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插队在黄土高坡-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值夏日,养热带鱼的水温刚好适宜,又有充足的鱼虫,小孔雀鱼吃饱喝足,便疯了似地生长,一天不见,第二天早上,便变成另一个模样,长有半个成年公孔雀鱼时,身体便变成黑黄色或深黄色,身上开始出现闪亮的黄色点,蓝色的斑块或红色的条纹。
    随后,尾巴也开始有了颜色有变蓝色的,有变黄色的,有变红色的,有的长成圆形,有的长成圆形,有的长成火炬形,有的长成燕尾形,大部分都长成长长的斧刃形,身上和尾巴都有颜色,便是公孔雀鱼,那些没有变颜色,仍是有些黑黄色且个头奇大,足有公孔雀鱼两个身体大的,便是母孔雀鱼。除了它们的身体硕大之外,一些也没有让人欣赏的地方。
    小孔雀鱼正在长大,红剑鱼和黑马力,金马力鱼的几只母鱼肚子也大了,红剑鱼个头大,放小罐头瓶里肯定生产时嫌地方小,王大力便找了一个大些的瓶子,把肚子已大的一条红剑鱼放到里面。
    母红剑鱼的肚子下面也像母孔雀鱼要临产时一样,靠近肛门的部位也有一个黑的斑块,但它是黑红色的,只是略微有些偏黑而已,它也趴在水瓶子底部,也是只扇扇鳍,拖着个大肚子,少有动作。
    王大力趴在瓶外面观看,看的眼睛都累了,也没见它生出一个小红剑鱼,刚把眼睛离开,坐着抽了颗烟,再蹲下看那红剑鱼,却发现瓶里的水面上有一个小小的红剑鱼在水面上游,而那只母红剑鱼正在张大嘴吸食它。
    它怎么吃自己的孩子呢,王大力顾不上多想,便拿起小抄子去抄那条小鱼,只见小鱼窜了两下,终抵不住它母亲大嘴的吸力,哧溜一下,便被它自己的母亲吸入口中,鱼鳃吧嗒两下,便咽进大鱼肚子中了。
    怎么这么残忍啊,母亲吃食自己的子女。王大力大感惊愕……
    王大力急的把没抽完的烟马上掐了,拿起小抄子睁着大眼静候着小红剑鱼的出生,生出一条,他捞出一条,再生一条,他再捞一条,一个来小时,那条母红剑鱼硕大肥鼓的肚子瘪了,王大力数了数另一个玻璃瓶里它生下的小红剑鱼,只有三十七八条,加上它自己吃的那条恐怕快四十条了。
    这家伙,比孔雀鱼生的多,王大力赞道,紧跟着,又有几条母红剑鱼生产,又有几条黑马力和金马力生产,王大力像接产的护士忙个不停,小鱼已经好几鱼缸,长大些的小鱼又不能和刚生下的小鱼放一起,怕大些的小鱼吃刚生下的小鱼,屋里缸越放越多,摆的满地都是。
    第一批小孔雀鱼已经长大,和鱼缸里的大孔雀鱼几乎没区别,王大力心想,开始卖鱼吧。于是用三个大罐头瓶装了五十只公孔雀鱼,五十只母孔雀鱼,在一个星期日的早上舍弃了捞鱼虫,去市场卖这三瓶鱼。
    早上八点多钟,他到了花鸟鱼虫市场,此时,市场玻璃大厅里和玻璃大厅外,早已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他卖鱼没有执照,不能到大厅里卖,只能在大厅外的小马路边,手托着瓶子,在路边叫卖。
    买鱼的人不少,卖鱼的人也不少,将近一里地的小马路,一个个卖鱼卖水草,和卖其它活玩物,鸟啊,松鼠啊,乌龟什么的,一个挨一个,几乎排满。
