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陆海巨宦-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肝付兼续终于发现自己是连妻儿也保不住了,匆匆带上了嫡长子良兼,从后门突围而走。循着岛津贵久的后尘往日向逃去!
    这时候还跟着他的,只剩下不到一百五十人了!
    大隅高山城的攻陷与混乱也非李介所能预想,但他现在最关心地还是找到仇人贵久!
    蝗军此来彼往,不但吞噬着财物与女子。更传染着高山城的守城将士!其中一部分人迅速堕落,眼见抵抗已无可能,也跟着趁乱打劫起来,成了蝗军的新成员!
    大乱,大乱!
    便有人来告诉李介,说贵久确实来过,只是已经前往日向伊东家了。
    李介虽被奉为先锋首脑。但那完全是象征性的。看着城中乱象,他心里也觉得不是个事。便派了一个叫唐举地机兵队长前往萨摩报信,自己却带着周文豹、小犬忠太郎等继续往日向进发!
    一部分蝗军尾随其后,但大部分却仍然留在城中继续肆虐,抢光烧光了城内之后又到城外去,直到将大隅变成了另外一个萨摩,这才继续挺进日向,去“接应李二公子”!
    从萨摩到大隅,再从大隅到日向,一道由人组成的“蝗流”便如河水一般,从鹿儿岛发源,流经加治木,转而向南,在大隅高山城汇成一个湖泊,跟着折而向北,越往下游越是壮大!流到日向境内时,华、倭比例已是华少倭多了!
    那个叫唐举的机兵队长带着两个手下是逆流而进,从大隅高山城出发,一路见到的,无非是尸体、庐火,两耳所闻,要么是惨嚎,要么是女子被**时的尖叫!
    唐举是从尤溪出身的老机兵了,在东海机兵团内部可以算是根红苗正,虽是猎户出身,但机兵团不止是一个战斗组织,更是一个教育系统,在里面呆了近十年的光阴人一般都认得字,而且思想觉悟也与新机兵不同。这时见到了沿途地惨状,心中有些不忍,只是他有任务在身,不敢停留。
    岛津贵久要迂回向北绕过鹿儿岛湾,是因为鹿儿岛湾已经被李、王地联合船队所控制,唐举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出大隅高山城后便直接向西,到鹿儿岛湾地东海岸找到了巡逻船只渡海。
    路上不断有蝗军要骚扰他们,幸好机兵团是有自己统一服饰的,在这次的整个事件中,东海机兵又拥有中坚地位。蝗军们虽然不太听指挥,但也都默认了机兵团是领袖,唐举一亮出身份,他们便不敢侵犯了。
    这时李彦直已回到了樱岛。正在处理萨摩的善后事宜,听到唐举地报告后大吃一惊。蒋逸凡惊道:“这样下去,可别把日本给灭了!”
    王牧民哧的一笑道:“那才好玩呢!”
    李彦直沉吟道:“如今已经闹成日本本土的民变了。民变易发难收!万一收不住,连我们也得被卷进去!我料日本诸大名不会让这种情况继续蔓延,一定会联合制止的!尤其他们是打着我们地旗号胡作非为,若我们处理不慎,很容易会遭人话柄!嗯,这场仗,差不多该想怎么收尾了。”
    张岳道:“不过现在太早向诸大名示柔,对我们来说也不划算。”
    李彦直便问他如今的收益是否已抵消了损失。张岳道:“前前后后算上,只抵消了八成,我们还亏着呢。”
    原来张岳当日抢先占据了岛津家地主库,里面不但有大部分岛津家敲诈了李彦直的赎款,还有岛津家历年所积,只是在坚壁清野过程中,岛津家又是赏赐部属激励士气。又是大开仓库购买武器,着实花掉了不少钱,两相抵消,张岳统计过后发现同利在这件事情上仍然亏了。
    “若是这样……”李彦直道:“那就必须双管齐下。就让这些蝗虫在前面开路,我们跟在后面,再收取一些利益,把我们亏损的部分都补全了。当然,也要给王五峰他们留一点。这件事情,张岳去办。同时也要和西日本的其它大名通通声气了,告诉他们我们和那群蝗虫是有区别的。这件事情。逸凡去办。”
    任务分派下去之后。蒋逸凡便带人分头前往丰前丰后,肥前肥后。自己前往山口。张岳则带了一队人马,由唐举领路,沿途敲诈,问那些收益最好的蝗军拿提成。
    李彦直心道:“萨摩已成废墟,大隅亦成焦土,我又没法在此长驻,徒守无益!”便将军队撤出鹿儿岛,而以樱岛作为大本营,与种子岛上的王直遥相呼应。
    在鹿儿岛一役中,镰田政年战败被俘,这时也已降服,得李彦直赐姓为连,称连政年,同时伊集院忠朗亦改姓为伊,称伊忠朗,与田薰亲见李彦直撤出鹿儿岛,都感讶异,便约好了来樱岛请安,并问李彦直的打算。
    李彦直便将大隅之事相告,三人面面相觑,都想:“幸好我们投降得早,要不这会就算能抱住性命,也保不住家族平安!”
