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侦察兵-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徐小六和周富贵对望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我等正是府兵!”话甫一出口,两人便觉得不对,怎么对方说的跟自己一样,当下再次对望一眼,又瞬间扭过头去。
张允文脸上笑意更浓:“哦,原来你等是府兵!在军府之中学了武艺,便是为了回乡争水械斗吧!”
此言一出,那徐家湾和周家庄的府兵不由同时一噤,垂下头来,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时候,张允文的声音陡然转冷,厉声说道:“朝廷每年专门组织人手训练府兵,乃是想要训练出一支预备役来,有朝一日,能够上阵杀敌,为国尽忠。可是你等,却是以军府之处学来的武艺,做械斗之事,如此对得起朝廷,对得起那些教授你们武艺的校尉么?”
场中寂寂,只有张允文的声音回荡其间。
张允文说完之后,场中一片寂静,好半天,才有一名年轻人小声嘟囔道:“说是上战场,我等却从未去过!”
张允文瞥了那青年一眼,见其紧垂脑袋,也不逼问,目光转向另一方,朗声说道:“尔等可能还在埋怨,说是大唐四面征战,有禁军、边军在前面挡着,你等很难上前线。可是,朝廷每隔三年便在府兵之中选拔精锐,以充募兵,你等为何没能进入到募兵之中?”
众人红着脸,嚅嗫了一下,终是没有说出话来。毕竟这选拔不过关,是件丢人的事。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到那周家庄的方向又来了一拨人马。这群人来得很慢,其中不乏须发斑白者。
原来这边的动静已经惊动了周家庄的村民。
“大人,你看……”那裴县令看到周家庄的来人,不由凑到张允文身边,向他征求意见。
张允文却是露出一丝笑容来:“来吧,等那徐家湾的人来了,一起解决此事!”
那周家庄的村老见到张允文和裴县令等人,慌忙上前行礼,口中不断的寒暄着,眼睛却不时将目光瞟向旁边的水坝。
张允文知道周家庄人的心意,却是笑而不言。
一边和周家庄的人闲聊,一边等着徐家湾的那些人。终于,等了一刻钟,徐家湾的人也来了。
此时,这水坝边上已经聚集起了将近四百人。男女老幼皆有。
见到这种情形,张允文走到场中,大声说道:“既然今日两个村子的人来得差不多了,那本官便来处理一下这水坝之事!”
张允文话音刚落,两边便出项截然不同的吵闹声。
“大人啊,这水坝是我们辛辛苦苦修起来的,不能拆啊!”
“放屁,这个水坝将河水拦住,我们下游的村子该如何取水?”
……
听到这些吵闹的声音,张允文大吼一声:“别吵!”霎时间,场面安静下来。
张允文看了看水坝,又看看那些手中拿着木棒的年轻人,眼珠一转,朗声道:“在处理水坝问题之前,本官还是先处理一下此次械斗事件!徐家湾、周家庄两个村落,聚众斗殴,极其频繁,兴致恶劣,不处理不足以正国法,不处理不足以正军纪。所以,本官下令,所有参与此次械斗成员,披枷三日,罚做苦力一年。有在军府者,一律革出,不再叙用!”
听到张允文做出这般严厉的处罚,不光是那些参与械斗的年轻人和两个村子的老人,就连裴县令也不由有些呆了。
“呃,大人,这械斗的处罚,好像没那么重吧!”裴县令小声的在张允文耳边说道。
张允文却是恍若未闻,依旧沉声问道:“本官判决,你等可服气?”
“大人啊!”只见两个村子的老人带头,众人尽数跪下,只听那些老人道,“大人啊,这些孩子不懂事,你就饶了他们这一回吧!”
张允文露出一个冷笑来:“哼,不懂事?这些人差不多快二十了吧,还有什么不懂事的!本官可是看着呢,这些人械斗的时候,那股拼命的劲,简直就像是要打死对方一样!嘿嘿,难道你们两个村子真的想要杀死对方?”
老人连忙惶恐的摆手道:“不不,大人,我等皆是良善百姓,哪里会有这种念头!”
张允文继续冷笑道:“此次没有,难道就能保证下次械斗的时候不死人?就算是下次没有死人,难道下下次也不会死人?若是出现了死者,我看你们两个村子如何交代!想想吧,那母亲哭着喊儿子,儿子哭着喊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怎样的场景!”
听得张允文的这话,两个村子的老人不由汗流汲汲。一时间,场中众人默默不语。终于,那徐家湾的一名族老拱手一揖:“大人教训的是!我等两个村落因水而结怨,若是再出了人命,那可真是不死不休了!”
此言一落,周家庄的一位老者也说道:“往年我们两村械斗,不过是一年几次而已,如今这水坝一经修成,短短一月,便出现了六次械斗!如今想来,却是有些后怕啊!”说道这里,这老者沉吟起来,片刻之后,忽然说道,“既然因水坝而起,今日我们便推了这水坝吧!”
此言一出,周家庄的村民之中,大部分人不由脸上露出不自然之色来。
正文 第四百九十四章 张家来人
更新时间:2010…11…17 23:04:41 本章字数:5055
修建这水坝的时候,周家庄男丁奋战近一个月,其间,还因徐家湾的人前来阻止骚扰,这水坝建设之时,断断续续。不光是耗费了时日,那些修筑水坝的木材是砍伐每家屋前屋后的树木而来的,石料更是从老远的地方开山取石,用牛车拉过来的。耗费了周家庄人如此心血的水坝说拆就拆,实在是让人心疼。
当下,便有一名中年汉子出列说道:“老村长,这,这恐怕不太好吧!这水坝乃是我周家庄七百余口历时一月而成,若是轻易毁去,我周家庄这一月辛苦不就全废了么?”
