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万户侯-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人也看见了院子里有人走来,便放下茶杯,背着手笑呵呵走出,李清刚跨进门槛,却愣住了,屋里不是别人,正是大唐极有权势的一个特殊之人,高力士。
    “大将军深夜来访,李清事先不知,让大将军久等了,万望恕罪!”李清身体僵硬地向他躬身施礼,心中闪过无数念头,高力士不是随李隆基在华清池吗?怎么会突然来找自己,难道有什么大事不成?
    “是我来得唐突,不怪李都督。”
    高力士摆摆手,示意李清不必多礼,他望着四面透风的客堂,微微笑道:“不知李都督府上可有方便说话的地方?”
    “那请大将军跟我到书房去,那里可但说无妨。”
    高力士是今天下午才从骊山赶回,从私心说,他不愿意别人代替他的位置太久,他知道宫中的大太监们一个个都虎视眈眈盯着他,就盼他累死掉,好接替他的位置,也能替皇上批阅奏折,被人呼一声阿翁,接受丞相、太子之类重臣的献媚,所以他一直小心翼翼保养,丝毫不敢半点掉以轻心。
    而从公的角度上说,皇甫惟明的军队已经被边令城调出京兆,解除了对华清宫的威胁,他也没有必要一个人守在那里,所以他一早便赶回长安兴庆宫,回来没多久,李隆基便交给他一个任务,去见章仇兼琼和李清,此刻,他刚刚和章仇兼琼密谈结束,转到李清的府上来,等了他约一刻钟。
    书房内已经换了碳火,房间里很快便转暖,高力士等上茶的丫鬟出去,这才不急不缓对李清道:“有件事要先说,皇上对你斩杀吐蕃赞普之事其实并不是很在意,甚至非常高兴,事实上你若将他解押进京反倒是个难题,但为从唐吐两国的大局着想,只能将这个责任推给你了,希望你能理解皇上的苦心。”
    这是在李清意料之中,他在杀赤德祖赞之时,便已经想到会有这个后果,但李隆基派高力士来给他解释此事,也算是给足他面子。
    想到此,李清微微笑道:“由大将军来给李清说此事,而不是吏部,我已荣幸之至,只要能对大唐有利,我个人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高力士见李清坦然接受,他心中暗暗赞赏,这才是聪明人,毫无怨言替皇上背过,虽然看似退一步,却为以后的进一大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从袖中摸出一卷黄麻,朗声道:“有圣旨,李清接旨!”
    李清慌忙跪倒:“臣李清接旨!”
    高力士展开圣旨,念道:“沙州都督李清,未经兵部批准,越权出兵,并擅自杀死吐蕃赞普,罪不可恕,即刻起免去沙州都督及沙州刺史一职,但念其夺回石堡城大功,特准保留其爵位,留京候用,钦此!”
    高力士念完,他看了看李清,见他泰然自若,丝毫没有沮丧之色,更不象别的官员听到被免职便瘫软成泥,他不禁微微点头,大丈夫正该如此!不计较一时得失。
    将圣旨递给了他,高力士又笑道:“虽然你个人免职,但你们豆卢军的封赏皇上不会剥夺,过了上元节便会重重奖赏,另外沙州刺史一职由李嗣业暂时代理。”
    听说是由李嗣业代理刺史,李清便放下心来,看来李隆基并不是想借故剥夺自己的势力,他会意一笑,又问道:“既然是留京侯用,那不知准备让我任何职,大将军能否透露一二?”
    高力士犹豫一下,虽有心告诉他,但这涉及到皇上的朝廷布局,事关重大,倒真不能说,便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咪咪道:“现在不好说,过了上元节后你便会知道,但你放心,最后肯定会让你笑得合不拢嘴!”
