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漫长的告别-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学大师崇拜的大师代表作:漫长的告别(精编版) 作者:'美'雷蒙德·钱德勒
钱德勒简介
钱德勒是世界小说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之一。他是艾略特、加谬、钱钟书、村上春树等文学大师最崇拜的小说家。被称为“文学大师崇拜的大师”。
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被写入经典文学史册的侦探小说大师。他的作品被收录到《美国文库一》中。
他共创作了七部长篇小说和20部左右的短篇。钱德勒被誉为硬汉派侦探小说的灵魂,代表着硬汉派书写哲学的最高水平。他是美国推理家协会(MWA)票选150年侦探小说创作史上最优秀作家的第一名,他塑造的侦探菲利普·马洛被评为最有魅力的男人。在四十年代好莱坞男演员以能扮演菲利普·马洛为荣,其中以亨弗莱· 鲍嘉扮演的马洛最为成功。
钱德勒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编剧,他为好莱坞缔造了激动人心的“黑色电影”。他与比利·怀尔德合作的《双重赔偿》被称为黑色电影的教科书。自1942年到1947年,他的4部小说6次被搬上银幕,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都只能给他当助手,与他合作过的大牌导演有希区柯克、比利·怀尔德、罗伯特·艾特曼等。似乎至今没有一个作家享有好莱坞如此的厚爱。
书包 网 29book。com 想看书来霸气书库
阿城:关于钱德勒(1)
我自己当然认定这些文字是应该放到钱德勒的小说之后的。如果你读过侦探小说,知道我在
说什么。
有关侦探小说的文字,有个道德约定,或说是默契,即不可泄露天机。天机泄露,对一般的侦探小说就失去阅读兴趣。天机,也就是答案,是肉身的诱惑,是智力的挑战,是阅读的张力。
不过天机一旦精彩,下一个天机,也就是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是读者马上想知道的。这是我认定这些文字是应该放到钱德勒的小说之后的原因。现代文论认为作者和作品是应该分开的,即读其文即可,作者怎样,无足论。以作者论其文,或作者论,为昨日旧套。但现代文论恰恰于此忽略了阅读心理的一个微妙机制。这是有意的忽略,因为作者这一因素会破坏现代文论自建的论述逻辑,或不如说,现代文论有其自我保护机制,有洁癖。
但是钱德勒又是一个例外,因为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不知道钱德勒的小说的读者甚少,更不要说钱德勒的小说都翻拍过电影。因此我的这点文字如果被放在前面,亦无不可,天机早已泄露数十年了。我前面的天机说,纯只为照顾心中想象的居然没有读过钱德勒的小说的读者。
当然钱德勒其人也早就广为人知,我不厌其烦,仍旧为新读者介绍老作者。
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Thornton Chandler),1888年7月23日生于美国伊利诺州的芝加哥,1959年3月26日逝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荷亚(La Jolla)的斯克瑞普斯诊所(Scripps Clinics),死因是酗酒及肺炎。因为他的文稿代理人赫尔加·格林(Helga Greene)与他的秘书琼·弗莱卡丝(Jean Fracasse) 兴讼争夺他的遗产,据《钱德勒论文集》的作者弗兰克·麦克桑恩(Frank MacSchane)指出,这导致他的遗体被葬于预留给贫困者的墓地,即南加州圣地艾哥市的希望山公墓(Mount Hope Cemetery)。
钱德勒的父亲是火车工程师,唯酗酒,不知道酗酒遗不遗传,钱德勒成人后亦酗酒。总之钱德勒的父亲遗弃了妻小,钱德勒的母亲带了他移居英国,由钱德勒的做律师的舅舅资助他们。
