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戈壁水世界-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泡汤了。有水就可以种树,有树就能改变小区域的气候,气候变好以后,发展就容易多了。
    但现在李大山最急的事情不是种树,而是空荡荡的鱼塘要利用起来。所以他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过,他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这时他想到了李贺。整个村子,可能也只有这个有想法有干劲的同学能帮得到自己的大忙。
    说干就干,李大山来到村子东头的李贺家,这时李贺并不在家里,而是在房子旁边的大棚里面。北庭的大棚一般都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利于冬季保温),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地方,这样栽种出来的蘑菇才又大又好吃。只要做好了保温和通风,注意湿度,在北庭这个缺少蔬菜的地方兴建大棚还是很不错的选择。李贺正是在城里看到这一点才回来创业的,这也能看出李贺是个有眼光的人。
    来到大棚,看到李贺正在忙碌,李大山拍拍他的肩膀:“兄弟,在忙呢?”
    “哟,大山,你来了。”李贺看到李大山很是高兴,“看看我的蘑菇长得怎么样?”
    李大山仔细的看了看,李贺的蘑菇确实长势喜人:“不错不错,这一季应该能挣不少钱吧?”
    李贺说道:“除开建大棚成本,一年这一个大棚能有2万多元的毛收入,但就是菌种太贵了,落不到几个钱。”李贺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挣了些钱,但也不多。
    李大山想了想,决定直说了事,反正大家是多年的朋友了:“李贺,我想请你到我那里去帮我。现在你的大棚也走上正轨了,你老婆和你父母就能照顾过来。如果再建大棚,到时候销售又是个问题,你那一个摩托车就不够用了。而且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也大,到时候想调头都不成。”
    李大山长期在外面,见多了事情,很清楚农业生产的难处。
    李贺低头不语,想了一会儿,说道:“好,我跟你干。你说得对,像我这样没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今后难有大的发展。给你打工,学些东西,说不定以后出路还大些。”
    出于对朋友的信任,李贺连多少工资都没有问,就答应了李大山的邀请,这让李大山很感动。当然,李贺的选择在日后也会得到高额的回报。
    “自家兄弟,你跟我干,我也不亏你,每月一千五百元,年底看效益发奖金。怎么样?”李大山也很干脆。
    “那感情好。比在县城里做事还多,多谢了!”李贺听到有这么多钱,而且吃住在家,开销很少,比在城里强太多了。
    “要说谢的人是我。你把家里的事情安排一下,明天就正式上班。我那里可还是荒滩一大块哦。呵呵……”李大山笑着说道。
    请李贺来给自己帮忙建防沙林,正是因为李大山要进山一趟。现在李贺来了,戈壁滩上栽树的事情也就不会耽误了。李大山打算到那个神秘的小湖泊捕些大鱼,放到自己的鱼塘里面养起来做种鱼。那些鱼可是绿色无污染,而且长期生活在有灵性的湖水中的好宝贝。
    第二天,李贺就早早的来李全学的家里找李大山。李大山把自己的规划方案一一说给李贺听,还画了施工的大致示意图给他看。李贺看到李大山胸有成竹的样子,也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正确:李大山见过世面,有资金垫底,还能在戈壁滩上挖出鱼塘来,以后一定能干成一番事业。
