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戈壁水世界-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新家里去,让它们自由自在的成长,避免人为照顾使得它们失去了灵性和野性。
就在李大山照看小猎隼的时候,农场的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牲口增加很多,特别是李大山考虑到目前整个农场的水汽都非常充分了,去年空了一年时间的一万多亩土地必须尽快利用起来。李大山同意以后,在李贺、李春花的组织下,农场再次联系了去年翻地的机耕队、供种的任总和安装喷灌系统的杨总。
由于已经有合作关系,各项事宜商谈得很顺利,翻地还是四十五一亩,种子也是二十二元一公斤,这一项花去差不多一百万元。而安装喷灌系统则便宜了很多,因为原来李大山就考虑过了全农场的灌溉问题,而且现在主管道都已经建好,只要把支线延伸到荒地上去就可以了。去年一万五千亩地的喷灌花了一千万,今年这一万多亩才一百五十万元就搞定了。
去年种植的一万五千亩紫花苜蓿在过冬前已经收割了一茬,开春以后,这些牧草又开始疯长。为了减轻大家的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李大山批准购置了十台小型割草机。这种割草机每日可割草8亩以上,其功效相当于人工的10多倍。而购买一台割草机的投资才1000元,每亩的油耗成本只要2—3元。而且割草机只是切割掉牧草的地上部分,对土壤表面几乎没有影响,加上草根的固土作用,对保持水土、维持牧草生长、增加土壤肥力极为有利。
有了割草机,养殖大队的人员轻松了不少,不过年轻人干劲大,事情不多,又开始琢磨其他的点子。由于李大山以前提过,等紫花苜蓿开花了,就养上一些蜜蜂。对此,大家都非常认同。紫花苜蓿5月下旬始花,花期1个月左右,流蜜多而且稳定。如果不利用起来,确实太可惜了。
就在紫花苜蓿开花,大家想引进蜂种的时候,养殖大队的员工发现农场上空的蜜蜂逐渐的多了起来。天气好、花期盛的时候,草场上空密密麻麻到处都是蜜蜂。这让他们感到很奇怪,这些蜜蜂究竟是哪里来的,又是栖息在什么地方呢?经过大家的跟踪调查,终于发现了它们的老巢,原来这些蜜蜂都是体型较大的东方蜜蜂,在西北地区比较常见。这些小精灵是新近搬到农场上来的,都生活在八鲤湖山坡上的灌木丛中,目前已经筑好巢的蜂群就有六个。
不过蜂巢都还只有小孩子的脑袋那么大,离新闻中经常报道的那些脸盆大甚至洗澡盆那么大的野蜂巢还有很大差距。见到这种情况,李大山果断决定,暂时不考虑引进人工培育的蜂种,尽最大可能的把这些野蜂群留住,让它们发展起来。因为野蜂产的蜜浓度非常高,营养价植也很高,市场销售价格更是普通蜂蜜的几倍,而且还很难买到真的。以后拿这些蜂蜜送礼或是开发高档营养品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蜜蜂属在生物学特性上,都是营社会性生活,能泌蜡筑巢,巢脾由上而下纵向发展,其两面均具六棱柱形巢房,且共用边、共用底;采集、酿制、贮藏蜜粉积极。为了确保这些蜜蜂和蜂巢不被别的动物侵害,李大山给每个蜂巢划定了几十平方米的势力范围,并且用不锈钢丝网完全隔离开,这样就只有蜜蜂能够进出,其他稍微大点的动物都只能望网兴叹,以后所有的蜂蜜就全归八鲤农场采集了。
另外,根据兽医室吴诺的报告,目前农场临时饲养的麻雀、乌鸦、喜鹊、画眉、鹰等鸟类应及时放飞,不然驯养时间一长,他们就会丧失野性,失去在大自然独立生活的能力。李大山考虑到自己不可能饲养这么多种类的鸟儿,不如把他们都放生了事。于是在农场职工的注视下,一千多只各种鸟类都被吴诺他们放飞出去。这些鸟儿尽管在农场生活得很舒适,但是一旦重获自由,它们还是兴奋的叫个不停,纷纷振翅高飞,毫不留恋的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中。
