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命根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并不是说威威小的时候总与我抢好吃的东西,他爸、妈所在的工厂倒了,变穷了,我暗自窃喜;因为我妈所在的粮店也关门了,比粮店大得多的,就在它旁边的蒋场供销社也消失了。我写这东西的时候与被写的时候变化太大了,一两部书是写不完、道不明的,哈哈!



第三十五章

 

武汉机械厂建在离东湖不远的一个土包子山四周,有一个好大的对开的铁栅门面向武汉中北大道开着。 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穿过铁栅门,一头徐徐向山坡而上,伸延到厂区;另一头则缓缓而下,连接着当时还是石子路面的中北大道。路两边是用大石头砌成的道壁,整个儿看起来何象一个大槽沟。

好多次,我和弟弟都伙同着好多小朋友们,在道壁顶部的两边守望他们下班的爹妈;也许是因为那时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比较多,大人们把大公无私作为一种理念树得高高地,工作第一、建设国家第一,才是小孩接大人回家?这个我也是说不清楚。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只生一个小孩,孩子飚生般地成了家庭中的小太阳——至少是好多家新闻媒体是这么给小孩冠名的。就变成了爹妈或是爹妈的爹妈接小孩回家,有时还可以看到的好几个大人接一个小孩回家?时常能见接小孩的大人比放学小孩还多的场面,还听说不这样,小孩就会处在危险之中,哈哈!太美妙了!

工厂的大铁门一开,清一色的穿着蓝色帆布工作服的人流就在大路槽中流啊、流的,好久好久,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哦。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会到槽边带下坡上的小朋友融入下班人流,而现在却是。。。。。。

这时想起当时的那情景,也还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壮观,可是在我开始写这个东西,回到那个地方想看看那情景,以激活深埋在我心里的原本记忆的时候,那里早已是空无一人,说是搞什么房地产开发去了,生产产品难道不比搞什么房地产开发更重要吗?我太落后,实在是搞不清楚了。。。。。。

厂门左右两边,各有一座后屁股连在一起的小山包,小一点、矮一小的土包子山顶被削了一截,理成平头状后,建成了职工小学、中学;山腰又被截出好大一块,建成了色彩鲜艳的幼儿园;快到山脚下又被截出更大的一块,建了一片单层、多层、宽阔、都比蒋场最大的房子还高大得多的房子:有礼堂、澡堂、食堂、医院。整体上看不仅比大山包子更矮一些,而且有点儿不象山了,但比它的兄山包有活力和有文化得多了。

而大包子山,至少上半个山顶是长满了茂密松柏树的,绿绿葱葱,与它小兄弟山包上稀稀落落的树木相比,倒是显得更加自然和原生态的生机。

山脚下是好大的一片职工住宅区,一栋连着一栋,一排连着一排,一层叠一层,究竟有多少,我过去数过好多回也没有数清楚,现在是刀架在我脖子上逼我,我也说清白了!哈哈!



第三十六章

 

舅舅家附近住的小孩很多,单舅舅住的那幢楼就不少了,当全聚在楼前“U”型空场地上的时候,大大小小的男孩、女孩好大一群,不过比我们蒋一小学的学生象是少一些,究竟有多少我也没有数过,所以从来就没有搞清楚过,也如对他们的爹妈数一样,都无可奉告读者了。

武汉孩子们的勤快度一点也不比蒋场小孩逊色,他们早晚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开煤球炉子,用多用锅做饭,人以食为天嘛,这也难怪,不过古话云的是“民以食为天”,歇后语般的言下之意,是不是说“士以仁为先”我就不知道了。

星期四也如蒋一小学放半天假,我就更能在楼上看到他们比不放假的时候还忙的好一派壮观景象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要算他们用红黄泥巴掺水和煤炭,做煤球包或煤球粑儿了。

