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万户侯-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提亲唐突,李琳便试探着笑道:“男人先成家再立业,贤侄今年已经二十六、七了吧!难道还不想成家吗?”
    一句话倒提醒了李清,他和帘儿商量婚事正发愁找不到一个长辈主持,李琳不就正合适吗?
    他挠挠头,不好意思笑道:“要不是世叔提醒,我真的险些忘说了,我是准备过几日便要成婚。”
    李琳闻言一呆,他只是试探性地问问,不料李清真要成婚,他只觉得口中又苦又涩,还是崔翘狠,自己看中之人竟被他抢了去,虽然还是外甥女婿,但哪有自己的女婿贴心,心中虽难过,但李琳还是笑着祝贺道:“崔家名门,贤侄能攀上这门亲,前途光明啊!”
    李清唬了一跳,‘他怎么知道帘儿的身世?’可转念又一想,立刻明白过来,他定是误会成崔柳柳了,便笑笑道:“世叔想到哪里去了,和崔家无关。”
    李琳诧异,“不是柳柳吗?哪是谁家的女儿?”
    李清轻轻摇头道:“不是什么官宦人家女子,很普通,其实世叔在中也见过
    李琳仰头回忆,脑海里依稀出现一个瘦弱地影子,他皱了皱眉道:“贤侄,你成婚是应该的,但不应如此仓促。”
    李清微微一怔,“世叔,此话怎讲?”
    李琳舒开眉头,尽量语气平和道:“贤侄,你没有功名在身,这是你最大地软肋,你就应该通过婚姻来弥补它,所以,你首先应该考虑对方于你将来的前途是否有帮助,其次才是相貌、秉性,柳柳虽爱胡闹,那是她还年轻地缘故,但你可知崔大人可是崔家嫡系,多少年轻人想而不得,你若娶了柳柳,就等于堵住天下读书人口,谁敢指责崔家的女婿不通文墨?”
    他说得平和,李清却听得刺耳,“或许世叔说得是有几分道理,我也知道婚姻是‘小登科’,我也知道崔家是名门望族,但这又和我何干,在世叔看来,婚姻是交易,是往上爬的阶梯,可在我看来,婚姻就是婚姻,自己没本事往上爬,却将希望寄托在女人身上,这是哪门子男人!”
    李琳见他说得脸红脖子粗,赶紧劝道:“贤侄且平静下来,我并不是说你不能娶她,而是要分清主次,娶柳柳为正妻,做个门面,你再纳她为妾,多疼爱点便是了,这两全其美之事又有何不可?”
    李清见他苦口婆心,知道他也是为自己好,便叹口气道:“刚才我语气冲了一点,世叔莫怪,只是帘儿温柔贤惠、得体大方,有这样的女人做妻子,是我李清几世修来的福气,再者,她与我同甘共苦,患难至今,我又怎能负她,名门望族也好,公主、郡主也好,在我眼里都不及她一分!”
    说到此,李清想起了在仪陇时的情景,自己抽奖被抓,她跑到鲜于府去求救,后来卖棒冰,她哄自己早睡,自己却熬夜忙碌,桩桩件件,仿佛就在昨天发生一般,李清只觉鼻子微微有些发酸。
    “我们都没有长辈,本想请世叔替我主持婚礼,如此,倒也罢了!”说完,李清神情落寞而去。
    李琳知他脾气,一旦决定的事情谁也劝不了,可是他说的话又何尝不对呢!李琳不由想到自己地妹妹,崔翘娶了她,又真的幸福吗?
