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永乐大帝-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你一开始是怎么答应朕的?你不是说一定会乖乖躲在屏风后面,不被人发现就绝不出来的吗?”
咸宁公主咯咯笑着答道:“可是我被发现了呀,”她指着底下的进士们,“我偷偷看外面,结果被他们发现了。”
朱棣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孩子对大人的情绪最为敏感,因此尽管朱能够对咸宁公主板起脸装出生气的样子,但她却从来没害怕过——大概她看得出来朱棣没有真正生气吧?
明成祖有四子五女。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熙、赵王朱高燧早已成年,朱棣本人的心理年龄比他们大不了多少,因此对他们并无亲近之意。幼子朱高燨在朱穿越之前就早夭了,永安公主和永平公主在洪武二十八年就出嫁了。剩
公主当中,安成公主和常宁公主(她们能够提前获得自然是沾了咸宁公主的光)已是待嫁之龄——这种妙龄女子,若不是亲生女儿朱棣或许还会有可能亲近一下,但既然是自己的女儿,朱棣却不肯过于亲近——“淫…人…妻”倒也罢了,乱…伦却超出了朱的心理承受底线。
唯有咸宁公主现在才七岁,正是最活泼可爱的年纪,和她亲近倒不会造成什么心理障碍。所以,朱对她喜欢得不得了。
想了想,朱棣捏了捏咸宁公主那嫩得几乎可以滴出水的小脸蛋,决定试着和小家伙讲讲道理。
“小咸宁,父皇现在正在做正经事,你可不可以先到别的地方玩去。”
咸宁公主捂住脸以免再受到父皇的偷袭,脑袋摇得象拨浪鼓一样。
“父皇现在只是在看他们唱歌跳舞,哪里是在做正经事?想骗我!我才不上当呢。”
朱棣不禁苦笑。圣人所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确实很有道理。咸宁公主真的被娇惯得不成样子了,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皇上骗她……话说,朱棣现在确实是在办正经事呢。
终究是拿这个鬼精灵没办法,朱棣放弃了和她打嘴仗的念头,抬起头缓缓环视一周,众进士的视线纷纷回避——一般而言,与皇帝对视被治个君前失仪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思量半晌,朱棣决定打开天窗说亮话。
“众卿大概对这次的西苑赐宴有些迷惑吧?”
“臣等愚昧。”
“是这么回事。”朱指着屏风说道:“屏风后面都是待嫁之龄的宗室女子。尔等均是一时俊杰,因此朕决定,让待嫁之宗室女子从尔等中寻找中意伴侣。自然,若宗室女子看中了某人,而某人却不愿与该女子结为秦晋之好,朕也不会强迫,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嘛。”
见某些进士的脸色变幻不定,朱棣不以为意地补充道:“放心,除了附马之外,娶了宗室之女的仪宾仍然可以做官,只是略加限制而已……仪宾将来最高官衔不得超过三品。作为补偿,宗室女子所生之子均可进入宗学就读。其中,郡主、县主、郡君、县君的嫡长子,成年之后将分别获得有邑轻车都尉、有邑骑都尉、有邑云骑尉和有邑恩骑尉之爵。”
这时,二甲进士周忱走到场中向朱棣嗑头谢罪。
“皇上恕罪,小臣虽未结婚,但已经定了亲……”
周忱是仁宣之治的主要功臣之一。
别说周忱已经定了亲,即便他没定亲而且想要成为仪宾,朱棣还舍不得呢。所以朱不以为意地说道:“你直言事实是为诚,坚持履约是为信,何罪之有……已经定亲的进士自行退场吧。”
结果,场中竟然一大半人都跟着周忱退了出去。
朱棣想了想,这也是正常情况。
