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火河山-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哟锏那妆挤追兹拥袅宋淦魈用�
不过虽然新军完全控制了战场局势,但要收拾干净数万奔逃的绿营兵勇,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掉的。
而从战斗一开始就陷入困境的巡抚衙门,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在城里城外几乎同时打响战斗的时候,江苏提督马得贵亲自带着绿营最精锐,武器也最好的五千兵勇进攻巡抚衙门。李国勇手中一共只有五十名卫队士兵,等于一个人要对付一百个敌人,压力可想而知。
一到巡抚衙门近处的马得贵就觉得事情不太对,巡抚衙门大开,门口很奇怪的堆满了一个个装满了沙土的麻袋,不知道李国勇在做什么,不过麻袋包上架着的两挺黑黝黝的马克沁机枪马得贵还是认识的,听说这洋人的玩意威力还很大。急于抓住李国勇的马得贵,一等兵丁摆好阵势,立刻就下了进攻的命令。
300名端着老式滑膛燧石火枪做为前锋,大摇大摆地冲向大门。
“突突突”,马克沁开火了,一条条火舌愤怒地喷向敌人,重机枪巨大的杀伤力,让300名士兵转眼就全部倒在血泊中。
马得贵眼睛都直了,李国勇的武器也夸张得离谱了吧,这才多少时间,自己300个精锐的士兵就这么没了?他简直气疯了,也不要什么阵型了,也不管什么前锋后卫了,反正马得贵下的唯一命令,就是冲,冲进去,打死李国勇的,官升三级,赏白银一万!
两挺马克沁机枪的交叉火力,让绿营士兵割麦子一样地一片片倒下,但也杀红了眼的马得贵的精锐,还是一个接着一个睬着同伴的尸体冲锋。
火药味,血腥味,刺激得李国勇直想呕吐,生平第一次看到如此血腥的场面,自己居然还能白吃镇静,李国勇都有点佩服自己了。
被枪声从好梦中惊醒的人们纷纷拥了出来,全都被眼前的情况惊呆了。究竟发生了什么?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李国勇。
李国勇轻描淡写地道:“大家不要惊慌,小股叛匪作乱而已。”话是这么说,他心里也没底,对方毕竟是五千之众,不过大家见巡抚大人如此沉着,也都放下了心。
不一会,枪声突然减小了很多,郑彪喘着粗气跑了进来,有点语无伦次地道:“大人,坏了,两挺机枪供弹系统全部出现问题,暂时报废了!”
李国勇纳闷了,马克沁机枪那么有名,除了笨重点,供水麻烦,打到后来会出现一堆人围在一起小便的镜头,其它没什么大毛病啊,怎么到了自己这,就出毛病了?
郑彪真急了:“大人,光靠步枪咱顶不了多久,快撤吧!兄弟们保护大人杀出去!”
不知怎么的,素来贪生怕死的李国勇,现在反倒无所谓生死了,他微微摇了摇头。
第二十二章 … 平息叛乱
一直到了很多年以后,李国勇还是没弄明白那天晚上自己为什么会把生死置之脑后,一时冲动还是被鲜血刺激得神经都麻木了?
不过当时的情景,却感染了那些本已吓得腿脚发软的非战斗人员,一个个都对这位不畏生死的大帅所激励,大帅都不怕,我们又为什么要怕呢?此时王青颜的眼中,也对自己未来的夫婿流露出了自然而然对英雄的仰慕,她悄悄走到了李国勇的身边,也忘记了矜持,真挚地说道:“李大哥,到哪我都和你在一起。”
李国勇微笑了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这种现成豆腐,那可真是不吃白不吃。青颜脸上微微一红,却并没有挣脱。
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有信心的,起码杨度急了,他向郑彪丢了个眼色,意思让郑彪用强把李国勇架出去了。这动作可没逃过李国勇的眼睛,他招了招手:“皙子,来。”
没奈何的杨度走到了他身边,话中透着明显地焦急:“大人,为了江苏,为了我们的事业,您必须走啊!”