奋力地乱搅和一通,那么多只小手你说能做出多少个来?呵呵#烘着小手的舞动,煤球或煤粑就象倾巢如出的大黑蚂蚁,转眼的功夫就将楼前空地爬得满满地,连一楼的红墙上也总是贴着密密麻麻的煤巴子。真不知道武汉人从那里弄来的那么多煤,而我在蒋场连煤的屑子也没有见到过,我家全用拾来的枯树枝叶烧饭。

也许现在武汉的小孩,甚至于全国的小孩子都不把做家务当成回家后的主要任务了吧?而是将堆积如山的作业做啊、做啊。。。。。。不过,据我仔细观察,武汉的小孩也和我们蒋场的孩子天性差不多的,匆匆忙忙做家务,好像也是为了赶出一些时间,迫不急待地聚到一起多玩乐一会。哈哈!

他们玩的方式和我们蒋场也不一样,不过有一点好像是一样的——男孩与女孩各玩各的。农村的小孩那时是家长帮着说亲家,而听说武汉的小孩是长大一点后,偷偷在一起谈情说爱什么地,哎!男孩与女孩啊,人类社会啊,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什么年龄段非得在一起玩呢?用什么方式交往更好呢?我想研究一下,但还没有开始。

男孩子常玩一种打珠子的游戏。第一次看到他们躬着屁股在地上玩的时候,我好奇极了,一个个的小玻璃球,里面还有花花绿绿的花儿。在地上挖上三个小洞洞,争相进洞,还把别人在洞边的玻璃球用自己的珠子给打走。我真想有一颗那么好看的珠子,仔细看看里面的花儿是怎么弄进去的,更想和他们在一起玩,我想弟弟可能和我一样,但我俩都没有珠子,有的话他们也不一定和我俩玩吧。是谁让人分成一伙一伙的?又是谁将人分为城里人、乡下人的呢?听说还具有什么社会性的?这个问题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

舅舅批准我俩可下楼玩玩后,他们打珠子的时候,我和弟弟就凑过去,站得尽量地离他们近一点,可是他们叽哩呱啦在说什么我却听不懂,有时不得不怯生生地问站在身边的弟弟,他到武汉的时间比我长一点嘛,对武汉话懂得比我多多了。

表弟威威5岁多一点,是那种刚刚能够独自出去玩,算是知道回家的年龄,在所有能独自出去玩的孩子中,算是最小的了,在他眼中我们是乡下人,比他还低一个层次,可能他认为跟着他还得要他照顾吧,显得和我俩没有一点关系的样子——这也难怪嘛,武汉人总是称呼我们这些湖北其它地方的人为乡下人,听说上海那时更厉害,还把武汉人叫乡下人呢,这是我后来听说的,没有考证。

那语气啊,好象乡下人就没有知识,什么都不懂,比他们低好大一截似的,真是这样吗?也没有考证。

也许顺其自然地发展才最符合人的本性?小孩子天生好玩,什么打珠子、跳绳、踢毯子、丢手绢、赶羊儿的都挺好玩的,小孩子玩得乐呵呵的。如果小孩子也和大人们一样,组织起来,去有组织性的追求更高一层的社会性的目标的时候,权力这种东西就可能横空出世了,围绕着权力,问题、矛盾、争斗就此展开?!小孩子比起理性些许的大人来,能力、智力方面可能都要差一些,但小孩子总要长大啊!都必经成长的痛苦,所以从小也要学习组织起来、运用权力,哈哈!就象女人要分娩,小孩要出生,总要经历一个意义重大的疼痛时期嘛。



第三十七章

 

住在高楼中的孩子们,本来玩得好好的,又祥和又快乐,可在我从高楼下到地面观玩没几天,自个儿惴测就差那么一点儿,便能和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他们却开始尝试着象大人们一样组织起来,开展有目标性的社会活动了。

