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书房,开始商议关于在北府管辖的四道发行唐币的事宜,三人经过几番讨论,这才确定了现在太原发行,再向周边延伸的策略。具体事宜讨论完毕,李恪就将发行唐币的任务交给了狄知逊和许敬宗,他让许敬宗负责发行,让地址负责监督不法分子和稳定秩序,打击瞬间出现的假币行为。
    等到许敬宗和狄知逊离开,李恪这才松了一口气。而这个时候,他下令去请李恪道府中赴宴,给李靖接风洗尘的卫士回来禀报,传来了卫国公李靖的原话,卫国公不想再叨扰北王,宴会就免了,等他顺利接管陆军学院时,再请不迟。李恪清楚李靖的意思,他知道李恪这段时间会很忙,不想打搅自己,才会这么说,便也没有再去派人请李靖。
    只是,李治来到了太原,该怎么教授他呢?
    这个问题让李恪很烦恼,思量再三,他觉得该将汉学院的董伯仁和陈叔达找来商议。
    半响时间,就见董伯仁和陈叔达来到了李恪的书房。
    李恪也不罗嗦,将自己的意思向两人说明,就见陈叔达思量了片刻说道,“殿下,你何不趁此机会建立一所蒙学呢?”
    “蒙学?”李恪疑惑道。
    “就是专门给八岁刀十五岁孩童教授学问的学堂啊!”陈叔达解释道。
    李恪细细一想,觉得陈叔达的建议很可贵,好可取。现在的大唐私学还不兴盛,官学就更加不用说,对于小孩子来说,读书识字的一种奢望,这一是表现在钱财方面,第二便是没有供这个年龄段的孩童学习的学堂,要是自己在太原办一所这样的学堂,岂不弥补了这方面的欠缺吗?心念及此,李恪便同意了陈叔达的这个建议,让陈叔达专门去负责蒙学的组建,将学院的修建工程交给了刺史府。陈叔达见李恪接受了自己的建议,还让自己负责这件事情,便欣喜的答应,匆匆离开了书房。
    陈叔达离开,书房中只剩下了董伯仁个李恪。
    李恪清楚董伯仁有说话,便静静的等待,想听他说什么。
    就见董伯仁看了李恪一眼,淡淡的笑道,“殿下,你走的这一步棋秒啊!”
    “老师,你何出此言呢?恪不甚明了啊!”李恪疑惑道。
    “殿下,晋王李治为长孙皇后所生,他也是嫡子身份,也有继承东宫大位机会,只要太子不着不慎,东王又太锋芒毕露的话,太子的位置很可能落到晋王的身上。可现在你将晋王带到了太原,就等于断了他的这条路,这岂不是一招妙棋吗?”。董伯仁向李恪分析道。
    李恪带李治来太原,这是李治的要求,李恪倒是没有想太多,现在经董伯仁这么分析,他会真觉得是这么有这么回事呢!
    就见董伯仁继续说道,“其实,老臣说的秒不在此,而在于殿下此举将长孙无忌逼到了绝路。”
    “老师,这是何故?”李恪霍然问道,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带回一个李治,能将长孙无忌这个枭臣逼到了绝地。
    “殿下,你想想看,当太子不慎失去了东王之位,那么长孙无忌还会支持谁呢?”董伯仁道,“肯定是晋王李治,因为晋王是他的外甥,他的晋王的舅舅。可现在你将晋王带到了太原,只要你悉心教导,晋王自然为你是从,这亲疏之别自然可见,在这种情况下长孙无忌将心思放在晋王身上的念头一断,他只有太子一张牌可用,你是否将他逼到了绝地呢?”
    李恪欣喜不已,听完董伯仁的分析,他还真觉得自己做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将李治带到了太原。历史上不就是长孙无忌放弃了支持李承乾,这才使得李承乾被李泰逼得谋反而罢黜太子之位吗?现在没有了李治,他长孙无忌岂不就只能死跟在李承乾身边,除了扶持李承乾之外,别无他选吗?
