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末商贾-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强云听了沈念宗的话,心中早有了主意,这时也不说破,只是问道:“叔,你给我讲讲,官府为何到处都有酒库,难道官府酒库的效率这么底,酿出的酒又不见得有多好,酒库不会被百姓酿造的酒挤跨么?”
沈念宗惊奇地问:“什么,连以前给你讲过朝庭专榷酒、茶、盐、铁等数十种高利、或关乎国计安危货品的事也忘了?我再给你说一遍,我大宋自太祖黄袍加身立国以来,自始就是把酒和盐茶铁一起作为官府专榷货物,所以各州县才都有官营的酒库。百姓若是犯禁,南渡前是卖出三斤杖二十,五斤则杖二十加流五百里。南渡后还是按以前一样办,直至宁宗朝(公元1195~1225年)方稍有宽松,改为卖五斤杖二十,卖十斤杖二十流七百里。厉害吧?”
林强云恍然道:“原来是这样……咦,既然铁料也是官府专榷的货品,那我们为何还能从店铺、铁务那儿买到所需的铁料呢?”
沈念宗:“这你又有所不知了,自南渡后,原本铁料没此时般好买的,但到宁宗朝时将铁禁稍放,铜禁加严,故有现今的情况出现。”
林强云想了想,对沈念宗说道:“叔请放心,先把酒库接过来按往常般的做下去,稍后我们再将里面的人、事整顿一番,诸事理顺后小侄自然会有妙法制出既多又好的酒来,包保能赚到钱。”
沈念宗对林强云的话倒是深信不疑,但却提醒说:“强云,有何妙法你自己知道就好了,千万守口如瓶,不要说给别人知道。你还年轻,见到过的坏人还太少,虽然手中有照妖镜可测得人的好坏,但你总不能见人就用照妖镜给每个人都照上一照吧?须知人心隔肚皮,当今许多事情不是你心里所想象的那么好,凡事都要防着一手,给自己留条退路才是。”
林强云心道:“照妖镜?只不过是件骗人我东西罢了,何曾会有识好坏的用处。这事现在还不能说,以后找机会再向叔解释清楚。”
向沈念宗深施一礼,正容道:“小侄受教,自当谨记在心,随时自省不敢或忘。”
看看天色已晚,沈念宗吩咐说:“强云,时候不早了,其他事我们吃完饭后,晚上把归永他们一起叫来再仔细商议。”
吃饭前的片刻,大厅门外走进两位高个长腿丰胸细腰,身披着白绸袍子、袒臂露腿、金发披肩的番女。白光致致的肌肤吸住了厅内众人的眼球,一块白纱巾遮住她们眼睛以下的大半个脸,让人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林强云目注两个别样的女人,心头不由加快了跳动,偷偷看了应君蕙一眼,发现她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神态,才悄悄地吐出一口长气。
两个番女在林强云看她们的时候,动作更加轻快,显得神飞扬,俏生生地走到林强云的身后,紧挨着他站定。
还是由姐姐黛丝娜出声说道:“黛丝娜、荷丝娜的尊贵主人啊,对您的奴仆有什么吩咐吗?我们会按您的命令去做,让主人您得到最好的服侍。”
她们对别人看她们的眼神根本不加理会,也不管她们这样会令得林强云尴尬无比,显得非常自然的我行我素。
陈归永粗声向沈念宗问道:“这两个就是回半城送给强云为妾侍的侄女?可惜看不清她们的容貌,不知是否能和强云般配得上。”
此话一出,应君蕙和徐兴霞两女的脸色同时大变。
徐兴霞涨红着脸跳起来指着林强云叫道:“你……你,怎么……怎么就有妾侍了,而且还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一下子有了两个,太……太那个了吧……”
应君蕙脸色苍白,低头小声问道:“大哥,归永叔说的可是真的?”
