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山河血-第8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我想,在今年,没有什么比中德贸易条约更重要的事情了,对于德国民众而言,他们可以获得廉价且丰富多样的商品,而对于中国而言,中国也可以获得工业发展所需的机械设备,在这里,我想让我们一同,为中德两国的友谊干杯!”

冲着面前的人们举着酒杯,李卓为与少校两人悬空轻击了一下。

恰在这时,大使开始了他的演讲。

“……信任,唯有中国与德国、亚洲与欧洲之间,彼此相互信任、相互了解,才能促进两国以及两大陆的发展,我相信今天之后,中德、亚欧之间的关系必将迎来新的篇章……”

第1135章胜利前夕的忧虑

早在1941年初夏的这些日子里,希特勒染上了疾病。首先,他经常胃痛可能是不可抑制性的。这是由于服药过量每星期口服上百片防毒药,外加注射数支青霉素、磺铵。

接着,他又染上了痢疾这是“狼穴”周围沼泽地区的常见病。他除拉痢疾、恶心和四肢酸痛外,还发冷发热。后来他的私人医生莫雷尔医生,把元首的心电图特地送给巴德瑙海姆心脏医院的卡尔?韦伯博士那位德国最为著名的心科权威复检。他并不知道他的病人是希特勒,只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很忙的外交家”。他的诊断是:急剧发展的冠状动脉硬化,是一种不治之症。但莫雷尔医生并没有将这一消息告诉希特勒。甚至他还当面对元首说,他的心脏很好。但是,莫雷尔却在他的处方中加进了多种药:补心剂、肾上腺素等。

对于这一切,希特勒并不知道,他依如过去一样的每天工作到凌晨才会休息,但在最近一段时间,他却失眠了甚至就连同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失眠。但他总在担心着什么,一种不安感总是弥漫在他的心头,折磨着他。

至于在昨天,被失眠困扰的希特勒,甚至只休息了不到三天小时,便早早的起床了。

有什么好担心的!

在享用着简单的早餐时,希特勒的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一系列的数字,自从今年春天,在东线发动对苏联的最后一战开始,至今,国防军和党卫军,在前线击毙了超过250万敌军,俘获敌军超过400万,击毁或缴获大炮1。7万门,坦克1。1万辆,消灭敌机一万多架。

这场胜利甚至不亚于“巴巴罗萨计划”初期的胜利,要知道,现在进攻苏联可没有当初的突然袭击,苏联同样也不会被打的措手不及,可事实是,今年夏天的胜利,甚至超过两年前战争爆发时的胜利。

再然后数字继续滚滚而来:德军已前进了一千公里,3。5万多公里的俄国铁路已恢复通车,而且大部分已改用德国的准轨。现在德军距离乌法,只有不到100公里,很快就能够对那里的俄国人最后的力量实施包围,从而歼灭他们,彻底结束这场战争。

可不知为什么,尽管明知道敌人已被打倒,至少再也爬不起来的希特勒,在过去的两个月间,面对东线的胜利却又忧心忡忡起来,以至于他甚至会做噩梦总是会梦到,战争并没有按照他的设想发展,甚至会梦到战争的失败。

这可能吗?

显然不可能,现在谁还能够挑战德国呢?

俄国已经被击倒了,只需要占领乌法,一切就会结束,至于斯大林,他会和波兰人、法国人、荷兰人一样流亡海外,甚至在得到情报机构的报告称“斯大林在土库曼斯坦集结了近百万军队”时,希特勒反而笑了起来,在他看来,这不过只是斯大林在为流亡做好准备,尽管他从未与斯大林有过直接接触,但他知道内心自负的斯大林,绝不会流亡伦敦,他之所以将大量的军队撤往土库曼斯坦,真正的原因恐怕是为了在印度建立流亡政府,对此,希特勒并不担心,他相信性格高傲的斯大林在流亡印度之后,很快就会同英国发生矛盾。

即然连斯大林自己都做好逃跑的准备了,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是啊!

德国从未来像现在这么强大过,一个几乎统治了整个欧洲的德国,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吗?

沉默着,希特勒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中带着一丝不解,更多的却是迷茫,难道是英国人?

英国?

英国会对德国的事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想到这里,希特勒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柏林以及鲁尔所遭受的轰炸,还有汉堡燃烧了数天的雄雄大火,是的!这就是英国给德国造成的影响,英国还有美国的轰炸机,日夜不断的对德国进行轰炸,如果不是东线的一切顺利,恐怕现在的轰炸对德国的造成伤害将是毁灭性的。

在英美的轰炸下,德国的军工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希佩尔的报告中,希佩尔甚至希望将大量的遭到轰炸的工厂迁往乌克兰总督区或者莫斯科总督区,以躲避英美轰炸机的轰炸,甚至建议修复威廉市也就是列宁格勒遭到俄国人破坏的船厂,从而在那里生产德国海军所需的潜艇、军舰。

对于希佩尔所提起的那些要求,希特勒自然没有反对,他一一表示了赞同,无论是莫斯科总督区还是乌克兰总督区,都有着极为丰富的煤铁资源,充分利用那些资源,使其为德国的战争服务,原本就是对苏联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即然现在俄国的崩溃已经不可避免了,那么,是时候应该考虑如何充分利用俄国的资源了,尽管各地依然有游击队的困扰,但在希特勒的眼中,游击队根本就不足为患。

“一定要解决英国佬!”

想到那个花花公子多次拒绝自己的和平提议,希特勒甚至愤恨的用手中的叉子发泄着内心对英国的不满,如果英国接受他的和平提议,那么,也许只需要再过几个星期,随着乌法的陷落,所有的一切就会结束,正像他当初向德国人民承诺的那样,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他将会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美好生活。

但是现在呢?

