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振大明-第5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慧等早已知道了夫君的归来,所以准备下了他最喜欢的酒菜为其接风看着家人的笑脸,唐枫也为自己最后没有走上那条路而庆幸,不然他们会怎么样自己也不能保证了
其后不久,河南方面的官军也回来了,投降的反军则被打散了放到各地,以防他们再生什么事端经这次的乱事之后,大明天下终于再次得到了平静,天灾的消散,百姓们又能安居乐业,内部自然不会再起叛乱,而东北的金国也因为自身实力的大损而没有再犯辽东
就这样,唐枫又过了逍遥的一段日子,至少暂时朝廷不会再找他的不是,一切似乎与两年前一样了但是,朝中官员们依然在盯着他,只想扎出了他的错漏之处,从而好除掉这个人,虽然唐枫已经不再理会朝中事务,但大家却还是因着惯性而盯着他……
第630章 三年后
;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就到了大明崇祯十年,又是四年过去了此时正是初秋时节,但北京城中已经有了一些凉意,满树的枯叶开始飘落,即便是皇宫大内也不能例外
走出御腾房的崇祯看着那飘零的枯叶,心里不禁想到了自身虽然自己才不过三十来岁,可是因为连年的操劳,身体明显已经有些吃不消了但是朝廷里的事情却没有因为他的勤政而得到多少的缓解,不断地有密奏上来,说一些地方的富商与官员勾结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若不是这几年老天还算保佑,又有开了海禁的苏州等地的进项,国库又要象几年前一样捉襟见肘了
虽然知道如此下去绝非大明之福,但崇祯却也没有勇气去改变这一切了当年他初登大宝的时候可以为了对付阉党冒险,但现在随着年岁的增长,这股子锐气早消磨殆尽了,而他现在若要做出改变所触及到的面又太广,朝中重臣有着太多人与地方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他是皇帝也不可能挑战整个体制的
现在唯一能让他感到安慰的就是天下还算承平,在三年前的乱事平息之后,百姓们到底是安分了下来,而东北和北方的金国与蒙古也很是消停,除了个别时候打个草谷之外,其他时候都只是与大明进行最平常的互市,也可以算是天下太平了
想到现在的太平景象,崇祯就不由得想起了被自己一直冷淡对待的唐枫这三年来,自己已经没有再与之见面了,虽然他因大功被封为了国公,但是两君臣之间的隔阂已经无法消除从三年前他所做的种种事情来看,当时他的确有了其他想法不过最后他还是妥协了,不但交出了手里的兵权,而且从此闭门在家,不参与朝事,这也是崇祯最终没有再为难他的问题所在
想到这个曾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帮了自己处理了太多问题的人,崇祯又是一声轻叹其实他们两人之间根本不必如此的,但是双方在一些理念上发生了冲突,朝中官员对他的忌惮,以及为君者与为臣者之间天然的距离,使得两个原来可以成为朋友的人最终形同陌路
现在想来,或许当初唐枫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如果那时候借着局势危急的关头开了数处海港,又或是清洗朝中官员的话,现在的朝政也不会到积重难返的境地但当时这么做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也太过凶险,所以最终他也没能同意唐枫的意思正是因为这一层,才使得两君臣越走越远,最终到了今天的地步
但是崇祯并不后悔,唐枫是臣,他只有为自己尽忠的责任,根本无权让自己这个皇帝为此而后悔不过现在,崇祯倒是有意让福建、两广等地的沿海所在也开海,这样一来朝廷的收入才能多上一些可是这也有一个难处,那就是这么一来,当地官员就会上下其手,到时候肥了他们,朝廷倒未必能得多少好处而且朝中还有着大批的守旧臣子,他们对这种破坏祖宗定制的行为还是很反对的,即便是皇帝的意思,他们也不会买帐
“唉,国事艰难哪”崇祯沉重地叹了口气,他感觉着自己所掌握的大明朝就象是眼下的秋天一般,已经没了多少生气,若是再有什么暴乱的话,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能为国平乱了唐枫他是不准备再用了,一次不忠百次不用,这个人还是养在身边比较妥当
活动了身体,使久坐的感觉消失之后,崇祯再次回身,他还有着大量的奏章需要批复,这也是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了就当崇祯重端坐回了龙案前,开始审视下一本奏章的时候,一个内侍急匆匆地奔了进来:“圣上,有甘肃的八百里加急”
“嗯?呈上来”崇祯立刻将手中的奏章放下,伸手接过了那份急报他的心里顿时就生出了不好的预感,似乎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又要发生了果然,在看了这份急报之后,崇祯的面色就变得铁青了,他好半天才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吩咐道:“去将几位阁老都叫进宫来”甘肃再次出现了叛乱,而这一次的叛乱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官兵这显然比之前陕西等地的乱事加的严重,官军可不是那些拿锄头的农民所能比的
内侍不敢怠慢,道了一声领旨后,就急忙往外而去在有了魏忠贤的前车之鉴后,崇祯对宫里的这些太监还是很严厉的,虽然有些事情需要他们来做,甚至还重开了东厂,但一旦有人说错话,做错事,那惩罚也是极重的,非残即死所以现在宫中的太监可以说时刻都夹(紧了尾巴做人,不敢得罪任何一人
不过一会儿,几名内阁成员就陆续地赶来了此时尚是办公时刻,所以这几位朝中重臣尚在值房,被人一叫就赶来了“陛下,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那温体仁作为内阁首辅,当仁不让地首先问道
“你们自己看”皇帝将手中的急报递了过去,众人一看之下,面色都是一紧
“陛下,此事可不能小视啊,必须尽快派出了大军前往平乱,不然……”
“朕自然知道此事不容再拖,但是问题却是该派什么人去平乱呢?这次举事的可是当地的官军哪,若不是善战的军队,根本就很难压下了他们一旦平乱失败,朝廷的面子有失事小,助长了他们的气焰,使多人投入其中就事大了几位都是朝中的重臣,想必能给朕一个适当的人选?”崇祯忧心地道
“陛下,臣举荐陕西巡抚洪承畴,他虽然是文官出身,但却曾于陕西乱事时以寡破众,打出了我们朝廷的威风,显然是个知兵的人而且他对皇上一直忠心耿耿,正是可用之人”周延儒第一个说道,他显然想要抢一抢温体仁的风头
“陛下,臣以为此人不妥当初陕西的乱事起事者不过是一些寻常的农民,如何能与眼下的这些反贼相比?他虽然读过一些兵腾,但终究不是将领,所以臣以为他并不合适臣建议再次令辽东的精兵去平乱,那里不但兵精,而且将领也个个不凡”温体仁立马道
周延儒听他这么一说还想反驳,但是他的话却被皇帝给打断了:“朕也觉得该是派辽东军去平乱比较好当初那些农民起事,陕西、山西乃至河南的卫所官军都抵敌不过,眼下甘肃那边就不要说了要是带去的兵马无用,即便他洪承畴再行,也是无可奈何的”
“陛下圣明”见自己又胜了一筹,温体仁得意地笑了一下,落在周延儒的眼里格外的刺眼所以他又说道:“那却不知温大人打算让什么人挂帅啊?”