    这市场王大力已是熟悉,但卖鱼他还是头一次,他心想,自己这是卖自己辛辛苦苦一点点养大的鱼,不是假水草,也不是捞来的鱼虫,钱挣得干净,卖肯定也比假水草好卖吧。
    他问了一下其它人卖孔雀鱼的价格,基本都是三元一对或两元一对,他琢磨,自己瓶里的孔雀鱼也不差,还是从高价起吧,三元一对。打着这个主意,他便把两瓶放,蹲在一边,手托一瓶公孔雀多的瓶子,向来往的人展示。
    卖鱼和卖水草的,有吆喝的,有不吆喝的,吆喝的为招徕顾客,不吆喝的,有的是吆喝累了,懒得再吆喝了,但大部份都是人为来买鱼的都长着眼,你吆喝不吆喝,他只要是来买鱼,必要挨摊的看。
    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第一次来这个市场,也不是第一次养鱼的,鱼的好坏他们能分辨出来,只要货好,吆喝不吆喝是一样的。既然吆喝不吆喝一样,干吗费那个嗓子呢,他只要看中你的货,想买,不吆喝他也买你的货,他看不上你的货,你吆喝的再厉害,他也不买你的。
    王大力不吆喝,却不是相信自己的货好,而是对卖鱼心里没底,不知自己的鱼,有没有人买,他今天卖鱼,只是尝试,摸一摸底,并不急着把鱼卖出去。
    他想,自己不吆喝,自己的鱼放这里,展示给大家,看到底每条能卖多少钱。他静静边等着,以为像他卖假水草那样,很快便有人围上来向他买。
    可是他的鱼,他自己看了觉得很漂亮的鱼却很少有人来问,呆了半个小时,才有一个老头领着十岁左右的男孩子来问,他说三块钱一对,老头说太贵,不远处有人卖一块钱一对。王大力不想放跑这刚要开张的买卖,于是夸耀自己的鱼漂亮,都是小鱼刚养成的,不像那些温室里批发来的鱼,一放到私人家鱼缸里,水温差度大,不是得病就是死,自己的鱼是自家鱼缸养大的,买回去养绝对没问题。如果有问题,下个星期日来市场找他。
    他的一顿解说,终于说的老人和那个十岁左右小男孩动了心,又讨价还价,最后花了三元钱买了他两对孔雀鱼。就这样艰难地卖着,直到近中午,市场的人都快散了,王大力数数兜里的钱,才卖了十一元。
    望着地上放着的三瓶鱼,又摸了摸兜里少的可怜的几张人民币,王大力简直可以说大失所望,养了近两个月的鱼,从比火柴头还小的小鱼一直养大,期间多少苦,多少累,多少心血,竟然卖不出去,还不如捞一早上鱼虫或把几颗假水草挣钱,真是捉弄人!
    正在王大力垂头丧气准备打道回府时,一个玻璃大厅里有固定摊位的二十来岁秃着头的鱼贩子走来,他见王大力还蹲在那里,鱼搁在身边没卖出去,:“哥儿们,怎么不卖鱼虫和水草了,又改卖鱼了?”
 第四十四章 拿活代债
    张兰责怪道:“嫖客华衣赌客邋遢,你自己从玩起股票后,就像赌棍一样,饭也舍不得吃好的,衣服也穿得邋遢了,着了魔了?”
    可不是么,欧阳秋把省下的钱全部投入股市。张兰说:“暂由三四十万,买个楼房的两居吧?”
    他摇摇头说:“不,等这三四十万翻成七八十万,咱再买楼房,花三四十万,咱还剩三四十万呢。”
    张兰嗤笑道:“亏你还读过书,你股票要涨到七八十万的时候,房子也会涨到七八十万,你挣了等于没挣!”


