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中华-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日,刘通等人搬到西城甜水井制置使署衙。随后几天,从各署抽调人手组建制置使初级班底,署衙留着若干空缺,为以后安排人手和北上太原留下余地。基本就绪之后,召开二路高级人员会议。会上宣读了圣旨,阐述了西北的战略地位,解析了在西部试行新举措的意义,同时暗示将来取道西夏、图谋北地的筹谋,激励诸公共同努力,一起建设西部。刘通借鉴了京东的若干举措,增删补遗,统筹安排,分派任务,先予试行。
    刘通甫入陕西的大门,就已收了少华山一伙强贼,对其树立威望、令行禁止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刘通等人青春年少,精力旺盛,节奏极快。制置使办事雷厉风行,其下各级官署跟着加速运转起来,改了许多冗靡拖沓之气。众人看刘大人行事虽然怪诞不经,却严明公允,倒也有章可循。
    这天,刘通与康包、公孙胜、刘仲偃、京兆府经略蔡安远等人出东门,拟选址建立新的训练营,同时送河东路官员李敢等人北上。不久来到长安东郊灞河,灞河上矗立一座大桥,大桥东西横跨80余米,十个桥墩岿然屹立在奔腾的河水中。桥墩青石衬底,迎水面**高昂,青石之间以铆钉连结,每个桥墩宽约3米,桥墩与桥墩之间间隔6米,巍为壮观。
    桥的两侧沿河广植柳树,自隋唐以来,长安人送别亲友,一般送到灞桥,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折柳赠别成为习俗。因此,灞桥又称断魂桥、消魂桥。每逢早春,柳絮飞扬,犹如漫天飞雪,遂有灞柳风雪之誉,乃是著名的关中一景。
    刘通踏上大桥,手抚桥中石刻,望着河水飞逝、碧绦万缕,忍不住抚今追昔。前世的亲人已然不见,今世的亲人何日团聚?何时狼烟不再,天下人得以平安厮守呢?
    公孙胜问道:“吾师有何感悟?”
    刘通说道:“此桥名为消魂,古往今来,多少人魂为之消,我想起了一幅画中的一首诗。”
    李敢接道:“愿闻其详。”
    刘通:“画是送别之画,诗是离别之诗。诗曰: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诗中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作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该诗另有一种版本为:东边一棵柳树,西边一颗柳树,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愿借碧丝千万缕,绾得伊人寸心住!
    众人先是听到左一颗柳树,右一颗柳树,东西南北都是柳树,怎么回事?刘大人的诗就这个水平,还敢拿出来唬人?直到第五、第六句点睛之笔一出,犹如奇峰突起,又都转为叹服。
    灞桥相别,刘通的耳中萦绕着那首《灞桥柳》之歌,歌曰:灞桥柳,灞桥柳,拂不去烟尘,系不住愁。人在阳春,心在那深秋,你可知无奈的风霜,它怎样在脸上留,它怎样在脸上留。啊,灞桥柳,灞桥柳,遮得住泪眼,牵不住手,人在梦中,心在那别后。你可知古老的秦腔,它并非只是一杯酒,它并非只是一杯酒。啊,人在梦中,心在那别后。你可知古老的秦腔,它并非只是一杯酒。啊……灞桥柳
    送走河东客人,刘通等人自往东郊选址不提。
十三 百业待举
    长安军营的课程除了军事科目,还设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这方面的科目逐步展开,视师资和教材的进程而定。为此,从汴京和社会各界请来专业人士授课。田耕雷教天文地理,汪国机教物理机械,公孙胜教奇门之学,泉州的来人教数学,西北本厝还有若干人士受聘教授诸般科目。
    刘通给少年班上课,重点讲述新知识新理论。他的课充满奇情异趣,上至茫茫宇宙,下至飘飘落叶,奥妙无穷,虽神奇但不神秘,虽繁复但不芜杂。其中许多内容,对后世的人们来说,稀松平常,对古人而言,却是了不起的学问。
    受时代的局限,刘通所授不宜太过超前,大多为当世所能感知或能够以逻辑推理出来的结论。当然,一些知识难免是要超出时代较远的。天文地理、数理化、逻辑学,无不具有开启民智,弘扬科学之效。刘通所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趣味盎然。孩子们在新的知识殿堂里徜徉,在求知的**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和科学的力量。
    刘通所讲的内容存在一个重大隐患,后来终于引出麻烦。这个隐患就是,各门课程当中所隐含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古代皇权至上,神权为皇权服务,皇帝受命于天,是真龙天子。唯物论否定神话,矛头指向神权,危及皇权的理论基础,这是大忌。刘通时刻警惕,刻意回避,还特意隐去直观的唯物论,更没有直接传扬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但是自然科学的传播,必然要跟迷信思想发生摩擦,到了一定阶段就要总爆发。
    尽管刘通对人事的改良慎之又慎,缓之又缓,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触及了士族官僚阶层深层次利益的时候,他们爆起发难,以其发布异端邪说、勾结外番为引子,罗织罪名,要将他拉下马。徽宗疑忌,派员到西北调查,改革停滞,课程停止,新的事业几乎半途而废。这些本来就在预料之中,但没想到来得那么早。此是后话。
    在刘通的总体规划中,改制改良本着以军事打头,经济紧跟,政制推后的方针。军事举措,一是创建长安军营,传播新的军事理念;二是发展火器、弓弩;三是裁撤步兵,增建骑兵;四是策动和招揽辽夏军民。
