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华异史-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清华答道:“无聊,比听说书还无聊,一个个虚情假意的,哪有和弟兄们一起喝酒痛快?哎,世玉呢?怎么不见他的人?”
    洪熙官向前面一指,说道:“那不,在那儿坐着呢,听得津津有味。”
    林清华顺着手指望去,只见第一排居中的一条长凳上坐着五个人,最边上的一个瘦高个不是方世玉是谁?此时他的头正随着说书先生那抑扬顿挫的声音晃来晃去,显然已沉迷其中。
    洪熙官见状,便挤过去,把方世玉一把抓住,横拖倒拽的带到林清华身边。待他站定后,对着他数落道:“男儿大丈夫当持三尺剑行走江湖,立一番不世之功,怎可天天将那儿女情长放在心上?”
    方世玉挠了挠头,说道:“洪哥,我这不是闲得着急吗,若是有事做,我怎会坐这儿听说书?不过话又说回来,这说书先生说得还真不错,比我家乡的好听多了,家乡那位就只会说《水浒》。”
    众人说得兴起,一时忘了场合,声音不免有些大,惹得其他听众纷纷投来不满的目光,而那说书先生似乎也注意到了这帮人,于是停止了说书,将右手拿着的折扇递到左手,然后右手拿起桌上的惊堂木,“啪”的猛拍一下。
    这一拍不打紧,不仅林清华他们停止了说话,而且将楼上几个正在打盹儿的公子哥从梦中惊醒。那说书先生不紧不慢的说道:“几位大侠若想闯荡江湖,不如现在就到外面闯去,这里是听说书的地方,莫要打搅了大家的雅兴。”底下听众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几个脾气不好的也开口骂了起来,楼上的公子哥更是抓起桌上的水果仍了下来。
    眼见几个橘子向着林清华飞来,洪熙官和方世玉双双抢出,伸出双手在空中挥舞了几下,几个橘子便被两人攥在手中。见到两人露了这么一手,楼下的听众中倒有不少人喝起彩来。
    方世玉得意的剥开橘子递给林清华,见林清华不要,便自顾自的大嚼起来。林清华趁着酒劲,指着楼上的人便骂了起来:“你们这群吃人饭不干人事儿的王八蛋!值此国难当头之际,尔等还是醉生梦死,丝毫不知大祸已临头了。”说完便挤到说书先生的身边,夺过惊堂木,“啪啪啪”连拍三声,然后朗生说道:“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内有流寇作乱,外有鞑子侵扰,尔等不思进取,只顾享乐,跟猪有啥区别?别看你们今天锦衣玉食,等到鞑子南下之时,便是尔等国破家亡之日!到那时,只怕尔等便要当牛做马、剃头结辫了。”
    林清华说完便用眼扫了一眼众人,除了自己的部下叫好之外,满场的听众之中只有几个满脸横肉、一看便是屠夫之类的人跟着起哄,其他的人无不目瞪口呆的望着自己,就像是看见了一个怪物一般,气氛远不如自己想象中的热烈。
    林清华叹了口气,寻思道;看来这个时代的人还远未形成“国家”的概念,心中只有皇帝,而无国家、民族,只要能吃饱、穿暖,无论谁当皇帝都一样,所谓“三四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便是这种心态最好的注脚了。
    正想着,一个破锣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哪儿来的野小子?敢在爷爷的地方闹事!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弟兄们,给我把他赶将出去!”林清华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矮胖的男人站在身后,穿着件无袖短褂,敞着怀,左手端着个紫砂茶壶,右手攥着两个铁蛋,正瞪着两只三角眼,他身后则站着九条大汉,均是满脸的煞气。
