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国功贼-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是这样,也没有任何乡勇主动放下长枪。他们已经无法再将兵器放下了,在那条指向城墙的血路尽头,可以看见张金称军匆匆搭建起来的大营。打了一整夜,营中的人数依旧多得无法数清楚。其中不乏已经两鬓斑白的老汉和刚刚长到四尺高的孩子,一个个举着刀,在营门口慢慢整理队形。他们没有吃早饭,他们的早餐在馆陶城里。
    要么自己家的老人和孩子被这些人杀掉,要么将这些老人和孩子杀死。现在,乡勇们已经没有了其他选择。
    而这场杀戮,不过刚刚开了个头。
    第一卷 好人歌 第三章 东门 (三 下)
     更新时间:2009…2…19 19:22:15 本章字数:4590
    白天比夜晚更要难熬。昨夜的战斗虽然令人恐慌,但大伙看不清到底来了多少流寇,心中至少还抱着侥幸取胜的希望。而现在,希望已经变得像草尖上的露水一样单薄。初升的阳光将一切照得无所遁形,包括每个乡勇极力隐藏在心底的恐惧。
    敌军人数不是他们的二十倍,而是一百倍!如果那些挥舞着木棍砍刀的老人和小孩也可以算作士兵的话,可能众寡悬殊更大。看见老弱喽啰们单薄的身躯,你甚至不忍心向他们开弓放箭。然而,当他们跑到木栅栏附近的时候,却会毫不犹豫地将砍刀和削尖了的木棒顺着栅栏缝隙递过来。
    无论拿在多么弱小的流寇手里,兵器招呼到身上一样会死人。乡勇们为自己片刻的犹豫付出了惨重代价,一瞬间便倒下了十几个。“捅死他们,不是他们死就是咱们死!”几个队正声嘶力竭地叫嚷着再度冲到了第一线,染血的缨枪齐挥,带头将老人和孩子戳死在栅栏旁。
    战场上没有怜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激战再度于木栅栏两侧展开,残忍且凌乱。站在指挥者的位置,程小九甚至无法相信流寇们的身后有将领统一调度。那种洪水般的攻击没有明显的节奏,不分队形,老的、小的、壮的、弱的,全都一窝蜂般向上涌。短刀、长矛、羽箭、投枪,各种威力和功能参差不齐的兵器也没经过任何协调组织,只是一味地乱砍乱剁。很多时候,后排流寇射出羽箭根本没有飞越栅栏,便直接命中了前排流寇的脊背。被误伤未死的喽啰兵们则破口大骂,拎着兵器转身回冲,将误伤自己的袍泽打得抱头鼠窜。
    相对于流寇们毫无章法的攻击,防守方的战术则显得整齐且有效。在流寇距离残城八十步左右,他们便开始以羽箭拦截。竹制的轻箭杀伤力非常有限,喽啰们身上插着四、五只雕翎还能在战场上跑动的情况屡见不鲜。但这种羽箭覆盖战术最大的杀伤力体现在对士气的破坏上,大多数喽啰们都不具备带伤作战的勇气。往往挨了第一箭后冲锋速度就会减半。挨了第二箭后就会停下来担心地检视伤口。很少有人连续挨了三箭后依旧毫不在乎的向前猛冲,但到了这时,他们的身体已经不像没受伤前一样灵活了。隔着木栅栏,众乡勇可以非常顺利地成全他们的勇敢。
    匆匆搭建的木栅栏成了一道鬼门关,将活着的喽啰们死死地挡在了关外。白蜡杆子缨枪与狭窄的栅栏缝隙配合起来相得益彰。如果不是乡勇们突然发傻发愣,以短兵器为主的流寇很难将朴刀斧头递到他们身上。而乡勇们只需要看准栅栏缝隙后的葛衣,狠狠将手中的缨枪刺出去,旋即必有斩获。
