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侦察兵-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李世民病逝了,李治继位了,整个帝国依旧像以前一样继续运转着,一切都没有改变,该缴纳给中原的财物一样没少。那总管和副总管等人依旧是铁面无私,不讲情面。
终于,在永徽三年的时候,以舰队司马为首的心存异志的舰队将官和舰队总管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争吵之中,司马愤怒之下,竟然拔刀刺伤了总管。
面对着舰队总管怨毒的眼神,这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刀砍下了舰队总管的脑袋,接着,带着身边亲兵突袭副总管、长史等多人府邸,将其一一斩杀。最后,那些已经暴露身份的调查院探子也被尽数斩首示众,当然,还有探子没有暴露身份。长史将一众人血淋淋的脑袋挨着传看每一艘战船,若有出言抱不平者,立刻斩杀。
在这样的血腥手段之下,整个舰队很快便被司马等人控制。而此时,当初的一万三千名士卒,减至万人。
司马烧毁了除了战舰的所有船只,断绝了南洋与大唐的联系。带着舰队在席卷了吕宋的财富之后,往婆罗洲驶去。他要往南走,避开大唐的清剿舰队。
一样以来,直到永徽四年的时候,南下的商船才发现,吕宋地区,已经没有大唐舰队的影子了。
从当地土人的口中,他们得知了南洋舰队叛乱的消息。
此事一出,朝廷震惊。
李治愤愤不平,本欲立刻发水师征讨,然而,却是被长孙无忌和张文允等朝中文武齐齐劝住。这南洋水师,虽说割地称王,阻绝航路,损了大唐的颜面,然而,南洋水师诸将士,皆是一流的水军,精通水战,遍观整个大唐,只有大唐莱州水师能与之抗衡。这莱州水师,多是参加过当年攻打高句丽一战的水军士卒。不过莱州水师监视新罗百济,未敢轻动,只能分出一半的兵力前来,只有五十多艘船只,六千多官兵,对战南洋水师,颇有不如。于是,此事也只有暂时搁下,反正这南洋水师并未攻击大唐本土。况且此时大唐正在西域同西突厥交手,虽然规模不大,但也牵动人心。
这一拖,便一直拖到显庆二年苏定方领薛仁贵、萧嗣业等人灭亡西突厥。
李治的年号比较驳杂,起先是永徽,用了六年。永徽六年的时候,武媚娘被册立为皇后,故第二年改元显庆。从显庆二年灭亡西突厥,朝廷腾出手来,便开始收拾这南洋舰队。
这一仗,一打,便打了三年。
其间,苏定方任安西都护,领军进攻羊同;程咬金任青海道行军大总管,令五万大军从吐谷浑出发,进攻吐蕃。从永徽四年开始,一直到显庆二年,西突厥灭亡,再到显庆六年,也是龙朔元年,整个西域、青海、吐蕃,炮声未曾断过。
待龙朔元年灭亡吐蕃、羊同、唐旌之时,大唐已经连续打了八年的仗了。这八年来,灭亡西突厥及昭武诸国,还有吐蕃,使得自贞观十九年至永徽四年这近十年时间积攒下来的财富挥霍大半,国库一下子瘪了不少。
显庆二年,张继被张允文塞到了战船之上,送到了剿灭南洋叛军的舰队之中,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海上生活。而张继,在海上也确实表现不错,经过两年打拼,终于得到舰队总管的承认,掌管了一艘战船。
如今的大唐战船,虽然亦是海鹘战船的样式,但是,火炮已经被成功的搬上来战船,作为最有力的进攻武器。正是这种装备火炮的战舰,在和南洋叛军正面对抗之时,大败之。不过南洋叛军凭借着地利优势和与当地人的密切关系,一直和唐军周旋着。
如今,张继对面的那十余艘战船,便是叛军的最后军力。
“瞄准——放!”随着张继宏亮的吼声,七八门火炮再次喷出来一道道火舌来。
显庆五年,南洋叛军悉平。朝廷于南洋置南洋道,设十七州。选派按察使、州刺史,直接将其纳入大唐疆域之中。
对外的一系列辉煌胜利依旧掩盖不住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从永徽四年开始,一系列权力争斗在大唐内部上演着。