“是啊,老村长,不能拆啊!”
其余周家庄之人也跟着附和道。当然这些附和之人都是周家庄的中年人,至于周富贵之类的青年人,现在还没有资格说话的。只有等这老者同意他们说话,他们才能说。
那周家庄老族长眼中同样闪过一丝痛惜,正要说什么的时候,张允文却开口说道:“呵呵,老人家此言,深和我意啊!想你周徐两村,比邻而居,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这邻里之间,本该世代通好,可是可等却是水火不容,如同雠仇,每年械斗,伤人伤己。而以今年尤烈,若是你们两村能重新修好,又岂是区区一座水坝能值的!”
此言一出,两村之人,同时一怔,抬起头,看着对方。
这时候,张允文继续说道:“你们两村之冲突,归根到底便是因这用水冲突而产生的。你们两村所占良田,在整个永宁县,乃是数一数二的大,而这河流充其量也不过够你们一村多一些的人使用,这争水之事,便由此而来。要从根本上缓和你们两村敌对的关系,只有从这‘水’上面出手!本官已命裴县令发出告示,令永宁各处受旱灾困扰之村落,自行掘井取水。一口井也许不算什么,可是十口、百口水井呢?两村若有百口水井,定能供人畜饮用,庄稼灌溉,保今年收成!”
张允文此言一出,,两村之人,不由哗然。掘井百口,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若要做下来,得花上多少人力和财力啊!况且这裴县令以前也打过井,打出来的水井之中,咸水井占了不少,有些地方甚至深挖五六丈,也不见有水出来,只得填埋另寻他处。
见到众人的表情,再看看裴县令的模样,张允文心头隐约猜测到了众人考量的是什么了。当下沉着脸,不悦的说道:“尔等可耗一月来筑水坝,难道就不能掘井么?”
见张允文语气不善,那些族老连忙说道:“大人莫要误会,非是我等不愿,而是这掘井百口,恐怕耗时良久,且须请专门风水地气师前来查看。如此……”
这老者话音未落,张允文便朗声说道:“何须什么风水地气师,来来,本官告诉你们一些打井的诀窍!首先是选井的位置,一般说来……”
张允文的声音渐渐回荡在空地之上,一条条注意事项缓缓说出,直听得众人目瞪口呆,这,这位大人怎么连这些打井的事都知道。
当张允文说完之后,看着众人问道:“你等可曾记下?”
众人连连点头,表示记下。想来也是,这里一共有这么多的人,哪怕是一人记了一句话,也将张允文的话给记下来了。
“呵呵,早就听闻大人最擅长打仗作战,想不到这农事也是如此精通啊!”裴县令在张允文身边轻轻的拍了一记马屁。
张允文哈哈一笑,淡然受之。在后世的时候,军营驻扎,就地掘井取水,乃是常有之事,所以对这一套也颇是熟悉。
张允文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连这打井的诀窍都说出来了,这些周家庄的人哪里还有什么话说,退到那老者身后,示意一些由周家庄的这名族老说了算。
于是这横在徐家湾与周家庄的水坝被拆除,已经成了定局。
谢绝了周家庄村民邀请自己前往周家庄做客,张允文和裴县令准备返回永宁县城之中了。
当张允文和裴县令走了十多步远,身后的士卒正要翻身上马之时,徐小六和周家庄的一帮年轻人却拦住最后一名士卒,悄悄问道:“这位大哥,那位大人是什么人啊,难道是京城里派下来的?”
这位士卒看了他们一眼,冷笑一声:“哼哼,这些事情也是你们能打听的么?不过告诉你们也无妨,他便是当今辽国公张大将军!”
“啊——”这几名年轻人发出一阵惊叹来,也顾不得计较这士卒的无礼了。
永宁县虽然也是属于都畿道管辖,但是,和都畿道的其他县城相比较,这永宁县城的规模只能算是一般。
在知了的嘶鸣声中,张允文和裴县令等人回到了永宁县。
张允文没有去县衙,而去暂时居住在驿馆之中。今日休息,明日还有出发去其他地方查看一下情况。
至于裴县令,也是忙着广掘水井之事。
就在张允文计划着明日行程的时候,只听马望山来报:“大人,外面来了一群人,自称从张家而来,拜会大人,不知大人见是不见?”
张允文手中毛笔不由一顿。张家?那张昭阳从洛阳来永宁了?
事实上,确实如此。张昭阳在听闻张允文离开洛阳,前往永宁的时候,初时还决定在洛阳城中等候张允文回来。然而这一等七八天,却仍不见张允文返回,张昭阳终于坐不住了。万一张允文从永宁返回时不回洛阳,而是去其他地方查看旱情,那自己不就白等了。
所以,张昭阳决定前往永宁。
这一次,他找到了张允文。
忐忑的在驿馆门外等着那名亲兵的回话,张昭阳心头涌起一股子憋屈。自己可是清河张家的子弟,如今也不得不在门外恭候着人家的回话。毕竟里面住的是一个国公,虽然这个国公是自己的侄儿。
其实对于这张允文张昭阳还是挺服气的。这小子凭借着自己的战功,一步步上来,竟然坐到国公的位置,而且身后还没有世家的支持,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要知道,如今在朝中为官,若是没有世家支持,根本就不可能升到多高的位置之上。如果你是寒族或普通百姓,在地方上不敢得罪地方上的世家,在朝中也是处处掣肘。而这张允文硬是凭着战功和献言之功,深得李世民信任,高居国公之位。
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