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天秘史-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景,更是引人入胜。
潼关在东汉以前还没设关城,到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才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据《通□》载:“自渑池西入关有两路,南路由回阪,自汉以前皆由之。曹公恶路险,更开北路为大路。”建安时改山路于河滨。当路设关,始有潼关。
潼关以水得名。《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
洪荒时的潼关与我们今日所见的潼关有相同之处,却又不同。
那时潼关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这便是相同之出。
不同之处则是,洪荒时的潼关是天下第一关,是唯一的不落之关。从有熊氏族在姬水源头开始强大后,不断降服远近部落开始,潼关便开始建造,如今历经五百年日月,他为有熊族多次挽回了败亡的危局!曾几何时,面临其他部族联合攻陷有熊族移居洛水后建立了的王宫这样的残局,潼关一次次的为有熊族人提供着庇护,让他们关内发源之地积聚力量,反击敌人,最后反败为胜。
雄关如铁。巫族士兵翻过巴山、秦岭时,占领炎帝士兵放弃的十二连城后,面对如此险关,只能望关兴叹。如此雄关,仅凭人力怕是永难翻过了。
巫族兵船借川泽涨潮之时,一夜穿过巫山古道,到巴山脚下,也不停歇,立马翻山越岭,越过巴山、秦岭,占领了被炎帝士兵抛起的十二连城。
此时蚩尤、云霄等玄天道弟子望着高如云际,横在秦岭、巴山、禁谷三处险地,阻挡巫族士兵西进关中的雄关,心中满是雄心壮志,却又无比担忧。
“如此雄关,我们还是先问过老师再做打算吧。”云霄连想法都没有了。
向来对巫族士兵战力十足自信的蚩尤此时也沉默不语,这雄关便是用飞船也难飞过!到时如蝗箭雨足以将飞船射穿,不说这关上还有投石器械等。
“也只能如此了。我们一起在帐中拜过老师,请老师点明我们。”神农当下道。
巫族大帐内,元玄让云霄带了的三支气运香依旧燃地旺,八名玄天道弟子一起在帐中跪下,心内默默祈求着。
元玄自英招献上空中花园的图画后,便将图画给了望舒。等望舒将图画展开,以法力解开封印时,东皇集合洪荒妖族之力,耗费无数岁月建造的空中花园赫然出现在了阳池水波之上,将正个阳池占去了十分之一。
从此以后望舒便每日清晨硬拉着元玄从日月广场到花园中赏花观景,乐得逍遥自在。
这日元玄正在花园中的风亭中听风,脑海中便响起云霄等八名弟子的祈祷。
“大战如今势成骑虎,怕是这潼关没个十年休想破了!”元玄看着一旁的望舒道。
“大战,什么大战?”望舒正在赏风亭下的几束杜鹃泣血,听到元玄的话,一时没反应过来。
“女娲也该出场了。我教弟子如今已经兵临潼关,她却还在娲皇宫中修道,难道她什么都不做,便想让我助她夺了人教!”元玄看着望舒又道。
望舒哦了一声,明白了何事,却又不禁道,“一寸潼关一升血,万夫流血铸雄关!你要破关怕一寸潼关要耗数升血了!如此残伤人命之事,你们却争的不亦乐乎,未必会有个胜者!”
元玄听的望舒这话,却不禁摇头道,“不要说他雄关如铁,便是雄关如钢,我也要让他倒在脚下!呵呵,不过这次不用流血,只要流泪就行了。”
“流泪,天河倒泄也未必冲的垮潼关,流泪?谁流泪能冲垮潼关!”望舒立时就惊讶起来。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任他潼关守将烈风有多英雄,终究过不了情劫这关!你看我如何让人两滴眼泪赚雄关!”元玄大笑过后,已经出现在了十二连城中的巫族大帐。
“尔等都起来吧。”元玄坐上大帐上蚩尤常坐的那把椅子,对着云霄等八名弟子道。
“老师亲自来破这雄关?”云霄起身不可思议的看着元玄问道。
“为师要去娲皇宫中,不过顺道来看看你们,如今让士兵先在十二连城附近开荒种田,扎下根来,十年后,这雄关不用折损一兵一卒便可破了!”元玄看着几位弟子道。
“十年?”蚩尤顿时惊得张大嘴说出话来。
“十年不过是破了潼关而已!”元玄见蚩尤惊讶,不禁笑道。
“十年对你巫族士兵再好不过了。你不用浪费一兵一卒便可夺了五百年不落的雄关。若是要靠你巫族士兵攻打,不说十年,三年你的九万士兵便打光了,潼关还是一块石头都不少!”元玄没好气的对蚩尤解释道。
蚩尤撇了撇嘴,却只好开口道,“那我九黎士兵便要在这中原之地扎根十年!这些精壮男子若是不择偶娶妻,怕是会兵士哗变。”
“十二连城如此富饶之地,你们对周边人族好些,他们自然会把女儿嫁给你的九黎男儿!”元玄说了这句话,人也已经起身,准备走了。
六耳见元玄要走,急忙上前道,“老师,那我们也要在这潼关前驻守十年?”
元玄知道六耳耐不住要问,见果然如此,不由笑道。“就你猴性急躁,别人都没问,你却急了。你们其他众人都到洪荒各处游走修行,宣扬我玄天道之名,将自己的山门充实吧。十年后,回到这里便好!”
