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火河山-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枪声继续响了起来,彻底绝望地拉德罗夫终于放弃了谈和的希望,从主动进攻变成了被动防御。他现在唯一可以祈祷的就是上天发生的奇迹。
战斗了20分钟之后,双方的援军陆续增援了上来,这让战场上子弹横飞,连空气里都充满了刺鼻的火药味。
明显中国人的准备更加充分一些,他们增援上来了起码两个连,携带着两挺重机枪和六挺新式的轻机枪,以绝对优势的火力死死压制着对面的俄国人。俄国人前后增援上来的部队虽然很快达到了500人之多,但面对中国人密集的近乎可怕的火力却一筹莫展。
随即,中国士兵开始以集束手榴弹轰炸俄军战地,在爆炸声中俄国人发出了恐怖的叫声,甚至让他们以为中国人用上了大炮。
这并不能怪俄国人的无知,作为中国陆军制式装备之一,手榴弹一度很受到世界各国的冷遇。
手榴弹它的最早起源在中国。公元1000年,宋朝神卫水唐福向朝廷进献名字为“火球”的火器。——“火球”以火药为球心,用多层纸、布等狭糊为壳体,壳外涂敷沥青、松脂、黄蜡等可燃性防潮剂,点燃后用人力或炮抛至敌方,球体爆炸并生成烈焰。还可通过改变药物配合或掺杂铁蒺藜、小纸炮等,达到施毒、布障、发烟、鸣响等多种作用,达到杀伤敌军和破坏战具的效果。
在1044年初的兵书《武经总要》中,已载有霹雳火球、簇藜火球、毒药火球、烟球、引火球等多种可用手投掷的弹药,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手榴弹雏形。到了13世纪初,中国军队又装备使用了一种铁壳爆炸性火器“掏火炮,”
又名“震天雷”它用生铁铸外壳,形如罐子、合碗等不同样式,内装火药,留有安放引线的小孔。点燃后,火药在密闭的铁壳内燃烧,产生高压气体,使铁壳爆碎伤人。这是当时威力较大的一种火器,可用手抛,也可用炮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铁壳手抛弹药,这与现代手榴弹已颇为相似。
在欧洲,直到1405年,在意大利的一份手抄本上才有了最早的手抛弹药的图样。到17世纪以后,才出现把火药和铅弹丸或金属碎片装入铁筒内的铁壳手抛弹药。也就是在这时,欧洲出现了“手榴弹”这一各称,并沿用至今。
在17世纪和18世纪,手榴弹曾是欧洲军队装备使用很普遍的武器,并出现了专职的“榴弹兵”部队,19世纪,由于枪炮的发展及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一度受冷遇。到了力世纪,随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堑壕战兴起,才使手榴弹重又获得了广泛使用。
但对于连枪支都无法人手一支,经费紧张、装备低劣的俄国军队来说,不用说看到手榴弹,有的士兵就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一声连着一声的爆炸,伤亡逐渐增加的俄国士兵终于感觉到了死神离他们如此之近,每一声爆炸声音的响起,总会有几名同伴倒在血泊之中。
不光是这些士兵们,就连拉德罗夫本人也感觉到和对面的中国士兵作战,简直就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这样的战斗最终只能以俄军的失败而结束。
第四百零七章 … 中华帝国的宣言
拉德罗夫少校和部下战斗到底的决心已经动摇,这样的战争他们根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或许再这样打下去,他们全部都会死在这里的。
当拉德罗夫终于决定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大约两个营的中国士兵不知道从哪冒了出来,从左右两翼包围住了500名俄国士兵。
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俄军连逃跑都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得到支援的中国士兵向俄军阵地发起了排山倒海一样的攻击。
战斗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结束了,在中国士兵勇猛地攻击下,350名俄国人阵亡,150名成为了俘虏,这其中就包括了拉德罗夫少校。
在俘虏堆里高举着双手的拉德罗夫心中的沮丧到了极点,简直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莫名其妙的就和中国老百姓发生了冲突,莫名其妙的就和中国士兵打了起来,又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俘虏,这一切让拉德罗夫怀疑自己是不是正在做着噩梦。
“拉德罗夫,出来!”一声威严的声音在拉德罗夫的耳朵边响起,拉德罗夫朝发出声音的方向看去,看到正是那名中国少尉。
“这完全是一场误会,少尉先生。”拉德罗夫用讨好的口气说道:“我们并不想看到这样双方都感到不快的局面,我们愿意赔偿,并且向中国的军民道歉。”
“误会?”中国少尉冷冷地说道:“假如你们战胜了。还会说这完全是误会吗?我们老百姓地房子遭到你们的枪击,我们的战友倒在了你们的枪口之下,这一切难道都只是误会?拉德罗夫少校,我可以很遗憾地告诉你,你将被判处死刑!”
“不,看在上帝的份上。请饶恕我们吧!”拉德罗夫惊恐地叫了起来:“不管给我什么样的惩罚我都愿意接受,只求不要杀了我!”
“什么样地惩罚你都愿意接受?”中国少尉忽然问道。
见中国人的口风松动,拉德罗夫象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他紧张地说道:“我以一个军人的名誉起誓。我愿意为您做任何的事情!”
中国少尉淡淡地说道:“那么好吧,你将接到我们给你地任务,如果你能够很好地完成,在战争结束之后你或者还有机会回到你的家乡!”
