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中华-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通与阿碧赤脚走在沙滩上,劈波踢浪,玩得兴起,刘通打起了一套少林拳,接着又打了一套太祖长拳,本来想翻几个筋斗,却感觉自己的身体机能还赶不上,看来今后要多加锻炼了。阿碧望向刘通的眼神充满疑惑,问道:“你也会武啊。”刘通只顾着高兴,竟忘了这茬,想必那刘通从未显露武艺,也不知他会不会,只好掩饰道:“在汴梁时曾向几个武人学过一些,久没练习,已经生疏了。如今世道渐乱,盗贼日起,学些武艺可以防身健体。”阿碧说道:“刘大哥,你跟以前不太一样了,生病以后,就象换个人似的,不过你现在这个样子可要好多了。”刘通对着大海喊道:“我来啦!我来啦――”粗旷之声远远传送出去,在大海上飘荡。
    后世这种举动屡见不鲜,可在古代却很新奇,阿碧恐怕连听都没听过吧。她见刘通行为怪诞,啐道:“瞧你疯样,也不害臊。”刘通说:“我高兴,我喜欢。”
    一路往回走,后世的小调不断从刘通的口中冒将出来,一下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一下又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一会儿唱“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一会儿又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歌声之外,也不知天南海北的说了些什么。阿碧问刘通歌从哪儿学的,刘通说自个瞎编的,你还不知道我是天才吗。阿碧吵着要学,学就学吧,可千万要躲着老头老太太们,要是让老夫子们听了去,可大大不妙。
    是日尽兴而归,睡梦中还不时发笑。
    其实,刘李二家交好,虽无指腹为婚之举,但正如诸多古人一样,希望能够亲上加亲。李宪对刘通好感日增,加上对碧儿的溺爱,倒是有意让二家结为秦晋,李窦心中也有这等想法。
    刘通心想,而今我做了原先那个刘通,他的一切,我是否要全盘接收过来?他的身世,他的境况,乃既成事实,无法更改。既然拥有了这副身躯,则对于将来的道路,自当由我选择,何去何从,皆我作主。日后的筹谋,将来的成就,虽然不好预料,但远期规划以及近期的所虑,都事关刘李二家,倚仗阿碧之处还有很多,融洽相处、勿使出现龃龉,极为要紧。
    刘通既来北宋,心中时时不得平静,脑中不断思索:
    古代中国周边地区,未曾开发,多为蛮荒之地,占之价值不大,弃之常发边患,实为鸡肋。而中原地区,因地理位置优越,且开发已久,争夺焦点多发生在黄河长江流域,所谓逐鹿中原,意义即在于此。
    历代王朝,在开国之初,因兵戎强盛,多有向外扩张。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后代比前代所开发的边远地区都有扩大,因此,王朝扩张的版图都超过前代。
    北宋,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尤其是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中国古代科技虽处于世界颠峰,但多用于经济民生,少用于军事领域。而且,古代中国只有发达的科技,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
    南宋以后,中国就逐渐落后于世界,明代已降,闭关锁国,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尤其是近现代,中国更是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南宋以后无中国,中华民族的苦难日深一日,刘通心中每念及此,即感慨万千。