林强云苦笑,看沈念宗没有代为解说的意思,只好向应君蕙、徐兴霞说:“徐姑娘、君蕙,你们都误会了,两个番女是回半城比赛马车输给我们的不错,但什么侍妾之类的,我林某人却还没有这个打算。如果我林强云要成家的话,必须在为叔妈和凤儿她们报完仇后,此时说这些,未免为时过早。”
厅里的人除了两个番女之外,只要不是傻子,任是谁也能看得出来,徐兴霞和应君蕙都对林强云有意,只是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已。
今天张嫂和丈夫因为饭后还要与大家一起商量事情,也到大厅来一起吃饭,她看出林强云尴尬的样子,连忙走到徐兴霞身边把她按回座位上,轻声在徐兴霞的耳边说:“徐小姐,稍安勿躁,女孩子要学会温柔,才能得人喜欢。千万别动不动就发火,小心老得快。你也不想很快就变成鸡皮鹤发的老太婆,每天叨唠讨人嫌吧?”
徐兴霞听过林强云的话后,心里已经没什么气了,张嫂这几句话把胸无城俯的她说得“噗”一声笑出来,嗔道:“张嫂你说得多吓人,哪有你讲的这么厉害,人一下子便会变成老太婆。也罢,以后我少发火就是,省得让人看不顺眼,真个讨人嫌。”
话说得大声且毫无顾虑,连徐子丹也听得摇头不止。
沈念宗、陈归永相视一眼,俱转过头微微一笑。
这餐晚饭吃得相当沉闷,大家都有心思,一时无意开口说话。林强云本来想叫两个番女坐下一起吃饭的,却因为刚才的事情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以免又引起别人的误会。
黛丝娜姐妹对于没有和大家一起吃饭倒是毫不介意,她们兴高采烈地为所有坐着的人盛饭、布菜,就似乎她们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做惯了服侍人的事情一般。
她们眼明手快、动作爽利,见到有人碗里空了,立即就走到此人的身边,卑谦地曲着双腿,躬下身伸出双手。让人看到她们眼里渴望的神情,不忍拂了她们的美意而把碗递过去。
第九章 姊妹花(四)
       众人中只徐兴霞见到两个番女就有气,心里总认为她们不该来这里把林大哥分掉一部分,忘了刚刚和张嫂说过的话。怒目瞪视黛丝娜姐妹,露出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她可不理别人如何,端着碗避开两个番女,自顾吃自己的饭菜。
应君蕙倒是能随遇而安,顺大流地安坐于位子上,以平常心看待黛丝娜她们。她心里很清楚,感情的事不可强求,大哥若真是喜欢两个番女的话,谁也不能阻止他的任何决定。何况,大哥说目前还没有成家的打算呢。
众人刚吃完饭,黛丝娜姐妹不知如何各自端来一个木盘,先为每个人送上一杯漱口的淡茶水,然后又奉上一杯香茶。
林强云喝了一口茶咂巴了下嘴,问道:“我们何时买到这种茶叶了,怎么和以前喝的完全不同。好,这茶真不错。”
沈念宗喝了茶后也奇道:“这茶相当好,何时买来的我也不知道,要问家里的管事才能清楚。”
张嫂指着两个番女笑道:“别问了,这茶是她们姐妹带来的。适才安顿她们的住宿时,我就已经发现她们带来的东西还真多,三十六个大小箱子和婢仆使女随身带的包裹衣物,把分给他们的两间正房和八间偏屋都堆满了。”
张本忠起身向林强云拱手,然后才说道:“在泉州这些时日以来,我也知道了一些情况。就拿我们每日所需的茶叶来说,本(福建)路所产的好茶不少,如安溪县就出极好的团茶,特别是武夷山所产之茶,本路列为贡品,与两浙、两淮、两江所产的名茶相较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沈念宗也插言道:“张兄弟说得不错,本路产茶数量是不如两浙、两淮和两江,但量虽少而质高。以往我们所以不能喝到好茶,俱因我们的茶全是由官榷的茶叶铺中买的,故劣茶多而好茶少。今天我们喝的定然是回半城从茶贩手中私购的茶货,当然与官府所卖的劣茶不可同日而语了。”
