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左传-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君文王克息,获三矢焉。伯棼窃其二,尽于是矣。”鼓而进之,遂灭若敖氏。
初,若敖娶于云阝,生斗伯比。若敖卒,从其母畜于云阝,淫于云阝子之女,
生子文焉。云阝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云阝子田,见之,惧而归,以告,遂
使收之。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故命之曰斗谷於菟。以其女妻伯比,实为令尹
子文。其孙箴尹克黄使于齐,还,及宋,闻乱。其人曰,“不可以入矣。”箴尹
曰:“弃君之命,独谁受之?君,天也,天可逃乎?”遂归,复命而自拘于司败。
王思子文之治楚国也,曰:“子文无后,何以劝善?”使复其所,改命曰生。
冬,楚子伐郑,郑未服也。
◇宣公五年
【经】五年春,公如齐。夏,公至自齐。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叔姬。叔孙得
臣卒。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楚人伐郑。
【传】五年春,公如齐,高固使齐侯止公,请叔姬焉。
夏,公至自齐,书,过也。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女,自为也。故书曰:“逆叔姬。”即自逆也。
冬,来,反马也。
楚子伐郑,陈及楚平。晋荀林父救郑,伐陈。
◇宣公六年
【经】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夏四月。秋八月,螽。冬十月。
【传】六年春,晋、卫侵陈,陈即楚故也。
夏,定王使子服求后于齐。
秋,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晋侯欲伐之。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以
盈其贯,将可殪也。《周书》曰:‘殪戎殷。’此类之谓也。”
冬,召桓公逆王后于齐。
楚人伐郑,取成而还。
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为卿。伯廖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
《丰》ⅲⅵ之《离》ⅵⅵ,弗过之矣。”间一岁,郑人杀之。
◇宣公七年
【经】七年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夏,公会齐侯伐莱。秋,公至自伐莱。
大旱。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
【传】七年春,卫孙桓子来盟,始通,且谋会晋也。
夏,公会齐侯伐莱,不与谋也。凡师出,与谋曰及,不与某曰会。
赤狄侵晋,取向阴之禾。
郑及晋平,公子宋之谋也,故相郑伯以会。冬,盟于黑壤,王叔桓公临之,
以谋不睦。
晋侯之立也,公不朝焉,又不使大夫聘,晋人止公于会,盟于黄父。公不与
盟,以赂免。故黑壤之盟不书,讳之也。
◇宣公八年
【经】八年春,公至自会。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辛巳,有事于
大庙,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籥。戊子,夫人赢氏薨。晋师、白狄
伐秦。楚人灭舒蓼。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赢。
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城平阳。楚师伐陈。
【传】八年春,白狄及晋平。夏,会晋伐秦。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
而苏。
有事于大庙,襄仲卒而绎,非礼也。
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
晋胥克有蛊疾,郤缺为政。秋,废胥克。使赵朔佐下军。
冬,葬敬赢。旱,无麻,始用葛茀。雨,不克葬,礼也。礼,卜葬,先远日,
辟不怀也。
城平阳,书,时也。
陈及晋平。楚师伐陈,取成而还。
◇宣公九年
【经】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公至自齐。夏,仲孙蔑如京师。齐侯伐莱。
秋,取根牟。八月,滕子卒。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晋
荀林父帅师伐陈。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宋人围滕。
楚子伐郑。晋郤缺帅师救郑。陈杀其大夫洩冶。
【传】九年春,王使来征聘。夏,孟献于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
秋,取根牟,言易也。
滕昭公卒。
会于扈,讨不睦也。陈侯不会。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陈。晋侯卒于扈,乃
还。
冬,宋人围滕,因其丧也。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礻日服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
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
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泄冶。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其泄冶之谓乎。”
楚子为厉之役故,伐郑。
晋郤缺救郑,郑伯败楚师于柳棼。国人皆喜,唯子良忧曰:“是国之灾也,
吾死无日矣。”
◇宣公十年
【经】十年春,公如齐。公至自齐。齐人归我济西田。夏四月丙辰,日有食
之。己巳,齐侯元卒。齐崔氏出奔卫。公如齐。五月,公至自齐。癸巳,陈夏征
舒弑其君平国。六月,宋师伐滕。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晋人、宋人、卫人、
曹人伐郑。秋,天王使王季子来聘。公孙归父帅师伐邾,取绎。大水。季孙行父
如齐。冬,公孙归父如齐。齐侯使国佐来聘。饥。楚子伐郑。
【传】十年春,公如齐。齐侯以我服故,归济西之田。
夏,齐惠公卒。崔杼有宠于惠公,高、国畏其逼也,公卒而逐之,奔卫。书
曰“崔氏”,非其罪也,且告以族,不以名。凡诸侯之大夫违,告于诸侯曰:
“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庙,敢告。”所有玉帛之使者,则告,不然,则否。
公如齐奔丧。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饮酒于夏氏。公谓行父曰:“征舒似女。”对曰:
“亦似君。”征舒病之。公出,自其厩射而杀之。二子奔楚。
滕人恃晋而不事宋,六月,宋师伐滕。
郑及楚平。诸侯之师伐郑,取成而还。
秋,刘康公来报聘。
师伐邾,取绎。
季文子初聘于齐。
冬,子家如齐,伐邾故也。
国武子来报聘。
楚子伐郑。晋士会救郑,逐楚师于颍北。诸侯之师戍郑。郑子家卒。郑人讨
幽公之乱,斫子家之棺而逐其族。改葬幽公,谥之曰灵。
◇宣公十一年
【经】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公孙归父会齐
人伐莒。秋,晋侯会狄于欑函。冬十月,楚人杀陈夏征舒。丁亥,楚子入陈。
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
【传】十一年春,楚子伐郑,及栎。子良曰:“晋、楚不务德而兵争,与其
来者可也。晋、楚无信,我焉得有信。”乃从楚。夏,楚盟于辰陵,陈、郑服也。
楚左尹子重侵宋,王待诸郔。令尹蒍艾猎城沂,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
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干,称畚筑,程土物,议远迩,略基趾,具糇粮,度有
司,事三旬而成,不愆于素。
晋郤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服于晋。秋,会于欑函,众狄
服也。是行也。诸大夫欲召狄。郤成子曰:“吾闻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
以求人?能勤有继,其从之也。《诗》曰:‘文王既勤止。’文王犹勤,况寡德
乎?”