    想我中华民族代代皆有才智之士,中华大地处处不乏丰饶物产,却为何盛唐已降,沉疴难起。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时受外敌欺凌,人民沦为奴隶,土地遭人霸占。振兴中华,复兴华夏,是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伟业。炎黄子孙当奋强汉盛唐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不亦快哉!北宋立国伊始,即边患不休,战事不断。北辽、西夏、金,此北方三国皆为强敌。宋太祖、宋太宗曾有过收复北方国土的军事行动,惜无成效。其余宋帝,庸碌者多,而勇武者寡。太祖太宗尚不能击败北方劲敌,更遑论其余。北宋的国力,在当时不可谓不强,但其邻国并不弱小。唐末与五代十国,中原战乱不断,不但使得中原王朝实力大损,更使得周边少数民族趁机坐大。藏、辽、夏、金趁势崛起,与一统中原后的北宋分庭抗礼,辽、金势盛,宋室晦弱,宋朝廷向辽纳贡,向金称臣,以求苟安。
    北宋曾有联金灭辽之举,然1125年,金国联宋灭辽之后,却挥戈南下,矛头直指大宋年和1127年,金兵二次攻破东京汴梁,徽宗、钦宗忍让退缩,终有1127年靖康之难。南宋高宗赵构仍然一味求和,重用主和派秦桧之流,摧残、打压岳飞、韩世忠等主战大臣,抗金力量大受削弱,而宋室仅满足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更无力北伐。
    有诗曰: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朝廷对外软弱,对内却很强硬,二宋大小农民起义数百起,均被宋庭强力镇压。如若寄希望于当朝统治者全力抗金,收复故土,无异于痴人说梦,根本不现实。要想做些事业,需拥有属于自己的实力,开辟一片自己的天空。宋朝国力尚可,经济与科技均属时代上乘,能为我所用乎?宋人抗战意志坚强,能否凝聚起来呢?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岳飞之属一味愚忠,死于莫须有之罪,实则自断臂膀、自毁长城,前车之覆,不可不防,不可不察也。
八 集训
    新人新作总是寂寞的。朋友们的支持,使我充满勇气。
    ~~~~~~~~~~~~~~~~~~~~~~~
    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李宪以整顿治安之名,将州衙、鲤城捕快以及府衙兵丁召集起来集训,并从其余各县各抽二名捕快参训,参训人员共计160人,集训地点定在当地驻军营地,特聘驻军教头钱松钱盛枝、余伦余德修训练军伍。集训期间,官衙人手不够的,暂由驻军代行治安之职。此时,刘通的数学培训班已举办十多天,即将闭班。
    那钱松三十**岁,皮肤黝黑,粗壮结实,性情刚勇,人送绰号黑猪。他祖上跟随杨业抗击辽军,曾学得杨家枪法,钱松从父亲那里传得杨家枪,自幼勤练不辍,握枪的十指长满厚茧,倒有几分能耐。钱松十八岁时在西北秦凤路服兵役,因作战勇敢,善动脑筋,入伍不久即升为小头目,其后又从牌军、牙将做到统领。三十岁后,军中统帅换成童贯的亲信,钱松不会巴结逢迎,不受重用,军职再也没有升迁。三十二岁转到地方,因不愿离开军营,经人介绍,来泉州担任教头一职。
    余伦三十三四岁,身形高瘦,十指纤长有力,长得斯文有形,性情温和,却使一把长柄泼风刀,武艺娴熟。因其爱穿白色衣裳,人称白鸽。他三十岁时从禁军小教头转到泉州担任驻军教头,可算是升了职了。
    钱松、余伦二人所使兵刃与各自性情相去甚远,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整训之前,刘通找李宪谈及练兵一事,诸般细节商议妥当后,方才施行。除了聘请钱、余二人担任教头,还聘请当地武术名师传授武艺,又请刘通担任客座参谋。这客座参谋一职,是刘通向李宪所作的提议,因自己身份特殊,尚无名分,只好虚设一个临时性的职位,以便刘通进驻其中,便宜行事。