英国的顽固不化,却使得他不得不去考虑另一个问题如何越过海峡击败英国人!

尽管,几乎每一个人都相信,随着东线战争的结束,面对从东线抽开身的德国,英国除去卑躬屈膝的选择投降之外,就再也没有了其它选择,但是多次提议和平使得希特勒明白,那些自负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不把他们的膝盖打断,他们是不会面对现实的。

想要解决英国的问题,就必须越过英吉利海峡,而这意味着海军的建设必须提到日程上来,想到“海狮计划”的搁置或者说实际上的流产,希特勒的脸色微微一变,那是迄今为止第三帝国的唯一一次失利,或许,只有有一次胜利,才能够挽回这一切了。

“等到攻陷乌法的时候,那些自负的英国人,就会明白,他们错过了什么!”

愤恨的道出这一句话的时候,希特勒的心情却依然无法好转,因为他知道,现在的英国并不是那个孤立无援的英国,在英国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美国。

在战争爆发的最初两年,希特勒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与美国对抗。他坚信,美国整个国家都受“犹太集团”控制。这个集团不但统治着华盛顿,而且还控制着报纸、电台和电影。于是,在罗斯福不断增加对英国的援助面前,希特勒只好竭力控制自己。虽然他鄙视作为战士的美国人,但的确承认他们的工业力量。因此,他便极力使他们保持中立直到他作好了适当地对付他们的准备时为止。

虽然战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英伦三岛,但他为了避免意外,便禁止攻击美国海军舰只和商船。他下令:“只有在美国船只首先开第一炮的情况下方可使用武器。”但是,罗斯福对“巴巴罗沙”作出的急速反应却有可能使他的耐心终结。甚至这也是后来他在日美战争的第一时间,对美国宣战的原因。

虽去两年前爆发的日美之间的战争顿时解下了希特勒心头”梦魇般的重负”,但是那个“三千年没有被打败的盟友”,却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发挥应有的作用美国仅仅只用海军便压的日本喘不过气来。随后,因为利益上的分歧,中国与日本间的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的,原本高歌猛进,看似几乎要赢得战争的日本顿时被打回了原型。

无论是在东南亚亦或是在满洲,日本陆军完全无法阻挡中国人的进攻,可以毫不客气说,日本现在根本就指往不上了,现在的日本,与其说是德国牵制美国的希望,倒不如说他们更希望德国出面牵制中国。

中国……

念叨着这个国家,希特勒的眉头微微一锁,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这个游走于轴心国与同盟国之间的国家,就竭尽全力的确保他们的自身利益,但无论是出于谨慎或是因为国防军内部的反对,希特勒都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但如果德国进攻英国,中国会从东线进攻吗?

想到这里,希特勒的心底涌起一阵不安的情绪,一直以来,两线作战都是他竭尽全力所要避免的,如果当初不是因为邱吉尔拒绝了他的媾和,如果不是因为登陆英国无望,而斯大林又对德国虎视眈眈,他又怎么可能会提前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呢?

但是现在,中国人的中立是可信的吗?他们会不会变成第二个俄国呢?对德国的战利品虎视眈眈的充满野心呢?

在一个问题还未解决时,一个新问题的出现,再一次让希特勒的情绪变得更差了,以至于,让他连最后一点胃口也失去了,他抬起头,冲着警卫说道。

“快,立即让里宾特洛甫来见我!”

第1136章里宾特洛甫

这一天上午,阳光灿烂,不过天气却很怡人,上午9点刚过,里宾特洛甫这位帝国外交部部长,便在副官的陪同下,驱车经过柏林城里一排排被炸毁的房层,前往伦格斯道夫机场去,在他身边那鼓鼓的皮包里,装着帝国外交部的一些文件,他将在“狼堡”向元首亲自汇报。

尽管“狼堡”是帝国战时大本营,但是作为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却需要留在柏林,和其它许多官员一样,维持着帝国的运行,“狼堡”附近住着是将军与元帅们。

“元首找自己是什么事情?”

一路上,即便是在登上自己的私人座机时,里宾特洛甫的脑海中依然在思索着这个问题,会是什么事情呢?是与盟国协商如何分配属于俄国的地盘吗?胜利分脏?当然不是,这一切早已经达成了协议,比如像意大利每年可以得到300万吨石油以及100万吨小麦,比如罗马尼亚得到了部分领土,还有……

那会是什么事情呢?

因为百思不得其解的关系,里宾特洛甫甚至特意命令飞行员不要飞那么快,可以稍微慢一点,以供他想通元首为什么召见他,然后以给出合理的回答。尽管有着元首的宠信,但里宾特洛甫却不会“持宠而骄”,他必须要对得起“自俾斯麦以来最伟大的外交官”的称谓。

“难道是为了英国?”

里宾特洛甫在心里这么思索着,或许,只有英国了,嗯!没错,一但德军攻克乌法,那么元首势必会将视线再次投向英国,毕竟邱吉尔那个胖子多次羞辱了元首,拒绝了元首的和平提议,更何况,不列颠之战还是德军唯一的一次失利。

看来,元首是想要在英国有所行动了,但是与外交部有什么关系呢?

尽管里宾特洛甫特意吩咐飞机飞慢一些,但是的飞机还是很快便飞抵了腊斯登堡,然后一辆等候多时的轿车把里宾特洛甫和他的随行人员从机场载往“狼堡”大本营。

出人意料的是元首并没有在混凝土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