    暂且按下李贺找人挖坑栽树不表,先说李大山进山的事情。
    经过半年时间的精心饲养,李大山的两只狼崽已经长大了很多,算是小狼了。两只小狼不知是以前经常受李大山佩戴的水之晶的影响,还是和人生出了感情,很是喜欢和李大山玩耍。李大山还给它们去了名字,全灰的那只叫多多,四条腿上有一圈白毛的叫加加。
    平时只要李大山一回来,两只小狼就会围过来,一只狼咬一条裤腿,上蹦下跳的,很是开心。为此,李大山都坏了几条裤子了。这两只狼只吃李大山喂的东西,连李全学给的东西都不吃,很是有些个性,几次气得李全学老人做样要打它们。
    看到小狼这么乖,李大山决定这次进山带上他们两个。
    除了偶尔训练小狼抓只兔子以外,一路无他事,很快来到那个小湖边。李大山这次进山不仅带了猎枪,还准备了捕鱼的渔网和装鱼的PVC水桶。
    这个湖里的鱼不仅游得飞快,力气也大得很,几次被李大弄到了网里,都一跳而起,直接蹦到外面水里去了,气得李大山直骂娘。没有办法,李大山只好把渔网缝成一个可进不可出的网箱,安到水下,然后自己直接下水去赶鱼。幸好李大山现在在水和鱼一样滑溜,水之晶对鱼又有吸引作用,加之鱼塘的鱼着实不少,几经折腾,总算有了些收获。
    把网拉到岸边打开一看,好家伙!七八条三尺来长的大鲤鱼在里面跳个不停,肚子肥大得有些变形的母鱼就有三条,另外五条应该是公的。李大山知道这是西北很有名的黄河鲤。看样子这些鱼都有些年头了,正是做亲鱼的好宝贝。看到有了这么大的收获,李大山对其它几条杂鱼就不怎么感兴趣了,顺手把它们放了回去。
    为了确保八条宝贝亲鱼的生命健康,李大山在PVC桶里装了些鱼塘的水把鱼放好以后,就背起快两百斤重的水桶急急忙忙的往回赶。两天时间,李大山就赶到了自己的戈壁滩上,这时戈壁滩已经变了模样。但是李大山已经没有精力仔细打量。
    他来到水塘边,打开水桶,只见里面八条大鲤鱼还活蹦乱跳的,或许是体质好,或许是水的灵性作用,一路上下来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李大山感到很满意,将水桶慢慢沉到水塘里,把几条黄河鲤放了出来。应该是水质相近的原因,几条大鲤鱼没有一点不适应的情况,很快就欢快的游到水下去了,只有多多和加加对着远去的鲤鱼叫个不停。
    这时李贺也得到消息,从栽树的地方赶了过来。
    “大山,你回来了啊?”李贺急冲冲的走来,看来栽树的那边也很忙。
    “嗯,我买了几条纯种黄河鲤亲鱼回来,已经放到鱼塘里了。以后我们鱼塘里就养这个。”李大山并不想别人知道小湖泊的秘密。
    “哦,纯种黄河鲤的亲鱼可是非常贵啊,我们这鱼塘能养成吗?”李贺对李大山这么冒冒失失的引种感到不解。
    “我咨询了专家的,说我们这里的自然条件和水质能够养成的。”专家又成了李大山的挡箭牌了,看来专家的作用就是大。
    黄河鲤同淞江鲈鱼、兴凯湖大白鱼、松花江鳜鱼被共誉为我国四大名鱼。黄河鲤以其肉质细嫩鲜美,金鳞赤尾、体型梭长的优美形态,驰名中外,是我国的宝贵鱼类资源。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就是指的黄河鲤。黄河鲤肉质细嫩而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即为民间喜庆各种宴席所不可缺少的佳肴。
    黄河鲤一般是指生活在黄河中的野生鲤鱼。但是,随着淡水养殖业的发展,也有人工饲养。不过一直存在杂交品种不高,口感下降等问题,所以人工饲养的黄河鲤比野生的价格要低很多。养殖的黄河鲤十五至二十元一斤,野生的价格则高达百元左右。
    李大山的鱼塘有水之晶改造,相信鱼的品质不会比野生的差,不说一百元,就是卖六七十元,那也是很不错的产业。黄河鲤一般一年能长五六百克,两年能有三斤左右。散养鱼塘年亩产在一千公斤左右,按照每斤二十元计算,每亩的毛收入在四万元左右,纯收入也不会低于二万元。而李大山的鲤鱼味道应该能与野生鲤鱼媲美,鱼塘亩产值则能达到一般鱼塘的五倍,投入相差不多,利润将非常可观。
