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万户侯-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一拉三人,头也不回道:“我们走!”
    不等李清走出十步,就听见崔柳柳一声歇嘶底里的大叫,“李清,你若敢走,我一定要让皇上砍了你的头!”惹得路人纷向她望去,几个进京赶考的书生却眼珠乱转,仿佛听到了什么商机,竟止步不走。
    李清脸色淡然,似乎什么也没听见,只管领着三人继续往前走,但王昌龄却拉住了他,“阳明,她是公主吗?”
    李清叹了一口气,“她不是公主,她娘是大唐郡主,她爹是大理寺卿。”
    高展刀唬了一跳,“公子,你怎会惹上这种刁蛮贵女?”
    “我几时想招惹她?”李清恨恨地道:“要不是李林甫的人跟踪我,我怎会和她在一起。”他便将在巷口被人跟踪,崔柳柳正好赶来一事简单说了一遍。
    王昌龄笑了笑,拍拍他肩膀道:“算了,老弟!别和小娘一般计较,再说若不是她,我们又怎么会遇到,可见一切都是老天安排好的。”
    李清无奈地摇了摇头,生气归生气,倒真不能把这小娘一个人丢下,万一出了什么事,他吃罪不起不说,将来对帘儿也无法交代,便回头招了招手,“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你也应该走乏了,一起来
    崔柳柳却弯腰大声喊道:“你当我是什么,叫我走我就走吗?告诉你,我今天就偏不走!”她一转身,大步走到一盏芙蓉灯下,眼睛直勾勾盯着灯杆,一动也不动。
    “如果你不觉得难为情,如果你不害怕,那就站着吧!我可要走了。”说完,李清拉着三人,继续向前走。
    “公子,这样不好吧!”高展刀有些担忧,他回头望了一眼崔柳柳,见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围观她,仿佛她就是一盏美人灯。
    李清笑了笑,“没事的,我心中自然有数。”
    崔柳柳等了半天,却不见李清上来求她,一回头,见他果真是越走越远,丝毫不把自己放在心上,这种情况她还是头一次碰到,又见大家围着交头接耳,指指点点,还有几个书生笑得诡异,她心中又慌张又害怕,向前跑了几步想追上去,可脸上又挂不住,牙齿紧紧咬一下嘴唇,指着围观的人凶巴巴嚷道:“你们看什么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不料她一言说完,众人却哄堂大笑,有几个泼皮还浪叫一声:“我当然知道,你就是我娘!”事,崔柳柳几时遇见过这种事情,她慌慌张张牵马要走,不料马却被人栓在树上,还打了死结,根本就牵不走,她只得丢下马便跑。迎面便撞在一人地身上,一抬头,不是李清是谁。
    李清笑了笑道:“走吧!我请你去喝酒。”
    她气呼呼地瞪了他一眼,“我不稀罕你来管我。”但两条腿却不由自主地跟着他向前走去。
    张奕溟过来将马牵了,一面走一面偷偷地打量她,毕竟是在小县长大,他还从未见过有着皇家血统的贵族女子,崔柳柳发现他在偷看自己。嘴撇了撇,翻了个白眼,紧走几步只跟在李清的后面,对王昌龄和高展刀也是毫不理睬。
    几人寻了一个小酒肆坐下,崔柳柳不肯和他们坐在一起,自己找个位子。李清又替她叫了一壶酒和几个小菜,让她自斟自饮去,自己却和王昌龄他们相叙别来之情。
    “阳明,你刚才说你被李林甫的人跟踪,这是怎么回事?”刚刚坐下,王昌龄便急不可耐地问道。
    李清嘿嘿一笑,“你们想不到吧!我现在已经是东宫的侍卫长,正六品昭武校尉,今天中午刚刚升了官。”
    “什么!”三人都异口同声叫了起来,面面相视。几天前刚进了京,这一转眼便成了东宫侍卫长。这种事不说他们,任何一个人听了都不会相信。
    “说来话长!”李清便压低声音。将他进京后的遭遇掐枝去叶地描述一遍,毕竟有些事是不能说的,尤其涉及杨玉环,还有就是帘儿的身世。
    三人听完长长地吁了口气,想不到这短短地几天竟发生了这么多事。
    李清替三人各斟了一杯酒,话题一转,又笑问道:“说说你们,怎么会来京城。”
    几人互相望了一眼。王昌龄才叹口气道:“我们都是弃官而走的。”
    “这是怎么回事?”李清吓了一跳,“难道和新任县令有关吗?”
