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枭雄-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瑕叔盈于百忙之中,瞥见颖考叔落下城墙,还以为他被许军所伤,心中大惊,不避箭矢乱如流星,急忙赶到身边查探,颖考叔已然气绝。瑕叔盈悲愤不已,仰天咆哮一声,就地取过大旗,使尽力气纵身一跳,堪堪登上许城,遂绕城一周,大声呼道:“郑公已登城矣。”三国将士仰头望见大旗于城头猎猎飘扬,勇气倍增,一齐砍开城门,争先入城。许国元帅留莲死命相抵,被乱军所杀。许庄公见城池已破,便易服杂于难民之中,逃奔卫国而去。
郑庄公见攻破了防城,便先派祝聃引兵去控制许宫,禁止闲杂人等入内。祝聃领命而去。庄公又命原繁和鄃敬轩二人引兵同去封锁许国库府,盘查对方库存。他虽然不知道颖考叔是怎么死的,但看颖考叔所中之箭从背后射入,前胸透出,就什么都明白了。为防颖考叔的部下暴乱,故意让瑕叔盈和公孙阏一起把颖考叔的遗体护送入城。行不移时,庄公又派人前来叫瑕叔盈去跟前问话。瑕叔盈心地耿直,便托公孙阏道:“主公派人来请,大将军的遗体叫交给你了。还望将军小心守护,等到许宫,我定奏明主公,为大将军报仇。”说罢来见庄公。庄公端坐于大轿车中,向瑕叔盈问道:“寡人见考叔背后中箭,想必为郑军所害。你是第一个发现他中箭的,当时的情形你最清楚。你是否看见郑军中有谁暗中射出的这一箭?”瑕叔盈道:“当时的场面混乱非常,臣亦不知箭从何来。”庄公沉思良久,方才说道:“即如此,你回去吧,寡人自有区处。”瑕叔盈听命告退,便同公孙阏一起护着颖考叔的遗体,尾随庄公入城。
却说郑军初入城时,蛮横非常,特别是公孙阏,高渠弥和祝聃等人的部下,所以象抢人妻女财物,杀人老弱残兵等诸如此类的事,时有发生。鲁侯心地仁慈,便与齐侯商议安民之策。齐侯也十分鄙视郑军这种行为,便与鲁隐公以周桓王的名义拟定数道安民榜文,派人于许城之内到处张贴。榜文所到之处,秩序方才渐渐稳定下来。两人见许城无事,便联车来见庄公。
这里齐鲁二侯与庄公做贺毕,方欲商议善后事宜,忽听守把宫门的卫士前来奏称:已故大将军的部下,俱来宫前求见。庄公不悦道:“寡人这里正与二君商议大事,你却来扰乱。罪过不小!还不出去告诉他们,就说寡人已经知道他们所请之事,待吾等商定了大事,自会宣他们进来。”那卫士慌得磕头有如捣蒜,又奏道:“主公教小人的话,小人已经和他们说过了。但他们执意要来求见主公,小人等拦之不住。还请主公下个明旨,不然再稍迟片刻,他们就闯进来了。”庄公还未答言,便听殿外吵吵嚷嚷,有一大群人往这边而来。庄公十分尴尬,向齐鲁二君勉强笑道:“郑军无礼,乃至于此。”齐鲁二侯道:“此乃盟主国内之事,我等礼当回避。”庄公道:“不必。既然他们来了,寡人就先断了这桩公案。”
等不片刻,便见颖考叔所属部下的大小将官,足足有三百余人,与守把宫门的卫士互相推攘,已经来到殿门之外。庄公脸色微变,向瑕叔盈道:“你去叫他们几个领头的人来。其余的都在殿外侯命。”瑕叔盈遵命,便出外抚慰一番,让其推举了几位代表出来,随自己来见庄公。
