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争隋-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怕便是拥兵自重的诸侯林立了。
放眼天下,这个世上能和郭孝恪一争长短的人不多,走进行宫时,看到那些北府军士兵,解斯政不由把他心里看好的能够逐鹿天下的几人和郭孝恪一比,忽地发现郭孝恪虽然出身不是世家门阀,可是如今他手头的实力却最强,没有一家能比得上他。
当料斯政想着心事的时候。他到了郭孝恪所在的大殿,没有想象中的亲自出迎,料斯政看着脸上表情古井不波的郭孝恪,知道自己终究还是小看了这个大将军。
”解大人的来意,本帅已经知晓。那些乱兵便由料大人处置。”看着解斯政。郭孝恪并没有表示太大的热忱,他是需要靠世家夺天下,但是绝不需要世家来治天下,更何况料斯政他们这些跟着杨广一起征辽的大臣,本家势力都在关中等地,如今在怀远也不过是些普通人罢了,他要是太过优涯这些人,只会适得其反。
“大将军,是想身死族灭为天下人所笑。还是成就大业为开国之主。”册斯政是个有胆魄的人,他知道郭孝恪固然需要他们这些朝中大臣,但却绝没有他先前想的那么重要,因为在这个乱世里,拳头大的才是道理,当年五胡乱华,多少世家门阀就此灰飞烟灭,而眼前的这个男人。冷酷无情,他绝不会顾忌所谓的世家门阀在地方的势,观其行事作风,凡是阻挡他的都只有死路一条。
看着做出惊人之蒋的料斯政,郭孝恪也有些惊讶,但随即他就笑了起来,南北朝以来,难怪改朝换代如走马灯一般。看看这些人就明白了。
“你们都下去。”看着毫不胆怯和自己对视的料斯政,郭孝恪朝贺廷玉等人道,既然对方做出了这种姿态,他到也不妨配合一下。
大殿外,贺廷玉站在冷风里,看着天空里那弯月牙,心思并不在科斯政身上,他知道这些世家门阀出身的人往往把自家的利益看得重于一切,杨广这个皇帝是当到头了。大隋也只剩下最后芶延残喘的时间,像册斯政和如今怀远的那些大臣会抓住任何机会,攀附将军这颗大树,所谓的世家门阀在绝对的武力面前毫无用处,想想五胡乱华时那些世家门阀在胡人的铁蹄下是多么软弱无力就知道了。
“突厥人。”贺廷玉忽地自语了一声,挡在将军面前的,只有那些突厥人了,要是北府军在和突厥人的战卓里损失惨重的话,无疑会坏了将军的大业,但是不除去突厥人,任由他们在草原发展,迟早也是心腹大患。
尸 酣正
就在贺廷玉想着即将和突厥人开始的战争,殿门打开了,然后他看到了眉宇间已经没有了来时那丝焦躁的料斯政,他知道这个兵部尚书,如今已是他的同僚了。很快他还会有更多的同僚,虽然他不喜欢那些人,可是他不得不承认。不管是将军,还是北府军,都需要那些人。
料斯政很满意自己的选择,至少郭孝恪对他很坦诚,世家门阀的没落是大势所趋,即使没有世家门阀之助,郭孝恪依然能够逐鹿天下,成为最后的赢家,因为他可以夺取寒门士人和小姓地主的支持。
解斯政随贺廷玉回到了那些乱兵俘虏被关押的地方。在亲手杀了数人泄愤之后,解斯政方才去见了那些等他消息等得心急的同僚和朝中还算有些交情的人。
郭孝恪给料斯政的条件很简单,说服朝中的大臣到向他,为他招揽真正能用的人,而作为回报,解家依然会是日后新朝的世家,虽然不会再像过去那般,而是有所限制,但是反而让料斯政心安,因为这让他觉得弃孝恪不会过河拆桥。
几乎没有费任何力气,解斯政就做到了。经过宇文化及的飞扬跋扈和无所忌 阵之后,怀远的大臣们都很清楚自己如果拒绝会是什么下场,尤其是乱兵之祸犹在眼前,他们明智地做出了倒向郭孝恪的选择,给杨广当臣子是当,给郭孝恪当也是一样。
