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中华-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通:“妹子志气高,大哥支持你。辽夏皆有巾帼英雄,莫非我大宋无人乎?大哥若有手握兵符的那一天,一定让你大显身手,如何?”
    金翠花:“你可不能骗我,一言为定?”
    刘通:“一言为定!”二人击掌订约。刘通心下喜慰,金女满怀憧憬,金氏兄弟悠然神往。
    后来,金翠花在河北一带搜集情报,同时暗中相助义军抗金,被金人发现后,杀散围追的金兵,来到西北刘通的地界。刘通授她一方统兵大将,金翠花长刀白马,纵横北疆,名垂大漠,刘通乃引用**先生的诗,歌以赞之。
    诗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金大将军。
    刘通等人在大名逗留三日,不敢久留,第四日启程北上。金氏兄妹殷情相送,长亭更短亭,一亭又一亭,直至十里长亭之外,方才依依告别。
五七 辽朝纵谈
    次日,刘通等人继续北上,燕京往北是山地,行速较缓,数日后抵达中京城。中京,辽国的都城,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西南大明城,原为奚王牙帐所在地年,辽圣宗在此建立都城,称中京,府名大定。该城主要模仿长安和汴京的形制,由燕、蓟两地选来的工匠建造。中京城由外城、内城、大内三部分组成。外城高一丈有余,幅员三十里。外城南部为汉族居住区,有民居、坊市、官署、庙宇、驿馆等。内城为屯兵区。大内为契丹贵族的府邸,有宫殿和仓廪等建筑。中京建成后,皇帝常驻于此,皇室及辽国中枢机构多驻此地。城中的大同驿接待宋朝使臣,朝天馆接待新罗使臣,来宾馆接待西夏使臣。
    中京是辽国的政治中心,经济、文化重地,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它处于上京、南京、东京的心脏地带,与三京差不多同等距离。中京一旦失陷,辽国就要失去心脏。占据此城,犹如进入辽国的心腹,北上、南下、东出、西进,进退裕如。
    刘通等人进入城中,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众人入住大同驿馆,留馆的宋国官员去通报辽朝,刘通等人到附近街面观光。回到馆中,驿员回报,后天接见使臣。刘通向驻辽使龚炳了解辽国情况。龚炳四十出头,表字丁火,是西南成都府人氏,说的大宋官话带着点地方口音,他来辽国多年,能说契丹语。
    第二天,由龚炳作导游,到城中各处游览。中午时分,众人来到北城,找了一家店铺就餐。忽听外面街道上人声喧哗,路人纷纷向二边躲避。刘通似乎听到有人大喊“让开,让开!”,众人探头观看,却见一队官兵押着一辆囚车,自南向北而去。
    忽见一骑快马追来,马上一位女子高声叫道:“停下,给我停下!”前头的人马停了下来,女子:“耶律大人犯了何罪?”
    头领:“启禀郡主,耶律副使密谋造反,皇上下旨将他拿办,其他的事卑职也不清楚。”
    女子:“耶律大人对我大辽忠心耿耿,你们不可对他无礼,我这就去找皇上。”
    头领:“谨遵郡主令谕。”那女子打马向南疾驰而去,一队官兵又向北行。
    刘通问道:“龚大人认得车上的人么?”
    龚炳低声说道:“那人是中京留守副使耶律朴努,大概也是涉嫌叛乱被捕下狱。去年冬天以来,不少辽国官员疑为造反,抓的抓,杀的杀,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刘通:“那位女子是谁?”
    龚炳:“她是耶律秋燕。”正要再说下去,刘通啊的一声:“她就是耶律秋燕?”
    龚炳:“刘大人认识她?”
    刘通:“不认识。以前只是见过她的名字,听过她的大名。她究竟是谁?”