******此书即将完毕,所以俺有些懒了,更新不常,还望见谅!争取及早完成。另外说个杯具的事,前天收到年会邀请,今天才看到,却已经晚了,名单已经报上去,杯具啊!
    正文 第五百一十一章 政局变幻
     更新时间:2010…12…3 22:02:48 本章字数:4008
    毫无疑问,长孙无忌作为首席托孤大臣,其权柄不可谓不大,用权势滔天来形容,亦不为过。在朝会之上,往往是长孙无忌赞同的事情,就没人敢反对,而他反对的事情,也没人敢赞同。一份奏章,只要长孙无忌通过了,那就等于李治和群臣通过了。
    虽然他权势滔天,但是,迄今为止,他还从未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反倒是尽心尽力的操持这大唐帝国的一切。
    每每想起李世民临终之前将李治交给自己,长孙无忌便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不敢不尽心尽力。
    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长孙无忌对手握权柄的感觉渐渐沉迷了。虽然在朝中是他说了算,但是,长孙无忌还是决定将一些碍眼的人排除掉。
    永徽四年,房玄龄二子房遗爱与其兄房遗直争夺房家家产。按照唐律,房玄龄的爵位和财产都应该归房遗直继承。然而,房遗爱在李世民尚未离世之前,便仗着李世民对他的宠爱,开始与其兄争夺家产。而当年房玄龄离世之前,李世民又曾亲口下令,将高阳公主尚与房遗爱。
    所以,房遗爱依仗皇室的宠爱,在和房遗直争夺家产之时,寸步不让。
    这种争夺很快便演变成了集团之间的争斗。房遗直是个君子,在朝中担任一个七品小官,但是,有魏征之子魏叔玉等一帮志气相投之士。而房遗爱,作为曾经魏王一党的成员,与柴令武等一帮李泰余党相交甚密。
    房遗爱等人在一次集会之时,口中无意间说了一些对当今圣上不满的话语,继而怀念起当初在魏王手下做事时的光景来,这立刻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有人将此事报告给长孙无忌。长孙无忌闻言,冷然一笑。他知道,机会来了。
    在长孙无忌的运作之下,有官员弹劾房遗爱口出悖言,涉嫌谋反。李治只好让鸿胪寺少卿来彻查此事。
    随着调查的渐渐深入,数名人证出来指证房遗爱。这一下子,房遗爱等人脱不了干系了。
    而长孙无忌继续拷问诸人,指示那些被关押在大牢中的人胡乱攀咬,李恪、李道宗、李道玄、李元景等一大批皇室宗亲尽被这些人攀咬住。
    面对这种情况,李绩却是沉默不动,不管闲事。张允文终于坐不住了,上门拜访长孙无忌却被拒之门外之后,立刻前往皇宫,和李治、武媚娘商议此事。
    虽然长孙无忌还没有将此事禀报上来,但是张允文已经得知了。
    张允文对李治说道:“吴王英果,素为长孙大人所忌;道宗、道玄二位王爷乃是国之大将,陛下临终托孤,微臣与之等执掌北衙大军,以保关中安宁,岂可轻动?且二人与长孙大人素有罅隙,乃成今日之祸,不可听之任之!”
    旁边的武媚娘也跟着帮腔。在李治点头之后,张允文动用了调查院的手段,将那些胡乱攀咬的供词尽数销毁,并且悄然传话于房遗爱、柴令武等人,说是若是想要活命,不要胡乱攀咬。
    听了这话,这些人不由犹豫起来。
    后来在鸿胪寺的人上奏调查结果时,却发现供词不在,案犯反口。长孙无忌面沉如水,公然说道:“此案尚有疑点,单凭如此些人,如何谋反?定有同党勾连!微臣建议,重审此案,以正视听!”