    长安军营已经起步,火器弓弩的改良和发展提上议事日程。把汴京火器坊的技师、工部的专业人士请到西北,共同研究武器的改良和制造,造出一批,装备一批,训练一批。火器方面,研制新式火药,试验掷弹筒和地雷的威力,不断加以改进。古人有鸟铳和土炮,等钢材炼出来后,开始试验较高级的火枪火炮,西方早期有前膛枪炮,后来发展出后膛枪炮。
    关键有几个问题:枪管、炮管的质量,枪炮的机械构造,子弹炮弹的制造技术。高级子弹和炮弹目前难以制造,因为火药还不够先进,延时引信技术尚待提高;枪炮的构件同样难以制作,因为缺少先进的车床。尽管如此,火枪火炮的研制仍需进行,早一日成功,早一日受益。在目前情况下,类似近代的火枪和火炮是可能制造的。
    火器的试验,也有一个牛人,这人就是凌振,绰号轰天雷,东京甲仗库副使炮官,当代天下第一个炮手。刘通将他调到西北,提高其待遇和职务,由他主持火器的试验。无论如何,对军事科技的投入都要予以倾斜。眼下虽然无法造出火枪,但初级火炮的制造是有希望的。
    刘通给火器人员提起过更为高级的火药,威力更大的黄色炸药,令火器技师们艳羡不已。当前,没有化学基础,要想从甘油当中提炼硝化甘油,形成黄色炸药苦味酸,是不可能的。看来从欧洲引入实证科学,促进东西方科学文化的交流,很有必要。
    阿拉伯数字和字母,经过刘通的宣传和推广,在科学研究领域,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阿拉伯数字,则为大众所欢迎。于此同时,就是标点符号的推广和运用。刘通首先在长安军营试行,然后在军中和官署推广。标点符号非常简单,易学易用,原本就有一些古人在使用句号、逗号来断句的了,只不过尚未普及。而今刘通推广和使用标点符号,阻力并不会太大。
    北方地势开阔,适合骑兵作战。辽夏人口少于宋国,骑兵却远多余宋国。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以来,中原失去马场。西北战事连绵,无法顺利养殖马匹。而今二国停战,正当抓紧时机豢养。从辽夏、西域一带引入马种,聘请少数民族人士传授马经。此外,以粮食、丝绸、茶叶、铁器从辽夏、西域换回良马,组建骑兵。兵贵于精,而不贵多。裁撤淘汰的兵员开支,用于建设精兵,提升战力,两相适宜。裁汰的军兵,暂时参与屯田,将来可以就地转民,也可以回原籍去,悉由自愿。
    军事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支持,农牧工商诸项,试验试行新的举措。
    首先是制定政策,固定税赋。徽宗中后期,每每增加赋税,国库一空就提税,一提税就压抑经济发展,经济一压抑则更难收税,然后又提税,如此恶性循环。政和、宣和年间,光酒税和盐税,一年内就有提了几次的。这种朝令夕改,年中年尾异于年头的做法,大大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广大民众无所适从,对未来不敢抱有希望,谁知道一年的辛苦够不够交税呢?唯有固定税赋,才能激发民众的积极性,让人们有个盼头。朝廷若能获得赋税,充实府库,自然不会过于苛责。
    其次是鼓励工商,出台优惠措施。新的实业一年内收低税,二年后再收正常税。引导和鼓励民间集资发展新旧实业,资金不足的,还可向官府借贷,以其固定资产作抵押。此外,吸引外地商人前来投资,盘活市场。不管是宋商,还是外番商人,一视同仁,不搞歧视性政策。
    第三,重视农牧业的发展。一是寻找和引进人才,提高薪金,奖励改良和改进新品种。农技人员大有用武之地,一年之后,唐赓从京东来到西北,主持西北的农业工作。二是兴修水利工程。官府组织,民众出力,富余的军士正好一同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三是引进新的品种和作物。新疆和西域一带已有棉花种植,刘通派人到西域取回棉花种子,请来技术人员,在西北试种,成功以后予以推广,同时发展棉布纺织业。平原峡谷适宜稻谷作物的生产,山区养殖牛羊马匹、种植药材和其他经济作物,着力提高农牧业的产量和熟茬。
    第四,发展冶金业。西北矿产丰富,大有可为。一是由汪国机等人组成科研小组,改进生产机械,探索新技术,提高冶炼水平,进行专业化建设。二是筹措资金开发新的冶炼基地。三是培训和推广冶炼技术,将沈括的《梦溪笔谈》和白话《梦溪新书》等科技读物下发到冶炼场和手工作坊,组织民间工匠学习。
    军事转轨,经济起步,西北大地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百废待举,百业俱兴,各行各业逐渐呈现出新的面貌。
十 和为贵
    刘通等人在东郊勘测之后,选了一个地段,该地段跟后世的炮兵学院相去不远,准备在此筹建军事训练基地。因目前战事吃紧,钱粮大都用于前线的军务,地方财政并不宽裕。那丁点儿油盐柴米,对于征地拆迁和基础建设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了家才知道不容易。宋夏百年战争,给二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二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北宋国帑虚竭,西夏财用不给。西北之地,全民投入战争,哪有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生产。当务之急,必须马上停止二国间的争斗,使二国人民休养生息,抓紧时间发展经济,蓄积力量,以对付未来金贼的入寇。一百年太短,只争朝夕。
    为此,势必要统一西部的军事行动,而熙河兰湟之地隶属秦凤路,不在刘通的管辖范围之内。要是河东路、永兴军路屯兵不前,驻足观望,而秦凤路却仍然在与西夏作战,岂不陷秦凤路于绝地。刘通来前没有考虑如此深入和细致,如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拟写奏折,及时上报徽宗。
    徽宗接报,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