在中俄边境爆发的冲突很快让中俄两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中国方面对此事件的反应是帜速而激烈的,在中俄边境冲突爆发后的两个小时,中国最高元首就通过电台向全中华帝国做出了中国政府对此事件地回应。无数中国人坐在1906年由华籍美人巴纳特。史特波斐德父子在南京发明,1908年完善,并在1915年开始在中国普通居民中大量普及的收音机前收听到了元首的声音。
“1917年1月11日凌晨,在中俄边境上,俄军枪击我中国居民住宅,在我边防军战士与其交涉时,俄军拉德罗夫上校开枪打死我一名边防军士兵,双方随后爆发激烈枪战。在武装冲突中。总共有八名中国军人,两名老百姓倒在了俄军的枪口之下。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是同盟国的一员,但我们只想维护中国和亚洲的利益,我们并不想介入到一场仝面战争之中,对于协约国的不断挑衅,我们也一再采取了容忍地态度。但容忍并不代表着中国将为此而退缩。
在这里我并不想隐瞒着什么,目前同盟国在战场上的局势相当不利。我们最坚强的盟友德意志帝国不幸在凡尔登大会战中遭遇到了挫折,并由此被迫转入了守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也都在各个战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失败。眼看同盟国就要输掉这场战争。中国将何去何从?在现在这个时候参战,无疑对帝国来说是不利的,我们甚至也有可能因此而拖入无休止的战争之中,我们大可以放任盟友不管,坚守自己的边防。但我可以代表所有地中国人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绝不是如此自私的国家,我们绝不会放弃自己的盟友!
既然战局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既然做为协约国地一员的俄罗斯决意挑起对中国的缺少教养的战争,那么就让我们勇敢的面对这一切吧,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盟友!
一切从战争中开始,那么就让一切在战争中结束吧!我将告诉德国,告诉奥匈帝国,告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告诉保加利亚,所有的同盟国成员;我将告诉英国,告诉法国,告诉俄罗斯帝国,告诉英联邦国家,告诉所有的协约国:“1917年1月11日,中国将全面介入残酷的战争之中!我们的远征军将进入俄罗斯,进入欧洲,在协约国拥有的每一寸土地上战斗!我们将和同盟国所有的国家站在一起,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一个新的秩序而努力作战,为此中国将不惜流尽最后的一滴鲜血!
我以中华帝国终身元首,党卫军全国领袖,中国武装力量总司令的名义,任命我们的总参谋长蒋百里元帅为中华帝国所有参战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任命柳波成元首为中国远征军团总司令,任命吴佩孚元帅为俄国战场的总司令,任命蔡锷元帅为支援部队总司令,任命赵灿薛元帅为海军远征舰队总司令。
我亲爱的祖国,我亲爱的人民,让我们全部动员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而努力奋斗,那就是让中华民族从此屹立在世界之巅!1917年1月11日。这将是改变世界历史地一天;1917年1月11日,这是中华民族腾飞的一天,1917年1月11日,这是让世界颤抖的一天!
向俄罗斯进军,向欧洲进军,向全世界进军!我们的国防军将战无不胜。中国将战无不胜!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中华民族受欺凌的日子已经过去,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动阻止中国的强大!
中国万岁!中华帝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中国最高元首李国勇地宣言。被后世的军事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之为“末日宣言”这份宣言代表中国不再是一个战争的旁观者,而转化成了直接参与者。
中华帝国的民众对于这份宣言地反应是热烈而且狂热拥护的。元首带领着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奇迹,现在即将在欧洲战场创造另一个属于中国的神话。
有些人甚至认为中国的参战实在太晚了,早在完成了亚洲的统一之后,帝国的军队就应该直接投入到欧洲战场,协助盟友完成胜利地使命。
协约国抓狂了,他们最为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中国将直接参战!这是一个可怕的消息,中国国防军和党卫军武装力量的强大实力早就让世界各国见识过,英法两国也直接在他们面前领受过可耻的失败。
现在中国已经拥有了整个亚洲,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加上庞大的人力以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资源,将会对战争造成怎样大地影响?
俄国简直是疯了,为什么平白无故的要去招惹中国?起码从在此之前中国的态度来看,中国情愿保持着形式上的中立。
与此相反的是。同盟国却陷入到了突如其来的巨大幸福之中,他们甚至将为此而感谢俄国。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在战争中遭受损失的盟友,中国所拥有地力量以及他们的直接参战,将一举扭转同盟国的被动态势。
从1914年到1917年,400多万同盟国士兵倒在了战场之上,国内物资消耗得已经差不多了,但战局却没有一点地进展。士兵们开始出现厌战情绪,战争似乎将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但中国最高元首李国勇的“末日宣言,”却让同盟国的颓丧之气一扫而空。在柏林、在维也纳、在伊斯坦布尔。民众自发的组织起来,欢迎中国的直接参战。前线士兵丧失了的信心几乎在一夜之间被重新鼓舞了起来,他们甚至对敌人组织起了几次反击。
德意志帝国大皇帝威廉二世在第一时间给中国的最高元首李国勇拍来了热情洋溢的电报:“我很高兴并且怀着兴奋的心情看到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直接参战,这是德国在1917年收到的最好礼物,也是同盟国所有国家最好的礼物!
这种热切的心情不知道我们持续了多少时候,但当这一天美梦成真的时候,我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好吧,让我们一切开创一个世界新秩序吧,让中德英勇善战的军队在欧洲给予英法以最沉痛最难以忘却的教训吧!”
中国的参战让这个同盟国都陷入了狂喜的气氛中,但此时在西方的另一个大国,协约国最大的依仗美国也决定加入到这一场世界战争之中。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敦促“没有胜利的和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