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转世小太监之乱世称雄-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办完宫里的事情,赵强就出宫直奔前门大街,他想买几样女孩用的物件送给珠儿和彩铃儿。自打他调到南书房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和珠儿她们单独相处讲故事了,只是到后宫办事儿的时候打过几次照面儿,而且由于地位差异,她们对他也很是恭敬,赵强感激她们以前对自己的帮助,想买些礼物送给她们,融洽一下关系。更主要的,他是想借这个机会去看一看丽妃娘娘。离开钟粹宫以后,他就没有再见过丽妃,他有自知之明,并不希图还能和丽妃鸳梦重温,但和丽妃一起的那段柔情蜜意的日子在他心里已经打上深深的印记,总也割舍不下,如今他听说丽妃娘娘已经怀了皇子,不免在思念之中又增添了几分关切。
    前门大街是北京最繁华的地方,街道两边鳞次栉比布满了店铺,绸缎庄、杂货铺、饭馆酒楼、胭脂水粉、古玩字画、柴米油盐应有尽有,赵强几次出宫传旨路过过这里,都是匆匆而过,今天终于可以从从容容的逛一圈,消化消化兜里的银子了。他兴致勃勃的走东家串西家,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也不砍价,众商家知道他是宫里的,倒也不敢欺他。没转几家,小立子已经大包小包的提了一堆,赵强这才发现,原来银子这么经花,买了这么多东西,才花了不到100两银子。
    赵强从一个杂货铺转完出来,正打算到对面的绸缎庄去看看,忽然一个长随模样的中年人走到近前打躬说道:“请问您可是宫里的赵公公吗?”
    “是呀,你是?”
    “赵公公您吉祥,我们家主人想邀您一叙,请您赏光。”
    “喝!还有人请我一叙,你们家主人是谁呀?”赵强笑着问道。
    “啊,这个,我们家主人就在那个东升酒楼的雅间恭候您的大驾,您一去便知。”长随答道。
    赵强奇怪,自己在京城里没有熟人,如果是哪个大臣想见自己,直接请到家里不就完了吗,再说皇上禁止内监同大臣们交往,那到底是谁呢?他好奇心起,就冲那长随一点下巴,长随头前带路,赵强跟在后面来到了东升酒楼,还不到吃饭的时间,酒楼里空荡荡的,长随带着赵强来到二楼的一个雅间,只见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站在门口,中年人一副富商的打扮,长得肥头大耳,一双小眼睛滴溜溜的乱转,很是有趣。那中年人见到赵强赶紧打躬说道:“哎呀,赵公公,久仰久仰,在下是苏州市舶司张晓东,今天正巧在街上看到公公,因仰慕您的大名,所以冒昧请来一叙,望公公见谅。”
    赵强闻听,脑筋急转,已经猜到张晓东的意图,无非是想感谢自己当初“谀谏”之情,借机和自己套关系,这可多少有点不妥,皇帝本来就禁止太监和外官勾连,再加上自己为了张晓东的升迁变相的出过力,一旦皇帝知道了,弄不好要出事儿。想到这儿,他故意扬声说道:“哦,是张大人呀,我也是久仰您的大名,不想我们在大街上碰到了,真是巧呀,哈哈。”
    赵晓东在官场混迹多年,很是油滑,也知道宫里的规矩,见赵强这么回答,暗自佩服这个小太监稳重伶俐,他也笑着说道:“赵公公,在下知道宫里的规矩,内监不得结交外臣,这是皇上英明,防患于未然。不过今天我是以苏州富商的身份拜见您,我已经从苏州市舶司卸任,这次进京陛见以后,才赴任苏州知府,所以现在在下是草民一个,与您相交,并不坏了皇上的规矩。”
    赵强见张晓东这么说,也不好意思再拒绝,随着他进了雅间,仆人进来泡了香茶,两个人喝茶聊天。因为彼此不熟,又有外人在,也没有深谈,张晓东向赵强讨教三国演义里的一些问题,赵强则向张晓东了解苏州的风土人情和经营之道,眼见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张晓东见赵强谨慎,也就放弃了请他吃饭的念头,从袖子里拿出一个信封,推到赵强面前说道:“赵公公,这是在下孝敬您的500两银子,在下知道您一向清廉自律,但是宫中生活清苦,您又在皇帝身边办事,花销自然不小,还望您笑纳。您放心,在下家道殷实,这官本就是花钱捐的,当官只为了光宗耀祖,并不贪墨,所以这钱取不伤廉,就是皇上知道了,也断不会怪罪的。”