    看到主公有难,洪熙官和方世玉带着众人一涌而上,对着来人怒目而视。看到一场火并即将发生,众听众无不大骇,纷纷向后退去,生怕遭了池鱼之殃,一时之间,长凳倒地的声音和脑袋相碰所发出的“嘭嘭”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
    那胖子见对方的人比自己多上好几倍,不由心中怯了,说话的声音不免小了许多:“你‘‘‘‘‘‘你们想干啥?莫不是想打劫?你们也不好好打听打听,我是什么人?这武昌城的守备可是我七姑妈的表外甥,你们可要好好掂量掂量。”说完后退几步,站到了手下的身后。
    方世玉笑道:“也不知是谁该掂量掂量,你也不去打听打听,我们是干嘛的?我们的这位公子可是当今‘‘‘‘‘‘”
    “好了,不要说了,我们走吧。”林清华也不想惹事,他只是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林清华领着众人走出茶馆,身后传来那胖子得意的叫声:“也不称称自己几斤几两,就敢到我这儿闹事!有本事别走啊,看看守备大人能不能将你们抓去当苦力?!哈哈哈‘‘‘‘‘‘”那胖子得意的大笑起来,但很快笑声就停住了,他只觉得口中多了一物,忙手忙脚乱的掏出,仔细一看,却是一张橘子皮,这才知道对方中有高手,于是灰溜溜的退了下去。但那些刚才还惊慌失措的听客们不干了,眼看一场好戏还没开演便散场了,均是心有不甘,纷纷向着林清华他们喊到:“回来!回来!打一场!打一场!”但那伙人偏偏不上路,眼看着越走越远,当下人人只得收拾起情怀,扶起长凳,等着继续听说书。等众人坐好之后,这才发现那说书先生早已不知去向,只剩下一张空荡荡的太师椅,还有那几案之上乌黑发亮的惊堂木,于是茶馆中又热闹起来。
    林清华在众部下前面落寞的走着,也无心欣赏沿途的风情,一言不发的想着心思。这时又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公子留步!”林清华觉得这声音耳熟,回头一望,正是那说书先生。
    说书先生两步并作一步赶上来,向着林清华深深一楫,说道:“公子方才所言如醍醐灌顶,一言惊醒梦中人,让莫某汗颜不已。若公子不弃,莫不计愿跟随公子闯荡江湖,干一番事业!”
    林清华盯着他,只见此人小眼睛、大鼻子、薄嘴唇,一撮小胡子不浓不淡的挂在鼻子下面,面孔白净,跟李岩有得一拼,只是他的眼睛就没有李岩的那股正气了,两只眼睛似乎透着邪光,怎么看怎么像江湖骗子。于是问道:“你说书说得好好的,干吗要跟我闯荡江湖?闯荡江湖可不是容易的事啊,风餐露宿不说,还时时有生命危险,你细皮嫩肉的,吃得了这份苦吗?还有,你会功夫吗?如果不会,你有别的本事吗?”
    莫不计回道:“鄙人身子骨虽然单薄点,但还经得起风霜,鄙人一人从绍兴一路辗转来到武昌,一路上也不知遇到多少凶险,但都被鄙人的如簧之舌轻易对付过去了,自然用不着蛮力。好勇斗狠那是武人的勾当,为君子所不取,君子所善者不是一人敌、十人敌,而是那万人敌、千万人敌!汉刘邦不过是一亭长而已,却得萧何之助而鼎定天下,而那楚霸王项羽虽勇捍过人,但不听手下谋士之言,最终落得乌江自刎。不知公子愿作刘邦还是愿作项羽?”说完打开折扇怡然自得的摇了起来。
    林清华奇道:“想不到你还挺能说,该不会是说书练出来的吧。”
    莫不计说道:“若不是因盘缠被那土匪抢光,我也不会在此说书,本来我是想说《大明英烈》的,不料众人却不爱听,茶馆掌柜恼我,我才不得不改说这《还魂记》。”
    林清华道:“不过你这《还魂记》讲得可不地道,我怎么听着像《金瓶梅》呢?”
