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可汗-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些兵募既然来吃卖命这口饭,还是有不少胆大不怕死的,每火(十人)中多则有一半人不会躲,少则二三人。如此一选,选满三百人便停止,再登名造册。
只忙乎了半个时辰,这事儿就算办成了,武将办事果然比文官要干脆爽快,没那么多繁文缛节。这时汤晁仁一拍脑门,说道:“忘记了一件事,薛郎要不要为这三旅勇士选个名儿?”
这么一提醒,薛崇训心道取个名儿确实比较给力,但取什么好……薛家军?那不是成心要让中枢提防么;虎贲?更扯淡,那是宫廷禁卫才敢用的名字,取这样的名估计立马就有官员上书说薛崇训那厮想当皇帝,要谋反!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一个有意思的名字,脱口笑道:“叫飞虎……团吧。”
按唐军惯用建制,左右两个旅为一团,三个旅编成一团虽然不伦不类,不过他要这么干,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薛崇训自小便有名士教习读书识字,他取个名字,汤晁仁想也不想,当下便嚷了出来:“薛郎给的名儿,飞虎团,兄弟们记住了自家名字了!”
众将士笑着起哄闹了一阵,觉得名字倒是挺带劲的,飞翔的老虎,该是多牛|比的玩意啊!
……
但是很快他们就有麻烦了,不出所料,马上就有官员上书弹劾薛崇训。如果其他京官下去办事,临时雇佣几百个人剿匪,并不会引起人们注意;可是薛崇训的身份特殊,好多人盯着,于是有任何异常举动都蛮不过去。
太子李隆基也是大为火光,想他堂堂太子,亲卫部队才三四百名骑兵,那薛崇训算哪根葱,竟然私自拉起三百人的私兵,这是逾制!是谋逆!
更有正直之士疾呼薛家培植死士、居心叵测,应当削去爵位以儆效尤;太平公主却乐得儿子闹腾,于是授意朝中官僚替薛崇训找诸多道理,反正和稀泥。
李旦也纳闷薛崇训在搞什么,不过三百人还能造反不成?他倒是沉得住气,依旧先问“问过太平否……问过三郎否”,然后采取了个中庸的办法:这批人只能用于地方防卫和剿匪,任何时候不得进京;不得装备盔甲、长兵器,否则按律以谋逆论处。
薛崇训收到兵部咨文之后,自然不敢私藏甲兵,只得叫工匠用硬竹和老藤编织盔甲,聊胜于无,然后装备横刀。
陌刀在唐朝是管制兵器,横刀倒是不怎么管。府兵士兵的短兵器都是自备,自己找铁匠锻造横刀,国家只陌刀长矛等长兵器。
于是薛崇训组建的那“飞虎团”看起来真是搞笑极了,身上穿着竹子,头戴斗笠(头盔也是管制甲兵),腰挂刀鞘……乍一看上去,就跟剑南那边的土著似的,好在每人配备有六匹骡马,这才和精锐有点关系了。
好处就是一个个身轻如燕,不似一般的府兵,作战时身上负重至少好几十斤。
这是薛崇训的第一股力量,他十分看重,便好鱼好肉养着,督促汤晁仁每日训练。俯卧撑等手段他倒是没有提,因为汤晁仁武将世家出身,自有一套训练方法,薛崇训犯不着瞎指挥去胡搞。
第四十一章 河治
飞虎团训练了月余,第一次跟薛崇训出洛阳,是去陕郡。。M/f/x/s。n/e/T/陕郡大仓库刚刚建成,洛阳漕运衙门的文官前去验收,薛崇训也去了,飞虎团便出营作为卫队相随。
一群身披竹片、头戴斗笠的壮汉显得很是碍眼,因为官员们穿的官袍大多都是团花绫罗,还有其他府兵卫士也是身披明光甲、手执大家伙陌刀,威风凛凛,两厢一比,装备简陋的飞虎团尴尬军容可想而知。
府兵相当于服兵役的义务兵,原本到京师及东都“上番”只负责军事驻防任务,但是吏治一坏,早已是弊病丛生。长安、东都等地的权贵和官僚经常性地派遣服兵役的人到上司家中站值,甚至干苦力。还有大官出巡,府兵将帅为了巴结权贵,也会调遣兵员做卫队。薛崇训从洛阳到陕郡,就有当地的府兵将领派遣的卫士相随。于是那诗中官僚“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情形,早在唐朝已然相符。
陕郡上的地方官自然隆重迎接,大家校检新建成的仓库时,变得热闹欢乐。不过这样的场面薛崇训见得惯了,并没有被他们的热情蒙蔽,依然督促漕运官员仔细检查用料、花费等数目。
应酬罢,薛崇训想起刚从京师出来那会去过的黄河三门砥柱,便问陕郡官员:“几年前陕郡太守在三门山北侧开凿了一条人工航道,今日尚可一观?”
