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争之王-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值星军官的口令下,几名达蒙战士站得像钉在地上的长矛杆,比对面惫懒的布须曼士兵不知强上多少倍,在精气神上完全压住了布须曼士兵。显然,在这次士兵们之间的对台戏上,达蒙战士们也憋着股气。
        一段小插曲过后,在木巴长老的带领下,周吉平一行缓缓向山上走去。
        顺着盘绕在山坡上的小路一路行去,人们向上走了不远就开始向山坡的东面,也就是山坡临海的一面走了过去。这里林木密集,灌木丛生。走在小路上人们虽然可以听到海涛的声音,但却难觅大海的踪影。
        向前走了没有几分钟,小路忽然向上斜了起来,直通一个半山中的平台。平台口或蹲或站着三名布须曼士兵,而从下看上去,平台上一棵树也没有。
        看到木巴长老等人走近,三名布须曼士兵立刻站起身来,做出一副正在认真值勤的样子。只是等看到人来才做样子,怎么说这些士兵的警惕性也很有问题。不过这些事情木巴长老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们也懒得责备这些整天无聊的呆在这里的守卫们。
        走上平台,头上骤然晴朗起来的天空和迎面浩瀚的大海,让人心情为之一振,心情也跟着豁然开朗了起来。
        不过这些对周吉平来说,这些并没有吸引力。这一段时间以来,他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总是迅速注意寻找一些实质的,对自己的安全可能构成威胁的地方,而不是像寻常人那样停下来看风景。
        正对着大海的山体上,一个直径四米左右的山洞吸引了周吉平的注意。最让他感到过分的是,山洞口还站着两名持枪的布须曼士兵。也就是说总共面积不到一百平米的山间平台上,居然安放了五个人、五条枪——这实在是一种没必要的浪费。除非这五个人要保护的东西,真的具有保护价值。
        平台上被清理的干干净净,而且周吉平看得出,这种清理是常年在进行的。因为他在边边角角的地方,看不到刚刚拔除草本植物后,植物根系所留下的土壤隆起,看来布须曼人对这里确实是很重视的。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战争之王 … 部落之王 第四十六章 先民遗迹
        不好意思,今天又是只有两更
        看到木巴长老一行到来,洞口的两名持枪哨兵立即整齐的持枪敬礼。那军容姿态比其他布须曼士兵强了不少,就是比周吉平的野战排也不遑多让,显然这两个哨兵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可不小。
        木巴长老走到洞口的守卫面前,低声向守卫吩咐了句什么。那守卫点头应声后,转身就向平台侧面一条小得不起眼儿的小路跑来周吉平对这两个像模像样的哨兵印象还不错,可当他看这个哨兵转过身去撒腿就跑的样子,周吉平被气乐了——简直是一副老百姓的样子,哪里还象个经过训练的士兵!难道布须曼人的士兵全是这个样子?
        那个士兵很快就返回了,这次手里却提着两盏应急灯,显然小路那边是通向守卫们的休息室之类的地方。
        接过应急灯,木巴长老把其中的一盏交给杜卡,然后四人一起走进了山洞。
        山洞并不深,也并不算大,宽度甚至不够四人同时并排行进的。在木巴长老和利拉的带领下,周吉平和杜卡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走在洞内坑洼不平的碎石路上。
        大约向里走了七八米的样子,随着山洞向右稍稍拐弯,洞外的光线已经不能照亮洞内的景物。木巴长老率先打开了应急灯,后面的杜卡也在周吉平的帮助下打开了应急灯。在灯光的照耀下,几人又向前走了十多米就走到了洞底——一处宽大的洞室所在。
        周吉平接过杜卡手中的应急灯,上上下下一通照。他这才发现,这里是这个山洞最大的地方,大约有四五十平米大小,呈椭圆形。洞室内有几处用碎石砌成的床,床上有一些未清理干净的茅草,显然这是用来休息的地方,只是多年没人使用过罢了。
        灯光一闪,洞室内墙上的一些特殊痕迹吸引了周吉平的注意。是岩画?还是壁画?周吉平不禁举起灯来,把灯光照向洞内石壁,然后走近了仔细观看。
        “这是先民的遗迹!”木巴长老也举着灯走近,为周吉平解释着。
        轰然一声,迷底在周吉平面前骤然揭开——汉字!周吉平精神一凛,几乎扑到石壁上虽然这些字是繁体的,而且年深日久字迹也非常模糊,但这还是让周吉平心里生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和亲切。
        “你认识这些吗?”木巴长老看到周吉平认真观看的样子,知道这些对他来讲陌生的符号打动了周吉平,但他还是忍不住想要从周吉平那里得到证实。
        周吉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只是连连的点头,算是回应木巴长老的话。应急灯的灯光把周吉平的剪影遇到山洞的石壁上,仿佛几百年落难中国船员的生活情景又再现了似的。
        以前虽然从老龙那里了解到过他们是大明船员的事情,但从自己叫什么都想不起的老龙那里听到的事情,连周吉平也有些不敢确认。如今,证据就真真切切的摆在自己的面前,由不得周吉平不激动莫名。
        老龙的事情确实是真的,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确实到过这里,达蒙和布须曼确实有明代中国船员的血统传承。六百年,这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印迹啊!
