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史-第6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抚杨一鹏、巡按吴振缨罪,而刺辅臣温体仁、王应熊,言:“振缨,体仁私人;
一鹏,应熊座主也。逆贼犯皇陵,神人共愤。陛下辍讲避殿,感动臣民。二辅臣
独漫视之,欲令一鹏、振缨戴罪自赎。情面重,祖宗陵寝为轻;朋比深,天下讥
刺不恤。”忤旨,镌一秩视事。又言:“应熊、体仁奏辩,明自引门生姻娅。刑
官瞻徇,实由于此。乞宣谕辅臣,毋分别恩仇,以国事为戏。”应熊复奏辩。楷
言:“臣疏未奉旨,应熊先一日摭引臣疏词,必有漏禁中语者。”帝意动,令应
熊自陈,应熊竟由是去。吏部尚书谢升言登、莱要地,巡抚陈应元引疾,宜允
其去。及推劳永嘉代应元,则言登莱巡抚本赘员。楷亦疏驳之。楷又请给赠都御
史高攀龙官,诰赐左光斗诸臣谥,召还惠世扬。疏多见听。屡迁工科都给事中。
十一年五月,帝以火星逆行,减膳修省。兵部尚书杨嗣昌方主款议,历引前
史以进。楷与南京御史林兰友先后言其非。楷言:“嗣昌引建武款塞事,欲借以
申市赏之说,引元和田兴事,欲借以申招抚之说,引太平兴国连年兵败事,欲借
以申不可用兵之说,徒巧附会耳。至永平二年马皇后事,更不知指斥安在。”帝
方护嗣昌,不听。逾月,嗣昌夺情入阁,楷又劾之,忤旨,贬二秩为南京国子监
丞。母忧归。服阕,廷臣交荐,召入京,都城已陷。
福王擢楷户部右侍郎,督理钱法,命兼工部右侍郎。连疏请告,不许。顺治
二年,南都破,楷走杭州。从唐王入闽,擢户部尚书。郑芝龙、鸿逵兄弟横甚,
郊天时,称疾不出,楷言芝龙无人臣礼。王奖其凤节,命掌都察院事。鸿逵扇殿
上,楷呵止之,两人益怒。楷知不为所容,连请告去。途遇贼,截其一耳,乃芝
龙所使部将杨耿也。漳州破,楷遂抑郁而卒。
楷博综群书,寒暑勿辍,尤邃于经学。
林兰友,字翰荃,仙游人。崇祯四年进士。授临桂知县。擢南京御史。疏劾
大学士张至发、薛国观,吏部尚书田惟嘉等,因论嗣昌忠孝两亏。贬浙江按察司
照磨,与楷及黄道周、刘同升、赵士春称“长安五谏”。迁光禄署丞。京师陷,
薙发自匿。为贼所执,拷掠备至。贼败,南还。唐王用为太仆少卿,迁佥都御史。
事败,挈家遁海隅,十余年卒。
熊汝霖,字雨殷,余姚人。崇祯四年进士。授同安知县。擢户科给事中。疏
陈用将之失,言:“自偏裨至副将,历任有功,方可授节钺。今足未履行阵,幕
府已上首功。胥吏提虎旅,纨裤子握兵符,何由奋敌忾。若大将之选,宜召副将
有功者,时赐面对,择才者用之。廷臣推择有误,宜用文吏保举连坐法。”帝纳
其言。已,言:“杨嗣昌未罪,卢象升未褒,殊挫忠义气。至为嗣昌画策练饷、
驱中原万姓为盗者,原任给事中沈迅也。为嗣昌运筹、以三千人驻襄阳、城破辄
走者,监纪主事余爵也。为嗣昌援引、遭襄藩之陷、重赂陈新甲、嫁祸郧抚袁继
咸者,今解任侯代之宋一鹤也。皆误国之臣,宜罪。”不报。
京师戒严,汝林分守东直门。尝召对,言:“将不任战。敌南北往返,谨随
其后,如厮隶之于贵官,负弩前驱,望尘靡及。何名为将,何名为督师。”帝深
然之。已,言:“有司察处者,不得滥举边才;监司察处者,不得遽躐巡抚。庶
封疆重任,不为匪人借途。”又言:“自戒严以来,臣疏凡二十上。援剿机宜,
百不行一。而所揣敌情,不幸言中矣。比者外县难民纷纷入都,皆云避兵,不云
避敌。霸州之破,敌犹不多杀掠,官军继至,始无孑遗。朝廷岁费数百万金钱以
养兵,岂欲毒我赤子。”帝恶其中有“饮泣地下”语,谪为福建按察司照磨。
