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行-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扬刀!”
    “杀!”
    一阵的怒吼,一片片的刀光扬起,使刀的士卒比较少只有六十人,但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给人的视觉效果也很惊人,一片片刀光斜劈下来,在微风中也颇有凛冽的气势。
    训练了一会后庞刚拿起了一条枪走众人面前“啪啪”地做了个刺枪的动作后大声说道:“拿枪就做一次性做好准备动作,对敌时要怒目相对,这样就会使敌人不寒而栗,反之就会助长敌人的气焰。所以,在“预备用枪”时,你们一定要做到动作正确有力,精神抖擞、气势雄壮。抬枪时枪面稍向左,枪尖约与喉部同高,并和左眼在一线上,两眼注视敌方。”
    “预备用枪的动作要领归纳起来为:“压顶送,二同时,一般高”。压顶送,就是以虎口的压力和四指的顶力,将枪送出;二同时,就是转体、出脚和出枪要同时,两手握枪要同时;一般高,就是枪尖约与喉部同高。当听到“枪放下”的口令时,以右脚掌为轴,身体半面向左转,同时收回左脚,左手将枪迅速交给右手,成持枪立正姿势”
    对于古时的枪法庞刚并不知晓,望海堡内也没有哪个是真正的用枪专家,庞刚只好尽量回忆以前自己那当兵的老头子闲暇无聊时教给自己的拼刺要领,并把它们都一一教给了这些士卒,不过看起来效果还不错,书迷们还喜欢看:!
    “抬枪!”
    “杀。”
    “扬刀!”
    “杀,杀,杀!”
    “你们都给本官记住,前面就是贼寇,前面就是满清鞑子,尔等不需要搞花枪,也不需虚架子。你只需刺,再力的刺,飞快的刺。你刺得比他们快,刺得比他们狠你就可以活下去!战场就是比狠的地方,那些贼寇和鞑子可不会跟你们讲道理,想要活下去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把你面前的敌人全部杀死!”
    庞刚黑着脸在队列里来回走动,要是看到谁的动作做不好立刻就是一棒子打下去毫不留情,即便是大壮、王志这些跟着他最久的老人也不例外。“慈不掌兵”这句话可是自古就传下来的带兵铁律。
    在训练上上庞刚的六亲不认可是出了名的,谁要是受不了可以说出来,也可以退出,但是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从此以后你就不是望海堡的人,望海堡的一切待遇你和的家人都享受不到了。
    这一条才是最要人命的,这些军虎门进入望海堡图的是什么,还不是就能吃饱穿暖吗?现在在望海堡这一切都能享受到,而且即将到了秋收的日子,如果因为受不了苦而被灰溜溜的赶回去不但即将分到手的田地飞了不说,全家都得喝西北风去。因此,即便是再苦,这些被选出的士卒们都没有一个要退出的。
    除了口令外,庞刚还请来了一位老行伍出身的老人教士卒们听鼓声号令以及旗帜等命令,因为以后他们也很有可能会和其他的明军一起联合作战,这样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长枪兵的阵型训练中庞刚却遇到了难处,此时的庞刚手中可谓一穷二白,手下一个有带兵经验的人才都没有,明朝军队里什么梅花阵、三才阵、鸳鸯阵啥的他全都不会。没办法,庞刚只好借鉴了以前曾经看过的马其顿方阵来训练阵型。
    马其顿方阵战术的精髓和优点就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协力、齐头并进,临阵脱逃者会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这和中国历来强调的“列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的说法是相吻合的。
    当然了马其顿方阵也有他的弱点,那就是他们的侧翼很虚弱,这点庞刚自然也知道,不过他随后会想办法来克服的。他现在选择马其顿方阵的方式来训练士卒就是要训练士卒的协同和纪律性,在战场上只要长官一声令下哪怕就是死你也要死在前进的道路上,这点尤为重要。
    “咚咚咚咚”
    聚兵的鼓声响起,听到命令的士卒赶紧排成了一排排长队,他们手里紧握着长枪,每六十人为一排,两百四十人共分为四排,每排人与人之间紧紧相靠,听着鼓声齐步向前走队列的最后一排则是刀盾手。
    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和无数大棒的教训下,士卒们对于鼓声和口令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的地步,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一人出错那就全队受罚,作为长枪兵他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举枪!”