    伊忠朗道:“孝廉老爷,不如您干脆就别回大明了!就在这里开邦立族,岂不是好?只要你点一下头,我们三家一定扈从到底!”
    田薰亲也道:“对!如今我们据有萨摩、大隅两国,孝廉老爷振臂一呼,日向、肥后也必附骥尾!我们再联名请奏,京中公卿最是爱慕中华来归儒者,说不得还会为许孝廉老爷正名,做这两州守护!”
    李彦直一笑,道:“我志不在此!再者我已有言在先,贵久之仇一报便回大明。这南九州嘛,还是归本地人统治的好。”
    三人闻言表面都在摇头惋惜,心里却忍不住狂喜,忖道:“他这么说,莫非有意走了之后将此地划归我们!”
    果然便听李彦直指派田薰亲守鹿儿岛城,派连政年守加治木城,让伊忠朗随自己前往大隅高山城。三家得令皆喜。
    李彦直便留吴平守樱岛,起精兵千人为本部,王牧民五百人在左,徐元亮八百人在右,向大隅高山城进发。
    沿途流寇,闻其声明都敛旗听命。到了大隅境内,大隅境内只剩下祢寝、伊地知两家尚在勉强支撑,李彦直命流寇撤退,不得再侵犯祢寝、伊地知领地,解围之后,两家感激涕零,齐到军前参拜,并叩请孝廉老爷设法结束南九州之乱象!
    李彦直命二人请起,叹道:“此事我本只怪责贵久一人,不想贵久怕死,竟不肯认罪伏诛,且一路流窜,竟成今日之势!此事固非我所乐见,不过既由复仇之念而起,则我亦难辞其咎!”
    他带了祢寝、伊地知与伊忠朗到达大隅高山城时这里已成了一片死域,断壁下掩盖着不知多少尸体,空气中弥漫着尸臭。
    这大隅高山城伊忠朗来过不止一次,这时见到如此惨状,忍不住悲怆落泪,李彦直亦自叹息,遥指日向道:“贵久啊贵久,只为你一人贪生,酿成如此大祸!试问你一人之身,何以偿之!”
    正要派机兵挖坟掩埋,免得这些尸体苦受暴晒之难,却便有紧急消息从东北方向传来:“我军已深入日向境内,先破沃肥城,又逼近都於郡城,伊东义佑弃城而逃,往丰后去了。有消息传大友家已布置重兵于边境,以待我军!”
    李彦直惊问道:“那二公子呢?张岳呢?”
    传信者道:“张掌柜已到沃肥城主事,二公子因仍找不到岛津贵久便继续向北,向丰后追去了。”
    李彦直怔了半晌,回顾伊忠朗道:“我得赶紧前往日向,你可好生处理此间之事,好好安葬尸体,安置流民。”
    伊忠朗走后,王牧民道:“如今留伊忠朗守大隅,连政年守加治木,田薰亲守鹿儿岛,后方皆新归附者,万一前方战事不顺,此三家有变,后路有断绝之虞!”