福王立,召还。上疏言:“臣自丹阳来,知浙兵为边兵所击,火民居十余里。
边帅有言,四镇以杀掠获封爵,我何惮不为。臣意四镇必毅然北征,一雪此耻,
今恋恋淮、扬,何也?况一镇之饷多至六十万,势必不能供。即仿古藩镇法,亦
当在大河以北开屯设府,曾奥{穴交}之内,而遽以藩篱视之。”顷之,言:“臣
窃观目前大势,无论恢复未能,即偏安尚未可必。宜日讨究兵饷战守,乃专在恩
怨异同。勋臣方镇,舌锋笔锷是逞,近且以匿名帖逐旧臣,以疏远宗人劾宰辅,
中外纷纷,谓将复厂卫。夫厂卫树威牟利,小民鸡犬无宁日,先帝止此一节,未
免府怨。前事不远,后事之师。且先帝笃念宗藩,而闻寇先逃,谁死社稷;先帝
隆重武臣,而叛降跋扈,肩背相踵;先帝委任勋臣,而京营锐卒徒为寇藉;先帝
倚任内臣,而开门延敌,众口喧传;先帝不次擢用文臣,而边才督抚,谁为捍御,
超迁宰执,罗拜贼庭。知前日之所以失,即知今日之所以得。及今不为,将待何
时。”疏奏,停俸。寻补吏科右给事中。
初,马士英荐阮大铖,汝霖争不可。及大铖起佐兵部,汝霖又言:“大铖以
知兵用,当置有用地,不宜处中朝。”不听。逾月,以奉使陛辞,言:“朝端议
论日新,宫府揣摩日熟。自少宰枢贰悉废廷推,四品监司竟晋詹尹。蹊径叠出,
谣诼繁兴。一人未用,便目满朝为党人;一官外迁,辄訾当事为可杀。置国恤
于罔闻,逞私图而得志。黄白充庭,青紫塞路,六朝佳丽,复见今时。独不思他
日税驾何地耶?”不报。
未几,南京破,士英窜杭州。汝霖责其弃主,士英无以应。杭州亦破,与孙
嘉绩同起兵。鲁王监国,擢右佥都御史,督师防江,战屡败。入海宁募兵万人,
进兵部右侍郎。唐王立闽中,遣刘中藻颁诏,汝霖出檄严拒之。顺治三年进兵部
尚书,从鲁王泛海。明年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又明年春,郑彩憾汝霖,遣兵潜
害之,并其幼子投海中。
钱肃乐,字希声,鄞县人。临江知府若赓孙,宁国知府敬忠兄子也。崇祯十
年成进士,授太仓知州。豪家奴与黠吏为奸,而凶徒结党杀人,焚其尸。肃乐痛
惩,皆敛手。又以朱白榜列善恶人名,械白榜者阶下,予大杖。久之,杖者日少。
尝摄昆山、崇明事,两县民皆立碑颂德。迁刑部员外郎,寻丁内外艰。
顺治二年,大兵取杭州,属郡多迎降。闰六月,宁波乡官议纳款,肃乐建议
起兵。诸生华夏、董志宁等遮拜肃乐倡首,士民集者数万人,肃乐乃建牙行事。
郡中监司守令皆逃,惟一同知治府事。肃乐索取仓库籍,缮完守具,与总兵王之
仁缔盟共守。闻鲁王在台州,遣举人张煌言奉表请监国。会绍兴、余姚亦举兵,
王乃赴绍兴行监国事。召肃乐为右佥都御史,画钱塘而守。寻进右副都御史。当
是时,之仁及大将方国安并加封爵,其兵食用宁波、绍兴、台州三郡田赋,不能
继,恒缺食。已,加兵部右侍郎。明年五月,军食尽,悉散去。鲁王航海,肃乐
亦之舟山。唐王召之,甫入境,王已没。遂隐海坛山,采山薯为食。明年,鲁王
次长垣,召为兵部尚书,荐用刘沂春、吴钟峦等。明年拜肃乐东阁大学士。
唐王虽殁,而其将徐登华为守富宁,鲁王遣大学士刘中藻攻之。登华欲降,
疑未决,曰:“海上岂有天子?舟中岂有国公?”肃乐致书:“将军独不闻南宋
之末二帝并在舟中乎?”登华遂降。郑彩专柄,连杀熊汝霖、郑遵谦。肃乐忧愤
卒于舟,故相叶向高曾孙进晟葬之福清黄檗山。
刘中藻,福安人。由进士官行人。贼陷京师,薙发,被搒掠。贼败南还,事
唐王。既事鲁王,攻降福宁守之,移驻福安。大清兵破城,冠带坐堂上,为文自
祭,吞金屑死。
