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银河及其身后的人们-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是洋娃娃。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她喜欢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蹲着上厕所,一样绣花、织毛衣。
上学期间,张克莎的表现很出色,尤其在文艺活动当中,在长沙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上中学后,他经常把父母给的坐车钱、吃饭钱省下来,买布做衣服,把自己打扮成女孩子模样,留起了长头发。平时他总是和女孩子们一起上下学,他不愿和男孩子们一起上厕所,或是趁别人不去厕所时自己才去,或是把尿憋着回家。
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老师找来家长,说张克莎的生理是不是有问题,表情、声调都像个女孩,建议家长把他领到医院检查一下。张克莎的极端反应,遭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来自各方面的舆论和压力,压得一家人抬不起头。张克莎受到空前的孤立,人们见到他避之惟恐不及。他的父母也陷入了极大的忧伤中,他们怀疑自己的孩子可能是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毛病。张克莎只想选择自己的性别,他想,自己有这个权利,这没招谁也没惹谁,可怎么就有那么多爱管闲事的人呢?在各方压力下,他幼小单纯的心灵遭受到了重创,高中没上多久,他就因为身体原因回家休学了。回忆那一段时间的经历,张克莎说很感谢家庭给了他一个宽容的避难所,否则他在精神极度混乱和痛苦的情形下,早就结束生命了。
毅然选择变性
1979年12月,张克沙中断了高中学业,穿上了令当时少男少女们羡慕的绿军装。新兵训练营里,和男兵们同吃同住,张克莎感觉很不适应,他不和别人一起洗澡,晚上一个人偷着去洗。他还通过朋友注射了不少女性荷尔蒙,自己也逐渐有了一些女性的特征。
1982年2月,张克莎退伍回家,这时他已经是个留着披肩长发、穿着女性服装的女人了。回到长沙以后,退伍办不肯接收他,送去的明明是个男的,怎么回来就成了女的?张克莎也坚持自己是个女的,回家后第一项报户口的手续都办不了,更不用说找工作了。
1982年,广东东莞一家中外合资的玩具厂里,张克莎成了一名“女工”。她和工厂里年轻的女孩子们在生产线上加工玩具,周围的人一点也没看出她是个“冒牌货”。在工厂的那段日子里,张克莎的老板……一个50多岁的香港离异男子赵先生对她产生了好感,想娶张克莎为妻。然而,一方面,张克莎不爱这个比自己大30多岁的男人;另一方面,当时张克莎还是男儿身。于是,她十分坚决地拒绝了。
1982年冬天,张克莎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论文,这是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医史研究室的阮芳赋教授的文章。张克莎看到这篇文章后了解到,自己所患的是“性身份识别障碍”,由于幼年的生活环境和一些遭遇,造成对已有性别的排斥,有强烈的改变性别的愿望。于是,张克莎就给阮教授写信,把她的处境告诉了那位教授。张说,如果不能尽快给自己做手术,她甚至没有活下去的信心了。
1983年1月10日,张克莎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走进了手术室。不久之后,张克莎变成了真女人。这就是中国的第一个变性人的诞生过程。
变性后即遭遇初恋失败
变性后的张克莎,拿着医院出具的身份证明,回到长沙顺利地改了性别,上了户口,并被分配在长沙一家商场当售货员。这时,她已正式更名为“张克莎”。
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张克莎变性的消息被一个知情人透露出去,并传了开来。不久,她的工作场地成了“展览馆”,几乎每天都有人来观赏她这个稀奇人物,柜台常常被挤得水泄不通,连生意都无法做下去。商场的女售货员在换衣服、洗澡时也要避开她,她们还是觉得她是个男的。面对那么多人的评头论足,莎莎真恨不得有条地缝能让自己钻进去,但她只能任由别人评说,因为她的工作就是售货,有泪也只能往肚中流。
就在这时,一个姓陈的小伙子走入了莎莎的生活。或许是因为他倾慕莎莎的美貌和气质;或许是因为他对莎莎的遭遇充满着同情,那位青年在知道莎莎身世的情况下,每天扮演护花使者,护送她回家,挡开了一些非善意的纠缠。在他的关爱之下,张克莎总算度过那段烦恼的日子,她也逐渐爱上了那位从天而降的男子。
可惜好景不长。他们的特殊恋情引起了男方家长的强烈反对。莎莎觉得是自己不好,害了一个无辜的男青年。于是,她决定退出。
1984年夏天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张克莎给陈留下一封告别信,乘上南下的火车,悄悄离开了他,回到广东东莞,找到了先前追求过她的赵先生。
在香港的遭遇
初恋遭遇打击,莎莎产生了换一个全新环境重新开始的念头。于是,她想到了那位先前追求过她的香港老板赵先生。1984年的一天,她只身回到工厂,同意与赵先生结婚。赵先生也非常愿意。于是,他们当年就办理了结婚手续。 赵先生把莎莎带到了香港。这时的莎莎如释重负。因为在香港,再也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世,她完全可以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婚后,赵先生要求莎莎当专职家庭主妇,但莎莎却坚持要出去工作。于是,张克莎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她曾当过模特,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后在家人劝说下她改行做保险。由于勤奋,加上特有的女性魅力,她的业绩连连递升,一年后就由一个普通推销员提升为主任,第三年又被提拔为部门经理,有了一份不菲的薪水,她不再需要丈夫供养了。
张克莎坦言,自己并不爱那个比自己大30岁的丈夫。当初嫁给他,完全是为了想换个环境。而如今,莎莎在事业有成的时候,也逐渐开始考虑起个人幸福的问题。
1993年,张克莎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与青年阿山相识。两个人几乎同时坠入爱河,难以自拔。这是张克莎第一次全身心地去爱一个男人。在爱情的驱使下,她越陷越深,甚至忘记了自己身世,而阿山也开始与她谈婚论嫁……
而此时,一场更大的险恶已经从天而降。
早在1990年上半年,张克莎曾与一个自称陈红利的长沙老乡不期而遇,并互换了名片。一年后,这个女人忽然给她打来电话,说自己遇到困难,急需一笔钱。不好驳老乡的面子,张克莎满口应诺了。此后,陈红利又几次开口“借钱”。张克莎婉言拒绝了她一次。没想到她脸色一变,阴狠地说:“大家出来混都不容易。我了解你现在的一切,你过去那些事,我还为你保着密呢!”
