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拯救大兵岳飞-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枚恕#ㄆ鸬阒形耐追hubao2。com/book/1170234。aspx)
不几日,朝廷回文,言无银可拨。着杭州府自行向户部金行借银救灾,以府县公田,或左近无主田亩,抵押折算。就连奸商叶祖珪自己,也没有想到,仅仅杭州一地,无主的田地就有那么多。大概不少有家有业的富户,都被方圣公或者童枢密的手下,将大好人头借去充功了。
不得已,变卖祖产换粮保命的民众太多了,魏星等人根本迎接不暇。好在江南人士生意头脑灵活,有人看到这其中有利可图,各县的土地掮客,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他们手脚并用,车拉船载,将外地粮食运至乡下,换取地契,再到金行交割,赚取差价。不少人因此一夜暴富,逐渐形成了几个大的粮米、土地商行。有了这些人推波助澜,金行收地的速度大大加快。最多时,日进良田过万亩。收上来的地契太多了,以至于府县的官吏,都来不及核对。余杭六府,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兼并土地的狂潮。
叶祖珪又暗中交代魏星,凡是钱塘湖四周田产,不问价钱,一律收购。未几,丁家山、宝石山、龙泓涧一带土地,几乎尽归金行所有。小叶学士不辞劳苦,流连其间,选择林木丰美、土地连片的所在,划成一座座山庄,准备营建闲园。私下派人知会蔡攸、高悦、赵焕、韩漓等金行大东主,甚至童贯、王黼、李纲、白时中等人,人手一处,见者有份儿。山水最胜之处,自然是留给太师蔡京。只说是作价,自各户认捐的金行本金中抵除。
消息传到京城,李纲等人虽然恼恨叶祖珪巧取豪夺,大发国难财,但是人家毕竟把救命粮食,送到了几十万灾民嘴边,试问朝廷能做得到吗?而且土地也是公买公卖,价格童叟无欺,也就统统闭口不言。至于田庄么,既然是自家花钱买来的,“取之有道”,焉能不取?谁不想等将来致仕,有个风景如画的所在,养老弄孙?
总有几个籍贯是余杭一带的御史,不开眼,上表弹劾金行右帮办叶祖珪,囤聚土地,中饱私囊。旋即被王黼、蔡攸等人,寻个由头,贬到西南蛮瘴之地开荒去了。
叶祖珪“囤聚土地,中饱私囊”,却还远远没有达到高潮。
第四十一章童太尉合该一劫
十月下,睦州清溪滩。 方腊调集大军,与童贯决一死战。麾下大将方七佛、俞道安、吕师囊、陈十四等,皆阵列于前。
童贯亲至阵中,以西军宿将辛兴宗、折可世为左、右军都统制,悍将王禀、刘延庆引党项、吐蕃番兵七千为前锋,自统中军,鼓噪而进。官军先以连山弩、神臂弓,劲矢勃发,遮天蔽日。方腊军本就衣甲不整,左右两翼又被西军骑兵压制,全军猬集一处,死伤惨重,但仍死战不退。
番兵凶悍,以甲骑突入方腊阵中。王禀帐下偏校,名韩世忠者,飞马向前,一箭射中方腊坐骑,方腊坠马受伤。接替指挥的“枢密使”吕师囊,又被宋江部下徐宁斩杀。方腊军帅旗倒地,终于溃败。童贯挥军掩杀,斩首数万。方腊遁入邦源县山洞中隐匿,王禀、宋江等人搜山不止。
旬日后,王禀擒获方腊之第四子方能。方能为保己命,愿意带路。经过血战,方腊终为宋江部将武松生擒。“皇后”邵氏,“太子”方亳,“宰相”方肥,以及大将方七佛、俞道安等人,具被抓获。未几,都统制辛兴宗至,向王禀索要方腊,武松不与。辛兴宗以大将之尊,竟自挥刀,斩去武松一臂。其部遂与王禀所部大打出手,自相残杀,双方都死了数十人。方腊终被辛兴宗夺去。方七佛、俞道安,趁机逃脱。
方腊、邵氏、方亳、方肥、陈十四等三十九人,被押解到东京。关至腊月,连同那个卖父求荣的方能,一并在景阳门外,当众凌迟处死。(起点中文网首发shubao2。com/book/1170234。aspx)
童贯见大局已定,乃定下“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的策略,言两浙路六州五十二县,皆有从贼,“须尽破之”。各路大军,四出抄剿。大批西军士卒,初入东南繁华世界,又见江南女子,一个个水灵灵的,风味与北地不同,不由精虫上脑,大肆奸淫掳掠。京师禁军,打仗虽然一贯龟缩在后阵,到了此时,却也是“当仁不让”、“奋勇争先”。如此,“王师”所到之处,凡“荼毒平民二百余万”。为祸最重的汤岩、椔岭等地,“妇女为军兵所弃,裸而自缢于林中者,村村不绝,山山相望”。
方腊匪军,最多时不过十余万。童贯“王师”,斩首献功,竟达四十一万余。未及“王师”凯旋,两浙路完全残破。百姓才遭匪患,又被兵洗,除了呻吟哀号,又何能为?
