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火河山-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伏特加酒,我还要送你美丽的塔吉克斯坦女郎。”
这下好,阔雷明,李国勇一大一小两个淫棍相对淫笑不止。
在阔雷明处达到了目的的李国勇,马不停蹄地拜会了美英法三国领事。美英法三国原领事,李国勇的老朋友毕德格,詹姆斯,白藻泰要么高就,要么回国了,现在的领事分别为美国领事古纳,英国领事霍必澜,法国领事巨籁达。
在江苏事变前后,李国勇和他们频繁电报书信来往,也算是老相识了,见了面也没有客气,张口就要求5500万英镑的巨额贷款。
指着巨大的地图,李国勇说道:“在安徽,我击败了河南、浙江的部队;在江西,我把两广总督岑春煊,闽浙总督许应赶回了他们自己的地盘;而满清的主力湘军,已被我英勇的独立军彻底击溃。现在整个中国,除了袁世凯的部队对我还有威胁,再也没有独立军的对手了,中国的江山未来由谁来坐,各位领事都是聪明人,也不用我多说了。现在我最缺的是钱,大量的资金援助,所以这5500万的贷款是必须的,只能多不能少。”
古纳是毕德格一手提拔起来的,因此在感情上也比较亲近李国勇:“亲爱的李,您借钱的信誉度,我想我们大家都应该很信任了,中国的形势,美国方面也非常看好您,因此我个人很乐意说服我们的总统和国会把钱借给您。”
虽然霍必澜也认为借钱给李国勇是笔很划算的买卖,但狡猾的他还是说道:“李元帅阁下,英国方面我想也没有太大的的问题,但我想请问,我们还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早有准备的李国勇还是把上到英国女王,下到这个霍必澜的祖宗骂了个遍,该死的英国佬不光在中国,在老子这得到的好处好还少了?真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贪心不足蛇吞象啊。
李国勇勉强笑了下:“还是原先我给你们前领事的承诺,在我的地盘内,各国的利益都将得到充分的维护,另外,我准备在江西和安徽铺设铁路,我想,把铁路的铺设权交给美英法共同筹承建,你们应该还是非常乐意的吧。”
心疼不已的李国勇,知道大规模地掠夺中国铁路权益一直是列强所图谋的。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列强乘划分势力范围之机,利用各种手段,或直接建筑和经营,或假借中外合办之名,或通过贷款的形式,贪婪地掠取在中国的筑路权。
到1904年日俄战争前,1万多公里中国的铁路权益先后落入列强之手:法国取得滇越铁路,德国取得胶济铁路,英国取得沪宁铁路和广九铁路,比利时取得卢汉铁路和汴洛铁路,俄国取得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美国取得粤汉铁路和广三铁路。
这还不算完,1912年清政府垮台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凯利用当时“政权开放、利用外债”的舆论,变本加厉地大借外债、拍卖路权,仅仅四五年时间就签订9项铁路借款合同,出卖11条铁路的权益。列强又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总长达1万公里的铁路权益。只是由于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这些权益才大部未得实现。
而中国人民为了夺回路权的英勇斗争也正是从1903年湖南开始的,要求“争回自办”,继而湖北绅商提出“将约作废,归鄂自办”。1905年甚至还发生了湘、鄂、粤三省收回粤汉路权和苏、浙两省保卫沪杭甬路权的斗争。
自己会被人骂成卖国贼吗?李国勇开始担心了,自己这么做,和后来的袁世凯怎么那么像?心里骂完了列强,李国勇骂开了自己。
这时的李国勇在心中许下了一个宏愿:给我十年时间,我要收回属于中国的一切主权,我要赶走列强在中国的一切势力,我要打造一个无比强盛的中国!
得到了莫大好处的三国领事眉开眼笑,巨籁达甚至打开了香槟,预祝李国勇的成功,并祝愿中美英法四国友谊恒古流长。
香槟喝在李国勇的嘴里,是那么的苦涩。
谈妥了借款事宜,李国勇又谈到了送留学生去英国皇军海军学习的设想,霍必澜满口应承,这让法国领事巨籁达很有些不开心,与未来中国领导人加深亲密关系的机会又让英国人占先了。
紧接着四方就对军政府一揽子的援助协议,经过长达四个小时地讨价还价,终于继《上海密约》后,达成了《李古霍巨四方协议》。
协议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对军政府是比较有利的,尤其是三国领事在协约上明确地规定,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点,会承认军政府是合法的政府,并与满清政府断交。当然这个所谓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在李国勇至少取得了大半个中国的控制权后。
第五十五章 … 克纳佩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克纳佩自1898年上任伊始,就结识了现如今的三省大元帅李国勇,五年地交往,双方在经济、政治、军事领域不断加强合作的同时,两人的私交也得到了极大地加深。
克纳佩对李国勇本人充满了好感,在他的评价中,这是一个年轻的,富有朝气的政治家,军事家,甚至还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在某些私人场合,克纳佩甚至对自己的德国朋友说,如果李国勇元帅涉足科技领域,那么,他的成就甚至会超过历史上一切伟大的科学家。
在他1918年出版的的回忆录《克纳佩:我的中国行》中记载:
“当我第一次见到我的朋友李国勇时,他还只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上帝啊,中国政府是不是发疯了,让一个在德国或许还在求学的年轻人,担当一个拥有上千万人口的江苏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当我知道他是李鸿章的孙子后,我的第二印象是,原来是这样,在中国,这叫‘裙带关系’,意思是只要有一个人当了大官,那么他的一切亲戚都可以飞黄腾达。我承认,当时除了因为出于对李鸿章的尊敬,我才勉强接见了李巡抚外,心里是很看不起他的,现在我不得不为我当时的想法向李元帅致歉。
随着我们交往的越来越频繁,我被这个年轻人震惊了,这个二十岁的当时清政府的大官,除了在政治上拥有敏锐的嗅觉(靠着左右逢源一直当到了政府的两江总督),军事上拥有高超的手腕(指挥他英勇的军队打败了清政府的数十万大军);并且,他还在科技创新,军事发明上展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天赋。
我曾和后来中国政府的航空部长冯如先生有过一次长谈,这位中国的‘飞行之父’,引领世界飞行格局的伟大发明家,用无比崇敬的语气告诉我,真正的飞行之父,应该是李国勇才对,正是靠着李的指导,提供的图纸,才能让人类历史上首次依靠自身动力的载人飞机上天。而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地诞生,也足以让李名载史册。
军事发明方面,上帝,我只能用天才来形容我的朋友李了,他不仅改进了重机枪,火炮,甚至还发明了各种新式武器。而与德国合作的纳绍级和赫尔戈兰级战列舰,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我发誓,这全是出自这伟大人物非凡的大脑!”
