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陆海巨宦-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句话是提醒李彦直:你小子也是我们地人,是士林的后备军,在这件事情上可别站错了立场!这些年李彦直虽然有钱有势,但在福建士绅大佬眼中,他其实也还只是一个有待培养的晚辈。
    李彦直亦知道眼下最安全最容易的作法,就是跟在诸大佬身后亦步亦趋,然而假装如此可以。真这么做就不符合他的期望了,从一开始他走的就不是这条道路,若要现在再改过来,之前所做的大部分努力便前功尽弃!因此道:“林公,此事若是由朝廷大张旗鼓地干预。只怕结果会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北京雷霆之势一动,只怕就不是我们想他们收,他们就会收的了。”他这句话是提醒林希元,当心控制不住局面引火烧身!
    林希元摇头冷笑,道:“朝中之事,非尔稚子所能知!办你该办地事情去吧!我只奉劝你一句:这段时间,不要与倭字有任何牵连!”
    李彦直心中一凛,这时林希元已有逐客之意,他便拜谢了告辞出来,又朝福州而来。
    孙泰和一见到他。不悦道:“怎么现在才来!”
    李彦直道:“晚生为求清静,跑到粤东莲花山闭门读书,听到大人召唤,已经是马不停蹄地跑来了。”
    孙泰和嘿的一笑,也不去捅破这层纸,就道:“最近沿海倭、寇猖獗,扰乱地方。杀人如麻!我已下令沿海卫所严加整饬。遇有倭寇便出兵剿灭。你既然无心读书,就组织一些乡勇。一起打倭寇去吧。”
    李彦直一呆,道:“此次作乱的,大多是受灾流民,就算其中有一二支打着倭寇旗号的,也不过是以之张目罢了。这些受灾流民揭竿而起,确有不该之处,但纯粹以杀制杀,怕也不是正本清源之道……”
    他还没说完,孙泰和便怒道:“你胡说什么!什么受灾流民,什么揭竿而起,你是要说当今天子无道,还是要说三司、诸道、诸府、诸州县牧民无方,官逼民反么!”
    李彦直赶紧道:“不是,晚生不是这个意思……”
    孙泰和冷笑道:“你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
    李彦直道:“灭寇之法,不是只有杀人一途。请大人给我一点时间,让我看看能否有两全之道!或许能兵不血刃,就保住我福建一境平安。”
    孙泰和听到这里神色缓了缓,说:“我也不是一定要你去杀人!不过眼下这件事情,你我都清楚它的麻烦!你不想杀人,那我倒要问你,你打算怎么办?”
    “擒贼先擒王!”李彦直道:“除其首脑,收其余众,还民于田,福建自安。”
    孙泰和大不乐,道:“尽说些大话!收其余众,哪来的钱粮去养他们?还民于田,哪来的田去还给他们?”
    李彦直一听,便知道原来不止府县一级,省一级的仓库里也没存粮,心想这情况可比自己预想中更糟,又道:“田不足,大人看能否奏请朝廷,许民出海以打鱼、商贸自寻生路?如今年景虽然不好,但只要我们不禁得百姓太严,任其自奔,这些人自己应该还是能找到活路的。”
    孙泰和怫然道:“李举人,你怎么还不开窍!禁海是今上亲自决定的。你是要说今上做错了吗?”
    李彦直闻言黯然,皇帝地决议乃是政治生活中的风向标!最高领袖地风向标一定下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算这风向标有可能会造成灾难,但做臣子的却应该顺着这个风向标尽力弥补其缺陷。以成就领袖的伟大、光荣、正确!这是官僚们地本分!不!应该说这是他们地本能!
