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志X-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华想了想道:“既然徐元直未去,那么就由我去假意投靠刘备,做他一段时间军师。让刘备用自己的力量击败进犯的曹军。”
“你是我们的主公,岂可只身犯险?不如由我去吧!”马良说道。
杨华道:“我绝非小看大哥的智谋,只是这其中有一些鬼神难测的天机,除了我去,任何人都难以把握。其实此行并无凶险,必会凯旋而归。另外,我也想过了,如果我做了刘备的军师,击败了曹兵,就会迅速出名,说不定表妹冯菁就会找到我了。”
魏延道:“那我和你一起去吧,文武之间也好有个照应!”杨华听了砰然心动了一下,但脑中忽然浮现出了关羽那高傲的形象,心道,两个心高气傲的人如何能处的好?于是说道:“二哥不如带些斥候暗中维护来得好些。也许更能发现一些我不知道的情况。”
杨华又对马良道:“大哥可以仍按既定方针去做长远准备,以便时机成熟就进军上庸。”
马良道:“想不到事情竟迫在眉睫了!那上庸的门阀大户是申耽、申仪两兄弟,与我有些交情,我便去游说一下他们,也好扩大根基。山寨便由我弟幼常驻守。但是,这种情况下切忌走漏消息,乔氏父女只怕不能任其离开了……”
杨华点头道:“这也是权宜之计,但最好能好好解释一番。不然误会可就大了……”马谡却是看着他,一脸怪笑。
第二天清晨,杨华准备出发。众人送行。乔国老对暂时滞留于山寨的决定并不惊讶,似乎早有准备。美人儿小乔上前,摘下自己的一个小小护身玉佛,给杨华挂在颈上,说道:“杨大哥!你是好人,祝你好运,早早平安而归!”说完,竟眼圈一红,跑了开去。杨华差点儿就要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只因有众人在场,不得不装作大丈夫气概,将手一挥,告别而去。
第六章 军师神威
第六章军师神威
却说那司马懿劫虏小乔不成,反而灰头土脸,只身逃回许都,曹操听了立时便要斩他,多亏司马懿平时善于迎逢,于百官中颇有一些人情,便有人为他求情道:“司马仲达一心一意为承相分忧,只是好心办了坏事,还请承相网开一面。”司马懿也趁机转移曹操视线道:“本来微臣已是算无遗策,完全成功地劫到乔氏父女,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竟被刘备的一枝蓄谋已久的人马劫掠而去,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接着便把那场伏击战加油添醋说得惊心动魄,对方如何狡猾,自己如何苦战,如此这般一番,听得百官竟然十分入神。
曹操叹道:“刘备在新野招兵买马,广纳人才,野心不小,如今又施如此诡计,实在是我的心腹大患!不知各位有何对策?”
夏侯敦出列道:“刘备小儿,屡战屡败,不过偶而得手一回,何足挂齿?我愿率领一支精锐之师,踏平新野!”曹操道:“观其伏击司马懿之战,刘备手下己有智谋之士。你只可为先锋,须得一名智谋之士为主将。”话音刚落,另一边曹仁出列道:“我愿前往。”曹操大喜道:“这样我就放心了。”
此时曹操主力还在清扫袁家余孽,但也不是身边就无精兵良将,那曹仁文武双全,夏侯敦勇贯三军,都是一时之选。同时另有名将李典,也作为偏将同往。众将点起十万雄师,浩浩荡荡,杀奔新野而来!
按说原本刘备即便触怒曹操,也不会骤然遭此强兵,全是因曹操听了司马懿一面之辞,把刘备夸大了十倍所致。而司马懿此刻也在军中,却不是谋臣,而是马夫。原来曹操派出兵马之后,又对司马懿说道:“你擅专之罪本当立斩,但由于大军即将出发,先斩部下有些不吉利,所以权且寄下你这颗人头。你不是复姓‘司马’么?那就去给大军养马吧!哼,只要稍有差池,数罪并罚!”