    他叹了口气,回头刚要走,却忽然发现在院墙的一蓬蔷薇花下,悄悄闪过一片白色的裙琚,李琳一时竟呆住了。
    大街上很安静,月色银白,将大街照得如白昼一般,路上只有稀疏的行人,各坊之间高墙耸立,坊门早已关了,黑夜中依稀可听见犬吠声和孩子的哭声。
    李清骑在马上,正在后悔没让老余赶车来,虽然没喝几杯,胃里却象火烧一般难受,本是开开心心来接受李琳的财产,不料李林甫却跑来,惹出这么多烦恼。
    不过说实在话,今天是李清第一次接触李林甫,却不讨厌他,甚至还有几分好感,虽然他派人来抓过自己,可太子又何尝不是想杀自己灭口,政治斗争,讲的就是下死手,哪有什么心软的,但李林甫比太子会做人,至少对自己人不错,而太子却不同,为他做一百件事,他记不住你的好,可做错一件,他却不会放过,寡恩刻薄,毫不体恤属下的难处,难怪对他忠诚的人不多,也难怪他即位后要重用宦官,想到此,李清不由为自己的前途担忧起来,身处虎狼窝,行路步步难,看来李林甫说得对,自己确实需要去地方上好好历练几年,可是太子会放自己离开吗?他又想到了杨玉环,暗暗下了决心,等从南诏回来后再求求她,不求升官,只平级调动便是了。
    李清闷闷不乐地回到家。只见院子里到处堆满了箱笼行李,静悄悄地,没有一个人,屋子里的灯大都黑了,走到内院,只有自己房间的灯还亮着,李清心中一阵温暖,他快走几步。推门进去,却见帘儿正坐在桌前打瞌睡,她面前放一本书,只翻了两页,推门的‘吱嘎’声将她惊醒,见是李清回来。帘儿揉了揉眼睛,喜笑颜开地迎了上来,一面替他脱外套,一面怨道:“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
    “不回家又能去哪里?”他脱了外裳,长长地伸了懒腰,一屁股躺在软椅上,舒服得眯上了眼睛。
    “外面这么多箱笼,是谁来了?”
    “是张奕溟和骷髅他们来了,一路太累,我安排他们先睡了。明儿再收拾!”
    帘儿闻到李清满身酒味,心中有些埋怨。却赶紧给他倒了一杯热茶递去,“先解解酒。我去给你打盆水洗把脸。”
    李清接过茶杯,忽然闻到帘儿身上散发出一股幽香,心中一荡,他一边喝茶一边偷偷打量她的背影,见她皮肤晶莹雪白,身材苗条不失丰满,又想到她即将是自己的妻子,浑身不由燥热起来。不等她去打水,李清便一把搂住她。用劲在她樱唇上重重一吻,帘儿躲避不迭,竟被他的狼嘴占了便宜,满脸娇羞地捶了他一拳,“浑身是酒气还亲人家!”
    李清她的媚态早撩昏了头,四周看看,在她耳边暧昧地笑道:“那小妮子睡了吗?”
    帘儿点点头,身子却碰到个异物,忽然明白过来,她羞得满脸通红,转身要逃,却被李清紧紧抱住,她低着头,心慌意乱道:“你不是答应过人家,等到成亲那天吗?怎么又不守信用了。”
    李清知道她外表温柔内心却刚烈,倒不敢真地强迫她,只好无可奈何地松了手,帘儿见他听话,心中欢喜,竟主动在他脸上亲了一下,“你酒喝多了就乖乖躺着,我来帮你洗脚!”
    帘儿的嘴唇温软细腻,亲在他的脸上直透到心里的舒服,李清又险些按耐不住,这时一阵酒意袭来,他胃里难受,迷迷糊糊摸到床上躺了下来。
    帘儿从外面端来一盆滚水,一面替他烫脚揉捏,一面又将小雨闹情绪之事给他说了,笑道:“你也别冷落了她,那小妮子人小鬼大,就生怕你不要她,把她嫁出去。”
    李清望着房顶嘿嘿直笑,“你若不吃醋,我当然求之不得,我巴不得这次将你们两个一并娶了才好。”
    帘儿在脚心狠狠掐了一把,“你们这些男人,手中有点权和钱,就个个想着三妻四妾,要是女人都被你们娶光了,那穷人家的男人怎么办?我有言在先,小雨是与咱们一起同甘共苦的,她就是我妹妹,我才答应你娶她,别人?哼!休想。”
    李清被她掐得龇牙咧嘴,连声叫屈道:“我地姑奶奶,娶你们两个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三个女人?老天,一千五百只鸭子,我怎受得了!”
    帘儿见他的脚上被掐出个深深的月牙印,又心疼起来,轻轻替他揉搓道:“什么叫一千五百只鸭子?”