庄公见进来的三人都带着随身兵器,遂喝道:“大胆,谨见寡人,竟敢还带着兵刃,尔等欲造反耶?”那三人慌忙解下兵器,磕头请罪。庄公面色稍霁,遂道:“寡人念尔等情切关心,许城一战,又立有战功,所以你们私带兵刃一事,寡人便不追究。然寡人正在这里与二位君主商议大事,你们有事不在宫门等候,直吵嚷到我等面前,成何体统?”三人又磕头谢恩。发完火,又显了威风,庄公方才问道:“你们的主将是谁?这么急着来见寡人,到底所为何事?”那三人居中的那位听问,便磕头禀道:“我等俱都是招讨大将军颖考叔的部下。自追随大将军以来,末将等亲见其平内乱,谏文武,计取防城,勇破许国。功劳赫赫,名震天下。不意今日为奸人所害,不仅我等,从征将士俱都不平。因此末将等不惜冒着犯上的危险,来求主公查明真相,为大将军复仇。”庄公端容道:“大将军殒逝,寡人也异常伤心,岂止尔等?但你们说他为奸人所害,可有证据?”那人又磕头再奏道:“大将军所中之箭,非从前胸,而是被人从背后射入。请主公查实真相,辑拿凶手,莫令亲者恨,仇者快。”庄公暗暗叹道:“强将手理无弱兵!此人口才了得,这最后一句,尤其厉害!”他心知今日若不做出姿态,定然下不了台,于是便道:“好吧。你们可派人把颖考叔的遗体抬来,寡人当众拔出那箭,看是所属何部,再做定夺。”
过了半柱香的功夫,颖考叔的遗体被抬到殿下,庄公便招齐鲁二侯同住观看。但让人大跌眼睛的是,原先插在颖考叔背后的那支箭,现在却插在了他的胸前。瑕叔盈就是用脚后跟也想的出来,定是庄公叫他问话之时,公孙阏做了手脚。他此时心中已经隐隐明白,暗害颖考叔的,恐怕就是这个当初自己那么信任的公孙阏!
却说齐鲁二侯并未亲见颖考叔落城,只知道他是被弓箭所伤。此时看过颖考叔的遗体,便笑道:“此箭从前胸透入,可见是被许军所伤。”那三人一听此言,便又慌忙磕头奏道:“大将军被人从背后暗算,此事我等亲眼所见,当时主公也在现场。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有人在大将军遗体上做了手脚。”鲁侯道:“此事又说不清了。”齐侯也道:“郑军将士所用之箭,都是有部属微号的。可再看那箭,就明白了。”瑕叔盈听了,便上前拔出那箭,奉与庄公与齐鲁二侯观之。却见庄公脸色异样,用那双飘忽不定的三角眼看向高渠弥。高渠弥隐觉不妙,急上前从庄公手中接过那箭,仔细观之。他见箭尾有一小字名“高”,顿时脸色大变。当时郑军将领之中,唯有渠弥一人姓高。因此这支箭便属高渠弥部无疑。原来那公孙阏趁瑕叔盈被庄公叫走问话之际,拔出他射颖考叔背后的那支箭,却于慌乱中抽出一根射进大辂车的箭,也不辩是谁所射,就把颖考叔翻过身来,把那箭从颖考叔前胸原先的伤口插进去了。高渠弥哪知道这其中的原委?此时就是有一百口,再也分辨不清了。
颖考叔的部下神情激动,高声呼道:“既然真相已经查明,请主公惩奸除恶,以谢天下!”高渠弥汗流满面,磕头分辨道:“主公勿听一时之言,容臣分辨。”公孙阏亦大叫道:“既然真相大白,你还有甚分辨?”说罢便躬身向庄公奏道:“臣以为可斩高渠弥,以释众人之怨。”庄公方欲说话,旁边叔詹阻谏:“臣觉此事可疑,请主公勿听公孙将军之言。”庄公道:“何事可疑?”叔詹奏称:“臣虽然未亲见考叔被射,但先前这三人所说背后中箭一事,臣因随侍在主公身边,也亲眼看到了。但此时考叔遗体所带之箭,却是从前胸而入。这说明考叔的遗体在进许城的途中,有人暗中做了手脚。还请主公明查。”庄公听罢,斜瞟了公孙阏一眼,心中恨道:“枉寡人给你机会,事情却做的如此麻烦。”正在犹豫不定,却见瑕叔盈挺身而出,奋然道:“叔司马说的有理。臣与公孙阏一同护送大将军遗体,也有嫌疑。请主公一并审问我三人。”高渠弥慌乱之中记起一事,忙又磕头奏道:“臣于入城之时,曾听荡寇将军祝聃提及此事,说他曾在大将军被射之时,回头看了一眼。他觉得那支冷箭好象是从征北将军的阵上所发。臣言非虚,主公招祝聃一问便知。”庄公听罢,只得便派人前去招祝聃前来对质。
