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性爱二十讲-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确定之前一直都陷入在这种嫉妒状态里。在正常情况下,小女孩能渐渐将原欲置到父亲身上,这之后她所要得到的便不再是阳具,而是生出一个小孩参阅《论本能的蝉变》;《弗洛伊德选集》第二卷。。
在某些个别的例子里,发展的程序也许会颠倒过来;“阉割情结”往往落在“对象选择”之后,其实这并不奇怪,女子在其“雄性期”里对男孩子阳具的羡慕,并不是一种“对象之爱”(ObjectCore),而是一种十分原始的自恋。
不久之前我有幸分析过一个少妇的梦,发现这个梦乃是她对失去童贞一事的一种反应。这个梦呈现出这个女人的一种愿望——想阉割其丈夫,夺取他的阳具。这样的梦本可解释为幼年欲望的延续和重复,但不幸的是,梦中的某些细节揭示出这是一种超越了常态的反应,这个梦的性质以及梦者以后的举止都预示着这一婚姻的悲剧结局。我们还是再回过头来谈“阳具羡慕”吧,女人特有的那种敌视男人的矛盾倾向,总是多少与两性关系有关,但只有在那些男子气十足的巾帼英雄里,我们才能找到明显的例证。弗伦克兹(Frenczi)曾以古生物学的眼光,去探索这种存在于女性中的敌意之根源,认为这种敌意在混沌初开,两性初分时便已经存在了也许他并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人,我说不太清了。。他坚信,性行为最早发生于两个完全相同的单细胞之间,渐渐地,有些较为强大的个体便开始强迫那些较弱小者行性的交合,而这样一种屈服于强制之淫威下的不情愿倾向正是导致今天女人的性冷感的原因之一。我认为,如果我们不过分夸大这种说法的价值,这样的说法就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29book。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讲 处女的禁忌(7)
对于女人初次性交时那种矛盾性反应的动因,我们已进行了详尽的讨论。总的说来,可以作出这样的概括:处女因为性心理尚未成熟,所以一旦面对着将引诱她进入性生活的男人,就觉得不堪忍受。这样一来,处女禁忌倒成了人类高度智慧的结晶,因为这样的规定可以使这个将来与她一起生活的男人,不至于触犯这个危险。在高级的文明里,由于种种复杂的理由和因素,人们十分重视女人进入“性之臣服”之后所带来的好处,因而不再躲避这种危险,女人的童贞便成为男人誓死不愿放弃的财产。但即使如此,也并不是说女人的那种仇视情绪就不存在了。通过对许多不美满的婚姻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那驱使丧失童贞的女人去报复的种种动机,在文明妇女的心灵中并没有销声匿迹。现在仍有数不清的妇女,在第一次婚姻里从头到尾冷若冰霜,对男人的热情无动于衷,最后终于离异。然而一旦再婚,情况顿然改观,那种忧郁的情绪竟一扫而光,备尝做爱的欢乐,使旁观者惊奇不已。毫无疑问,原先的不良反应已随着第一次结合的结束而消失了。
事实上,在我们的文明生活中,处女禁忌并没有绝迹。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隐隐地知道此事。诗人们就常常拿它当素材。安孙鲁贝安孙鲁贝(18331889),奥地利剧作家兼小说家。(Anzengruber)在一篇喜剧中曾写了一位朴实的农民不愿娶他所爱的女子的故事。他总觉得;“像她这样的女孩,要不了多久便将消耗掉他的生命”,因此他十分赞成她嫁给另一个男人,等她变成寡妇,不再有什么危险时,他才肯娶她。这个剧本的名字叫《处女之毒》。这不禁使人想起养蛇人的行为,他们总是先拿一小块布片让蛇咬过,然后就能安全地摆布它。沙尼兹勒(Arthur Schnitzer,18621931,奥地利剧作家兼小说家)曾写过一部十分杰出的小说,名叫《莱森伯男爵的命运》,小说里写到一个风流成性的女歌星,她的情人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死前诅咒下一个占有她的男人不得好死。这种诅咒似乎赋予她以一种新的童贞,在此后一段时间里,这个女人因受少女禁忌的威胁,不敢纵情风流。后来她又爱上一个歌手,所以就计划把初夜权给予多年来一直追逐她而从未成功的莱森伯男爵,果然不出诅咒所料,当这个男爵喜出望外地占有她时,却忘了诅咒里所说的话,而被吓死了。在海拜尔海拜尔(Ferieclrish Hebbel,18131863),德国诗人兼剧作家。所写的《朱蒂斯与何洛弗尼斯》一剧里,有名的朱蒂斯这一角色鲜明地展示出处女禁忌及其部分动机。朱蒂斯同样是那种童贞受着禁忌保护的女人之一。她的第一个丈夫在新婚之夜无缘无故地惧怕起来,从此之后竟不敢触动她。她这样说:“我的美有如颠茄,谁若享用它,非死即疯。”当亚述将军率军围攻她所在的城池时,她想到用自己的美色去诱惑他,把他置之死地。很明显,这个想法在爱国面具下面潜藏着性的欲求。当那个当时以残暴粗野而闻名的将领奸污了她时,她竟在狂怒之下,力比参孙,竟一掌劈下了他的头,而变成了民族的救星。按照心理分析,破头原象征阉割,因此这一行为其实象征着朱蒂斯阉割了奸污她的童贞的男人,正如那位新婚少妇在梦中所做的那样。海拜尔用一种极美妙的语言,使伪圣经伪圣经(Apocrypha)。在公元初年,基督徒是非法的,其经书也只有偷偷传抄,至2、3世纪编集《新约全书》时,许多传抄的经文被认为不可靠,遂被罗马教廷放弃,这些以后不断出现的伪经,统称为Apocrypha。中这种对爱国行为的记载染上了一层浓厚的性的色彩。我们知道,在伪圣经的记载里,朱蒂斯回城时仍然自夸清白,即使查遍所有真伪圣经,也找不到任何关于她这次怪诞婚姻的记载。海拜尔很可能以他那诗人特有的敏感天赋,看穿了经文的有意造作,重新揭示出故事后面隐藏的真相与内涵。