        过了好一会儿,周吉平才从兴奋中清醒过来。
        六百年?六百年又怎么样,六百年后的今天自己不也同样是以一个落难者的身份到这里来的吗?自己和他们的命运何其相似。他们留下了这些印迹,无非是想让后来人发现,尤其是希望来自遥远母国的亲人发现。可现在呢?即使被自己发现了又怎么样呢?自己不也是一个自身难保的过客?
        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周吉平把应急灯举过来,认真石壁上的字迹。木巴长老和利拉、杜卡看了看忽然变得有些消沉的周吉平,不知他为什么叹息,却又不知该对他说什么。
        这些字迹斑斑驳驳,笔画较粗,但都是大小接近的正揩字,显然书写者的力是很不错的。写的材料,周吉平估计那是用红色的颜料和着某种树胶写下的,不然这些字迹不能在海边石洞的岩壁上保存这么久。不过即使是这样,也至少有一半儿字迹和笔画都模糊,或者掉落了下来,这让周吉平读起来很是吃力。
        石壁凹凸不平,写在石壁上的字迹也只能顺着岩壁上的石头不规则的分布着。周吉平看了好一会儿,才找到这些字迹的开始地方。
        当先几个大字,由于笔画比较粗,周吉平还是可以辨认出:“明**永乐二十年……”
        永乐二十年是哪一年,对历史不太清楚的周吉平当然没有准确的概念,但他至少能够根据野史中说的: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为寻找被他篡位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而进行的。当然野史就是野史,一个皇帝能为了一件捕风捉影的事情下那么大力气,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过从这段野史周吉平也能推断出,永乐皇帝应该是在即位不久就派郑和下西洋了。现在石壁上记载的是永乐二十年,那就应该是郑和七下西洋中比较靠后的几次吧?
        周吉平猜对了。(老犇可以提醒他一下,这是郑和六下西洋的时间——互联网上查的!
        继续向下读,石壁上的文字中:“家乡…盼归…故国…”等等字眼儿出现得最多,不用猜周吉平也能明白,这是书写者思念故土而写。
        由于这些字体都比较大,所以不多的几百字几乎占据了石壁的大半。而越是最后这些字,因为离洞口越近,受到潮湿海风的影响也越大,也就越发的无法辨认。到最后周吉平只在一块大石头上,看到了人工凿刻的痕迹。
        即使是凿刻上的,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下来,字迹的边界也一样模糊不清了。再加上繁体字的笔画都比较多,周吉平也只能分辨出这是十二个人的名字——也就是说当初有十二个人流落到了这里。这倒是和当实老龙所说的“十几个人”的说法吻合了。
        看周吉平停了下来,呆呆的看着石壁,木巴长老凑了上来。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战争之王 … 部落之王 第四十七章 归乡遗梦
        硬着头皮对书友们说:今天还是两更
        啊——别拿石头砸啊!
        “达蒙大酋长,你要不要到这里来”看周吉平一直认真的在看石壁上的字,过了好一会儿木巴长老才指着另一面的石壁,对周吉平说。
        “那边有什么?”周吉平一边问着,一边好奇的随木巴长老向那里走去。
        在灯光的映照下,周吉平看到地面上有一个用碎石头垒起的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些粗糙的陶罐。而在石台下面,则乱七八糟的堆着一堆碎瓷片之类的东西。由于灯光主要照得是石台上方,周吉平也没太注意这些东西。
        “这是什么?”周吉平指着这些陶罐问木巴长老。
        “这是先民的骨灰,先民们曾经留下话:‘希望他们的子孙能够把他们的骨灰带回他们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就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木巴长老向周吉平解释着,处在暗影中的面孔呈现出一种时光的沧桑。
        故土难离!周吉平理解这些落难船员的心思。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落叶归根,虽然他们的人永远留在这里了,但死后却依然要把自己的骨灰留下来,希望能有朝一日返回自己的故乡。细想起来,这份萧索的思乡之情,无法不让人惆怅。
        不过,他们盛放骨灰怎么用这么粗糙的陶罐?中国可是生产瓷器的大国,这是不是有些丢脸?周吉平心中狐疑着,伸手轻轻触摸着灰黑色的陶罐。入手确实是很粗糙的感觉,有的地方甚至都不怎么圆,但用手一掂,倒是颇有份量的样子。
        用手掂陶罐的时候,周吉平已经站在了石台前,脚下正好是那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时他才注意到这些东西之中有些白色的反光。
        如果说碎石台相当于一个供桌,那么台下的这些东西就应该是贡品喽!不知这里有什么好东西没有?想到这里,周吉平轻轻把陶罐放好扶稳,然后蹲下身来察看这堆乱糟糟的东西。
        碎瓷片,碎瓷碗,锈得分辩不出形状的铁器,朽坏得一碰就会掉渣的木头块儿……这都是什么?一样有用的也没有。而刚才他看到的几点白色反光,就是从这些碎瓷片中没有被灰尘遮挡的部分反射出的。
        “这都是布须曼的打渔人多年来从海中发现的,因为相信这些是先民的遗物,所以都被送到这里来了。”木巴长老在一旁对周吉平解释道。
        “哦——”周吉平心里豁然开朗,一下子醒悟了过来。自己也真够笨的,遇上海难空手逃难都来不及,谁又会拿着那些精美易碎的瓷器?这些粗糙的陶罐应该是这些落难船员生前在东非大陆上特别制作的,用的应该是本地的陶土,再加上船员们又不是什么制陶专家,能够做出这些安放自己骨灰的陶罐就已经不错了。
        虽然这些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