郑遵谦,会稽人。为诸生。潞王以杭州降大清,遵谦倡众起兵,事鲁王,崎
岖浙、闽间。从王航海,与汝霖并为彩害。
沈宸荃,慈谿人。崇祯十三年进士。授行人,奉使旋里。福王立,复命。擢
御史,疏陈五事,皆切时病。已,论群臣丑正党邪,请王卧薪尝胆,为雪耻报仇
之计。寻荐词臣黄道周、刘同升、葛世俊、徐氵幵、吴伟业等。又言:“经略山
东、河南者,王永吉、张缙彦也。永吉失机,先帝拔为总督,拥兵近甸,不救国
危。缙彦官部曹,先帝骤擢典中枢,乃率先从贼。即加二人极刑,不为过。陛下
屈法用之,而永吉观望逗遛,缙彦狼狈南窜。死何以对先帝,生何以对陛下。昌
平巡抚何谦失陷诸陵,罪亦当按。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厉兵秣马,以报国仇,
乃贼尘未扬,辄先去以为民望。如河道总督黄希宪、山东巡抚丘祖德,尚可容偃
卧家园乎!”疏入,谦、祖德等皆命逮治,永吉、缙彦不罪。时朝政大乱,宸荃
独持正,要人多疾之。明年以年例出为苏松兵备佥事。未赴,南都破,宸荃举兵
邑中。鲁王监国,擢右佥都御史。已而事败,宸荃弃家从王海外。王次长垣,连
擢至大学士。从王于舟山,又从泛海抵厦门、金门。后舣舟南日山,遭风,没于
海。
其邑子沈履祥尝为知县,监国时,以御史督饷台州。城破,避山中,被获死
之。
赞曰:自甲申以后,明祚既终,不逾年而南都亦覆,势固无可为矣。朱大典、
张国维等抱区区之义,徒假名号于海滨,以支旦夕。而上替下陵,事无统纪,欲
以收偏安之效,何可得乎。
卷二百七十七 列传第一百六十五
○袁继咸(张亮)金声(江天一)丘祖德(温璜吴应箕尹民兴等)
沈犹龙(李待问章简)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侯峒曾(阎应元等
朱集璜等)杨文骢(孙临等)陈潜夫(陆培)沈廷扬林汝翥(林惣)
郑为虹(黄大鹏王士和胡上琛熊纬)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冬,擢御史,
监临会试,坐纵怀挟举子,谪南京行人司副,迁主客员外郎。七年春,擢山西提
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有朝觐官赍册之奏。继咸疏论之,谓:
“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
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彝宪大恚,与继咸互讦奏。帝不听,乃孑身赴任。
久之,巡抚吴銎淞堋6舶从氛潘镎褚郧胧舨挥Γ栉芗滔淘嗨绞隆5
怒,逮继咸,责刈唷.‘贤继咸,斥孙振。诸生随至都,伏阙诉冤,继咸亦列
上孙振请属状及其赃贿数事。诏逮孙振,坐谪戍;继咸得复官。十年,除湖广参
议,分守武昌。以兵捣江贼巢兴国、大冶山中,擒贼首吕瘦子,降其党十余人。
诏兼佥事,分巡武昌、黄州。击退贼老回回、革里眼等七大部黄陂、黄安,筑黄
冈城六千余丈。
十二年,移淮阳,忤中官杨显名,奏镌二秩调用。督师杨嗣昌以其知兵,引
参军事。明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未一年,襄阳陷,被逮,戍贵州。
十五年,廷臣交荐,起故官,总理河北屯政。未赴,贼逼江西。廷议设重臣总督
江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