场上的进士们都是年青俊杰,武进士倒也罢了,毕竟这一届的恩科武试准备得不充分,按后世的标准来说就是突击提拔的干部。而文进士却不同,在金榜题名之前他们都有举人的身份,算是半只脚已经踏上了青云之路。这些年青的举人在家乡肯定极受欢迎,若不是心高气傲之辈,订过亲自然不是什么稀罕事。如今场上还能剩下四五十人已经不错了,反正处于待嫁之龄的宗室女子只有郡主七人、县主一人,加起来也才八个人。
定下心来,朱棣宣布道:“大家都出来吧,排成一排。”
……按道理说朱棣应该宣布说“姑娘们都出来吧”,可想到这句台词在某些特殊场合经常被使用,所以便硬生生将“姑娘们”换成了“大家”……
那些女孩子们虽然害羞,但圣旨已下,却也只能扭扭捏捏按朱棣的命令执行。
安成公主和常宁公主却没有从屏风后面走出来。
虽然对两个待嫁的公主并无特别亲近之意,但朱棣好歹也继承了燕王的记忆,对这两位女儿还是持有善意的,因此给了她们两个选择:要么选择下嫁给进士,要么选择嫁到大明的附庸属国去作王后。
按惯例,驸马除了拥有驸马都尉这一闲职外,通常不得再担任其他职务。稍有上进心的年青进士想必不会愿意接受这种命运。或许是担心所有的进士都不愿意成为附马都尉,那样面子上太难看,所以安成公主和常宁公主都不约而同放弃了这次机会。
看到两位公主并没有出来,朱棣倒是颇为高兴。这样也好,按他的计划,这两位公主将分别成为朝鲜王后和安南王后。
从基因学的角度讲,理论上皇室子弟应该是越来越英俊漂亮的,毕竟宗室的妻妾们容貌大多在水准之上。而事实上,这些郡主县主们虽称不上国色天香,但也确实对得起观众,其中有两位甚至够得上美女标准。因此,当少女们红着脸排成一行后,至少有两三个年青的进士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朱棣会心一笑,向年青的进士宣布道:“现在可以凤求凰了。将你们刚才所做的得意诗赋送给心仪的对象。郡主县主们若是中意某人,就将香囊送给对方作为信物。若有双方都情投意合者,朕为你们做主赐予御婚。”
自由恋爱于古代而言自然是于礼不合的。在卫道士的眼中,这种大庭广众之下自由挑选终生伴侣的行为,其性质之恶劣弄不好和召开无遮挡大会类似。为了避免麻烦,朱便没和大臣们商量。没有礼部的参与,场上自然免不了有些乱哄哄的。然而朱棣却也不恼,只是笑眯眯地看着这种另类的求婚场面。
朱棣之所以导演这么一出,既不是为了提前欣赏几百年后电视中经常出现的男女相亲节目,也不是为了宣传什么自由恋爱的精神。之所以要将宗室女子嫁给进士,最根本的原因却是因为朱棣本质上是个小气到了极点的家伙。
宗室之中不仅男性可以享受年禄,女性也同样可以。公主及驸马的岁禄为2000贯,这种情况对官员的积极性确实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要知道,正一品的年俸才1044贯,而一等公爵的岁禄更少,只不过700贯。这便意味着一个人即便拼死拼活为国效命,最后不仅官至正一品,而且还获得了一等公爵的爵位,可两者加起来每年也不过1744。从这个角度来说,朝廷对功臣的认可程度还不如娶一个公主的小白脸。
自公主以下,郡主岁禄800,县主600,郡君400贯,县君200贯。换一种说法便是:郡主的岁禄超过了正二品官员的官俸;县主超过了从二品;郡君超过了从三品;县君超过了正五。
原来的历史中,为了避免外戚过于强大威胁皇权,自成祖之后,皇后以及驸马多出身于低级官吏、普通军人或是平民。事实上,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也是这种情况。胡善祥是朱棣亲自选定的,在胡善祥被选中之前,其父胡荣只不过是个百户而已。朱棣很欣赏这种制度。明朝中后期也出现过人品恶劣的外戚,然而由于外戚的出身低微,他们顶多只能为恶,对皇权却产生不了威胁。