    从朝阳初露又厮杀到日上三竿,除了在刚看清楚对手情形那一瞬,因为心生怜悯而蒙受了一次不小的损失外,其他时间内,战场的局部优势牢牢地掌控在乡勇们手里。双方的战损比例非常悬殊,有几轮厮杀中,配合越来越娴熟的众乡勇居然取得了杀敌五十余,自损为零的巨大胜利。但是,程小九的心情却没有因为短暂的胜利而高兴得起来,特别是当对方的营地上空腾起一阵烟尘后,他的眼角居然控制不住地抽搐了树下,好在当时战斗打得正激烈,才没被弟兄们发觉他的慌乱。
    烟尘是战马列队跑动带起来的。那意味着张金称麾下有骑兵!虽然从烟尘的规模上来看,骑兵的数量未必能超过一千,但是在馆陶周围的平坦旷野中,一千骑兵足以踏碎五千到八千乡勇组成的防线。更令人恐惧的是骑兵的长途奔袭能力。战马在平原上小跑一个时辰的路程,足够普通人步行走上大半天。那同时也意味着馆陶县的官员和百姓根本就没有弃城而走的机会,一旦他们失去城墙的保护,骑着战马的喽啰兵们会毫不客气地从背后追上来,用横刀将他们一个个砍杀于道。
    “张金称这个疯子!”脸色煞白的董主簿破口大骂。骑兵带起的烟尘正向残破的南城墙迫近,以骑兵攻城,这种战术前无古人,今后也未必有来者。然而木栅栏的高度是否能挡住战马一跃,着实令人不好说。董主簿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初为了从中捞取油水,将栅栏的高度从九尺三寸偷偷削减到了八尺五寸。省下的木料铁钉钱至今还在家中的地窖藏着,一文都没来得及花销。
    “战马来之不易,他未必舍得!”程小九皱着眉头,对张金称的目的做出如是判断。“我估计他出动骑兵只是为了给自己人壮胆,顺便打击我军士气。南城的残墙还有半丈高,不事先铺出一条鱼梁道来,战马无法接近栅栏!”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判断,土黄色的烟尘在卷入战场后,便慢慢小了下去。大约七百多匹高矮不同的战马排成一个五纵长队,在距离城墙二百步左右的位置来回驰骋。看到自家骑兵,正如蚂蚁般聚集在城墙附近的大小喽啰们士气大振,欢呼声不绝于耳。但他们的攻势却一点点减弱下去,最后将所有活着的人都撤离了城墙。
    骑着战马的喽啰兵们身上穿着简单的皮甲,手中的兵器也统一成了横刀。他们先是耀武扬威在城墙下兜了几圈,然后慢慢整队,慢慢变成了一个齐整的方阵。紧跟着又是一通鼓响,招展的旌旗下,有名虎背熊腰的壮汉策马冲出,风一样驰骋到了木栅栏近前。
    隔着大约五十步的距离,此人带住坐骑,冲着全神戒备的众乡勇们大声喊道:“谁是这里的主事人,出来一下,我家大王有话对你说!”
    “出来,出来!不敢出来就是大姑娘养的!”吃了亏的喽啰兵们满脸愤怒,七嘴八舌地在城外喧哗。
    “你们才都是大姑娘养的呢,没有爹教导!”
    “没爹管的才不走正道,好人不做偏偏去去当贼!”众乡勇大多出身于市井,嘴上的功夫一点儿不比手上的功夫差。顺着对方的话题回骂,登时将众喽啰们气得七窍生烟。
    骑着战马的壮汉见自己一方在口头上讨不到任何便宜,赶紧挥了挥手,将喽啰兵们的喧哗声压了下去。“请守城主将出来一见!张大王有话要说!”扯开嗓子,他继续冲着木栅栏后的乡勇们叫喊,中气十足的声音居然压过了双方发出的所有嘈杂。
    身为临时的行军长史,程小九当然不能让对方给小瞧了。分开保护着自己的乡勇,向前急走了几步,冲着城外的壮汉抱拳施礼,“程某奉县尊大人之命守卫南城。壮士有什么话,尽管跟程某说。程某若是觉得还有道理,定然将你的话转给县尊大人!”