灯火透明的房间里。汪公公躺在床榻上。看着面前一脸温“二消丹忌,政年接讨了那道明皇北绢的诏书,他认得这些当初宇文化及逼皇帝写了这道封王的诏书,是打算用来拉拢大将军,可是宇文化及做梦也没想到这道诏书却给了大将军天大的便宜。
看着诏书上面的汉王,汪公公着向了长孙无忌道,“长孙大人放心,杂家知道该怎么做。”汪公公是个聪明人,所以他活到了现在。
“一切就有劳汪公公了。”长孙无忌笑着站了起来,这个老太监是个少有的明白人。知进退得很。这样一来,将军的大业又近了一步,而他也离自己的目标也更近了一步。
“来人,好生服侍公公长孙无忌轻喝道。唤进了外面的堤骑士兵然后退出了房间。
长孙无忌走出房间以后。看到了一直站在阴影里的魏征,事到如今一切都不用在瞒着魏征了,不过有些场面话还是要说的,“玄成兄,汪公公一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将军不是故意瞒着玄成兄的
看着还在对自己耍着心计的长孙无忌,魏征即便一向喜怒不形于色,此时心中也不由有些动怒。长孙无忌到现在还想着挑拨他和将军之间的关系,难道他以为就靠他那些阴谋诡计,能够做那宰辅之位,不过心中虽然有些怒意。但魏征仍旧是客套的回了一番话,然后问了汪公公的事情以后便径自离开了。
“魏征,你果然是个难缠的对手。”看着魏征离去的背影,想到魏征刚才始终平静的样子,长孙无忌不由自语道,接着也离开了,明天还有一出大戏要唱,他可要养足精神,好好观看。
第二日,在自家宅子一宿未合眼的大臣们天一亮,就仿佛商量好似的,一起出了门,往行宫的方向而去,料斯政自然在其中。
进了守备森严的行宫,妇只了北府军的军容之后,那些大臣们心中都是暗叹郭孝恪手握此等强兵,难怪可以如此迅速攻下怀远,不把突厥人的大军放在眼里。
大殿里。大臣们按照平时的朝班站好了位置,大家都心知肚明,皇帝被宇文化及这一裹挟而走,怕是没有机会再活着回来了,不少人偷偷看了眼那把龙椅,心中想着郭孝恪这个大将军会不会像宇文化及一样。
%, 万
郭孝恪并没有让那些大臣等太久,他现在还是大隋的臣子,更何况他并不是宇文化及,在长孙无忌和魏征的随侍下,他走进了大殿。
“见过大将军。”似是有默契一般郭孝恪走进大殿的时候。那些大臣都是齐声道,那架势倒像是皇帝行朝礼一般。
郭孝恪回了一礼,然后便直接道。“各位大人,如今皇上被逆贼宇文化及所挟,突厥人大军犯边,还需要各位大人拿个章程出来。”
看着郭孝恪如此客气的说话。不过没有一个人当真,谁都知道这不过是客套话,谁要是当真了,那和自寻死路没什么两样。
“如今突厥人大兵压境,除了大将军,还有谁能破贼,依我之见,事急从权,大将军当领天下兵马大元帅,调集各地兵马粮草防御突厥人。”册斯政第一个跳了出来说道,他一开口起了个头,大臣们一个个都是附和了起来。能站在这里的哪个会是糊涂人,便是傻子也看得出解斯政这个兵部尚书已经是大将军的人。
看着殿中的一片附和之声,郭孝恪却是沉声道,“天下兵马大元帅,过去只有越王和卫王曾领此职,本帅怎可偕越。”大隋开国以来,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只有三人,除了他所说的越王杨素和卫王杨爽,便是杨广这个皇帝还是晋王时平南陈时曾经当过,不过郭孝恪自不会拿杨广出来说事。
“大将军。这是皇上被逆贼宇文化及掳走前所写的诏书。”就在大臣们劝郭孝恪事急从权时,殿外忽然响起了汪公公尖利的嗓音,这时大臣们都是看向了额头上白布下仍旧渗着血的汪公公,心里都是一愣。
