭矢射穿了他的头盔,带出去十几丈远,铁刃悉诺罗吓得魂飞魄散,再不敢抬头,只喝令士兵冲上前去砍杀,但已经晚了,李嗣业率领第一批唐军已经爬上城墙,他哈哈大笑一声,拔刀冲进了吐蕃士兵的人群之中。
    随着爬上的唐军越来越多,胜利的天平已经向唐军倾斜,一个时辰后,对大唐和吐蕃都至关重要地战略要地石堡城终于易手,被唐军占领,四百名吐蕃士兵悉数被歼灭,铁刃悉诺罗则被李嗣业生擒,此刻城门大开,大唐的龙旗在石堡城上高高飘扬,山下地唐军欢呼着蜂拥而上,李清摘下头盔,向石堡城奋力挥手,他的脸上露出了无比灿烂地笑容。
    天宝四年十一月,刚刚斩杀吐蕃赞普的沙州都督李清,再次偷袭石堡城得手,陇右战局逆转,正势如破竹的论莽布支和吐谷浑王仓皇撤军,唐军乘势反攻,吐蕃军大败,被杀死和降者不计其数,最后领不到三万人逃回了九曲。
    十二月下旬,大唐皇帝李隆基命陇右、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进京献俘,又命李清兼陇右、河西节度副使,在皇甫惟明不在之时代管军务。几乎同时,李清妻帘儿在沙州产下一女,母女平安。
第一百八十二章 远谋
    战马在河西走廊上飞驰,这里是大唐养马的基地,天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此时,茫茫的白雪将这片富饶的土地厚厚铺裹,河水结冰,天宝四年的冬日格外寒冷,连树枝上也挂满了晶莹的冰条,玉树琼枝,延绵千里。
    这支骑兵正是从沙州赶回陇右的李清一行,夺取石堡城的盖世之功和杀死吐蕃赞普的胆大妄为,就仿佛两个分赃不均的强盗,使朝中吵翻了天,太子党、相国党明争暗斗;台上的、台下的,一直较劲不休,迟迟无法定论。
    可李清却已经不在意这些了,他的心还沉溺在家中,沉溺在他的刚刚出世的心肝乖宝宝身上,她长得极象妈妈,也有一双小小的、弯弯的眼睛,可她的神情却酷似自己,那种无法用言语描述、那种父女间独有的、让他心灵颤抖的无限怜爱,使他一直痴迷至今。
    想到自己的女儿,李清眼里立刻浮现出醉心的笑意,似乎她的奶味还在淡淡回味在唇边,她柔嫩的嘟嘟小嘴,那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还留在脸上。
    一行人早过了甘州,再行五十里,前方便是凉州,李清见众人满头大汗,热气腾腾,便拉了拉缰绳,让马速放缓,回头对众人笑道:“大家到前面的驿站歇息片刻吧!”
    说着,他又留恋地回头向沙州方向望去,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褚直廉战死后,皇上便命李清暂时代理河西、陇右节度副使之职,皇甫惟明眼看要进京述职,他必须赶去和皇甫惟明交接日常军务。
    “现在战马还不算乏,不如我们再跑一段。”旁边的荔非元礼笑道。
    李清抬头看了看天色,阳光清亮,几片灰云懒懒地飘在空中。
    “也好!大家再辛苦一下,直接去凉州过夜。”
    “走!”他扬手一鞭,战马吃痛,长嘶一声,纵身跃出,象一杆标枪,笔直向前飞驰而去。
    州,皇甫惟明的书房里,窗帘都放得严严实实,光线昏暗,这位须发花白的两镇节度使正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慢慢踱步,陇右的意外获胜让他本来已枯死的心又近十五万人,再加上新募军和私募之军,林林总总少也有二十万,就仿佛后世掌控了国有资产的老总,皇甫惟明若不想己的人生目标,那才是不可思议之事,他的人生目标很简单,拥立太子李亨即位,而陇右之战后,他要进京献俘,机会终于来了。
    但褚直廉的阵亡却又打乱了他的计划,他走后,何人来替他镇守陇右和河西?这就是他所担忧之事。
    在他书房里,还坐着另一个人,此人便是皇甫惟明的心腹大将王难得,他默默注视着上司,目光时而欢喜、时而愁思,闪烁不定。
    褚直廉死后,他便成为皇甫惟明最信任之人,这次进京献俘,他也将跟随,他的任务便是率二万人押解吐蕃战俘,兵在精不在多,这两万人是皇甫惟明的私军,是由两镇中挑出的最精悍之军组成,包括从沙州豆卢军中抽走的那二千八百人。
    “使君,有句话属下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甫惟明浑浊的老眼闪过一道精光,瞥了他一眼,“讲!”
    王难得先挑开窗帘一角,望了望窗外,窗外亲兵环护,戒备森严,他这低声道:“李清向安西借兵,那高仙芝也极可能知道了豆卢军之事,他若向皇上密报,皇上岂能不生疑?岂能不防备?所以属下认为这次皇上命使君进京,恐怕其中必有深意。”
    皇甫惟明轻笑一声,颊边法令纹深浮露,口气淡淡道:“高仙芝说了又怎样,他自己不也私募了一万突骑施骑兵吗?还有,那安禄山的五万私军你当皇上不知道万人,这算少的,皇上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再者,我也相信自己屁股不干净之人是不敢随意告发别人,谅他高仙芝不
    “那李清呢?他会不会告发使君?”