略过皇后的选拔制度不谈,令朱棣比较感兴趣的是附马的选拔制度。另一个平行空间,明代早期(太祖成祖两朝)的驸马选择多为功臣勋戚子弟。成祖之后禁止文武大臣子弟参选,到明英宗时已成定例。为公主择婿,由礼部出榜,凡14…16岁在京普通官员及军民子弟,容貌齐整,行止端庄,有家教者,都可报名应选。由皇帝派亲信太监面试,算命等。如果没有中意的,再扩大挑选范围到河南河北山东地区。初选中三人,由皇帝或皇太后选一人。
郡主、县主、郡君、县君的夫婿统称仪宾。仪宾的选拔范围与附马类似,同样禁止文武大臣子弟参选。
太祖、成祖两朝之后的附马,不仅本人可以享受锦衣玉带、居住豪宅以及分享公主每年二千石的禄米(大约相当于朱穿越时的6080元人民币),不定期的赏赐以及陪嫁的财富庄田,其家人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父可封为兵马指挥(正六品虚衔,有俸禄),其母封“孺人”,子孙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四品|:等级逐级减少,但也同样由政府的财政开支负担。
对于女性宗室的供养待遇朱棣倒也没什么意见,毕竟普通人家嫁女儿也要陪嫁妆的,若是取消宗室女性的福利待遇那也太没人性了。朱棣只是很不满意那些混吃等死的附马和仪宾。驸马和仪宾只是虚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当官,同时,他们也不能经商,种田……简单地说,他们只需要混吃等死,一切和谋生有关的事情不必做也不能做。
尽管宗室爵位的继承制度已经改成了递减继承,因此百年后不会出现宗室人口多达数十万的恐怖现象。可宗室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毕竟相对较高,人口增殖率远超常人,因此将来宗室人口增至数千也并不稀罕。那时,每年待嫁的宗室女性估计会多达数十甚至上百。想想,这种制度将会造成每年产生数十甚至上百吃女人饭的小白脸,简直太令人恶心了!
固然,明朝最庞大的寄生群体就是宗室子弟,但是在封建社会中,任何皇帝都不可能消灭这个寄生集团——为了减少财政负担而将血淋淋的屠刀指向亲人,那不是神智正常的人敢做的事。能够将宗室爵位继承制度进行改革,朱棣自认为已经问心无愧了。
对于无法彻底解决宗室寄生集团的问题,朱棣不是没有无力感的。对此,朱棣选择将怒气迁怒于驸马和仪宾身上。虽说既不可能取消宗室女性的福利待遇,也不可能禁止她们出嫁,但这并不意味着朱棣没有办法:将宗室女性嫁给进士们难道不是一种选择?
如此一来,便堵上了小白脸依靠迎娶宗室女性进而不劳而获的路子。另一方面,进士们则相当于变相领取了一份额外的养廉银。即便是只是迎娶一名县君,那也相当于每年额外获得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六至八万元人民币——仅这份收入就已经可以保证五口之家过上小康的生活,从养廉的角度考虑,对预防**多少也能够起些作用。
将宗室女性嫁给进士们只是选择之一,另一个选择是将她们嫁给亲近大明的外藩——尽管血缘关系在重大利益面前总是显得那么无力,但多少也有利于大明加强对外藩的控制。
……
也不知道咸宁公主的小脑袋是一种什么样的构造,她明明只不过七岁,却对场中凤求凰的场景看得津津有味——或许,这和改革开放初期电视里的节目未必有多好看,但人们却总是被吸引的道理一样吧。
参与这场活动的人毕竟不多,而且程序也不象后世类似的节目那么复杂,因此一柱香的功夫后,一见钟情的已经成功配对了,而没成的也只能落寂地站在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