张克莎脑袋一下子蒙了。她不敢再往下想,当年那一幕幕难堪的场景又在眼前浮现。如果自己身世被暴露,好不容易得来的家庭、事业都可能付诸东流,而且还会伤及丈夫和自己深爱的恋人。
陈红利摸透了张克莎的心思,钱越“借”越多,越“借”越频繁。累计“借”出近30万元后,张克莎已难以为继了。香港成了张克莎又一个伤心地,她害怕不小心又勾起那段婚外情,更害怕再遭不良人的敲诈。为了她的女人梦,也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张克莎征得丈夫同意后,再一次选择了逃亡之路。
霸气书库(www。29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在台湾的经历
1995年春天,张克莎把丈夫安顿在香港,黯然登上了去台湾的飞机。在台湾的那段日子里,莎莎觉得总会想起她的丈夫赵先生。她觉得丈夫对自己的帮助很大,而自己却忽略了他。她说:“我每天工作都是早出晚归,家里所有一切,包括拆洗被子都是他做,我在家里很少做事。其实对他来说好象是一个恩赐,他对我无微不至,而又没有怨言。”而那段时间,赵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一年进出医院很多次,而且他的经济情况也开始恶化起来。”
莎莎想赚些钱给丈夫寄去。然而,她在台湾无亲无故,连生存都成问题。于是,她不得不到歌舞厅当舞女。凭着自己的美貌和高雅气质,她终于站稳了脚跟,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了,但每个月她仍要节省一笔钱寄给丈夫,并安慰他说,自己工作很顺利。
1997年,35岁的张克莎报名参加了台湾小姐选美比赛,她一下子成了名人。一些大款倾慕她的美貌,愿意花巨资与她共度良宵,甚至长期包养她,都被她严辞拒绝。她不想单凭自己的美貌吃饭,更不愿当花瓶或金丝鸟。从舞厅退出来后,她独资在高雄开办了一家中等规模的饭店,专门经营大陆菜。经过苦心经营,生意渐渐红火起来。
丈夫的身体、生活状况让张克莎越来越牵挂。她每月按时寄回折合3000元人民币的美金,供他生活和治病之用,并花钱在广州买下住宅供丈夫居住。
2002年2月,居住在广州的赵先生病情忽然恶化。等她飞回广州,乘车赶到医院,已是晚上9时多,赵先生已经永远合上了双眼,任她怎么呼喊,再也没有回音……
祸不单行,当年10月,深爱莎莎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
莎莎重返大陆
在经历了十几年躲躲藏藏的漂泊生活之后,在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之后,张克莎决定返回故乡,不再躲藏,以真实的身份面对他人、面对社会。
2003年春节前夕,国内首例变性人张克莎结束了她十几年东躲西藏的漂泊生活,从台湾回到了大陆……她的老家湖南长沙。在这里,她迎来了她的特殊生日……变性20周年纪念日。
后来,张克莎出版了个人自传《女人梦》。她想让大家了解一个变性人生活的辛酸,以赢得社会的理解和关怀。目前已是孤身一人的张克莎,也渴望能得到一份真感情:那个人看过她的书,对她有了了解,愿意和她厮守一辈子。②
以上这些就是中国第一变性人张克莎的故事。上一小节中,笔者曾介绍性倒错男孩虎子的故事。张克莎与虎子的经历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在生理上都是男性,但心理上却都认同女性。不同之处在于,张克莎做了变性手术,她不再拥有男性特征(如###、胡须等),而是拥有了女人特征(如乳房等)。因此,人们会把张克莎当女人来看;而虎子没有做变性手术,他仍旧具有男性特征(如###、胡须等),但他的举止、做派却仍旧像一个女孩。因此,人们会把他当男孩看,一个女性化的男孩。
张克莎与虎子的这个不同点是会对人们的态度产生影响的。相对来说,人们更容易宽容张克莎(变性人),因为她至少看起来不那么别扭,尤其是当人们不知道她是变性人的时候;而人们更容易歧视虎子(跨性别人),因为他看起来很别扭。那么,应该如何看待人们的这两种不同态度呢?有关这点,下一小节会做详细说明。
5,酷儿理论
法国著名女性主义思想家伊丽加莱曾将性别问题放置在“当代主题”的重要位置上,她说,一个时期只有一个主题,它是这一时代的标志。而当代的主题就是性别问题。
对此,李银河说到:“我们没有证据否认,在西方,性别问题就是当代的主题,是时代的标志,是排在第一位的重要问题。”
李银河之所以认同伊丽加莱的观点,笔者认为,原因应该是这样的。在当代的西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