李国勇淡淡地道:“皙子,我不会走的,我要走了,这里的人怎么办?死了我李国勇不要紧,但你们都是人才,是江苏,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啊。所以我不走,皙子,带着他们,我让郑彪护送你们出去,我在这断后!”
杨度奇怪地笑了:“明逸,我们都是因为你才聚集到了一起,你不走,难道我杨度就贪生怕死吗?”
外面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李国勇知道想走也不太可能了,他的眼神有点迷离:“皙子,你说,我们就这么失败了吗?”
不再多考虑什么的杨度笑道:“大人,我们没有败,我们还有两万新军,我们在江苏撒了了希望种子,就算今天我们全死在这儿,总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在整个中国生根发芽的!”
听得热泪盈眶的郑彪咬着牙道:“大人,杨先生,你们放心,除非警卫队全死绝了,否则我保证不会让你们看到一个叛贼!”说完虎吼一声:“警卫队,全体,跟我上,杀光那些狗崽子!”
五十名卫兵仅靠步枪根本就无法阻挡住汹涌而上的叛军,很快,第一道防线就失守了,带着剩下的四十个人,郑彪退守到了第二道防线。十五分钟不到,第二道防线又丢失了,无奈的郑彪退到最后一道防线,这时他身边只剩下二十五个人了。
郑彪长长呼了口气,最后的时候就要到了。他从掩体中站了出来,静静地道:“兄弟们,今天就是我郑彪毕命的日子,后面就是咱们大帅,你们有怕死的没有?”
二十五连考虑都没有考虑,齐齐高声道:“没有,誓死护卫大帅!”
郑彪满意地笑了:“警卫队,全体,上刺刀!”
明晃晃的刺刀,在夜色里泛着寒光,在那述说勇士们的忠诚和热血!
忽然,叛军身后一阵大乱。
上千个穿着什么服装都有的人,呐喊着杀入了叛军阵中。这些人有的拿刀,有的拿红缨枪,总之各种兵器基本全了,最离谱的是,居然有个大汉拿着对大铁锤。这兵器,可有个百多年没见过了。这群人领头的是三男一女,其中那个长相威猛的大汉边砍边骂:“他妈的,敢打咱们大帅。老子还等着大帅招安呢,让你杀,让你杀!”骂一声就有个倒霉的叛军倒在他的刀下。
这群人正式顾大山带领的太湖群盗。原来顾大山在城中四处大乱的时候,按着李国勇的名单,在苏州城内来了场大屠杀,把名单上的江苏官员杀了个干净,正准备按计划撤退的时候,顾大山听着巡抚衙门那的枪声不对劲了,和另外三个头领一商量,干脆来到了巡抚衙门。
也亏得他们的抗命,来的正是时候,不然咱李巡抚李大人的小命今儿个还真交代在这了。别看这些土匪是无组织、无纪律、无训练的三无人员,可长期的打家劫舍,对抗官兵的舔血生涯,早让他们个个练的彪悍无比凶猛异常。马得贵手下的人虽然是他的精锐,又用数千只众,可肉搏起来,哪是这些人的对手。
等到援军,兴奋无比的郑彪喜得大叫声:“弟兄们,援兵来了,杀啊!”
警卫队的人可就好奇了,这援兵可真透着古怪了,怎么个个和土匪似的?