第一百九十三章 第一声春雷
    日,鸿胪寺照会吐蕃特使达扎路恭,向他通报了大唐沙州都督的决定。
    李清被免职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般,瞬间传遍朝野,又被消息灵通人士广为宣扬,其震撼性更胜他升职之时。
    有人扼腕叹息,担更多的却是欢欣鼓舞,大呼苍天有眼,一个无背景、无功名之人竟然能在短短一年内窜至从三品,实在让太多人眼红。
    杨国忠更是欢欣鼓舞,他从心底深恨李清的发达,自己是堂堂国舅,却反不如一个外人升得快,尤其当他知道李清抢了户部侍郎一职,这份嫉恨也就更加强烈。
    而现在,李清终于被罢免了,杨国忠恨不得冲到兴庆宫前大喊几声,“皇上圣明啊!”
    ‘冬风得意马蹄疾,’杨国忠浑身轻快地在皇城中驰马,他嘴里哼着小曲,脑海却在回味昨晚群芳苑头牌段十娘的妙处。
    钱囊鼓了,他轻浮浪荡的本质便暴露无疑,夜夜笙歌、骄奢无度,只恨不得见过去失去了遗憾都统统补回来。
    当然政绩还是要的,但当他的第一份极具份量的弹劾奏章抛出后,却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反弹,似乎一夜间,所有人都与他为敌,也亏得新投靠的赵岳及时出谋,让他公开发表声明,这弹劾他的声音才渐渐平息,又有李林甫关照吏部,才让他有惊无险地度过此难。
    行至尚书省附近。只见前方一辆马车从署衙拐出,正不急不缓地与他同向行驶,杨果国忠认出那是左相陈希烈地马车,此刻他心情大好,急着要找人一同分享这份喜悦,而素恨李清的陈希烈无疑是一个知音。
    杨国忠催马上前与马车并驾齐驱,他侧头向车窗笑道:“左相在新年还来朝中,不愧是百官的楷模啊!”
    车帘拉起。露出一张阴沉的脸,但眼角的笑意尚未褪尽,可以想象他刚才在马车里是怎样喜笑颜开,。
    “杨中丞可是去丈量土地回来?”
    陈希烈冷冷讥讽道:“老夫的宅田多占了邻人两分地,杨中丞不妨将也将我放在奏折首位。”
    杨国忠不明白,明明自己只弹劾官商。为何竟带出土地问题,他虽不太懂政事,但也知土地问题敏感,碰不得。
    当下他呐呐干笑道:“左相说笑了,今日是下官当值,顾而来看看。”
    话题一转,杨国忠又精神振奋,笑道:“左相可知李清之事?”
    原以为陈希烈定会与自己相视大笑,不料陈希烈虽恨李清,也不屑与杨国忠分享他内心的得意。在他看来,杨国忠是小人之心。幸灾乐祸罢了,怎能和自己高雅情趣相提并论。自己么,只是和李清有些政见不同,高深着呢!
    “杨中丞,岂不闻欲论人者,必先自论,同是一朝之臣,何必去落井下石。”
    他鄙夷地摇了摇头,“罢了。这是君子之言,与你说无用。
    车帘刷地拉下,仿佛破产商人情妇的脸色,他不再理会杨国忠,催马车加速,绝尘而去。
    杨国忠碰了个大钉子,不由狠狠地盯着远去地马车,‘呸!’了一声,骂道:“狗屁君子,伪君子!”
    他郁闷地掉转马头,向自己的御史台而去,不料刚到署衙前,便见一群护卫簇拥着一辆马车正要离去。
    杨国忠顿时慌了手脚,连声大喊,“李相国,李相国留步!”
    他几乎是连滚带爬从马上冲下来,一只脚还挂在镫里,险些让他摔了个大马趴,李林甫听见杨国忠的叫喊,便命马车停下。
    虽是新年休假,但每个部寺都有人值日,李林甫是中书令右相,执政事笔,维系朝廷的正常运作是他的职责,他每日巡视各部,今天到御史台,却发现里面只有几个小官在聊天,御史中丞竟一个也没有。
    李林甫见杨国忠上前,他脸色微沉,略略责备道:“杨中丞,你专司纠偏礼仪,按制应和本相一同巡视,可你非但不随我纠察诸司,反而自己来晚,我闻你夜夜宿青楼,你需检点才是,否则你有何脸面弹劾别人?”