    “多谢老师的提醒,恪记住了!”李恪向董伯仁施礼。
    “殿下聪慧,其实老臣不说,你也会清楚中其中关窍!”董伯仁笑道。
    “那老师认为恪该怎么教导晋王?”李恪向董伯仁问道。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排兵布阵都可以悉数教授于他,唯独不能教治国韬略!”董伯仁目中精光一闪,向李恪谏言道。
    李恪略微一想,觉得董伯仁的建议很可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排兵布阵,这些学问只要精通一两门,毕竟会名扬天下,想必自己教授李治的话,李世民也不会有什么意见,至于不教李治治国韬略,李恪明白董伯仁话中的含义。
    “就依老师的办!”李恪见心中郁结的问题解决,心中豁然开朗,感觉舒服了很多。
    第五百二十六章发行唐币
    第五百二十六章发行唐币,到网址
第五百二十七章 长安的又一轮风波
    回到太原的李恪,又开始陷入了太原的各项事务之中,但有了李靖和房遗爱入职陆军学院,他在陆军学院的担子很了很多,以前的教务处是苏定方挂名,但实际管理者是李恪,现在被他交给了房遗爱,给了房遗爱个一个教务处副处长的职务,以前他还要时常去陆军学院讲授兵法韬略和对战役的分析,现在这部分内容由李靖负责,他也就不在关心了还有就是唐币的发行很顺利,这是源于之前北府银行在黄金储备方面做的工作,将唐币和黄金挂钩,百姓们起初不相信唐币的功用,有人拿唐币去北府银行兑换黄金,居然真就兑换到了黄金,太原的百姓这才相信了唐币的购买能力而在发行唐币的时候也有那么几个捣乱分子,他们用铜钱去北府兑换唐币,又用唐币到北府银行兑换黄金,目的是想换尽北府银行黄金,让北府银行没有黄金可兑换,这样唐币和黄金的挂钩建立起来的信誉会崩塌,唐币发行会功亏一篑但是,北府银行的黄金储备很足,而刺史府有密切主意了这件事情,这才化解了这场危机当然,发行唐币时没有受到各方势力的捣乱,这还是因为李恪瞧准了时机,他选择在大唐和吐谷浑之战快要开战的这时间发生而李泰和李承乾的心腹都参与了这次征战,他们目前将心思放在了跟吐谷浑一战的军功上,这才对李恪在太原的所作所为没有过问而这也是李恪打死都不参与吐谷浑战争的原因,他认为跟吐谷浑的一战抢军功没用,要是趁这个时机顺利的发行唐币,这比他抢一个跟吐谷浑作战的头功还要重要
    所以,李恪来到太原的这一个月,出了关注过两次唐币的发行,就再也没有过问什么大事,他将心思放在了对李治的教育方面对于李治,李恪准备亲自教授,他不想假借人手,这样便于他能及时掌握李治的情况他很清楚李世民将李治交给自己,肯定对李治额交代了一番,比如向他秘密的汇报自己学到的东西,或者教授的东西等所以,对于李恪的教育,李恪一点都不敢怠慢而他将李治练习弓马齐射的任务交给了王中长,王中长的身份和能力都不容置疑,让他交手李治弓马齐射,也是向李治表明李恪对他的重视总之一句话,在李治的身上李恪颇为费心了一番等将这类问题处理完了,李恪这才有了空闲的时间这天,他跟李承乾和李仁、李毅三人讲完《论语?为政》篇,便在李仁和李毅的请求下带着三人来到了汉学院
    位于太原的皇家汉学院,在四年的发展中声名鹊起,成了全国士子们心中的最高殿堂之所以取得这样高的地位,还是因为李恪的治学思想:学术没有国界和门派之分,要达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高度
    所以,学院的几个管理者像董伯仁和陈叔达,杨师道,李百药和李淳风等建议在学院的中心位置设立一座论证台目的就是不定时的召集学院各派派出自己的代表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容许各学派之间相互论战和辩论这种对学问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学派优劣的做法确实激起了大批的求学者前来学院学习,也使得不少学问大师到学院教授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知识,使得皇家汉学院只用了短短四年的时间就已经成了大唐学术的最高殿堂,而汉学院中的师资力量也是强悍的没法说
