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铁枪杨铁芯-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瀛洲军的办事效率那是相当的快,仅仅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便完成了打扫战场的任务,然后便连夜压着俘虏、重上船往定海而去。

至于杨铁心这个主帅,则早在战事结束没多久,便领着一部精锐,登船上海赶往山东。

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不到两日的功夫,杨铁心所部已经到了淮河入海口处。

杨铁心正要吩咐手下军士去查探一下前线的战况呢,忽有军士来报,前方发现一队总计有三百余艘的海秋战舰。

海鳅战舰是目前宋军之中的主流配置战舰,是能够航行于海上的帆船。其规模不大,一般一艘船也就容纳百名左右的军士。

眼前有三百艘战舰,那就说明,大概有三万的大宋水师赶到。

“不在前线和山东方面派出的军士对峙,却跑到外海上来。难道,这帮家伙,还有什么别的心思不成?”

“又或者,这帮家伙,是打算南下救援临安的?”

“唔,若果真如此的话,倒是不能让这帮家伙南下去捣乱!”

打定主意,杨铁心当即传令三军,准备海战。

这厢瀛洲军刚刚列好阵势准备迎敌,对面的宋军也发现了杨铁心这伙船队。

宋军水师一向威武雄壮,否则的话,也不可能让南宋小朝廷在金人铁骑的包围下幸存这么久。

可惜遇到瀛洲军。

虽然瀛洲海军的海上实战经验也几乎为零,可瀛洲军训练的次数多啊!尤其是战术理念,明显比宋军高出一筹。

眼见宋军驾驶着小海鳅船,以近乎蛮不讲理的姿态恶狠狠地撞向瀛洲战船,杨铁心不由得嘴角为翘,暗骂了一句不知死活。

这厢的瀛洲军根本就不用杨铁心指挥,便在海面划过一道弧线,以一侧船舷对着宋军的战舰防线斜切了过去。

直到瀛洲军即将与宋军侧身而过之际,两名负责海上指挥的统制这才急吼吼地传令道,“开炮!给我轰死他个娘亲的!”

第二百九十七章山东困境

宋军水师的主力是海鳅战舰,属于小型战舰,平均每艘战舰容纳军士约百人。

在大海上,这种小型战船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不稳。

因为宋军造船的时候,便主要是为了在内河上航行,并没有特意将底盘造得更低,一旦开得过快,很容易出问题。

事实上,宋军的战船也没法开得太快,至少比不上瀛洲海军的战船。

至于战船上配置的火炮,宋军方面的个头倒是足够大,可威力一般,射程又太近。

于是,经过了两轮的试探性对轰之后,宋军水师便完全落入了被动挨揍的局面。

逃,逃不掉,打够不着!

宋军水师虽然战船数量够多,可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瀛洲海军在周围绕来绕去,一轮又一轮地将炮火倾泻在宋军水师的头顶。

仅仅半个时辰的功夫,宋军水师便折损了小半,余下的覆灭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队瀛洲水师自后方追了上来。

这却是山东方面派来的追兵。

两厢会合后,瀛洲海军的火力再次增强,宋军水师以更快的速度走向灭亡。

本就被宋军欺负得没脾气,见此情形,余下的那些宋军们很是明智地选择了投降。

收拢残兵的过程并没有出什么意外,这些本就作战意识不慎坚决的宋军,蒲一当了俘虏,就倒豆子一般地将所知道的情况尽数招了出来。

“大宋八十万禁军尽皆接到诏书,被要求暂时放下一切任务,紧急驰援临安城?”

对此,杨铁心仅仅是点了点头,便没再留意。

以南宋小朝廷的一贯作风来看。这事儿没什么稀罕的。

如此说来,山东方面的压力应该少了很多吧?