谁都知道汪公公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只是不知道此时汪公公手中捧着的那道诏书里到底是什么内容,一个个都面面相觑,便是料斯政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汪公公进来后,便将长孙无忌教他的一番话,声泪俱下地说了出来,竟是没有一个人怀疑他已被收买,以为他侥幸逃过大劫,带出了皇帝的诏书。
“这道诏书,还请各位大人验过真伪。”郭孝恪自然是第一个看过诏书,然后才给了料斯政等一众大臣,脸上的表情却是淡定得很。
斟斯政一接过诏书,看到上面的内容。顿时便傻了眼,他边上的其他几个大臣也是一样,好像是活见鬼一样,封王诏书,还是异姓王,几个人第一反应就是这道诏书是假的,但是上面的笔迹地的确确是皇帝的手笔。
杨广向来以文才自傲,他所作的书画。亦是常让大臣品鉴,如今大殿里的大臣们对于杨广的笔迹都不陌生,裴世矩所临摹的那个汉手厂丁极大的功夫。而且只有一个字。料斯政他们传了一她,心。竟然没有一个看出来。
不是没有人想过,这道诏书可能是郭孝恪找人伪照。又串通了汪公公,故意做这么一出戏出来,不过诏书上的笔迹的确不是新做,起码有一两个月了,而且上面盖得天子行主绝造不得假,因此尽管心中疑惑,但是大臣们都得承认这道诏书绝没有任何问题。
, 万
“既然有皇上的亲笔诏书,大将军耸速就汉王之位,领天下兵马大元帅。”依然是解斯政第一个道,他不相信皇帝会写那道封王的诏书。但是他却偏偏瞧不出半点问题来,只能归于老天都在郭孝恪这边。
随着料斯政的开口,大殿里再次热闹了起来,有那道确凿无疑的诏书,郭孝恪当天下兵马大元帅,根本没任何问题,大臣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讨好郭孝恪的机会。
郭孝恪没有再推辞,而是面色如常地就了汉王位兼天下兵马大元帅,然后便结束了这次大臣们自发的朝会。
虽然大臣们并没有得到郭孝恪任何亲口的保证,但是朝会散去后,魏征和长孙无忌的亲自拜访,都让他们心中有活络了起来。
郭孝恪按照汉制将行宫分出了一块作为百官办公的南衙,虽说如今的怀远镇就是个大兵营,用不着那些大臣,但是样子总是要做给他们看的。更何况这些大臣或许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作为官僚,他们绝对是合格的。能在杨广手下任事的绝不会差到哪里去。
进了南衙之后,百官们各司其职,开始处理起宇文化及造反前积压下来的各地驿站送来的公文,写起各种公函来,写完之后盖上自己的印信,便封上了火漆交给了从北府军中调来听用的士兵。
当然除了那些被处理的公文。百官们人人都写了郭孝恪封汉王和领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公函和私人信笺,让北府军的士兵送往各地和他们的亲族好友那里,以此证明郭孝恪的地位绝对是名正言顺,毫无半点争议。
就在郭孝恪控制怀远以后。整顿备战的时候,李靖也徐徐退向了怀远的方向,他和突厥人对峙的半个月里,除了第一次他刻意安排的遭遇战后便没有再发生大的战斗。但是小规模的百人级别的战斗却打了数场,其中有胜有负。那打输的自然是他故意让诈败的,但仍旧是胜多负上,既让突厥人不敢轻举妄动,也不至于完全失去斗志。
得到李靖退兵的消息时,始毕正在可汗金帐里举棋不定,北府军的强悍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他甚至觉得自己尽发突厥族中青壮来趟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