1900年秋天,12岁的钱德勒考进伦敦的杜维奇学院(Dulwich College)。五年之后,去巴黎学法语。再一年后,去德国学语言。隔年春天回到英国,入英国籍,夏天通过公务员考试,谋得海军的一份工作。这时1907年的事,隔年冬天,钱德勒20岁,他的第一篇诗《The Unknown Love》发表。
不过钱德勒一年后辞职,家人震惊。此后两年内,钱德勒试过新闻业,发表过评介,均不成功。
钱德勒向对他不耐烦的舅舅借了一笔钱,说清将来连本带利偿还。1912年,钱德勒返回美国,
最后在洛杉矶落脚,做过穿网球拍线及采摘水果的工作。省吃俭用的日子里,据说他只买过一只烟丝荷包给自己做圣诞礼物。之后他修读簿记函授课程,提前完成课程并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
他开始参加文人沙龙聚会,听音乐、朗诵诗,结识了钢琴家帕斯卡(Julian Pascal)夫妇。
帕斯卡的妻子西西(Cissy Pascal) “性感、世故、机智、自信,集合了所有年轻男子性幻想的必备特质”。西西当过模特儿,好裸身做家事,虽然自称大钱德勒8岁,但对他有致命的吸引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因英国国籍,钱德勒1917年应征进入加拿大军队,抵达英国利物浦,加入皇家空军,之后被送到法国战场。钱德勒后来写道,不用值班时,有时会喝酒喝到眼前发黑。战前的浪漫主义诗人,因世界大战而酗酒。
1918年停战之后,钱德勒重返洛杉矶。西西已与帕斯卡离异。钱德勒的母亲1913年从英国回到美国,此时她反对儿子的欲望,结果,他们在1924年钱德勒母亲死后不久立即结婚,又结果,36岁的钱德勒发现西西不止大他8岁,而是18岁。
钱德勒曾担任过加利福尼亚州斯格纳希尔市﹝Signal Hill械牡虏祭筒仆农zDebney Oil Sundicate母弊懿茫蛐锞啤⒖豕ぜ白陨笨窒哦唤夤汀�
阿城:关于钱德勒(2)
钱德勒开始写廉价小说﹝pulp fiction�1933年,第一个短篇《勒索者不开枪》﹝Blackmailers Don't Shoot弧逗诿婢摺珐zBlack Mask又痉⒈怼�
钱德勒曾写信给朋友,说他想要寻找“一种雅俗共赏的手法,既有一般人可以思考的程度,
又能写出只有艺术小说才能产生的那种力量。”
他做到了。1939年,钱德勒的第一本小说《长眠不醒》﹝The Big Sleep霭妫舐簟<隅选碌呛桶履岫荚奚退�
霸气书库(WWW。29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这之后,钱德勒的小说一路成功。到他去世,留有七部长篇。钱德勒创造了一个硬汉性格的小说角色,侦探马洛(Philip Marlowe)。钱德勒之前的侦探小说,是案件引人,侦探则是超人,例如福尔摩斯,而钱德勒笔下的侦探马洛,突出的是性格,案件,则是为了性格的展开。这种硬汉,引领了至今大部分侦探小说的方向。去年,我们熟悉的村上春树翻译了钱德勒的代表作《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漫长的告别》曾获在世界推理小说界享有极高声誉的爱伦·坡奖。村上版《漫长的告别》首印数为10万册,日本全国1500家书店也闻风办起了“钱德勒读书节”,村上在后记中将《漫长的告别》定义为“准经典小说”,认为钱德勒的作品影响了纯文学。
钱德勒的侦探小说,读者(包括我)会一再阅读它们,全然不管答案早已知道了几十年。
小说成功后,钱德勒做过一阵子好莱坞编剧,与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黄鸾材匪埂た鳗zJames M。 Cain男∷怠端嘏獬ァ珐zDouble Indemnity绫净z1944年恍醋髁怂ㄒ坏脑淳绫尽独渡罄龌ā珐zThe Blue Dahliaz1946年G吕栈乖斡肓讼G驴说摹痘鸪倒挚汀肪绫荆还衔G驴说墓适虏幌裾娴摹�
虽然钱德勒不符合好莱坞的要求,并嘲笑电影对自己小说的改编,但是二战后欧洲的导演和后来的美国导演,都受了钱德勒小说的影响,例如黑色电影﹝Flim NoirT谂分蓿ü吕顺钡缬坝煤谏缬暗目蚣艽醋髁俗詈玫墓适拢热绺甏锒↗ean…Luc Godard)的《断了气》(Breathless,1959)和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的《刺杀钢琴师》(Shooting the Piano Player,1960)。
不过生活中的钱德勒并不顺利,1954年,钱德勒正在写《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1954年爱伦·坡奖最佳长篇小说魑骶貌『笕ナ溃吕赵俅蜗萑胄锞啤�1955年,钱德勒试图自杀。最终,这篇小文开始写过了,上个世纪,1959年,钱德勒逝世。
1995年,美国推理作家协会请出四位当代顶尖名家,票选150年来最佳作者、最佳侦探。结果雷蒙德·钱德勒与他创造的高贵侦探菲利普·马洛拿下双料冠军。
钱德勒因自己的小说而不死。
谢刚:漫长的等待(1)
负责整个午夜文库以来,我一直秉承着一个原则:只做不说。侦探这种文本,做尚好做,说却难说,稍有不慎,则泄露天机,读者再读小说,就像知道了比分后看足球,当然缺了穿肠动魄扣心悬的紧迫感,书便无味了。所以阿城在给雷蒙德·钱德勒写推荐文字时,更多的是介绍了作者,看似讨巧,实在是难为。在这些方面,我倒是很佩服台湾的唐诺和詹宏志先生了,他们在推荐的每本书前面都写一篇导读,绕着一个故事写几千字,写得浅了,无非隔靴搔痒,写得深了则触动玄机,就是再东拉西扯,恐怕也常常会漏出点破绽来。写导读不仅是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我看脸谱和远流出版的侦探小说,都是先把小说读完再回头去看导读的。当然钦佩,有时候却感觉是庆幸。
新星出版的午夜文库,迄今还没有设导读的。不设导读,很多人倒也赞同。
不说还有原因。午夜文库旨在梳理160年侦探小说史,遴选160年侦探小说史上最经典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既要全面还要有代表性。午夜文库大师系列所选的作家要么是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要么是侦探小说某一流派的开创者或者代表人物,每个作家都鼎鼎大名,每个作家都拥有无数的坚定的“粉丝”。对于作家与流派,侦探迷都会有自己的好恶,根据自己的好恶去引导读者,则是对作家的不公平,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说。
但对于雷蒙德·钱德勒,却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话要说。我宁愿自食前言。
2002年,我还在最高法院当差,因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便跑到南大读书。同屋的师兄,是个作家,写过好几部在国内评价尚好的长篇小说,便每每以学院派作家自况。每天躺在床上,紧锁眉头,构思着将来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我则一本本读侦探小说,师兄很愤怒我的“不求上进”,在他眼里侦探小说就是“垃圾”。我并不违忤,侦探小说作为一种类型文学不被国内很多人接受,是有很复杂的原因的,特别是师兄这样标榜肩负着历史使命感的“精英人士”。
有一天,师兄却突然问起我钱德勒来。我当然知道雷蒙德·钱德勒,喜欢侦探小说的人如果没有读过钱德勒,那还不能算入门。钱德勒确实是我很喜欢的侦探作家,他是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旗手和灵魂。不容我回答,师兄接着迫不及待又说你知道文学家中谁最崇拜钱德勒吗?我知道钱德勒是个有无数拥趸者的作家,他的崇拜者中不乏文学大师。T·S·艾略特、加缪、奥登等。大学者钱锺书也是钱德勒迷,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钱先生就倡导把钱德勒翻译到国内来。在大陆也出过几本钱德勒的小说,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