    莫不计道:“原来公子也知道这《金瓶梅》,这可是一部奇书哇,我若非将二者结合起来,只怕听者不会如此众多,若听者少了,我的月俸也就少了,我也就没这么出名了。”
    林清华道:“你这是传播腐朽文化,毒害青少年,不过你到了我这里后,可不许你再讲这些乌七八糟的书!”
    莫不计见林清华将他收下,大喜过望,说道:“请主公放心,今后我定当用心助你,这些书我再也不说了,对于底下的人,我只给他们写写家书,讲讲英烈传。”
    林清华说道:“这才象话嘛,只要你好好的干,我不会亏待你。”林清华之所以收下莫不计,与其说是被他的话打动,倒不如说是他想找个写家书、写奏折的师爷。林清华对繁体字可不感冒,前些日子最让他头疼的就要算写奏折了,有不好明问,只好拿来《三字经》、《论语》等书一个字一个字的对照,往往一个不长的奏折要写几个时辰,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尽让别的大臣笑话,这下好了,师爷自己送上门来了,焉有不收之理?
    莫不计不识时务的打断了林清华的“沉思”,说道:“既然已收下了鄙人,还请主公预支一个月的俸禄,以解我燃眉之急。”
    林清华道:“你倒稀奇,还没干活就要薪水,说罢,你要多少?”
    莫不计道:“不多,不多,一月百两足矣。”
    林清华道:“你抢劫啊?你在茶馆多少银子一个月?”
    莫不计道:“茶馆掌柜乃俗人,俗人的价自是比不上贵人的价,百两已是少了,以后若是主公飞黄腾达了,这月俸自然也要水涨船高,银子多了我就能安心办事,也免得贪污受贿,坏了主公的大事。”
    林清华道:“咦,这高薪养廉的道理你也懂?不过我身边没带多的银子,只有二十几两,你先拿去用吧。”说完便将银子掏出递了过去。”
    莫不计一把抢过银子,转身就跑,边跑边喊:“主公,有事派人去城东丽春院找我,我不会去别处的!”一溜烟就跑的无影无踪,只撇下了呆若木鸡的林清华与众部下。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十六节
    一支不大的船队顺着汉江逆流而上,每艘船上均插着帅旗,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左”字。林清华站在自己的官船上,欣赏着汉江两岸的风光,大概因为这里是明军与顺军交战前线的缘故,一路上很少看到人烟,连逃难的人也看不到,只有江岸边的芦苇随风起伏,间或一两只不知名的小鸟从中飞出,才让人感到一丝生气。
    林清华正自出神时,洪熙官来报:“侯爷,牛将军带着水师调头回去了,他捎来话,说前面不远就是李自成的地盘了,还望侯爷自求多福。”
    “啊,这么快就溜了?”林清华说道,他本来就对这“护送”不抱希望,当他第一眼看到这支所谓的“护送”船队时,就有这种感觉了。这支船队美其名曰“战船队”,其实就是把几艘大一点儿的渔船改装了一下,在船舷两边凿了几个炮眼儿,架了几门小炮,平时用来装点门面,吓吓老百姓还可以,若是遇上真正的战船,只怕只有喂鱼的份儿。
    林清华叹道:“走就走吧,早走早清静,前几天那些兵痞老缠着莫不计讲歪书,烦也烦死了。对了,莫不计现在在干嘛?莫不是又在说书吧?”
    洪熙官笑道:“可不是嘛!这家伙这几天精神头可好了,与几天前我把他从妓院中拖出来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脸色也红润了许多,这不,正在舱里给弟兄们讲《大明英烈传》呢。”
    林清华笑着摇摇头,看来此人是立志做西门庆那样的人了,不过几天的相出,林清华看出莫不计还真是个人才,不仅熟知天文地理、各地风俗,而且熟知典章制度、法律条文,脑子也特别的活,一点就通,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家从曾祖父起就是师爷世家了,他此次出门主要是想长长见识,想实践一下“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的道理。
    林清华对洪熙官说道:“走,咱们也去听听。”说完便走进船舱。
    莫不计正坐在小椅子上,面前摆了张小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