    龚炳:“辽国郡主,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第九代孙女,武艺出众,在辽国极有人望。”
    众人叹道:“好一个女中豪杰。”
    天下英雄多几许,英雄困窘何所用。辽国之灭,宋国之伤,主因皆在于内而不在外。辽皇如此举措,何以让臣属用心、将士用命?辽今日之作为,无疑加剧了自身覆亡的进程,早早地为自己掘好了坟墓。
    中京的气氛远比南京压抑,刘通等人若非为了熟悉中京地形,早就回驿馆去了。一行人看过主干道后,打道而回。余下的自有何辛他们去安排。
    翌日,辽皇只接见二名使臣,安尧臣遂与何辛、马大刚三人去踏勘中京城。
    刘通与陈韬二人随宫使来到辽国皇宫议事大殿。双方礼毕,刘通朗声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受宋国国主的委派,出使贵国,继续加强二国关系,同时商谈贸易事宜,请皇帝陛下圣裁。”宋向辽称臣纳贡,只能自称宋国国主,不能称为宋皇。辽天祚皇帝四十一岁,方脸朗目,眉毛浓密,胡须甚粗,神情略现憔悴。
    辽皇:“你是宋国宫中待制刘通刘中明?”
    刘通:“正是。”
    辽皇:“你年纪甚轻,却能担任使节,朕看你少年老成哪。”
    刘通:“多谢陛下夸奖。”
    辽皇:“我大辽所提上半年交清今年的贡银,你朝可曾办妥?”
    刘通:“正在办理。”
    辽皇:“此事可要抓紧。”
    刘通:“陛下的旨意,一定转告我主。”
    辽皇:“二国加大互市的事情,你朝有何看法?”
    刘通:“加大互市,对双方有利,那是好事。细节方面,还需深入探讨为宜。”
    辽皇:“细节你跟朝中大臣去谈,朕跟你谈些别的。”
    刘通:“请陛下明示。”
    辽皇:“我大辽使节回来禀告,你对大辽事务知之甚深,见事明快,朕想问你,你对辽东女真如何看待?”
    刘通:“陛下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
    辽皇一下来了精神,身子前倾,问道:“真话如何,假话如何?”
    刘通:“真话听来逆耳,假话听来顺耳。”
    辽皇:“真话、假话,你都说说。”
    刘通:“我且斗胆言之。要是乐观的说法,辽国立足二百余年,根深叶茂,幅员辽阔,英雄辈出,女真偏远小族,一时竞起二心,有如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王师东向,逆贼不日授首,行将化为齑粉。此为顺耳之言,然实情并非完全如此,想必陛下心中亦有明断。”
    辽皇:“你且说说实情如何。”
    刘通:“辽国承平已久,战意比之开国初有所下降;辽东官吏,不察民情、不恤民意,激起民变,女真一族趁势作乱;该族原以狩猎为生,民风骠悍,善于骑射,一旦叛逆,不宜拾掇;酋长完颜阿骨打识得一些用兵之道,有一、二下蛮力,依附于他的辽东乱民恐怕还是有的。以我观之,平定女真之乱,乃是持久战,而非速决战,宜作长期的打算。”
    辽皇忽地站起,满脸怒容:“贼子占我疆土,杀我臣民,恨不能早日将其碎尸万段。剿灭乱贼,宜早不宜迟!”