陕郡官僚躬身答道:“因彼地全是岩石,老命伤财结果只能开凿出一条浅道,河床太高,平时无法行船,只有涨水季节才能使用。”
薛崇训回顾刘安道:“陕郡大仓建成,往后粟米便可先行存入陕郡仓廪,待到涨潮之时,走新航道,避免三门水险,无谓损耗。”
刘安附和道:“薛郎所言既是,漕运新法的好处便在于此,以仓库为缓冲,官府可以统筹协调,在最佳时机转运。”
众官听罢,少不得又大拍马屁,赞了一番薛崇训的高屋建瓴牛|逼无比。
薛崇训兴起,便要带人去三门北侧实地观测新航道的境况。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走到地方时,果见此时新航道上的河水甚浅,薛崇训叫侍卫涉水,竟可徒步而过。有官员说道:“再过几月,待黄河一涨,便可通船。”
就在这时,薛崇训偶然看到了黄河边上有艘破船,那船夫很是眼熟,突然想起来了,从长安过来之时,考察三门就是坐的那个老船夫的船啊。因那老船夫晒得黝黑,比薛崇训还黑,他便有些印象,此时一见,竟还认得。
那老船夫见到这么多人马,正好奇地站在岸边看热闹。薛崇训便骑马走了过去,招呼道:“老丈,你可记得我?数月前我坐你的船,可是给的双倍佣金。”
那次薛崇训穿的是一件麻衣;但这时他穿的是官服,紫色大团花绫罗。所以老船夫想了一会,才恍然喊道:“想起来啦!明公让老头儿看那金鱼袋,老头儿开了见识哩!”他有些怯场地回顾薛崇训身边的众多官吏和兵丁,显得手足无措。
薛崇训大笑道:“老丈说那国姓太守撂了话在黄河上,不信治不了这河,但没有成功;数月之前,我也把话撂下,今日如何?”
老船夫愕然道:“明公治了这河?”
薛崇训转身指着李太守以前开凿的新航道:“国姓太守挖了这条道,但没用上,因为他只治河,不治人。今日我在陕郡建了一处仓库,将粟米先存入其中,待到潮涨,再用新河,可算治了这河?”
老船夫笑道:“不见明公征劳百姓,竟治服了这鬼门关,待归到凤池,天子定然夸赞哩!”
众官听罢一乐,不由得小声议论道:“这山村老丈,还挺会说话的呢……张太守,这人不是你派来蹲点的吧?”
那陕郡新太守大呼冤枉:“我怎么会做这样的事,诸同僚冤枉我也!”
就在这时,有人又看到了一个熟人,一个长安下来的官员遥指山坡道:“诸公请看,那边骑驴的人,可是李鬼手?”
薛崇训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麻衣的老头子骑着一头驴子,正在远处的一个小山岗上看着这边,经旁边那官僚一提醒,他再仔细一看,还真有几分像李鬼手的仪表。
他当下便喊道:“山上的可是故人?”
果然是李鬼手应答:“原来是薛郎在此,因见诸多公门人马,我是来看热闹的,哈哈。”
李鬼手的名气在文人届那是响当当的,众官顿时哗然,陕郡太守无比自豪地吹嘘道:“陕郡人杰地灵,俊杰辈出,李鬼手李玄衣的故里便是陕郡,诸位可否听说?”