“这个……臣以为当初平息陕西乱事的吴三桂乃是将门之后,为人干练,可为主帅”一时间他也想不出什么适当的人选,最终拿出了一个最有印象的人来现在唐枫的名字在朝中成了一个禁忌,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提及,所以他只说吴三桂
“准了”崇祯点头道,他也记得这个人,他能被唐枫推崇,显然很不简单
“这次的乱事绝对不能等闲视之,所以后勤方面还望几位爱卿多多费心了”崇祯又吩咐道
“臣遵旨”众人连忙一声答应,随后便出宫去准备一切了看着他们退下,崇祯的心才稍安,他不觉又想起了唐枫,以往一有这种大事,自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唐枫,但这三年来,自己已经不再找他商议大事了“哼,朕倒要看看,我大明朝廷人才济济,是不是不用你了,这天下就真的没人能帮着朕一道治理了”
若说现在朝中臣子在北京的府邸中谁家最是冷清,那就非安国公府莫数了这三年来,安国公唐枫从炙手可热的皇帝肱骨之臣成为了朝廷的边缘人氏,可以说是看尽了人间冷暖那些朝里的大人们,没有一个再登门相见,就连锦衣卫方面的人也不见了,这就是在传达着一个信号,唐枫的前途已经彻底完了虽然他有着国公的身份,但是只要他做出一点违法的事情来,想必官府就会拿他开刀了
显然,安国公府上下人等也很明白这个道理,所有人都很安分,少有外出的,不要说生什么事端了如此一来,当年为百姓津津乐道的唐枫就难为人所记住了,不过似乎这也是唐枫希望看到的他已经知道皇帝对自己的心意,只要自己不再生事,那朝廷会看在自己曾立下过的无数功劳而养着自己和家人,可要是真出了事情,不单是自己,自己的妻儿也不能得保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表象,在平静和冷清的表象之内,唐枫依然有着让人不能忽视的力量,那就是长久以来看似已经与他没有了任何交集的锦衣卫
崇祯当初为了监视唐枫,让人重开出了东厂,这让一直就与东厂争夺大权的锦衣卫生出了戒备之心他们可没有忘记几年前的事情,那时候的东厂全面压倒了锦衣卫,使他们沦为东厂的走狗,这一幕所有锦衣卫的人都不想再现
可他们也知道,论起和皇帝关系的远近,自己这些外臣怎么都比不过宫里的近侍们,所以他们必须要有一个强硬的领导人物这个人很快就被他们定为了唐枫,以前正因为有他,锦衣卫才能从东厂的压迫下走出来,虽然现在他已经成了朝中的边缘人物,但大家却还是相信着他,肯以他为首不过应唐枫的要求,这一点并没有为外人所觉,就是锦衣卫中地位较低的百户以下的人,也全不知情
正因为有着锦衣卫的帮助,唐枫虽然一直闭门在家,对外面的局势依然有着一个清楚的认识,对朝内外的大事也能掌握就像现在,虽然已经到了两天了,但唐枫的腾房里依然亮着灯光,在他的对面,一人正仔细地叙述着甘肃的事情此人正是如今锦衣卫的指挥使白亮峰
听完了事情的叙述之后,唐枫面带忧虑之色:“没想到这才不过三年,天下又不得安宁了不过若是朝廷肯用吴三桂和辽东军出手,应该能平息乱事对了,此番我们锦衣卫在甘肃等地的兄弟可以借机做些事情,只要立了功劳,朝廷就会对锦衣卫有所看重,到时候我们与东厂之间的争斗也会有利一些另外也可以与辽东军之间有所关联,有了他们相助,我们的实力也能得到增强”
“这一点卑职也想到了,但是辽东军向来自成体系,所以我们的人很难与他们有联系啊这一点……”说着白亮峰看了唐枫一眼唐枫立刻就知道了他话里的意思,很明显这是想要自己为之牵线搭桥了的确,整个北京城中,还有谁比自己与辽东军的关系密切呢?
对这个请求,唐枫没有太多犹豫就一口答应了下来:“这样,我就给你们写一封信,到时候叫兄弟们拿此去与辽东的将士们相见想必我这点面子总还是有的”
“多谢国公”白亮峰感激地道:“最近东厂的势力越发的大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