十一月,徽宗道君皇帝以童贯“功莫大焉”,加其太子太师,晋吴国公。童贯闻讯喜不自胜,返回杭州接旨。叶祖珪、曾思慎随着两浙路、江南东路大小官员一百余位,向南出城三十里,往长桥码头迎候。走了多一半路,有童贯身边虞侯过来通报,让大家转道灵隐寺,太尉要为阵亡将士超度。
众人又折向西北,待来到灵隐寺山门前,该寺住持苦叶禅师,率领几百位僧人,早已恭候多时。时近正午,大队禁军甲士护卫,总领大宋国举国军机的枢密使童贯,终于来了。童太尉内穿重甲,外罩锦袍,坐下一匹高大乌骓。来到众人面前,飞身下马,一边谈笑风生,与相识的官员、僧人寒暄问候,一边大步走进寺来。一名中年文士模样的人,随侍左右。
这是小叶学士第一次见到这位枢密使。仔细打量,就见此人五十来岁年纪,身材高大挺拔,肩宽背厚,举手投足,动作刚劲有力,虎步生风;一张四方脸呈现红褐色,一对三角形的巨大眼睛,后眼角斜向上吊起,眸子里精光四射。最奇怪的是,此人颐下竟然生着五绺长髯,飘洒胸前。叶祖珪心道:“不是说童贯是个宦官的吗,怎的比所有人都更像男人?看来是没有阉到位……”小叶不认识童贯身边的文士,向周围的人打听,才知道是原苏杭贡奉局提举朱缅。朱缅因为承办“花石纲”,搜刮过甚,才激起了方腊之变,被刘韐弹劾,徽宗皇帝下旨“废为庶人,永不叙用”,可是童太尉仍然公开将其带在身边。
这座灵隐寺是东晋年间,天竺僧人慧理所创。占地广大,殿宇众多,更兼山水奇秀,林木丰美。童太尉今日显然心情舒畅,兴致颇高。先游览了飞来峰、玉乳洞,又到觉皇殿降香。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高达十数丈,气势嵯峨,雄伟壮观。童太尉带领众人,进的殿来,自己当先在释迦牟尼金身坐像前的蒲团上跪倒,两手合十,口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是真的在为阵亡将士超度,还是在祈祷漫天神佛,保佑自己升官发财。童贯官拜太师,居正一品,官位已经升无可升;发财么,倒是可以“永无止境”。
一个三十来岁的僧人,走到佛前的长明灯前点燃了三炷香,递给童太尉。太尉把香火合在掌中,又对着佛像拜了数拜,才将香火还给那个僧人。和尚把香火插在蒲团前面的香炉里。这个紫铜鎏金的香炉,三足六耳,炉口有一搂粗,里面插满了大大小小的黄香,着的正旺,香烟缭绕,整个怕不得有三、五百斤重。那个僧人对着佛祖深施一礼,口中念了一句:“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转身猛然将巨大的香炉举过头顶,宛如金刚怒目,向着跪在前面的童太尉,兜头砸落。
事发突然,匪夷所思。众人还没来得及惊呼出口,伏在地上的童贯好象脑后长了眼睛一般,双手在地上一撑,身子诡异的向后平移了二尺。香炉轰然落下,隔着蒲团,将地上方砖,砸的四分五裂。童贯长身而起,趁着和尚身体前倾,伸手抓住和尚后脑,往下一压,将他的脑袋连同肩膀,整个按进了香炉之中。“扑”的一声,炉内香灰四溢,佛祖驾前,腾起大团黑雾。童贯迈步转过香炉,抓住和尚背心,将他偌大身躯,提在半空。
众人再看这个僧人,刚才还在燃烧的黄香,连着底下的香杆竹签,扎的他满脸都是。完全破相不说,恐怖惨状,简直令人不敢目睹。和尚双目皆被竹签插入,鲜血横流,显然已经尽盲,却是怡然不惧,扭回头“呸”的一声,将口中吃进的黑灰,啐了童贯一脸,叫道:“几十万冤魂啊!童砍头,你不得好死!”