    王昌龄点了点头。“正是!”他举起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有些伤感道:“不光是我,义宾县的百姓们都很想念李主簿啊!”
    “义宾县到底发生什么事,你快说!”杯,急切之情流于眼表。
    “公子,还是我来说吧!王大人是有苦衷。”
    高展刀接过话题,整理了一下思路道:“那新县令来的第二天便要求大家为他接风,这接风是应该的,不料那狗官又给每人塞个条子,要每人出二到五贯钱地贺仪,大伙儿自然不干,结果他的接风酒宴冷冷清清,只有二、三个人去,那狗官丢了面子,便认为是王县丞在其中搞鬼,过了没几天,他搜集了一些王县丞平时言论,跑到郡里去告王大人妄议朝政,听说刺史大人也准备将此事上书朝廷。”
    这时王昌龄叹了口气,怅然道:“和阳明一起过惯了舒心日子,就再也受不了这种窝囊气,我一气之下便写了一封辞官信拍屁股走人,不过现在却有些后悔了,我一走,新县令便可以为所欲为,只苦了义宾县百姓。”
    他又从行囊里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这就是去年阳明被免去代理县令时百姓们写的万人书,现在已经从三万人增加到八万人了,百姓们都希望你回去啊!”
    李清不语,扬脖将一杯酒一饮而尽,却觉得这酒异常苦涩,他的眼窝有些发酸,将万人书接过,小心翼翼放进自己的行囊里。
    “不知先生将来有何打算?”
    王昌龄摇摇头苦笑道:“我还能有什么打算,来京城找几个老朋友,大家一起喝喝酒写写诗,要不就去各地游历。”
    “那你们呢?”李清又问高展刀和张奕溟。
    高展刀把玩着手上的酒杯,淡淡一笑,“记得有个人在去义宾县的船上和我打赌,若他两年内调到京城来,我便再当他十年保镖,可只用一年他便进京了,老高我认赌服输,自然再来当他十年保镖。”
    “你这家伙!”忘了。”
    “还有我!”张奕溟举手道:“我和骷髅他们商量好了,若大人还能养活我们,我便回去把他们都叫来,如果大人不能养活我们,那我只好委身为贼,当骷髅帮的副帮主,和他们一起做暗事了。”
    说到暗事,李清心中却生了个念头,自古成事之人,哪个背后不做见不得人的勾当,自己若正大光明跟人斗,恐怕连怎么死地都不知道,难得这些人都是久跟自己,不好好用他们才是可惜了。”
    想到此,李清便对张奕溟道:“你先休息几日,然后再回义宾县替我将弟兄们都叫来,来京里替我做事,我自然养得活他们。”大喜,连声应了,再无心喝酒,只想现在便回义宾。
    这时门口传来一阵叫嚷声,“虎枪大哥,你说头答应咱们的红包会不会赖掉。”
    “恩!我也有这个担心,等会喝完酒大伙儿就去找他去,他若不肯给,咱们就把他地那些珠宝抢了,不过有言在先,到时你们不要说是我出的主意。”
第一百零三章 初见李隆基(上)
    虎枪带了一帮东宫侍卫大大咧咧进了酒肆,一抬头,退几步,他面前站着一人,正似笑非笑望着他,可不就是他想去抢劫珠宝的李清。
    “怎么?你是穷慌了还是皮痒了,竟然敢唆使弟兄们抢我的东西。”
    “这个、那个”李虎枪本来就腹中无货,此时更是词穷,此时只有猛抓后脑勺,嘿嘿傻笑。
    李清不理他,笑着向其他弟兄们招了招手,“弟兄们都进来,放开肚子吃喝,今天我请客。”法不责众,只须抓住首恶便是了,他从后面敲了李虎枪一记头皮,“你的酒菜除外,红包也免了。”
    一帮侍卫正担心头儿生气,却见他笑咪咪的,并不象生气的样子,皆放下心,大呼小叫地冲进店来,各自抢位坐了,尤其崔柳柳对面的座位上更是挤了五、六个人,皆冲她挤眉弄眼,争相自我介绍。
    李虎枪苦着脸摸摸鼻子,眼一斜,见崔柳柳也在,眼珠一转,顿时有了主意,他一把将李清拉到僻静处,低声道:“我这个表妹长得还算不错,可比我妹妹却差太远,不如我给你创造一个机会,和我妹妹一起去踏青,你看怎样?”