    欧阳秋只摇摇头,股市里的一分钱也没往外提。
    张兰见他买楼房不动心,便又说:“你现在是项目经理了,咱们单位做项目经理的,有好几个人都买了汽车,咱也买一辆吧,上下班咱们也牛牛,方便方便。”
    欧阳秋已然摇摇头说:“不买,现在公司经理和书记都没买私家车,你一个小项目经理买什么车,怪扎眼的,单位朋友不多,别人找你借,你借不借?不借得罪人,万一半路出了车祸,算咱们的,还是算他的?”几句话,把张兰说的无话可说。
    欧阳秋省吃俭用把钱全投进股市,看着钱刷刷地往上涨,比老农民夏天听到高粱往上拔节的声音都兴奋。
    可叹,就是资本太少,多投入,多产出,大投入大产出,他很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故意找刘炳坤来给他刷外墙,赵亮来给送玻璃,用这些老朋友的钱,迟给他几个月半年的,等赚了钱再给他们,他们也不会翻脸,也不会闹到公司去的。欧阳秋这样想。
    欧阳秋天天盯着的涨落,他用计算器反复过要长的那两只股票,只头两天微涨了一下,后来便停滞不动,他想,哪能老不涨也不落呢,等几天,肯定得涨。果然,几天后,这两只股票双双都涨了,而且还都涨的不少,又几天下来,都涨了近五分之一。
    呵,神机妙算,当代孔明,欧阳秋在心里自诩道,等再涨到三分之一时,便把这两只股票出手,把钱拿回,还给刘炳坤和赵亮,省得这两人股票不但没再往上涨,反而变绿下来了。
    欧阳秋想:股票就是这样,一会儿红,一会儿绿,一会儿涨,一会儿跌的,但自己看好的股票,不可能一直跌下去,跌两天,玩玩就行了,过两天,肯定还要继续掉头往上窜,连续涨他十来天。
    他对张兰说了自己看法,张兰也点头表示同意。欧阳秋的钱,就是她的钱,欧阳秋的股票涨了,就是她的股票涨了,夫妻的共同财产,怎么张兰能不盼望手里的股票往上涨呢?可是想归想,判断归判断,那两只他们看好的股票却依然慢慢地掉头向下,不断的下跌,都跌破他们买这两只股票时的市值了。
    “怎么办啊,哥们儿?”张兰问欧阳秋。
    “挺住,坚持住,我认为这两只股票最终是要大涨的!”欧阳秋仍然信心十足。
    “可是,刘炳坤和赵亮来要钱怎么办?”
    “拖,往后拖,能拖一天就拖一天,他们俩总不会为那点钱告我吧?”欧阳秋说……
    赵亮找到西四路边那个叫家乡菜的小饭馆,走了进去,一看,刘炳坤还没来,便先坐下要了壶茶,一边品茶,一边等刘炳坤到来。
    这些日子,他也为欧阳秋欠自己的玻璃钱发愁,也想再找欧阳秋要去,可是到了那个盖楼工,盖楼工地的办公室早拆了,楼房已交了甲方,要找欧阳秋,只得到他公司或到他家去。
    到他公司去要钱,怕他们领导知道,对他影响不好,谁知是甲方还没给欧阳秋钱,还是欧阳秋把钱挪作它用了呢?所以,赵亮不敢去他家要,也觉得不妥,上门要钱,是不是有点逼债的意思。自己除了和欧阳秋是老同学外,和张兰在山西也是一个钢铁厂的,为要钱伤人家里,那不是扯破脸么?
    所以赵亮犹豫不决,不知欧阳秋欠自己五万块钱玻璃钱,哪时能还,又不知他把这钱到底给弄哪去了。昨天接到刘炳坤的电话,说想和赵亮商量一下找欧阳秋要欠款的事,赵亮便立时答应。
    一杯茶没喝完,刘炳坤开着那辆灰白色二手旧上海车来了,车停在饭馆门口,刘炳坤伸手那个黑色小包走进。“你早来了?”刘炳坤见赵亮问。
    “嗯,也没多长时间,一杯茶刚喝了几口。”二人要上饭菜,闲话几句后,便直奔主题。
    “赵亮,你说欧阳秋也真是的,他主动找我给我的活,让我包工包料,活完了,他又推三阻四,又说钱还没到位,推三阻四的,你说我那一二十万块,他老赖着不给怎么办?咱俩是不是到工地办公室再找找他?”刘炳坤有些生气地说。
    “找什么啊,前两天我到他那工地办公室一看,工地办公室都没了。”赵亮说。
    “什么动地办公室没了,到他公司总部去找,还是到他家去找?”刘炳坤更有些着急地问。
    “到公司或到他家都不合适,咱们再等等,他新的建设项目下来,咱们到他新项目工地找他?”赵亮想了想说。
    “他要驴年马月才有新项目,咱们的钱便驴年马月才能要?”刘炳坤冷笑着说。
    “我说,炳坤,咱们以后还要和欧阳秋打交道呢,还要从他手里要活,为这点钱,翻了脸,以后咱们还能向他要活吗,那咱们不是给自己堵死一条路吗?”赵亮不但要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