冬,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谓陈人无动,将讨于少西氏。遂入陈,杀夏
征舒,轘诸栗门,因县陈。陈侯在晋。
申叔时使于齐,反,复命而退。王使让之曰:“夏征舒为不道,弑其君,寡
人以诸侯讨而戮之,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何故”对曰:“犹可
辞乎?”王曰:“可哉”曰:夏征舒弑其君,其罪大矣,讨而戮之,君之义也。
抑人亦有言曰:‘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
之牛,罚已重矣。诸侯之从也,曰讨有罪也。今县陈,贪其富也。以讨召诸侯,
而以贪归之,无乃不可乎?王曰:“善哉!”吾未之闻也。反之,可乎?对曰:
“可哉!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之也。”乃复封陈,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
夏州。故书曰:“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书有礼也。
厉之役,郑伯逃归,自是楚未得志焉。郑既受盟于辰陵,又徼事于晋。
◇宣公十二年
【经】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楚子围郑。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
子战于邲,晋师败绩。秋七月。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晋人、宋人、卫
人、曹人同盟于清丘。宋师伐陈。卫人救陈。
【传】十二年春,楚子围郑。旬有七日,郑人卜行成,不吉。卜临于大宫,
且巷出车,吉。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楚子退师,郑人修城,进复围之,三月
克之。入自皇门,至于逵路。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
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其
翦以赐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若惠顾前好,徼福于厉、宣、桓、武,不泯其
社稷,使改事君,夷于九县,君之惠也,孤之愿之,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君
实图之。”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
其民矣,庸可几乎?”退三十里而许之平。潘尫入盟,子良出质。
夏六月,晋师救郑。荀林父将中军,先縠佐之。士会将上军,郤克佐之。赵
朔将下军,栾书佐之。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巩朔、韩穿为上军大夫。荀首、
赵同为下军大夫。韩厥为司马。及河,闻郑既及楚平,桓子欲还,曰:“无及于
郑而剿民,焉用之?楚归而动,不后。”随武子曰:“善。会闻用师,观衅而动。
德刑政事典礼不易,不可敌也,不为是征。楚军讨郑,怒其贰而哀其卑,叛而伐
之,服而舍之,德刑成矣。伐叛,刑也;柔服,德也。二者立矣。昔岁入陈,今
兹入郑,民不罢劳,君无怨讟,政有经矣。荆尸而举,商农工贾不败其业,而卒
乘辑睦,事不奸矣。蒍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
中权,后劲,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能用典矣。其君之举也,内姓选于
亲,外姓选于旧;举不失德,赏不失劳;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
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
若之何敌之?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子姑
整军而经武乎,犹有弱而昧者,何必楚?仲虺有言曰:‘取乱侮亡。’兼弱也。
《汋》曰:‘於铄王师,遵养时晦。’耆昧也。《武》曰:‘无竞惟烈。’抚
弱耆昧以务烈所,可也。”彘子曰:“不可。晋所以霸,师武臣力也。今失诸侯,
不可谓力。有敌而不从,不可谓武。由我失霸,不如死。且成师以出,闻敌强而
退,非夫也。命为军师,而卒以非夫,唯群子能,我弗为也。”以中军佐济。
知庄子曰:“此师殆哉。《周易》有之,在《师》三之《临》三,曰:‘师
出以律,否臧凶。’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众散为弱,川壅为泽,有律以如己
也,故曰律。否臧,且律竭也。盈而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也。不行谓之《临》,
有帅而不从,临孰甚焉!此之谓矣。果遇,必败,彘子尸之。虽免而归,必有大
咎。”韩献子谓桓子曰:“彘子以偏师陷,子罪大矣。子为元师,师不用命,谁
之罪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