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鬼才-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哥,弟一路游历,所见确实不少,天下乱,百姓苦,世家大族,无论寒富,皆开始走上前台,如今这天下,不过是一群世家所操纵之玩物而已,若是想要为国为民,前路甚艰。”即便是面对着自己的大哥,诸葛亮也没有将话说的很明白,只是他所想要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是在明显不过了。一句话,不但将如今天下的现状道了明白,还委婉的出言对着诸葛瑾劝解了一句。
如今,诸葛亮年才十四,也难为他能够看得这样透彻,诸葛瑾可以确信,即便是家中的父亲与伯父二人,眼光也没有诸葛亮高。对于自己这个二弟,诸葛瑾还真不怎么了解,他不清楚,他心中的抱负与自己的二弟,到底有没有无解的冲突?让他感到担心的也只有一点,是以他看着诸葛亮,很是直接的问了出来:“汉室可兴否?”
诸葛瑾说完,眼睛便直愣愣的盯着诸葛亮,生怕会错过些什么,一眨也不眨的,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那本来坚定的信念,居然在这一瞬间不易察觉的颤动了下。
屋中,因为着这简短的五个字,忽然间陷入了凝滞之中,沉闷的气氛就算是一旁没怎么看的明白的诸葛珪都感觉到压抑,诸葛亮眼神清澈,丝毫不曾闪躲的看着自己大哥,良久后却是忽然展颜笑了……
第二百六七章:兄弟相论,天纵之姿(下)
年关临近,一大早起外面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作为琅琊城中最大的一家士族,过年就更要讲究了,与外面的喧嚣不同,屋中的气氛却近乎凝滞了起来。热书阁
“大哥却是在考校弟弟吗?”诸葛亮忽然间面露笑容,顿时将屋中沉闷的氛围击打的四散溃落,冲着诸葛瑾粲然的笑了起来。
“呼……”诸葛瑾紧握着的手悄然间松开了不少,刚才却是太过紧张了,此时放下心神,顿时便觉得后背上湿漉漉的,只是在这么一瞬间,衣衫竟然被打湿了。微不可查的甩了甩手,想要将手心中的粘湿甩开去,一颗心渐渐放回了肚中。
“也好,就听听亮儿如今见识如何吧?”身子微微松了下,将重心再次放回到椅背上,诸葛瑾嘴角处牵扯出一抹微笑,眼角悄然瞥了一眼父亲,眼眸顿时盯在了诸葛亮身上。
“如今天下,可谓三分,自诸侯灭掉了袁术之后,中原之地兄长一家独大,周身只余袁绍、吕布、刘备三家,却不可与兄长争锋;关中之地,曹操挟有天子,更兼得如今得回传国玉玺,其势更盛,周身虽有马腾、韩遂、刘焉之徒,然多无能、蛮勇之辈,不足为惧;再说西南之地,那孙坚也可谓是一方人杰,刘表与其相比,实乃是天壤之别,以弟观之,荆州全境落入其手也只是时间问题,诸侯讨袁,若是其能全的长江之地,或可与兄长一争天下,只是如今,长江一半却落入兄长之手,其人所成,便徒然多了无数变数。”听了诸葛瑾之言,诸葛亮脸上的笑意更加多了起来,起身于座位之上,缓缓于屋中踱起了步子。
诸葛珪愣住了,看着面前沉稳的踱着步子的诸葛亮,眼中写满了震惊。此时才年过十四岁的诸葛亮,身高也只有七尺不到,也就是现代社会称呼中的一米六左右,一身长衫翩然其身,将他一身儒雅的气势烘托而出,若不是那俊朗英气的脸庞上仍就显露着稚嫩,谁能看得出此时的他才仅仅只有十四岁?诸葛珪有些无语的看着两个儿子,心中一阵欢喜,一阵无奈。
想想也是,一个年才十四的少年儿郎,眼光竟然看得比他还要远,行事沉稳、心思细腻比他还要强,一个年刚二十,可以说是已经位极人臣,反过来看他这个当父亲的,比起两个儿子却差了不止一丝半点,让他能如何?也只有这洗具与杯具交替纠结了。