薛崇训便向老船夫告辞,策马向那山坡上过去。就在这时,刘安提醒诸公道:“薛郎和李鬼手交情甚厚,今日偶然相见,让他们叙叙旧。咱们热闹别凑一块儿了,就在山下等着罢。”
众官一听,心下了然:大家这么多人都凑上去,那李鬼手的面子也忒大了!礼遇竟然盖过卫国公,别人心里会怎么想?李鬼手虽然名气很大,终究不是官场上的人物,犯不着这样啊,对他再怎么热情,有嘛好处?
薛崇训带着两三骑亲卫策马上山,从马上下来才抱拳道:“故人别来无恙?”
李鬼手也不托大,忙爬下驴背,这才和薛崇训相互见礼。
两人登高望远,只见那黄河之水和新航道的浅水在山岭之间汇入一处,向东而去,形成了一个人字形。李鬼手翘迎风,轻轻撸|了一把下巴的胡须,微笑着说道:“恭喜薛郎,你这回总算做了一件大好事。每年在这鬼门关触礁出事的人,无可胜算,治河那是救命啊。”
薛崇训现,这次李玄衣和自己说话的态度,都和气多了,恐怕就是因为自己干了一件造福百姓的事。他也不过于谦虚,当仁不让地说:“李先生还记得上次我说的吗,治国比治病管用。河运数月而治,因此脱离水深火热的何止千百人?李先生治病,就算每日救治一人,一年才三百六十人,方之天下亿兆生灵,不过九牛一毛。不如出仕为官吧!”
李玄衣沉吟道:“不得不承认,薛郎的功德比我大……只是,我能治好病,不一定能当好官。况且如今岁数已不小了,何必再去官场折腾?事有不顺,徒增烦恼耳。”
这是委婉的拒绝,求贤若渴的薛崇训心里顿时有些生气,愤然道:“如果是李三郎三顾茅庐,你会不会出山?”
想来李玄衣是那心口合一之人,不善撒谎说好听的话,当下便沉吟不已,没有立刻回答。薛崇训心中更是添堵。
冷场了许久,薛崇训才调整好心态,怅然道:“李先生既不领情,我亦不过多为难……咱们认识到现在,算是朋友了吧?”
“君子之交淡如水。”李玄衣淡然说道,他顿了顿,又说道,“方才薛郎问我,我想了许久。如果太子下礼,我或许会出仕,正如薛郎所说,手握国器之人,一言一行可以造福众生、也可以置万千人于汤镬,如果我出仕为官,不时进言劝谏一二,也是有些作用的罢。”
看来李玄衣不是一定要当隐士,之所以不想跟薛崇训,大约是不看好太平一党的前程,出来做官很快就被打倒,实在无甚意义……薛崇训被人这么对待,心里自然不爽,不过想通之后也就没什么了,李玄衣虽然不给面子,但至少能待人以诚实话实说,总比那口蜜腹剑之人要让人放心。
薛崇训沉默良久,叹道:“李先生此生抱负便是济世救民?”
李玄衣笑道:“名气太大,也是无奈,其实我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人罢了。只是自小本性向善,每见民生多艰,不由生出恻隐之心,平日便能做一分是一分,以慰本心。”
薛崇训听罢又是一阵感叹。神医、名士,任是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为他带来极大的利益,但是李玄衣拒绝了将资源最大地转化为利益,世间上的人真是无奇不有,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为**奔波啊。
此刻他不禁仰望苍穹,喃喃说道:“夜观星辰,明年将有次引入注目的天象,也不知是福是祸,李先生对天象可有研究?”
李玄衣忙道:“布衣不敢擅论天机,否则有不臣之嫌……薛郎对日月星辰也有涉猎?明年可有什么异象?”
薛崇训故弄玄虚道:“明年应验,你便知晓。”说罢他又沉声道:“你看好的李三郎,表面上是国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