    首训日动员会上,李宪将人事安排、训练部署交待清楚。先明职所,训练时方能放手管理、各尽其职。刘通因自己并非官府中人,目前名分暂缺,原不想过多干预训练,更多的是身先士卒,热情参训。众人因他是刘焕之子、李宪之侄,又因民俗会上口碑甚佳,大多对他尊重。参训队伍中,刘通认得捕头赖大年、捕快牛福和一些府兵,这些人因与刘通较熟,对刘通很是尊敬。
    刘通因数学班未结束,开头几日只在下午前来观看,一俟送走数训诸生,当即来到集训营摸爬滚打。起初,钱、余二人和当地武人对刘通意存轻视,心想,他一介公子样的书生,充其量会些花拳秀腿,能有多少斤两,这李知州也真是会开玩笑,清名恐怕要让这刘家公子哥给损喽。
    那黑猪钱松,自忖上过疆场,见过刀枪箭雨,立过汗马功劳,更不把刘通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放在眼里。野猪头望向刘通的眼神中隐含不屑,他是直肠子,心中所想,便形诸于外。他哪知道刘通心理之成熟、遇事之冷静,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刘通身体复原后,每日朝六晚五-指北京时间早晨六点晚上五点,勤练不止,运动量逐日加大,竟不觉累,自感奇特之余,却也莫名所以。刘通深知,要干事业,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都是空谈。刘通锻炼之时,阿碧常在一旁静观,或看书,或逗鸟,或闲坐。日久相处,刘通也教她一套广播体操和仰卧起坐等锻炼方法。阿碧觉得这刘通哥哥变得实在稀奇古怪、不可理喻,不过跟他呆在一起,却是如沐春风,也许他从前大智若愚,装出纨绔样子骗人的吧。阿碧跟着刘通久了,从刘公子到刘大哥,又从刘大哥到刘通哥哥,最后是通哥哥、通哥,称呼变了再变,也越来越依恋了。
    集训队中,有个捕快叫魏佳山的,这厮自峙有几分蛮力、抓过几个凶恶的盗贼,除了赖大年、牛福以外,对谁都看不上眼。他想,这刘通到训练营作甚,这儿是他呆的地儿吗,一个公子哥,不懂在家纳福,却来军营玩耍,把这当成风月场啦。这年头真是奸宄吃香、好人吃憋,不治一治这号人物,他还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集训之始,很有些汉子对刘通担任客座参谋大为不解,整个营地异声四起,有的说,刘公子刘参谋是教书匠,他是来教大伙认字的,让咱肚子里增加些墨水;有的说,刘公子是想来军中找新鲜玩意;有的说,刘公子或许有几下子,到时候够你瞧的,你一辈子都学不完啊。总之,各种议论、各种猜测大行其道。
    魏佳山老兄一概嗤之以鼻,他说,就那刘公子,我一个手指头就把他撂倒。赖大年、牛福劝他不可自大,告诉他那刘公子绝非寻常人物,千万不可小视。这老魏根本不当回事,还说,要让我老魏服气,可得拿些真功夫出来,他刘公子敢跟我老魏比划比划么。
    集训的第五日,魏佳山老兄逮着个机会,就向刘通叫板。那天,刘通正在给大伙讲团队精神,这老魏同志两眼望天,心中窃笑:一个小娃娃也来这儿指手画脚,跟我提鞋还差老大一截呢,最好旁边凉快去吧。
    刘通见状已明其理,知道来训的这些人物,多属桀骜不逊之辈,自认老子天下第一,平时称王称霸惯了,实难驯服。而这个魏捕头身手不错,又是个出名的刺头,心想:我不把你降服,真在前世白长三十年了,一定让你心服口服。如今只有艺压当场,往后才能令行禁止,指挥如意,让这帮家伙严守军规。
    刘通突然大喝一声:“魏佳山!”
    “到!”老魏正神游物外,没想到有人喊他名字,下意识地大声回应。应了之后,才发觉上当,心中忿忿不已,心想着了你这小子的道,真是丢了我老魏的脸,哼哼!
    刘通问道:“魏捕头,你对这次参训有何看法?”
    魏佳山心想,这还难得倒我?我要让你知道,有本事的,才能在这里当教头,才有资格当我老魏的师父,否则,趁早回家哄小姑娘去,遂大声说道:“训练是为了加强擒贼抓盗的技艺,耍嘴皮子是没用的,这里的各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