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史-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曰浚支河以避微口之险。微山湖在韩庄西,上下三十馀里,水深丈馀。必

探深浅,立标为向导,风正帆悬,顷刻可过,突遇狂飚,未免败没。今已傍湖开

支河四十五里,上通西柳庄,下接韩庄,牵挽有路。当再疏浚,庶无漂溺之患。

其一则以万庄一带势高,北水南下,至此必速。请即其地建闸数座,以时蓄

泄。诏速勘行。而东星病卒。御史高举献河漕三策,复及泇河。工部尚书杨一

魁覆言:“泇河经良城、彭河、葛墟岭,石礓难凿,故口仅丈六尺,浅亦如之,

当大加疏凿。其韩庄渠上接微山、吕孟,宜多方疏导,俾无淤浅。顺流入马家桥、

夏镇,以为运道接济之资。”帝以泇河既有成绩,命河臣更挑浚。

三十年,工部尚书姚继可言泇河之役宜罢,乃止不治。未几,总河侍郎李

化龙复议开泇河,属之直河,以避河险。工科给事中侯庆远力主其说,而以估

费太少,责期太远,请专任而责成之。三十二年正月,工部覆化龙疏,言:“开

泇有六善,其不疑有二。泇河开而运不借河,河水有无听之,善一。以二百

主十里之泇河,避三百三十里之黄河,善二。运不借河,则我为政得以熟察机

宜而治之,善三。估费二十万金,开河二百六十里,视朱衡新河事半功倍,善四。

开河必行召募,春荒役兴,麦熟人散,富民不扰,穷民得以养,善五。粮船过洪,

必约春尽,实畏河涨,运入泇河,朝暮无妨,善六。为陵捍患,为民御灾,无

疑者一。徐州向苦洪水,泇河既开,则徐民之为鱼者亦少,无疑者二。”帝深

善之,令速鸠工为久远之计。八月,化龙报分水河成,粮艘由泇者三之二。会

化龙丁艰去,总河侍郎曹时聘代,上言颂化龙功。然是时,导河、浚泇,两工

并兴,役未能竟。而黄河数溢,坏漕渠。给事中宋一韩遂诋化龙开泇之误,化

龙愤,上章自辩。时聘亦力言泇可赖,因画善后六事以闻。部覆皆从其议。且

言:“泇开於梗漕之日,固不可因泇而废黄;漕利於泇成之后,亦不可因

黄而废泇。两利俱存,庶几缓急可赖。”因请筑郗山堤,削顿庄嘴,平大泛口

湍溜,浚猫儿窝等处之浅,建钜梁吴冲闸,增三市徐塘坝,以终泇河未就之功。

诏如议。越数年,泇工未竟,督漕者复舍泇由黄。舟有覆者,迁徙黄、泇

间,运期久逾限。

三十八年,御史苏惟霖疏陈黄、泇利害,请专力於泇,略言:“黄河自

清河经桃源,北达直河口,长二百四十里。此在泇下流,水平身广,运舟日行

仅十里。然无他道,故必用之。自直河口而上,历邳、徐达镇口,长二百八十馀

里,是谓黄河。又百二十里,方抵夏镇。其东自猫窝、泇沟达夏镇,止二百六

十馀里,是谓泇河。东西相对,舍此则彼。黄河三四月间浅与泇同。五月初,

其流汹涌,自天而下,一步难行。由其水挟沙而来,河口日高。至七月初,则浅

涸十倍。统而计之,无一时可由者。溺人损舟,其害甚剧。泇河计日可达,终

鲜风波,但得实心任事之臣,不三五年缺略悉补,数百年之利也。”工科给事中

何士晋亦言:“运道最险无如黄河。先年水出昭阳湖,夏镇以南运道冲阻,开

泇之议始决。避浅涩急溜二洪之险,聚诸泉水,以时启闭,通行无滞者六年。

