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物贩子在唐朝-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日不是审这个,就是察那个,众人不胜其扰。后来卢祖安着人暗查,知道这位古大人,最喜碑版拓本,研读古文。本来卢鸿之前使人搜过碑刻,家中少什么也不缺这个,拓片多有复本,这一下子便投其所好,拓片如雪片般砸了过去。卢祖安又使人不拘良莠,只管多寻便好,于是成堆的拓本便直接将古大人埋在了屋里。古大人开始还略作推托,只是见了喜爱之物,不免双眼放光。于是白日鉴碑,夜间赏拓,再无闲时,忙得不可开交,再没心思来管学院之事了。
    卢鸿着人通传之后,进了训导所居室内,只见这位古大人身材不高,脸形方正,正抱着一册拓本,皱眉深思。这将拓本裱作册页之法,本也是卢鸿所创。古大人偶然见了,觉得比起卷轴更为便利,因此也采用此方装裱自己所藏碑拓。
    卢鸿进屋,只见四壁之上,挂满各种整张碑刻精拓,其上更是加满题跋,书法沉郁苍然,落款正是古铁本人。卢鸿心中也不由称赞,这位古大人书法深得金石之意,在这唐代也算一位异数。
    卢鸿上前见礼,古大人想也早闻过卢鸿金石方面的名声,当下大喜,连道免礼,请了卢鸿就坐。还没等卢鸿坐稳,古大人已经言道:“闻说卢鸿公子精于金石之学,雅擅鉴古,以后少不得要多多请教了。”
    卢鸿心中暗暗发笑,连忙道:“训导大人太客气了。卢鸿才至范阳,便已闻说大人博收碑帖,见识高妙。海内独步。以后若得机会,还要多多指点卢鸿才是。”
    古大人一听卢鸿称赞,甚是高兴,连连点头。忽然见到手中拓本,一时又愁眉苦脸地道:“唉,还说什么见识。这件东西我是前个月时偶然得到的,也不知问了多少方家,察了多少古书。便是搞不清它的来历。”
    卢鸿一听也有些惊讶,这位古大人虽然略有些迂阔,但既然日日沉于此,眼界自然差不到哪去。还有什么东西竟然连来历都搞不清楚的?
    卢鸿连忙请训导将那拓本示于自己一观。待卢鸿拿过一看。不由暗暗发笑。原来这位训导发愁的,却是《碑》。
    这《碑》相传大禹治水功成后,刻石衡山,留下古迹。其上文字。笔划头大尾小,如一般,故称“文”。字形弯曲盘转,古奥难识。此碑真伪。历来众说纷纭,概无定论。
    卢鸿也不说破,只是故作沉思道:“这件碑刻卢鸿似乎曾闻过。其名字大概是叫《碑》。此碑书法便是传说中的文。相传为上古大禹治水时所立。其文古奥难识,卢鸿也无法认得。”
    古铁一听大喜过望。跳起来拉住卢鸿道:“?此话当真?不知卢公子在何书中可见过此碑?”
    卢鸿为难地道:“也记不太清了,而且印象中记载也极为简单。但观这字体形容,应该是错不了的。古大人若是有心,不妨请同好按此搜寻,或有所得。”
    古铁听了连连点头:“我就便修书,请我各地的同窗亲友代为搜寻此碑记载。若公子什么时候想起来出处,一定要告诉我啊。”说罢又连连向卢鸿致谢,甚是诚恳。
    卢鸿见古铁如此诚挚,一时心中倒有些愧疚。只是让这位古大人沉迷金石,非只他本人乐在其中,太极书院也少去许多麻烦,还是不要打扰他为好。
    卢鸿却不知,自此之后这位古大人便长年研究碑刻金石之学,更联系各地亲朋,广为搜寻,数年后集成《金石录》刊行,竟成一代金石大家。
    此时卢鸿见古大人已经无暇再与自己相谈,已经开始盘算给哪位亲朋修书之事,连忙告辞出来。
    之后卢鸿便在书院一位本族同辈,名叫卢涛的指引下,先来拜见崔三醉与三老郑诚。1 6 K小说网。电脑站www..cn
    此时年底将近,郑知郑行已经先一步返回阳。唯这崔三醉与郑诚,均觉回去着实无味,居然同家人言道,就在卢府过年,要家中人不必挂念了。因此他二人,依然住在书院,天天论战不休。
    卢鸿一进院,便看见两班人马,分作两队,如众星拱月般拥着二人。左手一人,身着破旧道袍,头上乱发荆钗,几茎短须,面带冷笑,手携酒坛,正是崔三醉;右手一人,身着儒袍,
    发,神态肃然,凛然生威,正是郑诚。这二人身后:是形象大异:崔三醉身后一群,个个神态狂发,衣着随意,大有晋人风范;郑诚身后一排,个个衣冠峨峨,神情沉静,都似儒家正宗。
    此时正听那郑诚缓缓言道:“三醉兄此说却是大谬不然。那五行轮回之说,虽然不见于《周易》,却亦是传自上古;五德始终虽为后人演绎,亦有其根基。千年流传,岂可随便怀疑?”