    朝臣嗡声四起,耶律淳说道:“使节大人过于高看女真小贼,谅他山野小民,能成什么气候?”耶律淳,五十四岁,辽兴宗之孙,宋魏王耶律和鲁斡之子年他在耶律大石等人的拥立下,登上皇位,向金乞为附庸,可惜当年病故。
    萧成贵说道:“女真祸乱辽东,系因前期将帅轻敌,不久必为王师扑灭。”
    其余大臣或驳斥,或沉默;或愤慨,或沉思。陈韬见状有些着急,刘通心中笃定,视如不见。他们如此急躁,不听忠告,只有死得更快。
    群臣声讨之际,却听殿外黄门长声宣道:“秋燕郡主求见。”话音还没落下,耶律秋燕已经闯进殿来。
    她一边向辽皇行礼,一边说:“皇上,臣妹找皇上不到,只好来这里找了。”
    天祚帝对她一向较厚,这几个月来,被她缠得没法,近来干脆避而不见。辽朝的封建礼制不如宋朝严重,辽人对女子并不象宋人那样看得低贱,辽国历史上也曾有太后、妃子执政之事。
五四 未雨绸缪
    刘通等人在华北平原上纵马疾驰,北行途中,刘通向何辛、马大刚询问宋辽情况,二人职位不高,所知不全。刘通问马大刚,宋军战力逊于辽军,是否因为宋人体质不如辽人,马大刚说双方体质相差无几,这不是原因。刘通又问,是否宋军的兵器不如辽军,马大刚说我军器械只有比辽军好,不会比他们差。刘通再问,是否因为辽军更多训练更有经验,而宋军缺少训练缺乏经验,马大刚还是否定。
    刘通问,那究竟是为什么?其实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他这么问,只是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马大刚与何辛言道:宋军士气低落,军制混乱,乃是根本原因。一者,统帅不知军情,将士不识统帅,外行指挥内行,决策错乱。二者,为上者任人唯亲,为下者投机钻营,实干者不受重用,逢迎的方得提拔,导致将士寒心。三者,军营出路狭窄,士卒军功再大,终归难获高位,而且军功常被上官截取,士气大受打击。四者,军饷不足,军中冗员过多,有门路的多往军营挤,而且窃据军职,这些人真本事不多,捞钱的法门多多,虚报军伍数目不算,还克扣军士粮饷,严重挫伤士兵的积极性,整个军营士气低落,一蹶不振。果然如此。
    刘通等人越过河间府,进入辽国境内,不一日来到辽国南京。南京又名燕京,后世的北京城。南京城城高三丈,方圆三十六里,城中人口众多,街市繁华。汉人与契丹人混居此处,此间还居住着其他北方民族。
    辽制效仿宋制,南京地区较为富庶,又与宋境接壤,因此汉化程度为辽国之最。走在燕京街头,能听见各地方言,其中汉语和契丹语最为流行。辽人对汉人的文化、科技、体制并不排斥,而是全力学习、大力推广。在汉人聚居区,对汉人基层实行以汉治汉,中高层权力仍由契丹人所掌握。
    此时的辽国乱象已发,辽人心中惕然,契丹一族更是心神不属。燕京虽然繁华,但战争的气氛还是笼罩在人们心头。
    既出使辽国,需最大限度接触其高层官员。史载,辽国末期,契丹军政大员多有暗通童贯,示好宋庭,希望投靠赵宋者。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潜在力量,必须与金国进行争夺,否则将来为金人拿去,使金人实力增强,我方损失巨大。今日图谋,乃天赐良机。
    女真本为契丹臣属,如今自立山头,夺辽土地,是为叛逆。况且金人屡败辽军,契丹人恨之入骨,必欲铲之而后快。今不早图之,更待何时?刘通心中反复考量,当取何策方能争取这股力量呢?欲使失去主心的契丹归附中国,需分析其利弊和可能性。
    有利的一面:一、中原地区比北方富庶,科技文化更为先进,对辽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二、辽国的汉化程度相当高,汉辽各族愈来愈兼容,归附后民族矛盾相对较小。三、宋辽和平共处时间较长,双方的敌意较开国之初大为减弱,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不利的一面:一、宋庭朝纲不振,君聩臣奸,豺狼当道,辽人心有顾虑,逡巡观望。二、女真处于上升期,士气高昂,更有完颜阿骨打气魄雄豪,吸引力不小。
    丧乱中的契丹归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关键在于策略得当、组织得法、时机把握得宜。思考之后,刘通感到需将使团的认识统一起来,形成有力的拳头,更好地完成出访的任务。
    待五人聚齐,刘通说道:“我们已经来到辽国,大家对此番出访有何看法?”
    安尧臣:“修好契丹,务使双方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