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道天堂-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未来的矿山开发,基本上准备借鉴一些地球上的北宋的政策——北宋是私矿,现在矿山之类,还是属于朝廷,但是朝廷本身不经营,zf建立一套管理机构,只管收税——把矿山之类交给民间来经营就是了。
可是问题是,这些东西可不是一年二年所能建成的,就算现在已经在工部建立矿产司,派人在安昌、金沙等省大力探索新矿,但是发现、修路、开采,产出,直到真正收益,起码还必须有十年以上……
想了想。方信就下达了命令。将原本五省铸钱局。总计十三处。进行拍卖。
降临者控制地商会。当然大知好处。所以蜂拥而来。本世界原本老牌商会大体上观望。也有一些参与。
就这拍卖十一处铸钱局。获得五年地铸钱权。就拍卖到了55万贯银两。这大大补充了财政收入。至少一年地军费已经有了。连萧冰自己也购买了二处。成为了工矿主。
一些关于位面科技和文明地条文。都已经通知了下去。虽然这些降临者不能直接将科技发下去。但是通过组织人员研究。让“自然改进”一些技术。这种擦边球还是可以打。
自夺取了西江省。新征地十万军。自然抽调骨干老兵为什长队正之类。从去年十月就开始训练。直到现在。也差不多可作为二线部队参战了。
整个天下。都密切注意着方信地举动。看他下一步地动向。
五月,大将周冰斌、吴兴、蒋文轩出兵,这三人都是一镇之将,正兵五万。辅兵三万,加一万骑兵,总共领兵九万,号十五万军,以周冰斌为先锋帅,直攻向宋台省。
而方信在其后,亲领骑兵二万,正兵十五万,号称三十万。徐徐跟进,总号称动员四十万大
宋台省有九郡八十县,名属于高明统创建的大成,自高明统死后,实是私下割据之力。
面对着如此庞大地军力,宋台省总督吕秋辉一方面连忙向帝都求援,一方面拼命想组织抵抗。
但是屠杀令还不久,人人心存畏惧。
大军一道,东阳郡太守周南波立刻率全郡八县投降。并且对周冰斌说着:“现在高明统一死。他本是篡位而得,根基几空。其子高真英虽然为皇帝,却困守帝都,而各省各郡都各拥其众,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有人起来倡呼,取得中原易如反掌,将军大军压至,除了吕秋辉还有心抵抗外,其它官员豪杰,都必依附在前,小臣愿为将军前驱,劝说沿途郡县投靠义师。”
周冰斌听了,虽然不太满意,毕竟无战事就无战功,不过,见得营帐内方信亲信都在,只得说:“善!”
周南波于是就一一上前劝说郡县:“高明统篡夺皇权,是以无道,而使天下大乱,安能长久?现在范王起兵四十万,兵临城下,如果再不降,恐怕不但要有杀身之祸,而且要祸及九族了。不如顺应天意民心,投靠范王,不失官禄!”
顿时附近郡县,纷纷投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省就除了吕秋辉还有三万兵兵守在了省城乐德城,其它的全部降了。
大将周冰斌、吴兴、蒋文轩带兵围住了乐德城,这时加上投降的兵马,已经真正高达十五万人,大军因此开始攻城。
战了六天,城内折损八千,眼见大势已去,乐德城中的守将王卓和乐德太守陈书梓,恐惧日后破产抄家灭族,因此暗中联合起来,与夜中带兵一千,杀了吕秋辉,开城而降。
方信闻信,非常高兴,先是下令将吕秋辉不许收殓,其尸悬于城上暴尸,其全家抄斩,不留一人。
又立刻赏全军酒食,并且周冰斌、吴兴、蒋文轩三人都晋升一级,以示功赏,又下旨,提拔周南波为宋台省布政使,一下子从正五品提拔到正三品的高位,其它郡县降官也不给予追究,安守原位,但是私兵要全部改编上交。
周南波泣而拜谢,他开仓赈饥,分派郡县,不消一个月,就把全省打理地井井有条,把军民之心稳定了下来。
七月,方信赶到了宋台省,又命周冰斌、吴兴、蒋文轩三人出军,进逼河图省。
由于有着相当的例子,沿途郡县甚至无需劝说就纷纷出城降之,河图省总督冯华翊恐惧落到裴许昼和吕秋辉的下场,亲领四万人降之。
唯汉岗郡太守卫瑞哲,是高明统的嫡系,不肯投降,蒋文轩率领三万围剿,初战不利,被太守部将朱冰铭直冲本阵,折了五千人。
周冰斌连忙起兵支援,围攻着此郡,战斗非常激烈,直到二十六天后,城才破了,按照命令,将诛抵抗者的全族,百姓十抽一杀之。
周冰斌非常欣赏朱冰铭军事才能,毕竟能带领不满万人,面对十万大军,还能出击获胜,坚韧守城,实是不容易,是名将的种子,上报求情。
但是方信还是下旨处死,不管是不是名将,坚决抵抗者不可留。
河图省一落,帝都和直隶省,就暴在锋锐之下,这时,孟舟省方锦智出兵六万,响应帝都号召。
面对这样的形势,方信内部发生意见分歧,一方面认为这已经算是孤军深入了,而且老兵疲倦,应该缓而图之,一方面认为兵贵神速,应该直捣帝都,这样中原大局已定,切不可给中原诸省有着充分时间来纵横联合。
方信断然下旨,吴兴留守河图省,留兵五万,而蒋文轩出兵四万,背靠河图省,抵方锦智军,而方信亲率大军,会同周冰斌军,直扑帝都。李家军直扑到了直隶,先派心腹大将扼守关卡,形成屏障,这时,直隶各郡县纷纷投降方信,形势已经分明了。
十一月,方信率军20万,直达帝都,十一天后,京都就被攻克。
起兵北上,不过五月,这等速度,连方信自己也大吃一惊,这实际上就是以凝聚之兵,攻分崩离析之敌的缘故了——大成虽有数十万军,却几无可抵御者。