    崔三醉把头连摇几摇道:“老三你这人就是食古不化。按你所说,那五行之中,金生水,火克金。前两天格物院的杨小子就亲自给我示范过,他发现了一种什么酸水,只要以之就金器,一时三刻,铁块也能销得尽净。卢鸿小子说过,天下事非经试验,空口白牙说来,以何为证?现在证据便在眼前,水亦克金,你的五行生克如何说得通?”他这厢说着,居然身后就有弟子取出一个陶瓷小瓶,其中装着似是液体,鼓噪道这便是那销金之水,声称对方如不相信,尽可当场试验。
    郑诚神态不变,依然缓缓言道:“三醉兄却须知世间事不可只观其表面。此水老夫亦有所闻,也曾与格物院中卢三问过,并非寻常之水。虽然其形为液态,怎可便以其性为水性?据说此物若不小心溅着在人身上,必然烧伤皮肤,可见其性本为火性。火能克金,恰可以此为证。”
    崔三醉哈哈一笑,将手中酒坛举起喝了一口,抹了一下口角残酒道:“老三啊老三,你这才是胡乱猜的。不说别的,老夫也曾试过,以此酸液浇于火上,那火立即熄灭。天下岂有火克火的道理?老夫手中这清烧酒,便是以火亦可点燃;莫非以你之见,这酒乃是木性不成?”
    二人便这般你来我往,争论不休。卢鸿见不是头,忙想转头离开,不想崔三醉眼尖,早看到了卢鸿进来,哈哈大笑道:“好你个卢鸿小子,一年没见,不知道辩术有何进境没有?还不快过来陪我论上一论,可不要学这郑老头子般不长进,只抱了经典,全为臆断,不知道实践之理。”
    郑诚见了卢鸿,也很高兴,对着卢鸿拱手道:“原来是卢鸿小友。小友精于辩术,更擅格物之说,便为评说一下。适才三醉老人强词夺礼,大违辩论精义,实已入了魔障。唉,须知这世间万物,怎可只观其表面。须得察其内涵,推其本源,方可得其至理。此格物致知之说,三醉兄他总是流于表面。”
    卢鸿愁眉苦脸,左推右阻,只是两人哪肯放过他?卢鸿被逼无法,只好开口对崔三醉道:“前辈所说实践出真知,确为不变的至理。那古人所传,古书所载,不可信者甚多,谁可证其为真为实?唯有经过实践检验,方可为信。”崔三醉连连点头,手中酒坛又举了起来,两眼眯着,看向郑诚,一幅不以为然的样子。16K小说网。电脑站www.16K.CN
    郑诚大急,方欲开口,卢鸿又急忙转向他道:“前辈所说察其本质,此说得物理之本。试验之法,关键便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那许多事情,并非我们眼睛见到地就是其本来面目,总须多方论证求实,归纳总结,反复推算,方可知其为真。前辈此法,自然是格物致知的不二法门。”
    崔三醉与郑诚面面相觑,同时发问道:“那我二人孰是孰非?”