    “这是我从前听过的一句俗语,说一个女人是五百只鸭子,三个嘛!自然就是一千五百只,是说闹得慌。”
    “哦!原来我是五百只鸭子。”
    帘儿忽然想起一事,脸上似笑非笑地问道:“你怎知道就是三个女人,是不是你还想着一个,什么花花柳柳的?”
    “只是个俗语,那个花花送给我都不要,还有柳柳也是,我惹不起,咦!你怎么认识她?”
    “她昨天来过,在门口和我说了两句话,不过是她的名字却是她父亲告诉我的”
    李清脸色大变,‘腾’地坐了起来,紧张问道:“他父亲来过?”
    “今天下午来找过你,见你不在,坐了一会儿便走了。”
    “你们说了什么?”
    “没说什么呀!”
    “没什么,只是随便问问。”李清放心下来,看来崔翘也不想认他的女儿,这样最好,李清实在不喜欢那个家庭,若认了亲反而会给帘儿带来无穷的烦恼甚至痛苦。
    犹豫了一下,帘儿站起身来低声道:“公子,我想求你件事。”
    李清最心疼她这温婉可人的模样儿,便伸手轻轻搂着她腰,柔声道:“什么事,你尽管说好了。”
    帘儿神色黯然,目光中带着一丝忧伤,“我想求你帮我寻找我地娘亲。”
    李清想到了崔翘,他应该知道帘儿母亲的下落,又想到他家那个母老虎,帘儿地娘就算在,也不知会变成怎样,可又不忍明说,便点了点头道:“我答应你,我会帮你找到娘亲”
    帘儿再不说话,她依偎在李清胸前,觉得自己的心仿佛在无垠地黑暗中游荡,说不出的虚弱、孤单,只盼望李清就这样抱着自己,永远不要松手。
    “今晚你就睡在我这里,我搂着你睡,好不好!”
    帘儿抬头,见他眼中充满了关切与疼爱,她心中感动,伸手抚摩他的脸,想着这就是自己一生要依靠的男人,帘儿忽然动了情,她双手死命地搂住李清的腰,脸贴着他宽阔的胸膛,俏语娇声低低呼唤:“李郎!李郎!。
第一百一十二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
    隆隆的鼓声将李隆基从睡梦中惊醒,不等他动身,一弯腻白光滑的胳膊抱住了他,在一头如瀑布般的乌发里发出甜糯得令人心颤的声音,“三郎这么早就去吗?外面天还没亮呢!
    “朕也想多睡一会儿,可祖宗的规矩严啊!”
    “皇上,时辰到了。”。声呼唤。
    “知道了!”李隆基挥了挥手,念念不舍地离开被子,临下床,又忍不住在杨玉环细嫩的脸庞上亲了一下,这才拉开幔帐出来,早有起居太监和宫女动作熟练地替他梳洗更衣,足足忙了近半个时辰,李隆基才在羽林军的簇拥下离开寝宫,前往含元殿。
    此时天还未亮,西山头托住了即将沉下的月亮,皎白的月光变成暗红色,天空显得阴沉灰暗,在光明完全战胜黑暗的黎明前,总有一个幽暗的时刻,但丹风门前的广场上却烛火通明,上千名五品以上官员正延着龙尾道,在高大威武的羽林军注视下缓缓步入大殿。
    日复一日地勤政治国,大唐帝国已经度过了百年的兴盛,正在最高点犹豫徘徊,回忆过去,探望未来,却迟迟定不下眼前的步调。
    大殿空旷,肃,嘴唇冷峻,盯着前方的大柱思考今天要说的奏言,他们的下属簇立身后,随时以备咨询,而李隆基则高高在上,俯视群臣。
    “皇上有旨,今日有本当奏。”
    当值太监站在銮台之上,面对着大殿高声传喻,声音空旷悠远,在大殿上回荡。
    这是自古帝王的御下之术,皇帝坐在极高处,周围环境昏暗,让群臣仰视而看不清上座者面容,但皇帝却能看清大臣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眼色,让群臣感受到皇权的压抑、恐惧和威严。
    “儿臣有本要奏。”
    太子李亨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