萨德格尔(Sadger)曾对此作过绝妙的分析,这一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海拜尔之所以对这样一个素材感兴趣,乃是由于他的“双亲情结”在作怪。由于他在童年期两性倾向的挣扎中总是倾向于女性,所以很自然地理解埋藏于女性心中最深层的隐秘见萨德格尔(Sadger)《从病象描述到心象描述》。。他还引用了诗人们对于自己为什么改变故事内容所作的解释,他们都十分正确地指出,故事本身是浮浅的、虚饰的,意在为潜意识中的动机寻找披露的借口。圣经中仅仅提到朱蒂斯是一个寡妇,为什么在剧中却变成童贞女,萨德格尔也有一段详论,我引用于下:这里的动机原在于诗人那婴儿式的幻想,意在否认父母间有性交关系,所以母亲成为童贞的少女。对这种分析,我想再补充一点:诗人既然已确定主角是一个童贞,他的幻想便深入到处女膜一旦破裂后她可能有的怨愤与悔恨,从而使他在这一方面做了不少文章。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五讲 处女的禁忌(8)
总起来说,初婚时献身与童贞的夺取,一方面固然是社会用来促使一个女人固定地依附于一个男人的手段,另一方面又十分不幸地激发了她对男人的原始之恨。这种矛盾偶尔会导致病症,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或多或少地抑制了性交之乐。许多女人的第二次婚姻远比第一次美满,也可以用这个道理说明。至此,这一初看上去令人迷惑的处女禁忌——原始氏族对处女的恐惧,要求丈夫不可触破妻子的处女膜——便真相大白了。
十分有趣的是,精神分析学家还常常遇到这样的女人:在她们心中同时持有两种态度——臣服和敌视。这两种态度常互相纠结,有时同时出现,有时同时消失。不少这种女人对自己的丈夫冷若冰霜,但无论如何又离不开他,每一次当她试图去爱别人时,眼前便闪出丈夫的影子。但她们实际上一点也不爱其丈夫。分析中还发现,这种女人对其丈夫的热情虽消失,但臣服的态度仍照旧。她们不愿脱出这种束缚,因为她们的报复尚未完成。当然,即使在那些此种情绪十分明显和强烈的案例中,女人也从不了解自己内心深处有这样一种报复的冲动。
节选自《弗洛伊德文集》,王嘉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第六讲 性心理学(1)
[英]埃利斯
亨利·哈夫洛克·埃利斯(Henry Havelock Ellis,18591939),英国著名性心理学家,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科学家、思想家、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终生从事人类性科学的研究和教育,认真探讨人类的精神世界和性的生物学的密切关系,是性科学领域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性心理学研究录》的第一卷《性逆转》(1896)、第二卷《羞怯心理的进化;性的季候性现象;自动恋》(1901)、第三卷《性冲动性质的分析,恋爱与痛楚,女子的性冲动》(1903)、第四卷《人类的性选择》(1905)、第五卷《性爱的象征现象,解性欲的机制,妊娠的心理状态》(1906),第六卷《性与社会》(1909)、第七卷《哀鸿现象和其他若干补充说明》(1928)等。
【编者按:本篇是《性心理学》一书的结论。作者论述了性冲动的动力性质和升华问题,将性欲与食欲并列为人类最重要的两种欲望,讨论了性欲升华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理论。】
性冲动的动力性质人生以及一般动物的两大基本冲动是食与性,或食与色,或饮食与男女,或饥饿与恋爱。它们是生命的动力的两大泉源,并且是最初元的泉源,在人类以下的动物界中,以至于生物界中,生命的全部机构之所由成立,固然要推溯到它们身上,而到了人类,一切最复杂的文物制度或社会上层建筑之所由形成,我们如果追寻原要,也得归宿到它们身上。这不用说,不论古今中外,不论经验或科学,所见是完全一样的。
两个冲动之中,就其对于个人的不可须臾离开的程度而论,饮食或营养自是关系重大,但性的冲动之于生命,以常态论,既极其错综复杂,以变态论,更可以趋于支离灭裂,不可究诘,所以它所唤起的注意,往往要在饮食之上;饮食是比较不可须臾离开的,而性欲则比较有间歇的;饥饿的驱策虽也有程度之殊,但其暴烈的程度每不如性欲之甚;饮食是一个人单独可以做的事,而性欲的满足有恃乎另一个人的反应与合作——这些也未始不是它所以能唤起多量注意的原因。
不过饮食的冲动,其意义的重大尽管往往受人忽略过去,也未始不是一般生命的一种动力,并且它的力量之大不在性欲之下,而不能很狭隘地把它限制在经济的范围以内。它和性欲的动力一样,也可以转变而为一种心理的力量;在饮食而外的行为上表现出来,甚至于也可以升华,而其在行为上的表现可以取得精神的方式。人类生活必有其比较崇高之理想,我们对此种理想总有几分希冀愿望的心理,而愿望之至,我们往往用如饥如渴一类的形容词来表示。这又是中外古今相同的,中外所不同的是,也许西洋用在比较抽象的理想上多些,而我们则用在比较实际的人事上多些,譬如说,国君求贤若渴;又如《诗经·国风·汝坟》说:“未见君子,惄如调饥。”后一个例子又多少暗示给我们看,不但食欲可以适用饥渴的字样,性欲也可以借用。瑞查兹(Audrey Richards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