元玄说完这些,人已化道流光消失在了原地。
天台山上,娲皇宫罩在各色彩云间,远看金碧辉煌,极为富丽堂皇。
元玄近到了宫门前,这时彩羽已经代表女娲来迎他了。“彩羽仙子如今也是太乙金仙了,可喜可贺。”元玄对向他施礼的金羽仙子笑道。
“老师让我迎接师叔,说她在静室等你。”彩羽谦恭的道。
“知道了。”元玄便往娲皇宫中走,便思量这这些事情。不是向来在娲皇殿见我嘛,今日在么到了内室。
静室中女娲静坐在碧落榻上,见元玄进来,也不起身,只微微点头问好。
元玄随便在一旁的蒲团上坐下后,这才道,“道友好闲心,在静室中午睡,我却要忙着东奔西跑。”
女娲听了元玄这话,不由就好笑起来,口上却淡淡道,“你若忙,洪荒就都是忙人了!”
“我是不忙,可是我的弟子都为我,为你劳心劳力啊。如今雄关横贯,九黎巫族士兵进不的,我只能来求道友设计了。”元玄道。
“我的弟子已经嫁于轩辕做了他的王妃,你今日不会又来求我的弟子吧!”女娲一听元玄这话,顿时就明白了他无故诉苦的原由。
“这次不求你的弟子,求云瑶两滴眼泪即可!”元玄笑道。
“你休想!长河已经已经答应了神农的婚事,你还想将我的二女儿嫁人,难不成我三个女儿还都要听从你的安排了!”女娲一听元玄又要将她的女儿嫁于别人,立时急了。
元玄早料到女娲会如此,却是不说话,静静坐着。
女娲虽然算不出元玄此来具体何事,但是大概牵涉到谁她还是算的准的,不然她便不会在静室中见元玄了。
元玄沉默片刻,见女娲略略平静了才开口道,“一切都是天数,你该知道。当年云瑶十岁时在天台山见过他。当时云瑶在三生石上发的宏愿你不会忘了吧!再过十年便是她该还愿的时候了!以她的性情,到时你想阻难都难不住!”
“那时她不过是个小孩见一群流民可怜,才发了宏愿,何况如今凭她的本事,还做不了那么大的事情!”女娲还是坚持。
“她做不了,可烈风能做到。他虽然是一个凡夫俗子,但也是堂堂七尺男儿,配得上云瑶。”元玄立即说道。
“你想让云瑶赚开潼关,这是做梦!那烈风冷酷麻木,嗜血好战,他会为一个女人打开五百年不落的雄关!他会为一个女人将自己万千族人置于九黎族的刀枪之下?”女娲从碧落塌上下来,在静室里激动的说着。
“天数如此,你信也得答应,不信也得应。何况这事,你我做不得主,云瑶自己会拿主意!我今日来不为这事,只为女娃的事情!”元玄忽然转口道。
“女娃,她不过四岁而已!你还要她做什么!”女娲愈发心里起伏起来。
卷四 混元证道 第177章 神女云瑶
更新时间:2008…10…26 15:21:14 本章字数:3347
潼关东南十二连城如今已经成了中原极为富饶的部落。
连城里的百姓起先多是巫族士兵,后来他们与周围人族部落女子结婚生子又来许多女方族人,如今十年之后,每个连城足有五万人,十二座连城有六十余万人。其中人族和巫族杂居混住,人族居多,巫族不过十几万而已,也分不出谁是巫族谁是人族。
云霄等人也已回到了十二连城,此时的巫族大帐中,蚩尤、云霄、琼宵、碧霄、延生、六耳、羲和七人已经到了,独独不见神农。
“神农师兄为了将神女长河迎娶进门,肯定在研究洪荒地理水文,看怎么将洪荒分为九州了。”延生开口笑道。
“他倒好,忙的连这事情都忘了。”云霄道。
“谁说我忘了,我不过路上有些事情耽搁了!”人未到,神农的声音已经到了。
众人赶紧去看,正想打趣神农,此时却见神农身后跟着一个蒙着面纱女子。
女子一身洁白如雪的长衫,遮着曼妙的身姿,行走间如闲云吹度,婀娜柔婉。她的面容被一片洁白的蝉翼纱巾遮着,只看到秋水星眸,只这些便已经将在座的云霄三姐妹比下去了。
要说容貌身姿、气度举止。云霄、琼宵、碧霄三人各持擅场,各有不同,都是洪荒少有的美貌女仙。
云霄温婉果决,举止大方。琼宵柔静如水,恬淡如花。碧霄活泼可爱,娇小灵动。三宵自然算的上是极美的仙女,可那女子一进大帐,她们却刹那间都成了绿叶,衬托花朵的绿叶。
神农见众人都看他身后的少女,不禁笑到,“我来给各位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弱水之神——神女云瑶。”
神女云瑶,女娲第二个女儿。传闻中从来没有她的容貌,只有她的善良。
弱水至轻,不能载物。洪荒有传言,心至清之人,弱水载之。神女云瑶却可以在弱水之上行走,可见其心至清。
仅此说法,便让云瑶容貌成了神话。众人都说云瑶的母亲女娲、姐姐长河是三界最美的女仙之一,云瑶自然更美。只是如今见到蒙着面纱的神女云瑶,羲和几人便已经相信了。
云瑶自进账后,点头和众人打过招呼后,便不说话,静静站在一旁,直直的看着站在蚩尤道,“云瑶听闻巫族士兵要伐潼关,便随姐夫前来完成我十六年前的一桩心愿。”
碧霄此时见到云瑶,也没了一往的调皮,走到云瑶前道,“云瑶仙子的什么心愿要来两军阵前了结?”
云瑶目光静静的看着大帐首位上站起来的蚩尤,继续道“我十岁在天台山随母亲布道,见洪荒流民四处流浪,无所依凭,便在三生石上对着一众流民立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