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1937-第7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依靠飞机机身上闪烁的小灯,在夜空里相互辨识对方,保持距离,同时组成队形。一个又一个轰炸机群像乌云块一样,快速飞向苏军在江对岸的各座机场。
    这些双引擎轰炸机群分为两部分,为“A机群组”和“B机群组”。“A机群组”要在进攻开始的时候,尽量摧毁苏军的飞机,最好都是在地面上。这些轰炸机携带的都是小而多的“冰雹炸弹”,一撒一大片,能够覆盖整个机场。“B机群组”的任务就是轰炸苏军的军营、弹药库、燃料库、坦克和汽车的停放场地,还有连接各部队驻地的交通枢纽,例如火车站、桥梁等等。
    南京统帅部里,指挥大厅的钟一下一下地走到了四点半整。整个大厅一片寂静,所有将领军官都望着唐云生。
    副官小跑过来,报告说道:
    “大人,A机群组都已经接近各自目标机场。B机群组也将在几分钟内抵达各自目标上空。”
    唐云生点点头,很满意。经过长时间战争的历练,现在明军航空兵的指挥协调水平已经相当理想了。这一次几乎“踩着点”,表现的更是难得。
    他拿起电话,静静地说了两个字:
    “开始。”
    顿时,前线和统帅部的大厅里,同时打破了寂静。
    ……
    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畔,这时候已经是略微天亮了。
    突然,毫无预兆地情况下,寂静的四野万炮齐鸣。天地间被照亮了,到处都是橘红色的快速闪光,然后瞬间便陷入黑暗。同时亮黄色的一道光飞速向空中冲去。几秒钟内,江面上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闪光。东方刚露出的鱼肚白,也完全被数万门大小火炮的闪光淹没了。
    大到一两百毫米口径的重炮,小到80毫米、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此时一起向对岸射击。重炮轰击的是十几公里外、二十几公里外的纵深目标,迫击炮轰击的就是江对岸千把米、几百米处的目标。那些事先被侦查到的苏军江边工事、临时观察哨、机枪地堡、沙袋炮位,顿时都陷入了一片火海中。
    江对岸的极远处,不断闪烁着半球形的光斑,此起彼伏。那是重型炮弹在十几公里外爆炸的闪光。
    因为和当初的清军比起来,现在苏军远东军团的警惕性显然比较高,所以明军没有冒险采取“先地面进攻、再轰炸机场”的方法。因为苏军如果反应较快的话,很可能会在这个时间差里飞起大批飞机来。而当初明军突袭清军,就是先趁着黑夜的掩护,让第一批冲锋舟兵静悄悄地向对岸划。而轰炸机场,必须要有起码的能见度,所以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才开始。就那样,清军效率低下、反应迟缓,仍是让大批飞机被炸毁在了机场上。
    现在面对警惕性较高的苏军,明军不敢再玩“时间差”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同时打响。那就只能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而既然已经蒙蒙亮,那么冲锋舟兵偷偷的摸过去,显然也不现实了。那就索性进行火力准备,向对岸炮击一顿之后,再让冲锋舟兵“明火执仗”地杀过去。
    ……
    江边是一片地动山摇,后方的苏军机场上也同时落下了炸弹。
    尽管知道明军几十个师就在江对岸,但似乎没人能抵御星期天早上的懒觉。——何况,这还不是“懒觉”,这时候还只是凌晨,还是睡得最死的时候,即使平常执勤也不会起得这么早。不少机场的苏军官兵都是被从被窝里炸了出来的。
    突然听到外面地动山摇,气浪直接冲破了宿舍的玻璃窗。好些苏军官兵们一骨碌从床上滚下来,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喊叫着找裤子,有的裤子也不穿,抓起衣服就往外冲。有个政委光着膀子冲出来,大喊着:
    “集合!!!这是破坏!破坏分子把弹药库引爆了!!!”
    “不是破坏!”一个军官扑倒在他身边,也把他按倒在地上,躲过飞溅的玻璃,“少校同志,这是轰炸!明匪军在轰炸我们!”