    “哗啦”一阵如林般的长枪被举了起来。
    “前进!”
    “咚咚咚”
    鼓声响起,士卒们按着鼓点的节奏向前,虽然只有两百多人,可给人的感觉却像是一座大山般沉重!
    “只要把这支队伍拉出去见一次血那就是一支好兵了!”看着队伍整齐的前进,庞刚满意的点点头暗暗想道,“王家屯的那些贼兵老子已经忍他们很久了,用不了多久就该收拾他们了。”
第三十一章 噩耗
    进入了十月中旬,庞刚领着军户们开始了他们在望海堡的第一个秋收,在这一年,他们共耕种荒地三千二百亩,由于是第一次耕种收成不是很高,此次收获麦子约三千一百石左右,这样望海堡最迫切的粮食问题就算是解决了,书迷们还喜欢看:。这个结果也让这些日子被粮食问题一直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庞刚总算松了口气,原来“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秋收完毕之后天气骤然变冷,庞刚也总算是领教了后世的历史学者们所说的明朝后期遭遇的小冰河时期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庞刚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人,突然变冷的天气让他很不适应。被这个鬼天气冻得鼻涕直流的他恨不得整天都窝在家里烤火,但是在内心里他知道现在绝不是享乐的时候,因此他也几乎每天都强迫自己同屯军军一同训练。
    庞刚的房间里,火盆里的火呼呼的烧得正旺,幽兰色的火苗从烧得通红的木炭上冒了出来,把整个房间烘得温暖如春。
    庞刚就坐在离火盆不远处的椅子上,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把长七尺(两米),重约七八斤的火绳枪在详细的打量着。此物由铳管、铳床、弯形枪托、龙头和扳机、火门、机轨、前口、后门;及名为照门、照星的瞄准装置等组成,因其枪机形似鸟嘴,因此明朝人称其为鸟铳。鸟统的种类有很多种,现在庞刚手里拿的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此种鸟铳的名字就叫做鲁密铳。
    鲁密铳的原型是土耳其鲁密国(罗姆苏丹国)所进贡给明朝的一种火绳枪,后由明朝的发明家赵士桢改进后的一种改进型鸟铳。也是后世历史学家和军事爱好者公认的最好的一种火绳枪。
    鲁密铳的射程达到的惊人的一百五十步(约两百米),它的重量比一般的火绳枪稍重,因为基本是全金属结构。其特色是双层铳管、小口径,子弹初速极高,已基本接近现代步枪。
    《武备志》中曰:“鸟铳: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这也是庞刚现在能从那本《近代武器百科》里兑现出来的最先进的热兵器,当然了,在书中的热兵器篇里还有更加先进的燧发枪、前装来复枪等热兵器,但是所需要的条件却是让庞刚大为挠头,兑现这些东西出了铁矿、木材之外竟然需要钨矿,书迷们还喜欢看:。
    这让我们这位一心想要大规模装备燧发枪的庞刚同傻了眼,虽然他知道后世的中国是世界上钨矿储量最大的国家,但是庞刚却隐约记得貌似距离在中国第一次发现钨矿的时间是二十世纪的某地,钨矿是什么样子现在根本没人知道,而庞刚对于矿石的认识也几乎为零,因此他目前能兑现出来的热兵器也就只有火绳枪了。
    不过在庞刚试射了鲁密铳之后也为它的威力所震惊,这种鲁密铳的最远射程是一百五十步,而且能在一百步的时候就射穿明军装备的鳞甲和棉甲,端的厉害非常。
    这也让庞刚非常疑惑,为什么明军有了这么厉害的兵器在对上李自成的流寇和清兵时还会一败再败。后来当他向一名打造兵器的匠户请教时才明白,到了明朝后期,把匠户作为贱籍制度的不合理制度的弊端已经完全暴露的出来。明朝兵器局制造制造出来的鸟铳十有七八是不合格的残次品,使用时经常后发生炸膛事故,因此明军更愿意相信自己手中的刀枪,鲜少有部队愿意使用鸟铳。而且鸟铳的制造成本也颇高,象庞刚手中的这把鲁密铳就更是如此了,这种鲁密铳的安全性虽然好,而且有着小口径、气密性好、火药能量推动小弹头,穿甲能力强的优点,但是在全大明会制造它的工匠根本就没几个,即便是能制造它的人一个月最多也只能造一支,因此想要在现在的大明推广鲁密铳那是不可能的事。
    老匠户的话让庞刚心里颇为喜滋滋的,那岂不是说现在自己手中的鲁密铳就是整个大明朝最为先进的火器了吗?