    李清知道他的鬼心思,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笑道:“你妹妹那副冷面孔,我可攀不上,你若想讨好老子,还不如给我找个住处。”
    一句话提醒了李虎枪,他忽然想起一事,“刚才李静忠捎口信到我家,让你马上就去找他,好象就是给你安排住处之事。”
    李清从他的话中听出些味儿来,喜道:“难道太子还给我房子住吗?”
    “那当然,你是侍卫长,按规矩应该有一个独院的,不成!我这就去找李静忠,这死太监定会欺生,给你安排个最差的。”李虎枪见李清对他妹妹不感兴趣,又义不容辞地要替他去讨房子。
    “你去喝酒吧!今天就饶你这一遭。”李清知道李静忠找自己不会仅仅是房子那么简单,否则明天说又何妨,必定是想谢自己送他的礼,这个李静忠倒不能忽视了。想到此,他便对王昌龄三人道:“我先找个客栈给你们住下,等我拿到房子咱们再搬家。”
    他又叫了崔柳柳,“我有正事要办,先送你回去!”
    崔柳柳向外望了望热闹正盛的灯市,回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刁蛮自私大小姐竟点了点头,“你去忙吧!我自己能回去。”
    李虎枪听得目瞪口呆,狠狠在自己腿上掐了一把,这绝对是件轰动长安城的大事。
    李清却微微一笑,“或者我再陪你逛一圈灯,反正也是顺路。”
    崔柳柳眼中慢慢放出光来,脸上悄悄飞起一抹霞红,低头匆匆跑了出去,门口传来她银铃一般的笑声,“我去牵马!”
    酒肆里很安静,无数道目光聚集在李清的身上,敬佩、羡慕、同情、幸灾乐祸。
    “想要红包的,都给老子低头吃饭!”。
    上元夜是全民狂欢的日子,素爱风流的唐明皇李隆基也不例外,每年宫中都张灯结彩,有宫女举灯夜游,李隆基会率领宗室子女济济一堂,一起赏灯玩月,共享天伦之乐。但今年的十五赏灯却有一些变化,李隆基三天前下诏,今夜赏灯与民同乐,共享天平盛世。这是杨玉环的意思,她不喜欢宫中赏灯虚假气氛,而是想体验民间真实的欢腾热闹。
    与民同乐并不是说需要李隆基扮作老农,拖着村姑打扮的杨玉环在人群里扎堆,而是高高坐在朱雀门城楼上,俯视他脚下的碌碌小民和大唐盛世,城楼上戒备异常森严,大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缤妃环绕身后,李隆基虽未公开册封杨玉环,但在新年拜祭宗庙时已经正式告之先祖,立杨玉环为贵妃,李隆基无皇后、元妃,故杨玉环的贵妃实际已是东宫之首,故坐在李隆基身畔。
    数百名王爷、王子、未嫁的公主、郡主呈翼状散开,坐在李隆基的两侧,陪他一起观瞻满城璀璨的***,体会天下大治的皇家心胸。
    朱雀大街仿佛是一条流光异彩的长龙,伏首在大唐天子的脚下,李隆基默默地注视着城楼下观灯的百姓,听他们的欢笑,用心体会他们平凡心透出的喜悦,不知不觉,他长长的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