而另外还有一千多只沙鸡在玻璃温室里面。沙鸡产于西北大地的山林之中,近年来也有人驯养。这种动物既美丽,又温顺,年产蛋5—6窝,每窝4—8只,繁殖速度非常快。沙鸡养殖主要用于观赏,拣毛可做装饰、工艺品,同时沙鸡肉也是餐桌上一道难得的美食,历来是西北地区人们喜爱的野味。沙鸡营养价值高,有很多种做法。无论蒸煮,清炖,还是烧卤,煎炸,都风味香浓,营养丰富。而且沙鸡还具有较高的食疗营养价值,特别是据说还有减肥功效。
根据这些特点,吴诺建议李大山专门修建隔离场饲养沙鸡。对于养殖沙鸡,李大山倒是从来没有考虑过,但是现在听吴诺的意见,觉得还是可以试一试,但是手边一时间找不到人来管理。李大山就问吴诺,兽医室能不能把这个工作承担起来。吴诺也是闲得发慌,直接就把胸脯答应了下来。
只要有人做事就好,李大山批准农场建立了面积三百亩的沙鸡养殖场。由于沙鸡能飞,所以饲养场全部都用隔离网拦了起来,防止沙鸡外逃。由于养殖场牧草生长良好,可供沙鸡捉食的虫类很多,还有一小口水塘可以饮水,加上吴诺还定时喂养这些沙鸡,这些沙鸡长势良好,而且陆陆续续都开始生蛋孵化小鸡了。
另外,由于吴诺提出的意见得到了采纳,李大山还指示财务室给吴诺发放了三千元的奖金。吴诺倒也没有一个独吞,而是和三个手下平分了这笔奖金。不过就这样也让其他人羡慕不已,虽然大家不缺这点钱,但是这份荣誉难得啊。
第一第064章 正式搬迁
时间来到了6月中旬,此时正是小公鹿头年取茸的时候。而2年以上的鹿,则要茸长成二杠、顶端呈凹形而第三个分杈还未长出时割取。此时的鹿茸质量好,价值高,一般在6月下旬取头茬,8月下旬取二茬。
取茸、加工鹿茸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没有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实习,很难掌握。草原市牧业高等专科学校虽然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因为经费紧张,他们的校办农场没有养殖马鹿或梅花鹿。为了培养员工的割鹿茸经验,李大山从其他养殖场高价请来了专业师傅现场指导员工割鹿茸。
取茸前要在马鹿臀部注射醉药,一般体重100千克的鹿一次注射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0。3毫升;取茸后需迅速注射25%的尼可刹米注射6毫升。马鹿注射了麻*醉药倒地后,要用碘酒在其茸根部四周消毒,割茸后再用碘酒把茸茬消毒,并用止血药和陈石灰及适量龙骨粉混匀,涂于茸茬处进行止血。
由于鹿茸看上去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大家都争抢着上前试手。取茸之后,就要给鹿茸排血,在专业师傅的指导下,农场员工把注射针头插进茸端,用打气筒针头注入空气,使血顺着血管从茬口处全部流出。排血之后,就要将鹿茸放在高锰酸钾溶液和碱水中消毒,洗去茸上的灰尘和杂质,然后在鹿茸茬口处用粗花线将外皮叉缝数针,以防外皮滑离。
这些步骤以后,还要经过蘸煮、烘烤两道工序,最后洗净消毒,晾干后就可以出售了。最后在师傅的指导下,五十多头成年公马鹿和八十多头小公马鹿都割取了鹿茸。其中小公马鹿收获的初角茸鲜重都在7—8公斤左右,成年公马鹿的鹿茸鲜重在18—20公斤左右,一共收割了大约1700公斤鲜鹿茸。而鲜鹿茸市场价格一般在一公斤850元左右,也就是说,李大山这一茬鹿茸可以卖144万多元。相对于微不足道的养殖成本来说,效益还是很不错的。