    杨国忠满头大汗,连忙躬身解释道:“属下本来已经早到,但被左相叫住,故而来晚了,请相国恕罪!”
    “陈希烈么?他找你做什么?“
    杨国忠随口应付,不料李林甫却要追根问底,无奈,他只得答道:“是为李清被免职一事,听说龙颜震怒,属下和左相国都颇替他担心。”
    李林甫微微一阵冷笑,“你们是幸灾乐祸吧!”
    他暗暗叹息,李隆基罢免李清不过是为了敷衍吐蕃,给他们一个说法罢了,什么私自出兵,没有他李隆基默许,李清敢出兵吗?什么擅杀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一死,恐怕李隆基最是开心。现在朝野上传得沸沸扬扬,皆说他政治生命已经完结,竟无一人看出李清‘留京候用’这四个字的含义。
    ‘看来这户部始终是到不了自己手上’,李林甫不禁深深忧虑,虽然李清此时能量尚小,对他构不成威胁,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若任他坐大,自己早晚会死在他手上。
    但此时李林甫暂无暇顾及李清,韦坚和皇甫惟明才是他当务之急,这可是李隆基亲自交代之事,眼看皇甫惟明已经述职结束,再过些日子他便回去了,得抓紧啊!
    李林甫望着杨国忠,知道他急于摆脱官商一案弹劾失败地不利,正焦急四处寻找功劳,此时不好好利用他,更待何时?。
    想到此,李林甫微微笑道:“今晚我有个家宴,杨中丞新年后尚未到我府上,不如一起来小饮几杯,你看如何?”
    一句话提醒了杨国忠,他竟忘了给相国拜年,他不由狠狠一拍自己脑门,急忙躬身应道:“属下今晚一定来!一定来!”
    可惜李林甫尚不知道董延光之事,若知道,他就会判断出,皇甫惟明此时已是案板上的鱼,他便也不急了。
    皇甫惟明此时真象一条置在案板上待宰的鱼,惶惶不可终日,本来是半白的头发一夜之间变成雪白,自从王难得背叛,将他的私募军带走,他便知道大势已去,这一切早在李隆基的掌控之中,从命李清为陇右副使时便开始了
    走,李隆基便插进了董延光,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他每天都坐在府上,只等待着军队上门来抄家抓人,但事情已经过了十日,李隆基依然没有动静,皇甫惟明本已绝望的心竟生出一丝侥幸来,有可能是李隆基抓不到他要谋逆的证据,想想也是这样,王难得领兵却不知令,而自己所下之令是拆成三份,缺一不可,其中最关键的一份手令已经回到自己手上,仅得到另外两份手令是根本猜不出自己的真实用意。
    “难道真是这样吗?”
    案板上的鱼死命挣扎了两下,急切想跳回到水池中,不过他却不知道,李隆基迟迟不宰他,不过是想用他为饵,钓出更大的鱼罢了,他府宅周围早已经布满了暗哨。
    这天一大早,门房便赶来报告:“老爷,门外那位李公公又来了,我告诉他老爷不在家,可他就是不肯走,现在还候在那里,已经快半个时辰。”
    “李静忠又来了!”皇甫惟明一下子跳了起来,这已经是李亨第三次派李静忠来他府上了。
    “不要去管他,他爱站多久就站多久。”
    皇甫惟明三步并作两步,抢先躲到书房去了,他不想让李亨知道事情已经失败,更不想再被他牵连,他猜得不错,李静忠确实是受太子之托来打探消息,这几天,皇甫惟明仿佛失踪了一般。音信皆无,太子李亨心急火燎,派人去咸阳和凤翔也打探不出消息,华清宫那边更是平静如昔,二万军队竟不知去向。
    李亨这下才害怕起来,他只希望是皇甫惟明是自己发现事态不对,主动撤走,这样他便可以洗掉逼宫地罪名。但希望并不代表现实,到底是怎么回事,必须要找到皇甫惟明本人,可他既无口信,也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