这么一天,我和弟弟照样有点畏畏缩缩地,看威威和小伙伴们尝试着玩一种更富竞争性的,赌玻璃珠子的游戏,杨晖带着大桥、重庆、杨喜雄纠纠地走了回来。几个人一通吆喝召集后,便把做各种游戏的男性小朋友们全都集合到了场地的中间,女孩子们还在旁观状地散站至周围,杨晖便跨步站上楼前不高的台阶,用比我们蒋一小学校长还宏亮的声音,喊起来:

“今天!我要在这里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这时大桥站到了他的左边,右边站上了重庆,而杨喜则赶急赶忙地挨站到了重庆右边。

他们四人我见过好多回了,在我没有获准下楼之前,在高楼上怀着热切的心境、用羡慕的眼光观赏、观察在场里中的自由活动时,时常够看到他们不光是比其它孩子大些、更活跃、更有声势游戏的身影,还充当着一种引导、维护秩序、评判是非曲直的角色。

特别是让人眼睛一亮的杨晖处处都显出是他们四人中的头头,只是最近的几天,他们才做完家务后便吆吆喝喝地聚到杨晖家时而热火朝天、指手划脚的争论,间或又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般地密谋,这种反常的情况,比他们在场里中充当领导者更能引起我的注意和好奇,让我关注他们的眼神,比看场地中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玩耍的孩子多得多。

他们好象都带着一种新奇的眼神看过我这个新来的乡下孩子,而杨晖还望着我友好地笑过,只是都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冥冥之中有些东西,诱得我问弟弟,弟弟问威威,威威不确定地又问他爸,搞清了杨晖的名字。

杨晖长得壮实、白晰、帅气,穿着显然大了一号的工作服,比小姐姐高不了多少,据我当时的估计他大概也只有13岁左右吧,是住舅舅家对面给妈镶床板的,杨叔叔家的大儿子。听威威说,他读五年级,马上就要上初中了。

“我刚才和大桥”他说着,看看挨着他左边站的一个同样穿着工作服,但显得旧一点的,偏瘦、脸部轮廓分明的、和他差不多高的男孩看看,对方点点头;我心里默记下,住在和杨晖同边,“U”型楼层西顶端的他,名叫大桥了。

“重庆”他说完又向站在他右边的,穿着蓝色布衣,平头,脸部线条柔和,看上去和他差不多大,但比他和大桥都矮半个头的男孩瞧瞧;住舅舅这边楼最东端的重庆,笑嘻嘻地向站在下面的孩子们点点头。

没有介绍杨喜便收回了目光,他就挨着重庆站着,在他哥偏过头介绍到重庆,差点儿、也许他自我感觉马上就会介绍到他,在重庆向台下的孩子们示意的时候,他脸上也绽开了笑容,向参加集会的小朋友们点头示好。看来杨晖是没有将他摆到与他们三个差不多大孩子的重要位置,这是因为他小一点,又是自己的弟要避避嫌的缘故?我就不得而知了。

“商量过了!”杨晖提高嗓子,坚决有力地说:

“今天!我宣布的决定,就是我们台上站的几个人的共同意见!大家必需遵守!”

“后面站的乡下来的同学靠近一点!”他伸出手,指着我和弟弟,孩子们大大小小地全扭头看着我俩,我感觉脸通的一下,红透了。

“你们不太听得懂武汉话,来来来,站前面来!”他用手招着我和弟弟,我俩怯生生地向前走,绕过孩子们走到他指给我俩,靠他很近的地方站定。

“以后,你们俩就是我们的成员了!”他是对着我和弟弟在说话,但孩子们全听得到:

“和我们一样,参加组织的各种活动,谁也不会再欺负你们。我也不准谁欺负你们!”我的脸上害羞的红还没有消,又一阵激动的血往脸上涌,脸发烫,心里很暖,头脑发热地想:

他们接受我们俩了,我俩融入他们了。



第三十八章

  

敬佩之意借助着感激之情,如火上浇油般地在浑身腾升,将我一双小眼鼓睁得又大又圆,盯看着杨晖,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