    其实李彦直混了这么久,也不会不明白这一点,只是立场所在,却又不得他不尽最后的抗辩。他不是不开窍,只是背后就是数十万条生猛的性命,这也是他最重要的潜在资本之一!要是就这么完全退缩,那他十年来的努力也将大部分腹水东流,这便由不得他不进退两难!但眼前他就算坚持着不肯退步。也不过是在那数十万条性命之上再添上自己一条罢了,丝毫不能改变什么,而且死了后只怕还会有一顶通倭叛国的大帽子!这更不可能是李彦直的选择!
    长久以来,由于和士绅团体有着颇为紧密的合作,所以李彦直对其中一部分人其实还抱着一定地期待,期待他们可以真正地成为自己地政治同盟。
    这种期待让李彦直在与这部分人商谈时,还保留着几分真诚,还企图各方面能够在沟通中妥协,在妥协中商量出一个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办法来,所以李彦直才会对林希元吐露他真正的立场。才会和孙泰说几句直接的话。因为李彦直心中其实还是希望民风比较开放的东南,能够形成一个妥协的机制。有机制的妥协,乃是李彦直心目中地政治正途啊!
    可惜这种妥协在顺境还被薄薄地脉脉温情包裹着,一旦事态急剧恶化,各方面马上就改变了他们对李彦直地态度!林希元也罢。孙泰和也罢,他们都不算是太坏地官僚,然而在保持稳定这个大局面前,他们都迅速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并堵上了原本向私商李彦直开放的门路,只留下另外一扇小门招举人李彦直进来。
    接下来李彦直只剩下两条路可以走了:一个是从那扇小门进去,放弃自己的坚持与立场;另外一个,就是放弃对这些士绅最后一点信任,完全运用权谋法术来达成自己目地!
    眼前的事情,让李彦直联想到了陈羽霆对他的批评。陈羽霆说他不应该用恶的手段来达成善的目的,而应该致力于建立一个正义的程序,当时他批陈羽霆迂腐,可现在想想,自己内心深处其实不也还有一点“迂腐”的残留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特别是六艺堂这样一个建基于思想理念地团体,必须有共鸣。成员之间才会有向心力!若不是自己还有这么一点“迂腐”的残留。弟子中又怎么会出现一个像陈羽霆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呢?
    “如果可以的话,我本来并不想这么做的。”李彦直想。他知道。人整天活在权谋法术中的话,会很累的。不过形势总是逼着他选择。
    “怎么不说话了!”孙泰和问。
    “大人。”李彦直沉了沉声音,似乎调整好了心态,说道:“这些海盗乘船而来,扬帆而去,直、浙、闽、广,数千里由东海而连为一体!倭寇受挫于浙,则必归于闽,受挫于闽,又必流窜至粤东,粤东乏食,又会窜回福建,如此来回往复,除非是数省协力同心,否则断难治本!所以剿灭海盗,光是在福建动手也是不够地。”
    官僚们对于民变也好,外夷也好,向来只有两个手段,一个是抚,一个是剿,如果有第三个手段,那也只是抚、剿参用。官府士绅既然已有剿心,孙泰和对李彦直先前地话便听不进去,但李彦直一说到如何剿灭海盗,孙泰和便来了兴致,脸色也变得柔和了,道:“那依你说该怎么办?”
    李彦直道:“若大人能会同浙、粤两省都指挥使共成此事,那是最好,若是不能,则请北断闽浙之海上通道,南破南澳,切断粤海与闽海的往来,跟着关门打狗,才能将闽海倭寇清剿干净。”
    这可是一盘很大地棋啊!真要做成,必须手头握有强大的兵力才行,孙泰和虽然能掌管福建一省之兵权,但他也知道他手下那帮人打不了仗,否则何必找李彦直的私兵?哼了一声,拉李彦直近前,道:“你这是给我添乱!我眼见任期将满!求的只是平平安安离任,可不想临走之前建立这么大一场功业!”
    其实不是不想建功业,而是不想冒险!
    李彦直微微一笑,亦凑近了低声道:“既然如此,以邻为壑,如何?”
    孙泰和这才转愠为喜,问道:“如何以邻为壑?”