    赵强一想也是,自己到哪个府上传话都是一百二百的赏下,估计皇帝不会在意,于是说道:“好,既然张大人如此豪爽,那我也就不客气了,等过两天陛见的时候,我们还能见面,告辞了。”说着起身拱手。
    “哦,对了!差点忘了,在下这次进京还带了几本刻印的三国演义,知道公公您在这方面造诣颇深,特给您备了一本,请您收下。您回去以后再逐页仔细的看吧。”说着赵晓东拿出一个木头匣子,交到赵强手上,还重重的捏了一下赵强的腕子,赵强猜到这书中肯定有古怪,也不多言,若无其事的告辞走了。
    赵强和小立子找了一家面馆吃了顿炸酱面,又买了一些东西,下午3点多才到宫里。回到自己的住处,小立子将赵强买来的东西逐一的安放好了,然后走到赵强的跟前,支吾了半天才说道:“赵公公,今天这事儿,您打算怎么处置呀?”
    “什么事呀?”赵强诧异的问道。
    “和张大人见面的事呀。”小立子答道。
    赵强奇怪小立子的态度,疑惑的问道:“这个事怎么了?咳,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咱们相处这么久了,不用吞吞吐吐的。”
    “是,不瞒赵公公,皇上对自己身边的人监察甚严,象今天您和张大人见面的事情皇上肯定能知道,虽然张大人现在没有职分,但依然是朝廷的官员,皇帝知道了,我担心会对大人不利。大人一向对小的仁厚,所以小的得提醒大人,应该早些有个打算。”小立子说道。
    赵强听言辨色,已经猜出了八九分,他略一琢磨,已经有了计较,他起身拍了一下小立子的肩膀说道:“小立子,好兄弟!多谢你提醒我,我知道该怎么办,你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这事儿我原也没打算瞒着皇上。”说完取出一锭银子塞到小立子手里,小立子放了心千恩万谢的去了。
    赵强将给彩铃儿和珠儿买的礼物送到钟粹宫,原想能见丽妃一面,到了才知道丽妃随驾去进香了,彩铃儿也陪着丽妃一起去了,只好把礼物交给了珠儿。他故地重游,想起和丽妃的那段风流消魂的日子,心下不免有些怅然。
    当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赵强打开张晓东送给他的木匣,一股浓浓的墨香飘出来,很是好闻,他取出那本三国演义,觉得很重,翻开首页,赫然见到里边加着一张金叶子,再逐页翻下去,书里总共夹了20张金叶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赵强思虑再三,最后将金叶子小心的藏起来,将书放回木匣,上床睡觉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就得到了东厂的密报,知道了赵强前一天送给高公公银两和会见张晓东的详细经过,但崇祯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觉得赵强送给高公公银两是不忘旧主,知恩图报,足见其忠义;而会见张晓东也是那个张晓东主动找的赵强,说明二人事先并不认识,也没有受贿请托的嫌疑,收受500两银子也属正常,他知道外官时常给宫里的太监们送钱送物,只是希图关照,并非内外勾连有什么别的企图。
    当天下午,崇祯接见完大臣,又批了一会儿折子,感觉有点儿累了,他招呼赵强给他讲《三国演义》。赵强来到崇祯面前,扑通跪倒叩头说道:“启禀万岁,奴才有罪,请皇上处置。”
    “哦,你何罪之有啊?”崇祯诧异的问道。
    “昨天,奴才出宫去购物,在前门碰到了苏州的那个张晓东,还收了他500两的银子和一本书,起初奴才以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回来以后,奴才左思右想,觉得不安,这是结纳外官,收受贿赂之举,坏了皇上的规矩,奴才自知有罪,请皇上处置。”说完伏下头。
    崇祯没想到这个奴才还挺实诚,居然主动交代自己的问题,心下甚慰,他忽然童心泛起,想吓一吓这个小太监,故意板着脸沉声说道:“哦?居然有这等事,这就是死罪!除了这些,恐怕还有其他的问题吧,你给我从实招来!”