此刻新野城中,风声鹤唳。刘备全部兵马不过一万多人,遭遇十倍来敌,如何抵挡?急得便如热锅上的蚂蚁。聚集众将商议一番,谁也没有一个好主意。无柰之中,便采纳糜竺的建议,准备弃城逃往永安。弃城之前,找了一些心腹士兵,化装成老百姓,涂些鲜血,四处哭斥曹军的“残暴行为”,闹得新野十万百姓人心惶惶,都来跪求“玄德公”把他们一起带走,刘备趁机从中招幕得临时部队一万人,准备边走边行操练。至于剩下的百姓,则让他们跟随在军队后面“挡灾”。
正在乱糟糟之际,忽然城中走出一个气宇轩昂的算命先生,手持一面长幡,上面大写着“鬼神不测”四个大字,口中高声吟唱道:“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刘备听说后,心中大奇,连忙带人追赶过去。部将张飞大声喝道:“兀那算命的!快来拜见我家玄德主公!”那算命先生却是毫不惊惧,假装视而不见。刘备急忙制止张飞胡来,上前探问道:“先生幡上写着‘鬼神不测’,真能办到吗?”
算命先生笑道:“那已死作鬼和仙游成神的,我当然救他不得;只有眼前尚在走动的活人还可以挽救,我难道说错了吗?”
刘备一听,话中有话,急忙拜倒道:“如今十万强敌压境,新野危在旦夕,如何拯救一方百姓,请先生教我。”
算命先生道:“教你不难,然而欲救新野,必行非常之事。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们传说玄德公爱才难道是虚言吗?怎么竟在当街动问军机大事!”说罢,转身欲走。
那刘备何等人物,早已在双方对话中即已察觉眼前之人必是大贤,于是紧紧抱住那先生大腿道:“先生莫走!是刘备一时心急,怠慢了先生,死罪死罪!请先生可怜可怜我这些风尘朴朴的部下,和满城慌乱的百姓吧!先生如果有计退敌,刘备愿把全部军事指挥权交予先生!呜呜呜呜……先生如再不允,刘备就一头撞死在这里!”说罢,放声大哭,以头撞墙不止。
却说那算命先生其实便是杨华。见了刘备这一番“声情并茂”的演出,心中连连暗叫:“厉害厉害!总算见识到了刘备这一‘感情为主’的舌战功夫!若非我是‘过来人’,那有不死心塌地为他卖命的!”看看闹也闹得差不多了,不如见好就收,于是赶紧上前搀住刘备,口中说道:“玄德公万金之躯,切莫如此!”接着想道,你拜了我好几下,我拜你一次也不冤啊!于是倒身下拜道:“山中隐士杨华,拜见主公!为感知遇之恩,必当竭尽谋略!”
刘备大喜,连忙分咐道:“备轿!迎接杨军师进府!”
进入大堂,刘备便邀杨华入座主位,杨华那敢,心知都是一些虚套,只在群臣位置上坐下。傍着孙乾,他们这边是文臣,还有糜竺、简雍。对面武将的阵容稍大,是关羽、张飞、赵云和糜芳。对于杨华,不论文武显然都有着不信任的神情。
刘备在向大家介绍过杨华之后,没等再说下去,关羽便出头问道:“大军压境,先生认为我军是战是逃?”杨华答道:“战。”关羽继续问道:“但我军只有万余人马,先生想要以卵击石吗?”杨华笑道:“兵不在多,而在用兵人之调遣。何况你们不是还招了一万新兵吗?”
关羽叹道:“新兵那能作战?即便能战,双方数量也还相差悬殊。”杨华笑道:“敌军远来,数目众多,必定不会同时到达。此外敌军对我方又十分轻视,我料定他们会以樊城作为大本营,主力不动,而以先锋军向我进击。因此,我们首战直接对敌,只有三、四万左右。对于这一仗,我是有信心的。我们的一万新兵,虽然不能用于野战,但也不是毫无用处,它可用于守城,或者是‘胜战’,即乘胜而出,‘打落水狗’!”