    卢鸿苦着脸道:“道分阴阳,理别内外,二老俱是对的。只有卢鸿错了,没事不该跑来趟这混水。”
    “滑头!”“荒唐!”二老同声斥道。
    卢鸿说了无数好话,又道此时总须先拜会各位外聘的讲学,以免失礼。又应承改日定再来此地,与二老辩个痛快,二老才放他一马,让他先去。
    卢鸿得了大赦,立时落荒而逃。直出院门数百步,这才在另一座独立地大院外停下,长出了一口气。擦擦额头上的冷汗,当真有虎口余生之感。
    这时那陪同的卢涛也追了上来。他在族内同辈中年龄最大,已经有三十余岁,一直未曾出仕,协助卢祖安打理太极书院。此时见卢鸿这般形象,也不由擦了擦自己头上的汗道:“不瞒你说小九,每次来这院子,我都要深呼吸半天才敢进来。这小小院子,被公推为咱们太极书院第二险境。”
    卢鸿一听,不由大惊。似这般龙潭虎穴还只得第二,那第一危险地又是什么所在?
    第六卷 故园风月 第三章 最危险的地方
     更新时间:2008…10…26 11:39:26 本章字数:3247
    涛摇头叹了口气,抬起手正要说话,忽然闻得耳边一震得二人耳边轰鸣不已。之后还闻得物体散落之声未绝,竟是传自身边的院中。
    良久卢鸿耳朵才恢复正常,这才注意到身边院中浓烟未散,心中大惊,不知为何竟有此现出现。更注意到虽然响动极大,但整个书院中竟无一人出来观看相救。一旁的卢涛目光呆滞,口中喃喃地说:“又炸了……”
    又炸了?为什么要说又呢?
    卢鸿由门口看进去,只见角落一个土坑之旁,几名学生有条不紊地将早就备好的各类水管水桶细沙之类,熟练地操办起来,浇的浇捅的捅埋的埋,显然甚是熟练。旁边一个满面黑灰的长者,身上一件破破烂烂的道袍,头发烧得乱七八糟,正拿着一张纸念叨道:“比例还是不对,还是不对。为什么呢……”
    卢涛拉着卢鸿,指点着小声对卢鸿说:“这位就是杨先生。据说这位杨先生正在研究一项极为有用的化学实验,天天都要来上这么几次。开始炸得鸡飞狗跳,大人惊孩子哭。后来山长不惜花钱新建了这院子,容得他们在这里自己搞。方圆几百步内,都没人敢靠近的,均称此处为咱们太极书院第一险要的所在。”
    卢鸿目瞪口呆,连忙拉了卢涛悄悄撤退。听卢涛慢慢解释才知道,这位杨先生名唤杨道一,本是一位道士。精于炼丹之术,颇以此自傲。后来偶然见了卢鸿为太极书院作的《格物论》,其中化学试验部分一下子便将其震住了。他便寻上门来,欲寻卢鸿学那化学之术。因卢鸿已经去了长安,因此便到了太极书院中求学。因为他本精于练丹之术,因此学起来进境极快,不久之后,竟然再没有老师可以教他,于是书院便聘他为讲学。专门在格物院中教授化学。
    待卢鸿地《格物论》由朝廷刊行,格物学大盛,慕名而来太极书院求学格物者渐多,杨道一与二三好友力请单建了化学馆。与那原来的格物学教授卢祖明各据一说。卢祖明原本精于经义,对《格物学》中物理部分极有心得,向以物理为格物正宗。此时两派分庭抗礼,格物院内部也分了家。分称格物馆与化学馆。更因化学馆试验响动太大,危险颇高,因此卢祖安才单为其建了一个院落。
    卢鸿点点头道:“如此便不打扰杨先生了。明叔他们的格物馆现在怎么样?”
    卢涛道:“他们这两天都不在馆中,带着学生们为奚家的墨坊修理那水杵。这水杵原本是小十想出来的。竟然不用人工,以水力带动木杵锤打制墨,极省人工。后来小十又有新法。道是可使效率提高一倍。只是因为制墨工时颇紧。不敢让他试验。直到前几天天气冷水杵停了。才抓到机会去修理试验了。”
    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