    当然现在这些话还不能告诉李贺,等到见效益的时候他自然就知道了。李贺望着白花花的水面出神,不知道里面的鲤鱼到底会有怎样的神奇,在一个新建的鱼塘里也能生育后代,真是闻所未闻。
    放下鲤鱼不提,李贺开始向李大山汇报起近十天来的工作情况。
第一第005章 李大山的农场
    李大山这些天都在自己承包的这片戈壁滩转悠。这片戈壁滩位于村子南面,大致呈正方形,也就是大约1826*1826米的样子,东西向没有什么遮挡,只有很矮的小土坡,南面则是十多米高的一个小山丘,也算是自然分界线了。以前农村分地什么的大多是依据这样的自然分界。而整个戈壁滩呈一个很浅的旋涡状。中间低,周围稍高,或许很多年是一个湖泊。历史演变,沧海变戈壁了。这些年风沙累积下来,中间的低地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戈壁滩时而静悄悄,静得让人窒息,偶尔一股旋风卷起一柱黄沙悠悠升空,更有一股莫名的静寂气氛。时而狂风大作,飞砂走石,那气势似要把整个自然界消灭在它的淫威之下,令人畏惧而又无奈。走进戈壁滩,犹如进入原始荒野,满目苍凉,毫无生气。然而,那些与天挣命的小草为了寻找水源,把根深深扎进粗砂砾石里。这种貌不惊人的植物,枝叶非常窄小、枯黄,但它高仰起头颅,怒视着荒原,看不出丝毫的妥协和乞求施舍。
    望着这片自己的农场,李大山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感慨。虽然在城里做出了一番事业,但城市里寸土寸金,自己能拥有的也就一个像盒子一样的房子而已,还要几十万元。现在自己总共才花了七十五万元,就拥有了这么大一片土地,时间更长达三十年。而且自己还有这块土地的优先续约权。李大山决心在这荒凉的戈壁滩上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治理戈壁滩一般采用封育天然沙生植被,营造大型防风阻沙林带,固沙林和护田林网的办法固沙防沙治沙。只要沙制住了,里面的戈壁滩就可以采取挖坑填土的办法栽种作物,用人工或是机械灌溉。时间一长,形成小气候,这些作物就能成活下来,戈壁滩也就成了绿洲。
    骆驼刺、芦苇、芨芨草等是治沙效果很好的草类,偏碱性的土地则多种植盐爪爪、碱蓬、白刺等作物。乔木则以胡杨为主,少数地区还植有少量灰杨、银灰杨、银白杨等树种。
    李大山的这块地还能看到很少量的沙生植被,没有很明显的碱性土表现,所以李大山决定采用骆驼刺、芨芨草、三排胡杨树包边站岗的方式把整个戈壁滩包围起来。中间再按照三百米左右一纵一横的布局栽种护田林防沙。
    当然,眼下已经不是植树的季节。而且最关键的是没有水,水之晶的作用也发挥不出来。所以李大山现在最急迫的就是打井挖塘。为此,他要李全学在村里雇佣了十个人帮工,但关键的还是请大型挖掘机械来作业。人的力量相对戈壁滩来说太渺小了。
    在请大型机械的时候,李大山自然的想到了自己原来的公司,毕竟他们的业务关系很多。李大山还给杨一平和吴善财打了电话,告诉他们,上次那个医院误诊了自己的病,前不久自己又跑到北京去复诊,检测结果是良性,医生建议他以后不要太劳累就可以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杨一平和吴善财当天就赶到了李大山所在的村子。大家兄弟相见,自然是一番嘘寒问暖不提。杨一平还大骂上次那个医院,更放言要找人教训一下那些不负责任的医生。两人还几次邀请李大山回公司主持大局,表示股份也可以退回来。李大山问了一下最近公司的运作,得知一切良好,就笑着说:“我不在,你们还不是干的好好的,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