这个时代,‘落水狗’这一成语还没有发明。大家见杨华脱口而出却又说得十分贴切,不由得“扑吃”一笑,气氛缓和了不少。杨华趁热打铁道:“曾闻关云长英雄盖世,‘温酒斩华雄’为万人所敬仰,怎么今日竟有不战而逃之意?”关羽满脸涨得通红不发一言,那红色从此退不下去了。
那张飞一听,出来打抱不平道:“杨军师休得口出狂言!你若有胆与我们一同上阵杀敌,我们便舍命陪君子罢!”
杨华以手击案,豁然立起,看着众人说道:“谁说不敢?可是,张将军你能保证众将一定听令吗?”杨华此时形象,不怒而威,一派大将风度,顿时镇住了全场。
张飞也对杨华产生几分敬意,大声说道:“军师既然不怕死,我等岂能做懦夫?战阵之中,谁敢不听军师将令,休怪我三将军剑下无情!”说罢,怒气一发,竟砍下身边案桌一角!
刘备适时上前,开口道:“好!既然如此,我便授予杨军师临战之时的便宜行事之权!现在请军师为我们说出迎敌之策!”
杨华还等着刘备再给他一把“尚方宝剑”呢,一看竟没那么回事,只好自己想法子啦。于是说道:“既然临阵对敌,手中当有利器!子龙将军,可否割爱,暂借佩剑一用?”赵云是个性情中人,闻言笑道:“‘宝剑赠壮士,红粉送佳人’,我看杨军师气宇轩昂,谈吐珠玑,绝非等闲之辈!这把利剑就送你吧!”说罢,解剑递过。
“不敢!多谢赠剑之情!”杨华不由得对赵云的豪迈暗暗佩服!
随后,他拔剑出鞘说道:“众将听令!关羽、糜竺,你二人领步军两千,多带引火之物,去新野郊外博望坡山道左侧埋伏!张飞、孙乾,你二人领步军两千去博望坡山道右侧埋伏,同样多带引火之物,未得军令不得擅动!赵云,你带领精骑两千首先出战,许败不许胜,将敌引入博望坡山道则为头功!我杨华带领步卒三千在正面接应赵将军!糜芳率八千新兵跟在我后,但要保持距离!博望坡两侧伏兵必须等到敌军全部进入山谷,听到号炮声响方可行动!先是放火,然后伺机掩杀。赵云听到号炮可立即回身杀敌,但须与我率领的三千步军配合行动,不可孤军深入!糜芳必需等到我方主力获胜方可冲出,跟随杀敌!至于主公嘛,可与简雍带领一千步兵与两千新兵守城。注意,此战敌强我弱,须得万众一心!依计行事则必胜!如有违令者,斩!”
刘备听杨华说得绘声绘色,不禁也鼓起勇气说道:“守城简雍一人即可,我也与军师一同上阵吧!”杨华心道,我刚说完“违令者斩”,你怎么就要违令?不过总不能把刘备斩了吧!于是眼珠一转说道:“好!主公出阵,此战必胜!”同时也示意众将一齐喊道:“主公出阵,此战必胜!”反复喊了几遍,刘备大为高兴:“出发!”
博望坡山道,秋高气爽。山林之中,落了一地松针草叶,加上人为洒落的干柴,正适宜埋伏放火。伏兵堰旗息鼓,只等敌人上钩。
此时敌方果然如同杨华所料那样,将大本营设在樊城,曹仁坐镇中军,迎接后续部队,而夏侯敦迫不及待,率领先锋军三万直扑过来。
赵云银枪白马,一马当先,只领精骑两千前来挑战。夏侯敦部将吕旷贪功,拍马直取赵云,战不三合,被赵云一枪挑于马下。赵云从容不迫,竟取了吕旷人头挂于抢杆之上示威。吕旷之弟吕翔心如刀割,前来报仇,不到十合又被赵云斩了。夏侯敦见部将连连被杀,心头大怒,领军直取赵云。赵云败走,向博望坡逃去。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