    一番成熟老到的场面话从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口中说出来,令闻者无不觉得愕然。骑马的壮汉歪着嘴巴笑了笑,用哄孩子般的口吻教训道:“你这小子好不懂事。张大王给你家县令的话,关系到全县百姓的生死。你一个毛孩子出来逞什么强?赶快回去,叫城上带头的人出来见我,迟了便耽误了全城人的性命!“
    “你这匹夫好不懂事!”程小九老气横秋地一挥衣袖,以前辈长者的口吻回敬道,“古人说有志不在年高。若是年龄大便本事大,孙伯符岂不是到死也没机会在阵前露脸?赶快回去,叫一个有见识的出来跟我说话。免得耽误了你家张大王的大事,害得全营喽啰们无辜送命!”
    “哈哈哈哈!”城上城下的人都被小九大言不惭的话逗得开怀而笑,彼此之间的敌意瞬间减轻了不少。
    那马上壮汉既然练过武艺,自然知道孙策孙伯符是哪般人物。此人弱冠之年带兵征讨四方,所向披靡,曾经被时人称为虎雏。魏晋之后的练武者无不以其为榜样。栅栏后的少年看上去年龄可能比孙策初阵时还小些,但气度风范上却不输给身边任何一名**。
    想到这一层,壮汉忍不住摇头苦笑,收起身上的轻慢之气,冲着程小九抱了抱拳,大声说道:“既然小将军能做得了主,郝某便将我家大王的话直接对你说了。希望你听完之后还能能撑得住。我家大王的意思是,馆陶县的城墙早已坍塌,你等即便能挡了我军一时,最终也难免兵败身死的命运。不如认清形势,早一点儿把馆陶献出来。念在你等都是汉子的份上,张大王不会难为你等。在此筹集到了足够的粮草军饷后,转身便走,决不轻易伤害贵县一草一木。”
    此人嗓音宽厚洪亮,长相和打扮上又带着股豪气,劝降的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倒是平添几分可信度。众乡勇们早就杀得精疲力竭,听了这番话,未免有些心动。纷纷将目光转向程小九,眼巴巴地等着他一句回应。
    “这么说,是我等不了解你家大王好意,凭空生事了?”程小九心道一声不好,赶紧出言反驳。“那平恩县最后落了什么下场?刘家堡又毁于谁手?别告诉我不是你家大王干的,那些百姓好端端的都自己抹了脖子!”
    一番话含着愤恨和斥责说出去,顷刻间便惊醒了麾下众乡勇的投降美梦。平恩县距离馆陶县只有百里之遥,春天时该县被张金称所破,城内八千多人,最后幸运活下来的还不到八百。乡勇们的家眷都居住在馆陶城中,一旦城破,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妻儿老小都能在这幸存之列。
    “那些人不知道好歹,精锐冒犯我家大王虎威。我家大王当然要给其以教训!”骑马壮汉无法替自己往日的暴行辩解,只好强词夺理地说道。
    “那我等从昨夜杀到现在,算不算冒犯了你家大王虎威呢?”程小九抓住他的话柄,毫不客气的质问。“对了,你家大王的粮食和军饷从哪里筹集,能不从我等手中拿么?莫非馆陶县地下埋着铜钱,你家大王进城后,随便一挖便挖出来?!”
    山贼在城里筹集粮饷,自然只有抢掠一途了。众乡勇们越听越绝望,指着骑马壮汉破口大骂,“少装好人,有本事就杀过来。咱们拼个你死我活!”
    “想入城,***,除非我等都死绝了!”
    看到城上同仇敌忾,骑马壮汉也知道劝降的如意算盘落空了。这个结局也早在他的预料之内,因此,他挨了骂,既不生气,也不懊恼。笑着从马鞍后取下一张大弓,然后又将一支缠了白葛的羽箭搭在弓弦上,冲着程小九晃了晃,大声道:“这是我家大王的亲笔信,烦劳小将军交给县令大人。从现在起,三个时辰内请县令大人做出决断。三个时辰后如果还继续顽抗的话,一旦城破,馆陶县定然人牙不留!”
    说罢,他猛地一拉弓弦,只能“崩”地一声脆响。长箭如电,只扑小九面门。程小九早就防备着对方这一招,迅速将身体蹲了蹲,避过箭首,然后用缨枪一挑一压,将帮着白葛的长箭瞬间击落于地。
    这一下射的精准,挡得利索,城上城下见到者忍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