    当李恪带着李治、李仁和李毅三人来到汉学院的时候,正赶上汉学院的这一次辩论,地点就在论证台,而辩论的主题是已经慢慢崛起的老庄哲学和孔孟学说
    汉学院的师生在见到李恪一行人时,只是依照礼仪给四人行礼,而李恪被被主持论证的李淳风请到了论证台的高位上李恪坐定,论证便继续开始,丝毫没有因为李恪在场而有所收敛,足见汉学院的学习氛围很浓
    就见台下左右分成了论证的两个方正,中间则是聆听论证的其他学派的学生们大唐虽然信封道家,尊老子李耳为李氏老祖,但老庄哲学怎么能跟已经成为整个封建王朝正统思想的孔孟学说相比呢?这在一般人眼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在汉学院中却不一样,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敢于论证,你就有机会跟其他学派论战,以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而反驳对方的学说所以,这样的论战便成了体现汉学院在对待学术时想百家争鸣最为突出的一点,在汉学院内也是最为耀眼的只要不是自己有课要听,或者不感兴趣之外,其他的学生都会拥挤在这里观看论战,感受这种百家争鸣的学术讨论氛围
    李治和李仁还有李毅对这样的论战颇为好奇,开始向李恪询问其中关窍,李恪也不是第一次参见了,自然给三人讲解了一番,让三个小屁孩惊讶的半天无语而李治的眼中是露出了炯炯光芒,显然是对汉学院这种授课方式颇为感兴趣
    “三哥,稚奴今后是否也能在汉学院学习啊?”李治突然向李恪问道
    “九弟,只要你愿意,等你到十六岁的时候,年龄到达了学院的招生要求,你能通过入院的考试,你就可以来这里学习”李恪向李治说道
    “父王——父王,那我和弟弟能来这里学习吗?”。李仁也向李恪问道
    “当然,你们长大了之后都有机会来这里学习”李恪对自己的两个儿子笑着说道
    “那我们就可以跟九叔一起在这里学习了”李毅也开口说道
    两个孩子跟李治的关系不错,李治也比较疼爱自己的这两个侄子,平时没事的时候,三到倒是经常在一起玩耍
    其实,对于这样的论战,李恪没什么兴趣,老庄哲学和孔孟学说在李恪的心中都不可取,都不易于治国,在李恪看来国家需要法旨,而老庄哲学显然不适合,孔孟学说倒是有可取之处,但不能全部采纳所以,对于这次的论战他一点都不感兴趣,但李治和李仁、李毅三人听的井井有味,他也就不便离开,陪着三人受罪
    只是,论战刚进行到一半,就见王中长大步流星的向李恪而来
    李恪看到王中长的神情,顿时一惊,难道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正在思索之间,他看到王中长身后的朱童,心里便隐约的猜得发生了什么事情李恪将李治和李仁还有李毅交给王中长看管,他离开了座位来到外面,跟朱童走到僻静的地方,就听见朱童说道,“殿下,长安杨老来的消息,他说东王李泰已经上书建议皇上立杨妃娘娘为皇后,而太子李承乾也上书表示支持只是两人的上书遭到了山东士族集团的反对,现在长安又因为杨妃娘娘是否被立为皇后而引出了一场风波在朝堂上以吏部尚书岑文本为主的江南文士集团和山东士族吵成了一片,显然已经成了最近长安朝堂上最为激烈的问题”
    见李恪没有说话,朱童继续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