就连取茸的师傅都夸李大山的马鹿养得好,鹿茸产量高。由于目前鲜鹿茸价格并不理想,师傅建议李大山把鲜鹿茸加工成干鹿茸,这样存贮时间长,而且可以选择价格较好的时候出售,获取最大利益。李大山接受了这个意见,但是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让手下员工学会干鹿茸的制取方法。幸好有刘强这样的能人在,他只是看了师傅的几遍演示,就基本上可以独立操作了,以后再培训一下,就完全可以当个小师傅了。
多多和加加最近也是添丁加口,一共生下了十五只小宝宝,李大山依次取名老十五至老二十九,准备等长大些再悬挂吊牌以示区分。另外两对德国黑背也生下了八只小狗。大家见生下这么多小狗,都争着抢着要领养,李大山也觉得自己一个人养这么多狼狗,难以照顾的过来,就答应了大家。不过现在还不能给,要等它们长大些,经过李大山的一些简单训练之后才行,而且人多狗少,具体谁先得,必须要经过抽签规定,以示公平。
在草原市和长风县主要领导的直接督办下,进入七月以后,日新村新址建设就全部完工了。新村分为居住区、养殖区、绿化区、休闲娱乐区等板块,而且四周都栽种了防沙林木,全部用八鲤湖接出的水管在浇灌,存活得都不错。每户面积至少在100平方米左右,人口超过四人的,每增加一人,房屋面积增加20平方米。房屋全是平顶房,上面还加盖了屋顶,既明亮又保暖。
另外,沼气池与房屋主体工程同步建设,使得沼气池与牲畜圈舍及农户的卫生间、厨房规划、建设一步到位,节约占地面积的同时,确保了生产生活环境的卫生。这种设计和功能定位不仅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而且大幅度提高了日新村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变以前那种“脏、乱、差”的村容村貌。村里的乡亲也经常去看自己的新家施工进展情况,一个个都夸房子修得好。接下来就是村民搬迁工作。本来大家都以为很顺利的事情,最后还是出了一点小小的风波。
事情是这样的,按照上级政府和李大山的要求,日新村的村民原来饲养的家禽家畜都应该卖掉,因为以后新村需要干净无污染、无交叉感染源的环境饲养八鲤农场提供的滩羊。家里都是年轻人的,倒是很爽快的就把家里的各种牲口处理完毕,最多只是留下了看家的狗而已。但是家中有老人的,老人都不肯把养殖的牲口卖掉,一是老人对养了多年的牲口有了感情,二是如果把牲口都买了,这些老人以后就没有事情干了。
了解到这种情况以后,李大山也感觉有些棘手,和市县领导商量了几次都没有好的办法。因为老人的要求并不高,而且不是用经济补偿的办法就能解决的。最后还是日新村的唐书记给李大山出了个点子,建立新村娱乐活动室,筹建老年人协会,组织、辅导老年人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市县领导听了这个建议,也非常感兴趣,觉得这是抓农村文化活动的一个好办法。最后,长风县领导答应,由县老协和县文化馆出人,负责指导日新村的老人学习歌舞、秧歌、太极等娱乐休闲方式,同时县上出钱购买一批多媒体设施,方便他们看电影、学知识。而场地则是现成的,就在村办公楼里面。
村里的老人们听说上级这么关心他们的生活,而且以后多少有些事情做,也不怎么反对家里人卖牲口了。终于,日新村搬迁的事情到了最后一步。经过村里老年人的“测算”,日新村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在七月十八日,正式开始搬入新家。
搬家那天,李大山动员农场全体员工到日新村帮忙。由于日新村旧址距离新村有差不多二公里远,长风县和安丰镇召集了七八辆大卡车帮助拉货。有了机械化设备,加上劳动力众多,很快,各家各户的东西就全部收拾好了。李大山也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