“哈哈哈……”诸葛珪不出声,诸葛瑾却是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不愧是我家二弟,果然非是寻常之人,好,好,好,这一番见解,天下间也只怕少有人能够看出,父亲,我诸葛瑾振兴有望矣!”接连三声叫好,显示出诸葛瑾心中的兴奋,更何况诸葛亮话语之中连透露出的那种对他的支持,才是真正让他高兴到极致的,高兴之下,诸葛瑾也不管自己在父亲面前是否失了礼,当即大笑了出声,最后一句却是对着诸葛珪而言的。
“兄长……”诸葛亮毕竟还年少,更兼得他打小就是以着诸葛瑾为目标而努力着的,此时听见自己的言论得到大哥的认同,不由得看着诸葛瑾叫了出声,神情中满是激动。
诸葛瑾没有再言,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看着诸葛亮,轻轻的点了点头。
“哈哈哈……兄友弟恭,合该诸葛家大兴。”诸葛珪看着两人,忽然间放声大笑了起来。
这些年,诸葛珪与诸葛玄二人已经将家族的事情基本上都放下,心神自在之下,诸葛珪仿佛是一下子年轻了不少,鬓白的发髻下,脸庞之上也也丰腴了不少,再不似之前一样瘦弱,这一笑起来,脸庞上的肉一晃一晃的,顿时震颤不已。
提及诸葛家,诸葛瑾脸上的神色不由的变了一下,这些年,他一直在忙碌着手中的事情,很少来管到家中的事情,基本上是由着德叔在操劳。
对于诸葛家,诸葛瑾没有丝毫的觊觎,只是他下面两个弟弟年岁皆不大,即便是稍大一些的诸葛亮,过了年也不过才十四岁,虽然说这时代的人当家却是足够早了,诸葛瑾却是不愿因为着家中的事情,而让他这个弟弟分了心,若是因此将他一身的本事浪费掉了,诸葛瑾估计可以找块儿豆腐撞死了。
只是,这些事情只有他自己明白,又该如何来张这个口呢?
诸葛珪小哥不停,没有注意到诸葛瑾脸上细微的变化,诸葛亮却是不同,见此心中一动,便已是知道了其中缘由。
“大哥可是在为家族忧虑?”诸葛亮打小便生活在大哥的光环之下,对于此,他心中并没有如同一些人一样生出嫉恨之心,反而对于大哥平日里对他的照顾一一记在心中,年岁的增长下,无论是学识还是见解,他皆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自然已经很是知晓自己父亲与伯父的能力,家族中能够有着今日的模样,却完全是大哥之功,此时见诸葛瑾皱眉,他心中很自然的以为大哥是舍不下家族,不由的张口言道:“弟生平之志,便是助大哥扫平**,家族中有着大哥在便安好,弟实不愿插手家中事务。”
前些日子,大伯诸葛玄已经向着两人征询了下将家主之位传给老二诸葛亮,如今诸葛亮已经快要十五岁,已经完全可以接手家中事务了,诸葛瑾的野望十分之大,诸葛玄与诸葛珪二人商讨许久,还是想要将家族自诸葛瑾势力中分立出来,即便是将来有些变故,也好为诸葛家留下些底子。
诸葛亮之言,顿时将失神中的诸葛瑾惊醒了过来,自他出现至今,历史已经在开始发生着不可琢磨的变化,诸葛瑾是真的不能肯定,他的到来会不会将他那个历史上妖孽一般的弟弟给抹杀掉了,也是由此,对于诸葛亮,他才一直放任他在外学习、游历,而不是将他带在身边,虽然说他手下中贾诩、田丰、沮授等人没有一个是弱者,只是比起他这个弟弟来说,却总是差上了一些,他心中明白,若是将弟弟诸葛亮留在身边,反而会限制住他今后的发展,最多也就是培养出一个可比肩贾诩一般的人物,而这,却不是他想要的。
“亮儿,大哥并不是舍不下家族,你也知晓,大哥对你很是期望,古语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与三弟两人便是我诸葛家的希望,如今你年岁还小,哥只是怕你因为家族而止住了成长的脚步,这让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啊。”诸葛瑾说着,眉头却是皱的更加厉害了,可见他心中也很是纠结。