乃今忽欲舍泇由黄,致仓皇损坏粮艘。或改由大浮桥,河道淤塞,复还由泇。

以故运抵湾迟,汲汲有守冻之虑,由黄之害略可见矣。顾泇工未竟,阔狭深浅

不齐。宜拓广浚深,与会通河相等。重运空回,往来不相碍,回旋不相避,水常

充盛,舟无留行。岁捐水衡数万金,督以廉能之吏,三年可竣工。然后循骆马湖

北岸,东达宿迁,大兴畚锸,尽避黄河之险,则泇河之事讫矣。或谓泉脉细微,

太阔太深,水不能有。不知泇源远自蒙、沂,近挟徐塘、许池、文武诸泉河,

大率视济宁泉河略相等。吕公堂口既塞,则山东诸水总合全收,加以闸坝堤防,

何忧不足?或谓直抵宿迁,此功迂而难竟,是在任用得人,综理有法耳。”疏入,

不报。

明年,部覆总河都御史刘士忠《泇黄便宜疏》,言:“泇渠春夏间,沂、

武、京河山水冲发,沙淤溃决,岁终当如南旺例修治。顾别无置水之地,势不得

不塞泇河坝,令水复归黄流。故每年三月初,则开泇河坝,令粮艘及官民船

由直河进。至九月内,则开召公坝,入黄河,以便空回及官民船往来。至次年二

月中塞之。半年由泇,半年由黄,此两利之道也。因请增驿设官。又覆惟霖疏,

言:“直隶猫窝浅,为沂下流,河广沙淤,不可以闸,最为泇患。宜西开一月

河,以通沂口。凡水挟沙来,沙性直走,有月河以分之,则聚於洄伏之处,捞刷

较易,而泇患少减矣。”俱报可,其后,无河遂为永利,但需补葺而已。然

泇势狭窄,冬春粮艘回空仍由黄河焉。

四十八年,巡漕御史毛一鹭言:“无河属夏镇者有闸九座,属中河者止藉草

坝。分司官议於直口等处建闸,请举行之。”诏从其议。崇祯四年,总漕尚书杨

一鹏浚泇河。九年,总河侍郎周鼎奏重浚泇河成。久之,鼎坐决河防远戍。

给事中沈胤培讼其修泇利运之功,得减论。

卫河,源出河南辉县苏门山百门泉。经新乡、汲县而东,至畿南浚县境,淇

水入焉,谓之白沟,亦曰宿胥渎。宋、元时名曰御河。由内黄东出,至山东馆陶

西,漳水合焉。东北至临清,与会通河合。北历德、沧诸州,至青县南,合滹沱

河。北达天津,会白河入海。所谓卫漕也。其河流浊势盛,运道得之,始无浅涩

虞。然自德州下渐与海近,卑窄易冲溃。

初,永乐元年,沈阳军士唐顺言:“卫河抵直沽入海,南距黄河陆路才五十

里。若开卫河,而距黄河百步置仓廒,受南运粮饷,至卫河交运,公私两便。”

乃命廷臣议,未行。其冬,命都督佥事陈俊运淮安、仪真仓粮百五十万馀石赴阳

武,由卫河转输北京。五年,自临清抵渡口驿决堤七处,发卒塞之。后宋礼开会

通河,卫河与之合。时方数决堤岸,遂命礼并治之。礼言:“卫辉至直沽,河岸

多低薄,若不究源析流,但务堤筑,恐复溃决,劳费益甚。会通河抵魏家湾,与

土河连,其处可穿二小渠以泄於土河。虽遇水涨,下流卫河,自无横溢患。德州

城西北亦可穿一小渠。盖自卫河岸东北至旧黄河十有二里,而中间五里故有沟渠,

宜开道七里,泄水入旧黄河,至海丰大沽河入海。”诏从之。

英宗初,永平县丞李祐请闭漳河以防患,疏卫河以通舟。从之。正统四年筑

青县卫河堤岸。十三年从御史林廷举请,引漳入卫。十四年,黄河决临清四闸,

御史钱清请浚其南撞圈湾河以达卫。从之。

景泰四年,运艘阻张秋之决。河南参议丰庆请自卫辉、胙城洎於沙门,陆挽

三十里入卫,舟运抵京师。命漕运都督徐恭覆报,如其策。山东佥事江良材尝言:

“通河于卫有三便。古黄河自孟津至怀庆东北入海。今卫河自汲县至临清、天津

入海,则犹古黄河道也,便一。三代前,黄河东北入海,宇宙全气所钟。河南徙,

气遂迁转。今於河阴、原武、怀、孟间导河入卫,以达天津,不独徐、沛患息,

而京师形胜百倍,便二。元漕舟至封丘,陆运抵淇门入卫。今导河注卫,冬春水

平,漕舟至河阴,顺流达卫。夏秋水迅,仍从徐、沛达临清,以北抵京师。且修

其沟洫,择良有司任之,可以备旱涝,捍戎马,益起直隶、河南富强之势,便三。”

詹事霍韬大然其画,具奏以闻。不行。

万历十六年,总督河漕杨一魁议引沁水入卫,命给事中常居敬勘酌可否。居

敬言:“卫小沁大,卫清沁浊,恐利少害多。”乃止。泰昌元年十二月,总河侍

郎王佐言:“卫河流塞,惟挽漳、引沁、辟丹三策。挽漳难,而引沁多患。丹水

则虽势与沁同,而丹口既辟,自修武而下皆成安流,建闸筑堰,可垂永利。制可,

亦未能行也。

崇祯十三年,总河侍郎张国维言:“卫河合漳、沁、淇、洹诸水,北流抵临

清,会闸河以济运。自漳河他徙,卫流遂弱,挽漳引沁之议,建而未行。宜导辉

县泉源,且酌引漳、沁,辟丹水,疏通滏、洹、淇三水之利害得失,命河南抚、

按勘议以闻。”不果行。

漳河,出山西长子曰浊漳,乐平曰清漳,俱东经河南临漳县,由畿南真定、

河间趋天津入海。其分流至山东馆陶西南五十里,与卫河合。洪武十七年,河决

临漳,敕守臣防护。复谕工部,凡堤塘堰坝可御水患者,皆预修治。有司以黄、

沁、漳、卫、沙五河所决堤岸丈尺,具图计工以闻。诏以军民兼筑之。永乐七年,

决固安县贺家口。九年,决西南张固村河口,与滏阳河合流,下田不可耕。临漳

主簿赵永中乞令灾户於漳河旁垦高阜荒地。从之。是年筑沁州及大名等府决堤。

十三年,漳、滏并溢,漂没磁州田稼。二十二年,溢广宗。洪熙元年,漳、滏并

溢,决临漳三冢村等堤岸二十四处,发军民修筑。宣德八年复筑三冢村堤口。

正统元年,漳、滏并溢,坏临漳杜村西南堤。三年,漳决广平、顺德。四年,

又决彰德。皆命修筑。十三年,御史林廷举言:“漳河自沁州发源,七十馀沟会

而为一,至肥乡,堤岩逼隘,水势激湍,故为民患。元时分支流入卫河,以杀其

势。永乐间堙塞,旧迹尚存,去广平大留村十八里。宜发丁夫凿通,置闸,遏水

转入之,而疏广肥乡水道。则漳河水减,免居民患,而卫河水增,便漕。”从之。

漳水遂通於卫。

正德元年浚滏阳河。河旧在任县新店村东北,源出磁州。经永年、曲周、平

乡,至穆家口,会百泉等河北流。永乐间,漳河决而与合,二水每并为患。至景

泰间,又合漳,冲曲周诸县,沿河之地皆筑堤备之。成化间,旧河淤,冲新店西

南为新河,合沙、洺等河入穆家口,亦筑堤备之。英宗时,漳已通卫。弘治初,

益徙入御河,遂弃滏堤不理。其后,漳水复入新河,两岸地皆没。任县民高旸等

以为言,下巡抚官勘奏,言:“穆家口乃众河之委,当从此先,而并浚新旧河,

令分流。漳、滏缺堤,以渐而筑。”从之。自此漳、滏汇流,而入卫之道渐堙矣。

万历二十八年,给事中王德完言:“漳河决小屯,东经魏县、元城,抵馆陶

入卫,为一变,其害小。决高家口,析二流於临漳之南北,俱至成安东吕彪河合

流,经广平、肥乡、永年,至曲周入滏水,同流至青县口方入漕河,为再变,其

害大。滏水不胜漳,而今纳漳,则狭小不能束巨浪,病溢而患在民。卫水昔仰漳,

而今舍漳,则细缓不能卷沙泥,病涸而患在运。塞高家河口,导入小屯河,费少

利多,为上策。仍回龙镇至小滩入卫,费钜害少,为中策。筑吕彪河口,固堤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