心中想着,杨铁心连忙把前来追杀宋军水师的几员小将尽数唤到自己的船上询问了一番,这才知道,果真如此。

杭州城破没多久,在前线与山东军对峙着的大宋军队迅速撤走。看那去向,赫然是临安方位。

而宋军的那部水师也同样接到了南下封锁杭州湾的消息,不过行动的只是宋军水师的一部。

因为,余下的宋军水师还肩负着另一个重任,那就是监视山东军,为宋军主力人马撤退打掩护。此外还有顺带着监视金军,防止其南下之意。

这正因为事情繁杂,故而直到如今,这些大宋水军方才自黄河口入海。

可惜的是。这伙南下的宋军运气不大好,刚刚出海就遭遇瀛洲水师的围追堵截,半路就全军覆没了。

顺手灭了宋军水师一部,杨铁心倒是没有志得意满,因为,宋军水师的大部,可都还在江淮流域、长江流域盘踞着呢!

一旦这些宋军拧成一股绳,那威力绝对补课小视。

只是。眼下,杨贴心暂时还没心思理会这些南宋水军。

杨铁心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要赶在黄河彻底冰封之前,一举击溃金军南下山东的那些金军铁骑。

否则,一旦黄河水彻底结冰,金军便可是无忌惮地越过黄河,在山东境内纵横驰骋。

到了那时。本就骑兵数量和质量都不如金军,一旦再失了地利,后果不堪设想!

念及此处,杨铁心没再海上多做停留,仅仅留下一部人马慢慢打扫战场清点俘虏。而杨铁心本人,则轻车简从,直扑山东而来。

当杨铁心再次回到山东的时候,整个山东的军民,顿时沸腾了起来。

面对松军和金军的联合威逼,别说是那些普通百姓,就山东境内的许多瀛洲军,也心底很是发虚,不知山东大军在宋金两国的数十万铁蹄之下,还能够幸存多久。

之所以如此悲观,实在是,宋军和金军联合之后,势力实在太过庞大了,大到让人很难提起

尤其是杨铁心这个主心骨离开山东秘密南下杭州之后!

而今,杨铁心这位王爷的出现,还带了一场大胜的消息回来之后,毫无疑问,相当于给疲惫的宋军打了宋军主力一针的强心剂。

当下,在不半个时辰的时间里,关于杨铁心这个主帅得胜而回的消息便已经传遍了整个益都府,并有加速蔓延之态。

对于这些,杨铁心可没什么心思理会。

杨铁心更关心的是,到了现在,金廷方面可有什么举措。

可等到两方的情报汇总上来之后,杨铁心不由得眉头紧锁了起来。

“愁啊!”

从开始南下攻打山东之日起,金军就就不断地汇聚而来。

时至今日,光是河北一地,就汇聚了最少二十万的金军铁骑,而且这数量,还在有条不紊地增加着。看那架势,似乎金廷的主力,都在向山东汇聚。

有了这么多的人马,只要时机一成熟,渡江北上,就算瀛洲军素来精锐,只怕也要恨恨地头疼一番,一个不慎,丢了山东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真是个麻烦!

更麻烦的则是,随着秋季一天一天的过去,气温也一日比一日的低,呆到再过半个多月,可就要到霜降时节了,那时,地面可就要开始结冰了!

霜降过后,便是立冬,北方开始真正进入冰雪覆盖的时节,黄河冰封也就不远了。

如果山东方面没法再黄河冰封之前破局,等待山东军民的,必将是一场天大的灾难。

“怎么办?怎么办?”

“硬拼肯定是不行的!”

在平原上以步卒对阵骑军,尤其是大规模的精锐骑兵,那和找死没多大区别!

即便是瀛洲军有炮火掩护,可如果金兵发疯的话,数十万骑兵一齐冲阵,瀛洲军的那点儿炮兵,只怕还真就封锁不住。

而炮兵一旦被骑兵近身,那结果绝对是场灾难!

正面硬抗肯定是不成了,如此,那就只剩下智取一途。

断粮道,似乎不成!