一旁,诸葛珪静静的听着两人言论,并不开口说话。其实,此处有着诸葛珪在场,诸葛瑾所说之话很多已经是于礼不合了,只是家中之事由来都是他在经手,而且其手下有着无数的人受其约束,可以说他已经习惯了一些事情,在他这无意间已经表露了出来。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道异色,诸葛瑾之言,明显与他理解的有了出入,只是他毕竟也是一个聪明之人,脑中一转,很快的便想了明白。
权利动人心,诸葛瑾如今虽然说还是很年轻,只是他毕竟是有着两世为人,再加上后世之中所接收到的信息、事务等远非如今可比,再加上他连带着修道有成,对于一些**有着不小的抵制能力,而诸葛亮就不同了,谁又能肯定,他在面临着权利之时,能否还能把持着一颗不断学习的心?诸葛瑾不能,是以他不愿让此时的诸葛亮去碰触这些。
“此事便再等一年再说吧!”良久,诸葛瑾口中长叹出声道。
诸葛亮点点头没有再提,诸葛珪脸上,若有所思,也没有再提此事。
“大哥,弟游历之时发现,各地虽然皆不如青州富庶,然各地之间的联系却要比我们这边紧密不少,弟心中却有一问,不知大哥为何不将青州等地的官职体系完善好呢?须知政令通达,才可上行下效,如今大哥手下,别的暂且不论,单单是这官职,就已经混乱不已,弟实不明白,大哥为何如此行事?”沉寂了片刻,诸葛亮却是出声,将这份儿沉寂打破了开。
诸葛瑾听完,眼神不由的惊异的看了诸葛亮一眼。说真的,他手下目前最大的问题便是在这一处,只是历来变革之事,皆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是他有着超前的眼光、看法,却也不可能说怎样便怎样,而且,也不是说那些超前出来的体制,就真的会适合如今的情况而用,也是这样,他才只是将“六部”官制高高抛出在外,却一直悬挂着不去搭理,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只是没想到,他这弟弟竟然一言便已点到了最为关键的地方。
诸葛瑾顿时沉默了,他也不只一次的与手下诸人商讨过这个,只是最终也没有得出一个好的结论,此事便一直悬而未解。脑袋中飞快的转动着,诸葛瑾不知道该要怎样来回答,良久之后,诸葛瑾忽然间长长出了一口气,对着诸葛亮缓缓开口道:“亮儿既然问起,大哥这里正好有着疑惑,便向亮儿请教一番……”
第二百六八章:麻烦官制,表字孔明
“我得青州最早,如今青州境内,六部制基本上已经被人所接受了,六部中以吏部、户部、兵部三部为最,兵部为我直接掌管,其中官职是以秦汉官制为主体,只是两者之间,相契合的却不是那么完美,就如同我在外征战,政令的传达便只能靠了天堂来传递。”说起官制,诸葛瑾也是满脑子的头疼,这六部本来是隋唐时的三省六部演化而来的,要知道,三省中,也是有着很多官职的,有着不少的人在中间协调着,完好的完成了皇帝与六部之间的协作,只是也是因着三省的存在,也让得中央集权出现了困难,真正能够落实到皇帝手中的权利便被分散成了多份儿,这也是为何三省六部制终究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的一个缘由。
对于青州的官制体系,诸葛亮早已有所研究,六部的出现,顿时将秦汉官制中的混乱给梳理成股儿,相较于其优势而言,劣势却也显得尤为明显:官制冗(rong)长。
六部之中,本就有着不少的职位,在有人填充进去之后,再加上原有的官员,一件事情本来只需要一个人便可做好的,结果下来,却有着三、四个人甚至是更多的人在同时做着,事情的效率顿时便降了下来,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