童贯被弄的灰头土脸,满面吐沫,心中大怒,抬手将和尚扔在地上,厉声吼道:“来人!”身边的卫士这才反应过来,上去七手八脚,将那和尚五花大绑。门外大队甲士蜂拥而入,“仓朗朗”刀剑出鞘,架上在场僧人脖子。一场大杀大砍,眼看在所难免。
第四十二章岳小哥开花散叶
枢密使童贯在灵隐寺觉皇殿,遭遇僧人行刺,恼羞成怒,就要下令将所有僧人斩杀。灵隐寺主持苦叶禅师,吓得两手乱摆,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此时有一个官员,身穿五品服饰,窜过来对着童贯一躬到地,说道:“恭喜太尉,贺喜太尉。太尉只手,生擒了方逆匪帅方七佛!”
苦叶禅师也明白过来,叫道:“对对,他是混进来的,这位施主是方七佛,善哉,老衲不认识他……”完全是语无伦次。
童贯怒气稍平,接过朱缅递过来的手巾,擦了擦脸,打量着说话的官员,拈须沉吟半晌,忽然笑道:“不错,本帅生擒了匪帅方七佛。”
童太尉这一认账,不成想害苦了不要脸的都统制辛兴宗。王禀的奏章,本来已经讲明,抓获的匪首中就有方七佛。这会子童太尉又生擒了一个,难道方七佛会身外化身不成?道君皇帝也觉得纳闷儿,将王禀招到延福宫询问。王禀面对天子,也顾不得西军中那些不成文的门规,干脆据实而奏,讲方七佛本已被逮住,可是辛兴宗争功,竟对同袍恶意伤人、大打出手,方才给方七佛等匪首趁机逃脱了。天子再招辛兴宗,这厮当然不肯承认,与王禀在金殿上吵得不可开交,几乎动起手来。最后被蔡太师喝令金瓜武士,将两人一起哄了出去。政事堂衮衮诸公,对于武夫的印象,不由又是鄙夷了三分。
经过这么一闹,官家对辛兴宗起疑。这厮升官的美梦,终于落空。王禀倒是从统制,升任了副都统。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边童贯平静下来,放了寺里众多和尚,仍旧叫他们,将水陆道场做足,祭奠亡灵。这恐怕是灵隐寺的和尚,有史以来做的最卖力的一次道场,一直超度了七七四十九天。
童太尉回到杭州帅府,隔天就召见那个“认出”刺客“方七佛”的青年官员,金行右帮办叶祖珪。小叶学士向太尉提出,金行要用现银,买下六府五十二县,方腊贼众的全部逆产。这些逆产本来就是要官卖的,只是能拿、能抢的东西,早已被将帅兵卒瓜分殆尽,剩下的都是田园、农庄之类。清算不易,手续繁复。要变成银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童大人需要劳军,下一步还要帅领大军向北开进,准备对辽国作战,这些都急等着用钱。金行愿意出面解决这个麻烦,两浙、江南东、福建三路宣抚制置使童贯,当即拍板照准。并委派朱缅,协同叶祖珪办理此事。
朱缅至此,算是重操旧业,继续搜刮江南百姓。他经过了方腊之乱的教训,为人低调、隐忍了很多。暗中联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