    李彦直道:“南面通粤东那边,我可以帮大人截断!北面嘛,待我去一趟浙江,挑拨挑拨那些倭寇,再散布些流言,就说海外哪里哪里有粮,叫那些海盗都往别处跑去!莫在境内添乱!若还有盘踞不去的,再以雷霆之威击溃之。此为易行之道,而且万无一失!”
    孙泰和大喜,连拍李彦直肩膀,道:“好,好!彦直若能帮我消弭此患,老夫会承你的情。”
    从都指挥使司衙门出来,回到三合馆,风启和蒋逸凡都已经做好了北上的准备,从风启手中接过福州这边事宜的,是六艺堂的另外一名弟子,名叫杨,此人在处理各方面关系上游刃有余,对省城各衙门的情况都十分熟悉。
    风启已准备好要走,却还等着临别见李彦直一面,见面不作私语,便问公事,李彦直道:“士绅们要藏弓烹犬,上面应该也已经要动手了!”
    蒋逸凡惊道:“那我们也得赶紧收缩了!”
    “没那么快!”李彦直道:“咱们的朝廷是个庞大笨重的东西!地方的消息传到中央,中央再回馈地方,这流程长着呢!从他们开始动,到我们要全面收缩,中间还有一点空挡,在这段时间里我会尽力婉转,希望能为东南多保存一点元气。”与风启道:“北京可就不是我们的地头了,那里的情况我也不清楚,你此去全凭随机应变四字!待丁未会试前夕,我再来与你会师。”
    蒋逸凡笑道:“考试的事情,包在我们身上了!北京皇气虽然重了点,但我就不信那里的人不爱钱!”
    李彦直见他仍然这么猖狂,苦笑摇头,道:“本来我想让你和我一起,后年再上京师,不过现在想想,让你先去见识见识也好!也只有去到那里,才能叫你这个狂生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第四卷《南海移民》 之九 西厢之争
     更新时间:2009…3…29 14:57:21 本章字数:5727
    双屿的走私贸易,还继续在进行。不过,抢来的东西所占份额越来越多,乱七八糟的货物堆满了市集,其中有许多都沾了鲜血!而粮食却越来越贵!
    李彦直到达这里之后才发现,大部分私商都远没有自己料得长远,或者是条件不允许——他们居然都没屯粮!
    因此浙江和南直隶的私商群体的缺粮情况,比李彦直预想中更加严重!李彦直本来还希望许栋、王直能帮自己筹到一些粮饷,但来到这里一看之后便再不存期待了。他在双屿没有公开露面,秘密见了见李光头就离开了,将船队开到普陀山。
    普陀山与双屿距离甚近,这里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据说在大宋元丰年间,倭人入贡,以观音菩萨灵异,便欲迎其法相东渡,不想到了普陀山一带,海面上竟生出铁莲花来,船不得行,倭人恐惧,都道:“此是菩萨不愿离开中土。”便归还观音法相,普陀山亦因此名声大播。发展到今天,普陀山已成为中土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虽然位处海上,但各地信徒不分男女僧俗,千里而至者络绎不绝。
    出海的人,大多信命且敬畏神佛,中国沿海水手普遍信封的女神妈祖娘娘,据说也与观音菩萨有关(其中一个传说就是妈祖降生时观音曾托梦)。在东海局面还算和缓的时候,普陀山也受过海盗大首领们的保护,私商繁荣、海贸发达的同时,东则日本,北则朝鲜,西则大明本土,南则南海诸国,来普陀山朝圣的人不减反增。只要交过了买路钱,敬香道路的安全也是可以保证的。
    但到了近日,这个有神迹传说的地方也逃不过海盗势力地侵袭。李彦直本想找一处清净的地方歇脚。不料来到普陀山之后才发现有帮蛮驴在这里胡作非为!普陀山上的庵堂寺庙已被攻破了三四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