    “轰炸?”政委大声喊着,“防空部门干什么吃的!这是严重的麻痹主义!我要送他上军事法庭!!!”
    正喊着,一个冒着火的东西旋转着,摔到了他的面前。
    那是半截螺旋桨。
    '  '
第142集 长驱直入
    明军分为两个集团军群,一个是北方集团军群,一个是东方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方向就是东西走向的黑龙江,东方集团军群的进攻方向是南北走向的乌苏里江。两条江在哈巴罗夫斯克交汇,哈巴罗夫斯克也就成了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正面的分界点。
    明军依然是那手练熟了的老打法——两翼突破、钳形攻势、中央合围。
    北方集团军群进攻正面、也就是突破点有两处,东边一处是从“彼得罗夫斯科耶”到“斯捷潘诺夫卡”,正面宽度大约为60公里。这一处很靠近哈巴罗夫斯克。西边一处是从“奥焦尔纳亚”到“基洛沃”,正面宽度大约为80公里。两处突破点中间距离约为260公里。
    这两处突破点中间的广大区域都是平原多山丘少,而再往西,就是山地多平原少,不利于大兵团推进了。明军计划从这一段战场的两端突破,形成一个钳形攻势,快速合围中间的苏军。
    东方集团军群的进攻正面也有两处,北边一处是从“索莫沃耶”到“舍列梅基沃耶”,正面宽度约为50公里。南边一处是从“兴凯湖”南端到“法捷耶夫卡”,正面宽度约为80公里。两处之间的距离约为400公里。
    相比较北方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两个突破口中间的距离大得多了。这边倒不太强调“钳形攻势”、“中央合围”,因为这边战场的苏军没有多少纵深,从乌苏里江往东两百多公里就是大海了。中间是一条狭长地带。只要明军北边掐断这一块和广大内陆的联系,南边掐断和海港海参崴的联系,那么中间的苏军就都是孤军了。乌苏里江和大海已经代替明军,封死了苏军的东西两面。明军只要从南北再封死,就算合围了。
    明军的渡江压力,主要集中在北方集团军群。因为这时候的黑龙江,最宽处有一千多米,窄的地方也有几百米,和去年强渡长江有得一拼。但是东方集团军群渡江的压力小得多了。乌苏里江无论水量还是宽度,都不能和黑龙江相比。乌苏里江起源于南边的兴凯湖,在北边的哈巴罗夫斯克和黑龙江交汇在一起。北边较宽的地方,不过才四五百米。而南面靠近兴凯湖源头的地方,最窄的地方只有一二十米。有的地方,甚至甚至坦克都能直接开过去。
    而兴凯湖的南边,就再没有界河了,双方就是陆地接壤了,都是农田。在这里,明军的坦克大军在一声令下,直接发动起来,从伪装的草垛里冲出来,拖着满身的茅草就呼啸而去了。
    ……
    苏联这时候是“世界第一装甲大国”,但是苏军士兵们也从没见过如此排山倒海的坦克大军。刚才那一阵近乎于“变态”的炮击,已经让大多数苏军士兵都精神崩溃了。少数人还死死趴在田野里,端着步枪朝着迎面开来的坦克开枪,相当勇敢。但是大多数人,已经没命地掉头逃跑了。
    第一波冲锋的明军坦克师,都是参加过统一战争“D日”冲锋的人民卫队老装甲师。坦克里的老兵们此时都热血沸腾,重新体味到了当初坐在坦克里、一边冲锋一边扫射前方逃窜清军的情形……现在,他们还像以前一样,坐在拥挤幽暗的坦克里,置身于轰鸣震动之中,脸贴在小小的观测窗上,瞄准前方的苏军士兵,一下一下地点射。