    不过虽然如此,但直至目前为止庞刚能兑现出来也就只有六十支,制约它就是矿石问题。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庞刚,虽然在书里写着兑现东西用的是铁矿,但其实当庞刚真的兑现起来时却发现这本书所说的东西却是生铁,一个单位的铁矿就是一斤的生铁,这让刚开始兴匆匆的拿着一堆矿石来准备兑现的庞刚气得差点吐血。
    这个发现的后果就是庞刚为了给部队装备鲁密铳,几乎掏空了他身上最后一个铜板。幸好鲁密铳所需要的铅弹和火药望海堡的几名匠户可以自己造,否则已经无力兑现弹药的庞刚只能让士卒们拿着鲁密铳当烧火棍用了。
    正在拿着鲁密铳详细研究的时候,门口的卫兵进来报告,“启禀大人,王总旗、黄总旗等人在大厅求见!”
    “哦,他们不再外面训练士卒熟悉新发下去的火器,跑来这里干什么?”庞刚有些疑惑地站了起来,快步的向外头的大厅走去。
    庞刚居住的百户所大厅是用粗木搭建而成,非常的简陋,到了冬天寒风还不时从缝隙中刮进来,不过此时条件有限自然也不能计较这么多。
    现在大壮、王志、李贤、李源、华严等人正在大厅里焦急的等待着。
    庞刚刚一进大厅,大壮这个急性子就大声嚷嚷道:“大人不好了,千日堡于前些日子被一伙贼匪给屠了!”
    “什么!屠堡!”
    “是啊大人,整个千日堡的老弱妇孺无一幸免,真是惨啊。”
    庞刚一听心中不禁大惊失色,那千日堡是灵山卫下属的一个屯堡,不过那是一个几乎被废弃的屯堡,城堡的围墙也非常低矮,里面居住的军户也很少,只有不到三十户的人家,由一名总旗统领,没想到刚入了冬季竟然遭了匪人的屠村!
    明朝的后期进入小冰河时期后确实是天灾**,各地的贼匪多如牛毛,在青州府境内就盘踞着好几股贼匪,不过有道是兔子不吃窝边草,老鹰不打脚下食,青州境内的那些土匪虽然也经常干些杀人绑票抢掠等勾当,但总归还是有一些底线顾忌,象这种屠灭整村整堡之事,还真是骇人听闻。
    庞刚压下心中的骇然沉声说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壮你详细道来!”
    “遵命,其他书友正常看:!”
    大壮应了一声后详细才道来,原来靠近千日堡附近有一座叫犬牙山地方,前些年被一股土匪给占据,这股土匪主要是地方上的地痞及一些积年老匪,另还有一些溃败或是逃跑的士卒加入,匪首是一个叫周有才的人,听闻他竟然是一个军户出身。
    周有才领着这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