    赵强吓的簌簌发抖,颤声说道:“奴才该死,是有其他问题。奴才、奴才到各府传旨,还收了不少的红包,还有外官送的年节例钱,反正挺多的,先头奴才还不敢要,后来听说其他公公都收,自己也就收了,奴才知罪,奴才愿意把这些钱如数儿上缴给皇上,奴才一分都不要,万望念奴才是初犯,饶了奴才这条狗命,好接着给皇上办差。”说完咧嘴要哭。
    崇祯见赵强吓成这样,觉得好笑,接着问道:“呵呵,你小子现在存了多少银两了?”
    赵强听崇祯的口气,知道没有大碍,心下稍定,说道:“不敢欺瞒皇上,本来存了一万多两,后来奴才又送给别人一些,也没有细点,估摸有个八九千两吧。”
    “送给外宫的高公公了是不是?”崇祯问道。
    “啊?这事儿您都知道了!”赵强故作惊讶壮,他接着恭维道:“皇上真是神机妙算,赛过了诸葛孔明,什么事情都瞒不过皇上,高公公救过奴才的命,而且对奴才很是关照,眼见要致休出宫了,所以奴才送了些银两给他。”
    “恩,知恩图报原本不错,可见你还有点良心,冲这个,朕这次就饶了你。朕对你也不薄,你今后也要知恩图报才成,起来吧。”崇祯放松口吻说道。
    赵强一琢磨,既然做戏,干脆就把戏做足了,他抬头说道:“奴才谢皇上不杀之恩,蒙皇上不弃,将奴才选拔在身侧,您对奴才有再造之恩,奴才愿意将自己存的那些银两全数献给皇上,万望您能收下。”
    “呵呵。”崇祯给逗乐了,说道:“朕抚有四海,你那点银子能有什么用呀。”
    赵强叩头说道:“不瞒皇上,奴才入宫前,以为做皇帝威风八面,抚有四海,后宫佳丽三千,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可如今到了皇帝身边,才知道做皇帝的苦衷,您忧国忧民,殚精竭虑,为了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操碎了心,饭吃不香,觉睡不着的,日夜操劳国事,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有时侯奴才觉得您过的日子还不如普通老百姓舒服自在呢!奴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奴才是个废人,没本事替皇帝排忧解难,但求皇上收下奴才的银子,虽然少,但可以充抵国用,也算奴才尽的一点子忠心吧!”
    赵强巧舌如簧的一番话深深的打动了崇祯皇帝,他坐在龙椅上,眼圈发红感慨万千:满朝文武竟只有这个小太监知道自己的苦衷!想自己18岁登基,上来就面临着阉党把持朝政,外戚各自为王的困难局面,自己处心积虑的铲除了阉党,控制了朝局,可接着就是连年的兵连祸结,北边是满洲人入境劫掠,南边是倭寇不断袭扰,西北是农民暴动此起彼伏,竟没有一日的安宁。自己为了挽救危局,苦心孤诣耗尽了心力,累的快要吐血了,可局面依然在不断的恶化,而自己身边的这些满朝文武一个个贪污腐化、尸位素餐,脑满肥肠,整天就是笙歌艳舞贪图享乐,有几个能体谅自己的苦衷,又有几个能真正的为国事操劳,为朕分忧呀!想到这些,崇祯竟一阵的灰心。
    崇祯默默的打量面前跪着的赵强,觉得这个小太监倒是自己的贴心人,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