    李彦直以为他所虑有理,便让他回樱岛调集船队,并邀王直从海路取日向、丰后,两路齐进,暂定以丰后、日向边境为会师之地!如此则万一陆路断绝,机兵亦可从水路撤退。
    第三卷 萨摩易主 之二十四 诸侯应
     更新时间:2009…3…20 19:45:14 本章字数:3287
    李介被绑架一事,日本大名本来以为只是李家与岛津两家之事,但岛津贵久北逃之后,诸侯万万料不到李介敢带兵越境,穷追不舍,更料不到李介的背后会形成一支破坏力极其可怕的蝗虫部队!
    蝗军尾随着李介,先破肝付,连及伊东,九州惶惶,西日本大震!
    丰后大友家是最有机会问鼎九州霸主的诸侯之一,听到消息,急召诸家将问策,众人都不知“明军”情况,家臣吉弘鉴理道:“日向宗湛和尚曾去过大明,胜久大人又才从琉球回来,他们或许知道明军的虚实。”
    大友义鉴道:“有理!”便召日向宗湛来见,又派人去请岛津胜久。
    原来岛津胜久被岛津贵久逐出萨摩之后,便来丰后依附大友家。凡诸侯失地,结局通常十分凄凉,大友家虽是胜久的母族,但失势大名犹如丧家之犬,大友义鉴一开始也不怎么给他好脸色看。不想天意难测,咸鱼竟然也有翻身之日!
    两年多前一艘商船在府内入港,船上走下一倭一华两个年轻和尚,日本和尚本是日向国人,多年前流浪到大明出家,法号宗湛,因其出身地在日向国,故称日向宗湛。和他一起来的则是他在大明的僧侣,法号玄灭。
    二人年纪虽轻,却都是才学过人,而且知道许多海外贸易的消息,所以入港之后不久便引起丰后境内豪族的注意,日向宗湛得大友义鉴供养在城中,玄灭却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中遇到了幽居的岛津胜久与之成为朋友。
    那玄灭甚有才干,又通晓海外情况。在他的帮助下,岛津胜久纠结起了旧部,又从大友义鉴处借到了一些钱作启动资本,登上了一艘前往琉球地商船。胜久这一去就是两年。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友义鉴也不清楚,只是胜久回来时无论人力还是财力都已非同一般!人皆势利。当初胜久仓皇来归时,大友义鉴对他是半冷不热,等到胜久拥船入港,又献上生丝珍品,大友义鉴马上转变态度,对胜久礼遇有加起来,胜久请大友义鉴继续掩护他,并许他秘密招募武士以备复国。
    当时李介绑架之事东窗未发,大友义鉴心想萨摩与丰后并非接壤。若胜久能够复国对自己有好处,万一复不了国自己也没坏处,所以就答应了,给胜久提供了一个偏远的小港作为停泊船只、训练武士的地方。
    大友义鉴也曾问胜久发财的缘由,胜久只说是贸易所得,把大友义鉴羡慕得两眼发红,之后便日夜与日向宗湛商议。正打算着也派遣船只前往琉球、大明贸易,不想萨摩那边就爆发了李家与岛津家地大争端!且其事不局限于萨摩,不久竟蔓延到了大隅、日向,甚至有席卷九州之势。大友义鉴担心丰后也被侵染。赶紧请岛津胜久与日向宗湛议事。
    岛津胜久人在外地,日向宗湛先到,一领袈裟之下,裹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和尚,六尺身材,一章圆墩墩地脸,他坐定之后。大友义鉴问:“宗湛法师。最近可曾听过大明一个孝廉在我日本胡作非为的事情?”
    日向宗湛微微一笑,说:“这是何等大事!宗湛又不是聋子。怎么可能不知道。”
    大友义鉴问:“那法师在大明时,可曾知道这人的底细?”
    “听过一点他的传闻。”日向宗湛说:“此人在福建时,曾以千人队伍,破二万之众。福建方圆千里,赖其威名以安。”
    大友义鉴武勇不如岛津贵久,智谋不如岛津忠良,家族势力虽然不小,论能力不过日本二三流人物,听了日向宗湛的话脸色微变,诸家臣也都微现惧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