李睿到了帝都,杀高真英全族以献宗庙,又下令不许侵犯大楚宗庙,这获得了舆论的支持和拥护。
这时,四十万军安守各处,新降地三十万军还没有消化,方信下旨缓缓,就算如此,夺取了帝都的方信,已经掌握了无人可比喻的大势,附近郡县纷纷投靠。
三万骑兵挥诸省,任何叛乱萌芽都以雷霆之势而消灭,时光飞快而过,到了第二年四月,整个占领地郡县私兵都已经改编完成,而官员调整也完成了。
五月,蒋文轩获得增兵,一举破了方锦智,帝都附近三省平定了二个。
同年五月,宰相沈轩上书
“如今中原一地,转眼就平,此时王上拥有九省之地,天下已得一半,集兵八十万,兴师讨伐,必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南征之事也势在必行,以混元天下,然统一天下者,岂能仅仅于王号?臣以为,王上百万屯军,是欲救得万民于水火之中,然则大义名份未定,如是南下,南方还有前楚藩王称帝者,以王号讨伐帝者,必有谋反和逼宫之嫌,如是称帝定鼎,却是天命革新之举……此时不称帝登基,以定大义,更待何时?望王上称帝,应天景命,抚慰万民……”
这道上书一上,方信就被他说服,地确,他以前毕竟是大楚的臣子,现在直接以王号来讨伐大楚的皇帝的话,就难免有着篡弑之嫌,称帝之后就无所谓了,是天命革新之举。
而诸臣也是如此,请李睿登基建朝的奏章,如大雪一般飞来,并且在中央朝廷,沈轩率内阁,以及文武百官,正式上表劝进。
表初上,方信以德望不足,谦退之。
群臣不肯,二上之,再谦,下旨说着:“孤威望不足,当悬位于侯命海内圣贤,虚位以待之!”
众臣上表曰:“天下圣贤无过大王者。”
于是三上进表,李睿这才叹的说:“天授其命,不敢违之,勉受之!”
于是传旨一周后举行登基典礼!
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朝鼎立(下)
六月一日凌晨,方信实际上一夜没有睡
忙碌的不是他一个,事实上,迁移出大楚的宗庙,就是一个大工程。
鼎立皇朝,会追封三代祖先为皇帝,因此先迁入祖先的灵牌。
三万侍卫亲军,身披铁甲,外罩锦袍,旌旗如云,三米一人,立在左右,自皇宫到天地二坛,并且又到社稷宗庙,排列连忙数里。
方信换上了帝服,取的是古礼,有十二旒冕冠,丝带系颔,允耳低垂,身披冕服,白色镶黄上衣、朱色下裳,其上绘有各类古老的章纹,踏赤舄、着蔽膝、戴佩绶。
方信入得了御舆之中,瞑目不言不动。
他在仔细观察着自己的龙气,只见紫气冲天而起,亩许大小,内有一珠大放光明。
“铛!”大钟之声响彻九霄之际,吉时已到,如斯响应,礼官高喝:“起驾!”
权天授,天子应大地。
凡是登基为帝者,必先祭祀天地。
五乐齐奏,配合着一声又一声,直入云霄的钟声,整个御舆稳步抬起。
才出宫门。就扑面而来。是山喊万岁之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种铺天盖地而来地“万岁”。如果从虚空上看。就见得无数光点入内。直如银河。
方信突然之间想起了李白地《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壮观地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地银河。这两句诗写出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地磅礴地气势。
现在。这情况却是倒过来。从大地之上。无数地光点飞上。汇成河流。注入天柱之中。倒灌而上
天柱受此大力。迅速扩大,直冲天空。
紫气化为一条蛟龙,自天柱上盘旋,方信一阵恍然,突地发觉自身已经化得蛟龙,一边盘旋而上。一边居高临下,俯视大地。
顿时,为帝者的大悟,自然而然产生着。
原来如此,在御舆中方信只是轻轻叹息,眸中空空如也,他已经触摸到了六阶的边缘。
虽然先前早已经知道,但是真实看见每个光点,落得天柱内。转化成紫气,却也是百感交集。
每个人,都有一点灵性。而先前所论蛇、蟒、蛟龙、真龙之分,本质上就是得众生之心,众生之气,所以才为山川河流亿万百姓之主。
人道早期,是神族后裔的统治时代,无论中外国家,都复如此。
中国夏商周,也都是神裔,其中不必多说。直到祖龙登基。他虽是神裔,本不复为大位,所以秦国不拜天不拜地,是拜国君,这就创立了真龙之道——是以才称祖龙!
人道走到这个历史阶段,引导和牧养亿万百姓,百姓愚昧,是以将其气授于君父,而成其龙!
真龙之道。有始必有终。
如是人智渐开,日后万民必自养其气,不复于人,有朝一日,若此地再无真龙,就是人族大兴之始!
一瞬间,方信对六阶和七阶,都洞察玄理,再无障碍。
登基。以祭天最重。高九丈九尺,下面是黄土。上面是白色大理石所建,望之光滑如镜,而文武百官按官职爵位分列两侧,躬身迎驾。
乘舆落地,方信负手而出,顿时,钟鸣不绝,礼官高声应和,群臣跪伏在地。
天柱光照天地,龙吟不绝,方信缓步而上,到高台之上,亲念祭天之文:“皇天无亲,唯辅有德,是以人皇总理山川河流之共主……”
当下祭文念完,由方信领头,向上天,三跪九叩礼。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