    此言一出,李治的脸也顿时沉了下来,他沉声道:“长孙大人,朕看此事不必再查了!既然已经如此,那就这样这样吧!”
    而褚遂良赶紧上来为长孙无忌帮腔,说道:“陛下,微臣亦认为此事尚有未解之处,如谋反之时如何发动,何人以作呼应,等等,所以,还请陛下下令,重审此案!“
    见到这种情形,张允文只好让王玄策、张文瓘等人出面,反驳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由于李治听信张允文话语在先,所以,李治对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话语不以为然。
    最终,房遗爱等人被判流放岭南,远没有达到长孙无忌想要的效果。
    至此,长孙无忌恨上了张允文及其身边之人,一有机会,便大加攻击。
    一年之后,李治在朝会之上,提出立武媚娘为皇后。这个建议遭到了王家官员为代表的山东士族和长孙无忌的激烈反对。朝中,只有身为武媚娘义兄的张允文明确支持。就连张文瓘的态度都是模棱两可。
    但是,有张允文在外朝为其张目,而后宫方面,武媚娘的手段又没的说,几次下来,直让李治立武媚娘为后之心,更加坚定了。
    到永徽六年初,李治终于不顾群臣进谏,将武媚娘推上皇后之位,将原来的王皇后贬为庶人。
    而那些反对李治立后的大臣,褚遂良等长孙无忌党羽被李治流放岭南,断了长孙无忌的左膀右臂。
    当诏书发出之时,长孙无忌看着李治,眼中带着丝丝悲凉和欣慰。从那天之后,长孙无忌逐渐让出了一部分权力,看着自己提拔的亲信被李治一个个外调,又从外面调来一些年轻而陌生的人,充实各部门。
    武媚娘登上皇后之位后的两年,便令许敬宗等亲信构陷长孙无忌无忌等人,准备将长孙无忌党羽一网打尽。
    这时候,张允文再次出面,在武媚娘面前保下了长孙无忌。说杀长孙无忌对与武媚娘而言,有百弊而无一利,上位之后,即杀长孙无忌,让李治和众朝臣如何做想,岂不是会认为她武媚娘不过一心胸狭窄之辈,到时候,不满之人,恐怕更多!与其如此,不如放过,给朝臣和众世家留下好印象,以稳皇后之位。反正现在长孙无忌的权力正在一点点被李治收回。最后,还请武媚娘能效法长孙皇后,做一代贤后。
    听了张允文的话语,武媚娘沉吟片刻,终是答应下来。
    于是,长孙无忌最终留下了一条命来。
    长孙无忌倒台之后,一大批年轻的官员被提拔上来,很多官员都是李世民留给李治的。李世民在世的时候,常常在李治面前提起某些官员,虽然那时候他们不过是州县小官,但是,李世民却是一一指出,那些官员可以做何事,任何职,只等李治继位之后,将他们加以提拔便是。
    所以,迄今为止,李治提拔上来的大批官员,皆是年纪不过四十,在州县锻炼了数年、数十年的能吏。在这些人的扶持之下,李治管理起这个帝国来,更是得心应手。一股朝气在朝野只见弥漫开来,就如同这历三代,不足五十年的大唐一样。
    接着长孙无忌倒下的机会,武媚娘开始参与朝政了。张允文知道,像武媚娘这种权力欲极强的人,是不可能做到长孙皇后那般置身朝政之外的,所以,张允文也没有劝诫武媚娘,不使她参与朝政。况且,这武媚娘洞察力极其敏锐,正值嗅觉十分灵敏处理国事来,驾轻就熟,很多问题也处理得极其恰当。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之评价可不是虚的。
    李治有自家老婆帮着处理政事,也倒是清闲了不少。
    为了更好、更有效率的处理朝政,大批倾向于武媚娘的官员被提拔上来。这些人多是寒族出身,如李义府、许敬宗、崔义玄等人。这直接打击了士族门阀势力。
    不过这一切与张允文没什么关系了。在武媚娘任皇后,保下长孙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