以步卒去断骑兵的粮道,貌似有点儿异想天开。

水攻,似乎条件不成熟!

火攻,局限性也很大,而且金兵不是傻子!难度颇为不小!

难不成,也要向对付南宋小朝廷一般,给它来个釜底抽薪,直取中都?

第二百九十八章奔袭中都

突袭中都,这个念头刚刚在杨铁心的脑海里一闪现,便迅即生根发芽。

从山东出发偷袭中都,理论上是非常有可能的。

因为,山东往中都,光是水路就有两条路径可选。

一条是沿隋炀帝杨广时代开凿的永济渠北上,直抵中都。

另一条则是沿海陆北上,在潞河口(天津一带)逆流而上,杀进中都。

永济渠是人工运河,河面并不宽阔,而且由于永济渠承担着自河北山东往中都运粮的重任,沿途多处都有金军的重兵把守。

如此,较为可靠一点儿的方案自然就是又海陆行军了。

金军不善水战,连大宋的水师都打不过,海上作战的经验更是几乎为零。

所以,自海陆行军,对于瀛洲军而言,风险最小。

可问题也不是没有,相反还很多。

首先就是攻城的问题。

中都作为金国都城,金兵的数量自然不可能少,保守估计也的有七八万之数。

如果金廷事先收到风声,开始调集人马的话,几天之内,聚起三五十万的大军,应该不是什么问题的。

而瀛洲军千里奔袭,所带的人马不肯能太多,五万大军便已经是极限了。

要知道,潞河口入海处,可不像杭州湾外那般,还有个镇海诸岛可供周转休憩,光是粮草辎重这一项,就相当的麻烦了。

况且那中都城城高池深,如何攻打,也是个相当让人头痛的事情。

因为,瀛洲军败不起啊!

金军势大,背后有个强大的金国支撑着,拜个一阵两阵、三阵五阵都不是问题。只要没一下子亡国灭种,就算伤筋动骨,也可以慢慢缓过来。

可瀛洲军却不同,根基太薄,一旦落败,只怕十年之内。都无力北伐了。

只是,此行可能的收获,与可能遭遇的风险相比,却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若果真能够打到中都,就算最终不能一战灭了金廷,可只要打得不太差,就绝对能够把那些金人给吓破胆了!

如此,便有八层以上的把握解去山东的窘境。

若是绸缪得当,又运气够好的话。一举灭掉金国也并非没有可能。

那时,就算瀛洲方面无法全占金国之地,可占下山东河北这两大粮仓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若再能凭此发展十年,只怕南宋小朝廷,也不是瀛洲方面的对手了!

斟酌了再三,杨铁心最终还是一咬牙,以狠心,下定决心。兵发中都。

这种千里奔袭的打法,重在出其不意。关键是要战法灵活。

秉承着这一原则,杨铁心把手下几员大将挨个过了一遍,却没找到一个合适的。

没计奈何,杨铁心只得再次决定亲征。

而在此之前,杨铁心还要安排一下山东方面的事情。

南宋小朝廷应该已经被杨铁心给吓怕了,估计短时间内。没可能大规模进犯山东,故而只需派一支人马守住淮水沿河监视南宋方面即可。

东平府一线虽然也与金国毗邻,可要么隔着运河,要么隔着黄河,要么就是隔着泰山。金军的铁骑要想从此经过,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故而这一线也只需派兵把守,不让金军偷渡即可。

倒是济南府一线,虽然有北清河将山东与金国隔开,可以金国大军的能力,想要渡河也不是没有办法!

一旦金军铁骑进入山东腹地,就算不能彻底灭了山东各路人马,可把山东府搅个沸反盈天,应该还是很容易滴。

此行北上,福祸难料,杨铁心要设法保证,让金兵即使到了黄河冰封之时,也没办法渡河南下。

可北清河上下游相距足有近千里,可供渡河的地方也不止一处。

一旦黄河冰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