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命根子-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中国的中!”全班同学齐声读了起来,当然我也不例外。

。。。。。。

“竖!”、“竖!”、“横折!”、“横折!”、“横!”、“横!”、“横!”、“竖竖!”我们又随着老师举起手,在空中边划着,边读着,好不容易才划到下课。



第一一七章

 

李老师的背影还没有在教室门口消失,刚起立齐呼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同学们便开始离座,闹腾般地活泼起来。我屎急心慌的,扭头问和我有过好几次眼神交流,算是最熟悉的身边男同学:

“学校的厕所在哪里?”这是我进班后对同学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明显地带着武汉腔的第一句话。

他站起身来,吃惊地瞪着眼看我,是因为我的发音带点武汉味呢?还是听不懂厕所的意思呢?我也同样地盯着他,心里想。

人有三急嘛,我忙改口:“就是茅厕在哪里?!”我毕竟算是蒋场人,是知道当地是把厕所听茅厕的。

他扭头就走,甩过一句:

“跟我来!”看他的样,也和我差不多,正被屎蹩得厉害呢,我们跑步来到教室的东头小渠边,土砖墙围成的大茅厕解了好长的小便才觉得浑身轻松舒服了一些。

我屙屎时留神地瞅着他,使劲地喷屎,好赶在他前头撒完,等他一起回教室。好不容易抢在他前面收回小**,侧身快步挤出茅厕门,候着他,可他一出茅厕,快速瞟了我一眼,好像要和我划清界线般地,打起飞腿跑,冲向操场,消失在孩子群中。同上茅厕的,在老师引领下齐声高喊声过“要帮助我的”同班同学们,对我瞄瞄看看,那样子一点也不象在探究我有什么需要他们帮助的地方,倒让我觉得是在探研我身上有什么奇怪、与他们不同之处,把我看得手足无所适从、孤单、傻里巴叽、茫茫然起来。

这儿比我先前上过的蒋一小学大得多,前后两排教室,宽敞的泥土操场平平整整的,满操场都是大大小小的学生,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鸡毛毽子、有的在追逐打闹,热热闹闹的,不象蒋一小学那样,只有一排教室,操场又窄又小,操场前边还有一个让操场显得更小的,比操场大得多的池塘。

围观我的学生越来越多,快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大大小小的男学生聚集到了一起,将我围堵到了中间。其中就有刚同我一起去小便,在我旁边座的那个男孩,他身边站着一个比他高出一个头,长相和他一模一样的大男孩,我想可能是他哥吧。男同学的外围还有七、八个缩手缩脚盯着我看的大大小小的女生,那阵式使我觉得自己活像一个在动物园被人围着看的猴——武汉中山动物园我是去过的,不过记忆中的第一次,不是外婆所说的,我很小的时候她带我去的那一次。。。。。。武汉中山动物园里面的铁罩栅中养着很多猴,游人围着观看的样子与他们看我的样子好象差不了多少。

“这个小子我认识,他就是蒋场粮站那个卷发女人的儿子!哪里是什么外地人!”一个吊里吊气的高年级男生从人群中走向我,带着轻蔑的口吻说着,伸出手推了我的肩一把,逼问我道:“你说是不是!?”高傲地昂着头,转过头瞄了与他一起来观看我的同伴,扬扬自得,好像识破了我的原形,很值得炫耀一番似地。

我看了他好一会,可还是记不起我曾见过他的面——在小姐姐生病前,我们虽在蒋场生活了两年,可总不和蒋场街上的男孩子们打交道,听小姐姐说是因为他们爱欺负人,这回我算初次见识到了。

“可他对我说话时,的确是外地口音!?”我座位旁的小男孩瞪着眼,露出不解的光,望着站在中间的那个仍在扬扬自得的大男生说。围观的学生们一下子显得没有惊奇劲了,有的脸上露出了疑惑,有的暗暗在发笑,就象看到一个假洋鬼子似的。那时,我也听说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孩子到外读书后回家乡,指着石磙用普通话问爸爸:“那是一个啥东西!”被爸爸打一嘴巴,说:“滚!忘本!”。。。。。。

“他姐姐在武汉住院,他随他妈到过武汉几天,我想他是不是学了几句武汉话,在这里装洋!”那大男生说完,呵呵笑了几声,转向我,奚落般地歪头逗乐似地瞄着我说:

“学几句武汉话我们听听,看是不是和你妈单位的那个张胖胖说的一个样!”围观的学生们全发出起哄般的笑声,我在感到脸一直红到了脖子,全身麻酥酥地,也管不得他叫妈单位身体微胖的张阿姨什么张胖胖了,只想快点溜,四周瞄了一眼,围观的学生更多了,我转身试图强突出重围。

“别走!”只听见一声呵,我被奚落我的大男孩一把拎了回来,扯站在人群中间:

“不说几句武汉话我们听听就别想走!”

我感觉到了一种从没有过的侮辱,但不敢发火,强忍着犟在哪里不吭声。

“说几句武汉话听听!”那大男孩不耐烦地使劲把我对推给他的同伴,狠狠地说。

“说几句武汉话听听!”我又被另一个大男孩推过来。

接着他们就开始逗乐起来,一个把我推过去,一个把我推过来,口中喊着同样的一句话:“说几句武汉话听听!”而我却象一个傻乎乎的皮球,被他们传过来,传过去,脑子都蒙了,只想到哭。俗话常说的:象生鸡!大概就是指我这种情况吧?我常随妈的调动换新环境,妈也常说我象生鸡子;后来我看过好多生鸡子的样子,可怜巴巴的,缩在角落,一群已经养熟的老住户鸡,有时会蓬在一起啄它,它就低着头,认它们啄,直到熟了,当然也有例外的鸡。。。。。。在我妈开始养鸡后,也有这样情况,我想起自己就为生鸡抱不平,驱赶那些啄生鸡子的鸡。。。。。。人性中的有些东西很具动物性。。。。。。