林强云叹道:“这成什么世道了,先前我以为各处的盐价那么高,制盐之人一定都很有钱。稍后看到盐场的盐民们困顿不堪,还道是他们懒惰,不肯下力做盐以致如此。后来才知道,官府所收的盐价低得仅够盐民吃个半饱,利钱都被朝庭和贪官污吏们弄去了。按现在你们所说的话来看,茶也是官府专榷的俏货,各地的茶农定然也和盐民一般,生计难以为继的了。”
沈念宗道:“何止盐民、茶农,据为叔所知,凡官府专榷的货物,从事那种货物的人现在必定是苦不堪言。”
林强云烦恼地挥了挥手,似乎要赶掉心里的不快,向大家说:“各位都是我林强云的叔辈、兄长,最小的四儿也是兄弟,两位姑娘也如同我的妹子一般,这就请到书房稍坐,有些事情想和大家商量。”
待所有人都坐定后,便让翠娥与两个番女到大厅去呆着,令山都守在书房门外。
沈念宗先开口把近期泉州的情况向在座的人讲了,依次看了众人一眼,缓缓地接着说道:“强云虽然打算十月就动身到‘行在’临安,准备于京师这百万人的都市大展拳脚。但是,我们计划在其他地方做生意的打算也并没有放弃,还是继续在进行,前些时已经派人到本路的福州、兴化军、建宁府。数日前接到他们传回的信说,除建宁府还正在准备外,其余两处已经有双木名下的胭脂水粉店、铁器铺、梳扇陀螺铺、糕饼糖果铺、成衣铺和鞋袜铺开张了。”
沈念宗喝了口茶润喉咙,见没人出声发问,便说道:“另外,广南东路则由铁匠工场抽来的根全带人前去,先于广州落脚,然后再回头向惠州、潮州,我交代他说,得便可向广南西路的琼州、钦州等地发展。”
陈归永问道:“念宗哥,根全那小子才二十三岁,去到那么远的地方丢下老婆和两岁大的女儿能放得下心?再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看他在村里时毛毛躁躁的样子,把一、两路的生意交给他,能靠得住吗?”
“放心,”沈念宗说:“这小子打小就跟我读书,虽说与强云没法比,但还是心思灵巧的人。近一年的打铁,不但学了不少手艺,也学会了不少做生意的诀窍和做人的道理,又对做生意颇为兴趣,想出的一些主意还能行得通。手下再有几个老成人帮衬着,不会出什么大事的。”
林强云:“就是出事我们也不怕,只要人能保住,我们还可以从头再来。”
看陈归永不再说什么了,沈念宗道:“至于北边,由汀州黄坊坂的根宝负责,也于根全带人去广州的同时出发,他的目的地是两浙东路的温州等地。这两路的人全都不能用我们双木的招牌,另外起过商行的名字,都要先以粮商的面目出现,兼开其他我们现有底子的店铺。我也要求他们,必须尽量争取做到成为当地最大的粮商,若有可能的话,尽力收购田地佃与客户,做到自己有粮货来源。”
林强云也说:“是啊,叔说得真是对极了,我记得有一位高人曾说过‘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现如今田地都被豪门大户收到手里,地租又高得惊人,佃田种地的人一年下来连饭都没得吃,谁还会花力气在田里。所以哪,我们也跟那些大户学学,只要有田可买时,便都收购下来,我们自己佃给客户。不过有一条,我们的田租要有明暗的两种说法,明的要和别人一样,该收多少田租我们也就对外说是收了多少田租。暗的呢,则由我们和客户们商量后决定,一定要让我们的佃农能得到温饱有余才行。这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大家一定要保守秘密。”
徐子丹庄容说:“贤侄好心胸、好气魄,老头儿可从没想到过这些事,过几天我将立即派人回去赣州,要家里的人也按此法办理。唉,天А⑻飙徣チ艘灿邪肽甓啵趺吹饺缃窕共焕凑饫铮俟鲈滤强删鸵チ侔舱椅颐橇恕!
张本忠:“徐老爷子不必担心,前天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