    啄木鸟机枪效率极高,而且这些人的手法极准。随着枪口火光一下一下地闪着,前方远处逃窜的苏军士兵一个一个地扑倒在地。那些苏军士兵大都衣冠不整,除了少数执勤的哨兵,大都是被刚才的炮击从被窝里炸出来的。他们有的没系皮带,有的只穿着白衬衫,有的光着膀子,有的连裤子都没穿……
    还有不少人赤手空拳地在前边跑,手里连一支枪也没有。那是少数军械库正在坚决照章办事,尽管炮弹和炸弹雨点般地落下,但是卫兵依然坚持没有上级指示,绝对不能发放武器。
    “无政府主义”这顶帽子太大了,谁都扛不住。在莫斯科,这条罪名已经让好多人脑袋搬家了。
    明军坦克大军轰鸣从苏联村庄旁开过,一边扫射、开炮,坦克上的大喇叭一边用俄语高声喊着:
    “勇敢的苏联士兵们,我们是你们的朋友,不是敌人……我们虽然国籍不同,但同样都是工人、农民!我们也是无产阶级……我们共同的敌人,是杀人如麻的暴君斯大林……放下武器吧,你们将会受到同志般的对待……”
    大喇叭不停的喊着,但是明军坦克仍然毫不客气地开炮,扫射前面奔逃的苏军士兵。
    头顶上,几架几架地兀鹰俯冲轰炸机不断呼啸而过,扑向前方纵深战场,拉着凄厉的尖叫俯冲下去,投下三四颗炸弹,接连掀起几座黑烟柱……
    大喇叭依然喊着:
    “苏联士兵们,不要抵抗了,想想你们在对谁开枪!对工人!对农民!对你们的阶级兄弟开枪!你们忍心吗……”
    大群坦克轰鸣着,如同潮水一般,从苏联村庄旁开过。头上包着头巾的俄国老大妈、年轻妇女们尖叫着,脸上带着最恐怖的表情,拼命地找地方躲藏。集体农庄的牲口栏很多都被炸开了,牛、马在田野里没命地跑着,很多被坦克直接撞死,然后从上面碾过去。
    坦克过去了,后面跟进的装甲运兵车跟上来了。坦克的任务只是向前推进,而步兵的任务,就包括清剿这些居民区了。几辆装甲这在村外一停,然后从两侧跳下十来个明军士兵,手提着冲锋枪、机枪、还有明晃晃地刺刀步枪,猫着腰从两侧包抄村子,开始逐条街逐条街地检查,搜索残余的苏军部队。
    房屋里的苏联老百姓有的恐怖,有的期盼。不过此时,每家每户都紧紧地关上门,男人拿着木棒,准备保卫自己的老婆孩子、女儿。
    几个明军猫着腰从街边小跑过去,这时候一栋茅屋楼上的小窗户开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胡子俄国老头探出头来,小声喊道:
    “喂!小伙子们!小伙子们!跟我来,我带你们去抓农场领导!……你们要去哪里,我给你们带路!”
    几个明军吓了一跳,抬起头来,看那个老头比划比划的。不过这几个明军都听不懂他的话,摇了摇头,把手指放在唇上,示意他别出声,然后继续向前搜索了。
    这个老头也明白了,他们听不懂,不过这老头似乎并不害怕,脸上带着清晰的疤痕,两眼放出兴奋的光。这大概原来是个富农。
    当初苏俄的政策就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消灭富农”,对富农一律赶尽杀绝,几乎不给活路。而别说富农,就是中农,也是被搞得凄惨之极,枪毙的枪毙,饿死的饿死,活下来的没有多少。多少农民,日子本来过得好好的,就因为半辈子辛勤劳作、勤俭持家,手里积攒下了几块地、几头牲畜,十月革命后,就成了罪恶的人,被搞得家破人亡。他们都和布尔什维克有血海深仇,而明军在进攻前,也向前线部队交代了,打过去后,这类人是比较可以依靠信赖的对象。
    ……
    只是两个多小时的功夫,太阳刚刚升起来、朝阳洒满大地的时候,前线各处,明军就押着大群大群的、衣衫不整的苏军俘虏,往国境线这边集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