正杀得难解难分的时候,赵声亲自带着一个团过来了,这一来,形势立刻扭转了。又过了会,剿清了城外残匪的刘汉英也带着大队人马赶到。
不过这些正儿八经的援兵,却很奇怪地发现,怎么官兵配合着一群土匪在剿杀叛军?咱们的李大帅神机妙算,当真是不可捉摸。
情知大势已去的马得贵,正想逃跑,却被郑彪窥个正着,抬手一枪,这位都统大人只能到黄泉路上做他升官发财的美梦去了。
到了天亮的时候,听了一晚上喊杀震天,枪声大作的苏州市民,才敢战战兢兢地打开房门,只看到街面上血流成河,到处都是死尸和一队队被押解着的绿营士兵。
这砸回事?怎么绿营的都被抓了?难道长毛又闹事了?有好事的民众开始琢磨起来。
历史上把这一次兵变称为“苏州兵变”,次役死江苏提督马得贵以下绿营官兵四千四百人,被俘三万余人,自江苏布政使赵东成以下,包括事后被秘密处死的常州参将廖士诠,金坛游击徐滔等人,共死一百三十三名江苏大小官僚。陆军第一师方面,伤亡为一百十七人。
后世的历史学家虽然对这场兵变争论不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这次兵变,彻底稳固了李国勇在江苏的统治,为李国勇日后的争霸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兵变是被彻底干净地镇压了,下面该考虑善后及论功行赏的事情了。
投降的三万余绿营官兵,从中挑选出了四千名加入绿营时间不长,身强体壮的,连同一千多太湖群盗,合编为江苏陆军第二师,与第一师一起,组建成了新遍江苏陆军第一军。
陆一师,全体官兵作战英勇,称“虎胆英雄师”,全师每人发赏银五两,放假三天;德国顾问团,指导有方,每人发“江苏荣誉勋章”一枚,李国勇坏就坏在这,他知道德国人好面子,重荣誉,这下可帮他省下大把银子了。
个人方面,刘汉英剿贼有攻,升第一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郑彪临危不惧,浴血奋战,调任第二师师长;谷学宾守城有方,升一师二团团长;赵声升得最快,由个小小的营长,居然破格提拔到了第二师参谋长;而太湖盗匪孟凡贵,吕远,傅馨萍,先去才弄好的无锡马山军校学习半年,而后回来任职。而在这次平叛事件中,理因占据头功的陈其美,却因为身份的特殊性,并没有受到奖励,只是由李国勇在暗地里重重勉励了番,好在陈其美明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倒也没有什么。
至于立下大功的顾大山,先是被李国勇骂了通抗命不遵云云,接着就被委以重任,出任准备成立的江苏警察总局局长一职。
至此,江苏军政大权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到了李国勇一个人的手里。
关于善后的处理,是杨度最担心的,这事一个弄不好,必将受到朝廷的追究,当杨度把担忧说出来的时候,李国勇想了半天,终于无比沉痛地道:
“给朝廷上折子,光绪二十五年一月五日夜,苏州汉军都统周子达,常州参将廖士诠廖,金坛游击徐滔三人勾结太湖匪帮,密谋造反,攻打苏州,适我江苏新军二万人正值外地拉练,救援不及,苏州城破。江苏布政使赵东成大人,都督马得贵大人,率江苏文武奋勇不屈,与贼展开顽强战斗,至新军回防,我大清江苏众官员全部杀身成仁,哀哉痛哉!臣江苏巡抚李国勇,得圣上太后鸿福,经一日一夜奋勇拼杀,终斩周逆子达,廖逆士诠,徐逆滔于马下,同日克服苏州!”
这个折子,也可说是大清立国以来第一厚颜无耻之作了!
第二十三章 … 遇 刺
一月五日苏州兵变的消息,随着李国勇的折子传到京城,当真是满朝震动,想我大清国虽说有甲午之败,两次鸦片战争之耻,洋人也不时地来索取点什么,但当今圣上英明,太后睿智,大臣勤奋,真正是四海清平,天下无事。那周廖徐三逆何其可恨,竟勾连盗匪,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幸赖圣上太后鸿福,出了个大智大勇的李巡抚,一战功成。于是纷纷上疏,有为李国勇请功的,有言要诛三逆九族的。
总算慈禧毕竟不是个糊涂主子,派了德亲王彻查此事。
江苏方面可不管朝廷怎么做,兵变的残局要收拾,经济发展不能停,新收编的士兵要改编,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太多了。不过这些事,都直接交给杨度,刘汉英去了,李国勇逐渐把心思放到了军工生产上。
被改造成专门研制轻武器的江南制作局,经过李国勇大力地培持,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光是正在运送路上的国外机器,就用掉了李国勇的二百万英镑。现在全厂拥有工人一千六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