第一一八章

 

“都在这里干什么!”一个浑厚的成年男声在围外大呵一声,就听见有学生在惊慌地喊:

“校长来了!”紧接着哗的一下,围观的学生如鸡飞鸟散般全跑光了,此时上课铃也响了,我揉揉眼,忍着泪,木然地拖着步回班级,也没有抬头看一眼救了我的校长什么模样。

一只手放在我的肩上,我仍没有抬头,也怕抬头,但感觉到一种呵护的力量渗透到我的身上:

“你就是刚来插班的杨俊同学吧?”话语很亲切,与他前一句的发声比,根本就不象是同一个人发出来的。

“嗯!”我答一声,低着头继续往前走。

“以后再有人敢欺负你,你就在校长室去找我!我来批评他们!”他中恳地、带着威严的口吻说。

我们继续向前走,到了进教室的门的时候,他拿开抚在我肩上的手,叹着气说:“一群难以教化的孩子!”

当我回到座位时,“起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坐下!”都已经进行完毕。我抬头看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感觉到就是我的校长,虽然我才第一眼看他,但人的感觉有时是可以代替眼睛的。

看上去他没舅舅高,强壮、朴实,穿一身浅灰的旧中山装,默着脸,满脸的麻子红胀着,显得威严、正气,两眼炯炯有神。

“今天我最后给你们代一节课!”他绷着脸结结办办地说:

“我刚才来上课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他停一下:

“杨俊站起来!”我红着脸站了起来,感觉到全班都在盯着我看。

“他是新来的学生,就是你们的同学、朋友!”换个口气宣布道:“以后班里不准再有人欺负他!”说完用手一拍讲桌,“啪!”的一声响后,整个教室显得更加肃静。

“你坐下!”他放低声调。

“我们是人,不能象鸡群一样!”

班上有些骚动,响起各式近乎发笑的轻微童声。

“你们都见过生鸡子吧?”他放慢声调说,没有制止骚动,转而严肃地吼道:

“这是学堂,不是鸡圈!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不是一群不懂事的小鸡!”全班才又肃静下来。

“我在这里讲之后,还要到高年级去讲!杨俊这次是首例,以后不管是谁再来我们学校插班,决不允许再发生此类事情!”

他越说越起劲,是感激还是感动,我不知道,只觉耳鸣、头脑一片空白,后面的话我就一句也没有听进去了。。。。。。

我的神志到他转过身去后,才恢复过来。看到他在黑板上公公正正地开始写“1、2、3。。。。。。”,我注视着他,倒不是因为我不认识那几个数字,不会写那几个数字,想专心致志地学我已经学过的东西,而是有一种对他肃然起敬的感觉,支配着我要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可他刚上课时就宣布了这是他代的最后一节课,我以后可能就很少见到他了,我依恋着他,不想他上完课就走,我要他的保护。

课堂上,从他转过身去写字后就开始讲起了小话,声音越来越大,我感觉到有人在挤我,我下意思地向墙边移,移得紧靠到了墙还在被挤,我这才转头瞄,旁边的那个男生连忙端正身体坐直,全神贯注着黑板,装着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的样子,而他身体的另一边,挪腾出的,比我缩身而坐的地方好像还大的空位那边,座的一个女同学却在忍俊不禁地窃窃嘻笑,嘉奖、鼓励着他的表现。

“你们是来学习的,还是来讲小话的?”校长写完所有的数字才转过身来唬起脸说:

“要讲小话的出去讲完了再进来!”教室里已是一片肃静,不仅仅地小声小语,就连那个女同学,与教学无关的,最后的一丝嘻笑亦从她的口角消散,但校长还在继续他的说教:

“我以后不代你们的课了,也还会在你们上课的时候来监督你们的,如果发现有谁讲小话,我会把谁揪出去!”

但在他上课的时候那么多讲小话的,他却一个也没有揪出去过,看来他也只是想吓唬一下,让刚入学堂的小学生们,自觉地好好学习罢了。再说了,玩与说是小孩子的天性嘛,现在孩子们既要上幼儿园,又要上学前班,老师翻来覆去地不知说过多少遍上课不准讲小话,可到上小学后,他们也还是犯上课讲小话的毛病,何况我们当时的那些乡下孩子,在上学前总是与“汪汪!”、“喔喔!”这些整天想唱就唱,想叫就叫的东东。。。。。。打交道的孩子呢。

“我们来温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他说着举起了教鞭:“我指到那个数,你们就读出来。”

“5!”、“8!”。。。。。。。颠来倒去,翻来覆去的读啊读的!接下来就是温习:“1+1=2”、“2+2=4”。。。。。。新课只讲到“4+5=9”。

第一一九章

 

我不知道武汉刚入学的小孩子们是个什么状况,但依我上一年在蒋场公社蒋一小学上一年级的经历上看,刚开学上课没几天,就学到了4+5=9,太了不得啦!看来这个蒋二小学,即蒋场街上的孩子确实比更乡下的蒋一小学的学生强得多,至于是不是城市越大,小孩子也是越聪明呢?哈哈!我现在仍然说不准。

你说,在我们那个时候,既不上幼儿园、又不上学前班,长到7岁的时候,直接上小学一年级,由启蒙老师把我们这些在田野中乱跑的孩子拉到书本上来,变成一个要守各种规矩的学生,不花大气力、不把嗓子眼喊破行吗?不过,我不知道为什么上学的年龄,过去和现在都要满7岁,7岁是当小学生的资格吗?哈哈!

这万事开头难,当学生的第一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