当克纳佩的回忆录写成出版后,专门派人送到了李国勇手中,反正根据李国勇身边亲近人的说法,李大帅的脸,红得和某种动物的某个部位一样。
在德国领事馆,克纳佩再次见到了他的朋友李国勇。
“天那,李,”一贯严谨的德国人见面就给了李国勇一个拥抱:“你知道吗,你的军舰图纸,让帝国震惊不已,帝国已答应与军政府展开全面地合作,并且,帝国总参谋部,诚挚地邀请您能在方便的时候访问德国。”
亲热地拍拍老朋友的肩,李国勇说道:“我会的,一定会的,等我掌握了中国的政权后。”
克纳佩请李国勇坐下:“李,相信我,用不了多少时候,北方的政府一定会被您推翻的,那个朝廷,是腐败的,不得人心的,中国的希望在你这里。”
李国勇笑了下,和德国人谈话让他觉得舒服了很多:“老克,说真的,这真得感激你,为我派来了大量的军官顾问团,才能让我在短时间内拥有一支所向披靡的铁军。”
克纳佩摆了摆手:“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就象一只睡着的雄师,总有一天它会醒来,没有德国人地帮助,也一样不能阻止它地苏醒。”
这么相互恭维下去可没底了,李国勇急忙制止了克纳佩:“我这次来,是就中德双方进一步合作想和你洽谈下。”
“没有问题,说说你的想法吧。”克纳佩说道。
李国勇想了想:“我的辖区内虽然近些年发展迅猛,但你也知道,中国的工业底子还很薄弱,我希望德方能尽可能地在这方面给予我们帮助,我的想法是,能够在明年再与贵方合作上马一个造船厂,一个重机械厂,及若干个配套的工厂。”
考虑了下,克纳佩说道:“这些我都可以答应。”
“至于军舰方面,”这是李国勇最关心的,毕竟陆军装备上,独立军已经能够勉强自给自足了:“除了先前订购的以外,我还要向德方订购一批辅助舰船,只是这里有个问题,我现在资金紧张,我也不瞒你,来之前,我才向美英法三国贷了笔款子,总数达到了2500万英镑,可这钱是用在即将发生的战争上的,我也不能动。所以,你看能不能让我采取分批还款的方式,或者可以采用劳工输出等等的方式来折抵欠款。”
犹豫了会,克纳佩点头道:“我需要向国内汇报下,但站在我的立场,我将尽力为你争取。”
李国勇展颜而笑:“非常地感谢你,我不会让你们白白付出的,作为回报,我允许德方和我的航空研究处多多接触。”
克纳佩眼睛一下亮了,中国的飞行技术,占世界领导地位,德国总参谋部认为飞机有可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一直都想得到中国的飞机资料,只是碍于李国勇才送来了纳绍级和赫尔戈兰级战列舰,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的资料,才没有好意思开口,现在大好的机会就放在了眼前,这让克纳佩怦然心动。
李国勇可没那么好的心思,本来要不是中国目前没这能力造大型军舰,他可不会拿出最先进的舰船图纸,光这都让他心疼了很久了。来之前,李国勇就交代过冯如,合作可以,但最新的飞机技术资料,那是大可藏藏私的。
当时的江苏,在冯如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地研究改进下,“冯如二十二”飞机已能够停留在空中长达两个小时,在李国勇嘱咐继续延长飞行时间的同时,李国勇已经在动脑筋能不能把重机枪弄到飞机上去了。
克纳佩当然不知道李国勇的想法,他握住李国勇的手说道:“亲爱的李,感谢您的慷慨,我想帝国肯定会非常乐意见到这次合作的。”
“老克,飞机上的事你找杨度和冯如就行了,”李国勇说道:“德国人不光在帮助我们,同时在袁世凯的军队中,我知道也有大量的德国军官;中国未来只可能有一个政府,不是满清的,就是我李国勇的,而在我统一中国的道路上,未来的战争中,袁世凯势必成为拦路虎,你看,能不能建议德国国内召回袁世凯军队中的顾问?或者,可以到我这来。”
这也是李国勇今天来的主要目的之一,现在放眼中国,能和独立军抗衡的也只有袁世凯前武卫右军,现改称北洋军了。
《李袁协定》是个很不牢靠的协约,独立军和北洋军,在不久的将来,必有一战,对这一点,李国勇深信不疑。
第五十六章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