    李清夺取石堡城,让所有在石堡城下失败之人都为之嫉妒,王难得也不例外,而且他还杀了吐蕃赞普,王难得更是轻视,太嫩了,一点官场头脑都没有,若将赞普押解进京,现在少说也是国公了,擅自杀了赤德祖赞,所以朝廷的封赏才会迟迟下不来。
    皇甫惟明却没有回答,他沉默了,不是什么事都能对下属讲的,就是心腹也不行,事实上他何尝不谨慎,从李隆基派董延光驻防兰州,皇甫惟明便心生了警惕,如果李隆基任命董延光来替代褚直廉做陇右节度副使,那他便立刻可以判定,李隆基召他进京一定是想除掉他,然后用薰延光为陇右节度使,来稳定陇右局势。
    但是,李隆基却任命了李清来代理陇右节度副使,而且又将董延光调回凤翔,这让皇甫惟明放下心来,说明李隆基暂时还没有动自己的计划,可以进
    对于李清,皇甫惟明是观察了很久,他起初一直怀疑李清是李隆基安插到河西、陇右的一枚棋子,但太子的密信中说,李清此人还算可靠,又从他处理豆卢军一事来看,便知道他心是向着太子,确实可以放心,有他在,一旦朝中有事,自己还能回来。
    想到此,皇甫惟明微微一笑,对王难得道:“此事我自有分寸,我已经发加急给李清,这两天他就该来了,交代完我便动身,我叫你来是想让你早一点准备,免得行程仓促而考虑不周。”
    他从怀中取一本厚厚的清册递给了王难得,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道:“这是这次随我进京的两万士兵,你早一点去将他们调配妥当。”
    王难得接过,躬身施一礼领令而去,皇甫惟明拉起窗帘,房间里立刻变得明亮起来,忽然,他远远看见一亲兵领着一人匆匆而来,遇到出去的王难得,两人寒暄了几句,便拱手告辞,进了院子,皇甫惟明看清楚了,来人正是李清。
    “来得好快!”
    皇甫惟明自言自语,随手又将窗帘放了下来。
    李清刚到州,先去了官署,却得知皇甫惟明在家里,又掉马赶来,虽然这个节度副使只是代理,并非正式任命,但皇甫惟明进京不在,这陇右、河西也就是他说了算,责任重大,李清不敢大意,匆匆来见自己的顶头上司。
    只到院子,李清便见书房的窗帘徐徐放下,他已经看到自己了,舍去冬日里明媚的阳光,他莫非有什么见不得光之事要和自己谈吗?
    李清摇了摇头,应该不会,且不说交浅不能言深,就算是多年老友,但多时未见,这初见也是叙旧而不是密谈。
    李请和皇甫惟明实际上只见过两面,一次是他初到沙州上任,特地在中途来拜见过一次,另一次就是上月陇右之战结束,皇甫惟明专门来迎接他又见过一次,后来他便回了沙州,直到几天前接到兵部调令和皇甫惟明的急信,这才赶到州,第三次见他。
    “属下见过使君!”
    李清向他行了个军礼,皇甫惟明的脸上呵呵笑开了花,一步上前。拉起李清的手,却左右打量他的脸,哑然笑道:“上次见阳明留了胡子,怎么现在又刮去了?”
    李清摸了摸光溜溜的青下巴,苦笑一声道:“并非不想留,只是留了胡子怕扎痛小女的脸,回去便将它刮了。”
    “我也听说了,恭喜阳明老弟啊!”
    他又从腰间摘下块玉佩递与李清,笑道:“这也是块古玉,能镇邪避妖,算是给小娘的见面礼。”
    “多谢使君!”
    李清接过收好,这才将话题转到正事上来,“我急急赶来,就怕误了使君的行程,现在看来还好,不知使君几时上路?”
    “我急唤你来也是为此事。”
    皇甫惟明拉着李清的手走到茶几边,指了指椅子笑道:“来!我们坐下谈。”
    李清坐下,又有侍女来给他上了茶,皇甫惟明随手从桌上取来一份开元杂报,指了指上面的消息笑道:“夜袭石堡城,阳明现在可是我大唐名人了。”
    开元杂报发往全国,李清也早已看过了,他淡淡一笑,不以为意,却反而有点忧心道:“我这次率军千里奔袭,全仗手下的士兵们英勇无畏,也算立了不小的功,但朝廷却似乎一点说法都没有,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士兵们眼睛都望穿了,此次使君进京,还望督促一下朝廷,莫要让边关将士们失望。”
    听李清谈起此事,皇甫惟明鼻子重重一哼道:“此事全是李林甫在背后捣鬼,只因阳明是太子党人,他就百般刁难,你放心,此事太子定会为你全力争取。”
    说到此,皇甫惟明眼光一挑,盯着李清语重心才长道:“其实做官最要紧的是站好队,阳明一向深得太子信赖,有无数人在弹劾你擅杀吐蕃赞普,要求严惩于你,可只有太子在极力为你辩护,这份爱护下属之心古来少有,望阳明也要忠心耿耿,好好回报太子。”
    他的意思,李清自然懂,无非是在告诉自己,他也是太子党人,要自己听命于他,李清肃然道:“使君这次回去若能见到太子,请替属下转告他,李清敬他重他,一切如旧。”
    但究竟是哪一种旧,他却不说,虽然说得有一丝含糊,可是李清果断的表态却让皇甫惟明十分满意,他起身走了两步,忽然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