第三十五回 世人谁如庄公诈 苍天不负英雄心
公孙阏听得一身冷汗——他原本想把颖考叔之死造成是许军所害的假象,却不想弄巧成拙,没有料到他随手抽出的那支箭是高渠弥所射,以致弄成了这个局面——目前高渠弥虽沾上了嫌疑,但程度却是最轻的,被自己拉来垫背的瑕叔盈因中途被庄公招走,也有脱身的可能,反而是自己嫌疑最大,不好脱身。想到此,公孙阏虽然强自镇定,亦不禁栗栗而危。
须臾祝聃招至,庄公问之,祝聃所说也与高渠弥原话相同。这一下变起伧促,庄公拿不定主意,便求助似地回头问齐鲁二侯:“二位以为怎样?”两人虽怜考叔之才,但却不欲参与此事,便道:“此乃郑事,自由郑国做主。”说罢请辞道:“善后之事,当在此事明了之后再做商议。”庄公也不阻拦,点头应允。
齐鲁二侯走后,庄公便道:“此事头绪纷繁,高,瑕与公孙三位将军都有嫌疑。但这里不是决断此事的地方。寡人现把三人监禁,等回到郑国再详做审判。大将军原先所率部下,都暂归副元帅原繁统辖。你们暂且散去,不久当有定论。”说罢便喝令虎卫军首领枣高,把三人押下去监禁。其实这段公案至此,真相已然大白,只因郑庄公有意袒护公孙阏,所以才借故拖延。众人无法,只得听令,都各各散去不提。
众人散后,止有叔詹在身边随侍。庄公沉吟半晌,问道:“司马怎么看待这事?”叔詹虽然痛恨公孙阏,理智却未丧失,即便如此,还是反问道:“主公以为谁才是暗害颖考叔的主谋?”庄公沉默不语。叔詹见此,见好就收,说道:“既然主公已然知道主谋是谁,此事便不难办。还请主公擒拿元凶,也好给天下一个交待。”庄公点头叹道:“死者已逝,生者还得活下去。可恨那人心地阴微,害我大将。大夫不必担心,回国之后,寡人定不会放过他。”叔詹流泪道:“考叔与微臣情同兄弟,不仅如此,他也是主公的手足。主公欲称霸诸侯,如今手足自去,微臣只恐以后再无人供主公驱驰天下矣。”庄公神色黯然,踌躇半晌,却又说不出话。叔詹度庄公的意思,是担心王学兵,张小山和刘大川三人,便又含泪说道:“京城与制邑两地,可派原子衿前去抚慰。待考叔事毕,可再把他招回。”庄公喜道:“此三人原受子衿统领,早已心服。司马此谏甚妥。爱卿以国家大事为重,乃我大郑之福也。但凭爱卿所嘱,寡人无不听从。”说罢就让叔詹拟旨:着原繁奉圣旨到京城与制邑两地劳军,就地驻扎京城,节制两地军马。
次日,庄公招来齐鲁二侯,商议善后事宜。庄公先发话道:“此次鲁侯从征,多有勋劳。我意把此城授与鲁公,二位意下如何?”齐侯欣然同意,鲁侯却坚辞不受。庄公又向齐侯道:“既如此,当归齐国。”齐侯亦推辞道:“此次伐许,谋本出于郑国,理当归郑公所有。”郑庄公满心贪念,见齐鲁二侯互相推让,不好就从,只是假意逊让。正在难分难解之际,忽听殿外传报:“殿外有许国大夫百里,带着一个小孩求见。”鲁侯急叫唤入。百里入内,叩首出血道:“许君不自量力,获罪于公,以致国破家亡。百里无能,敢乞三君延续太岳一脉。”齐侯见那小儿衣服华贵,品貌不俗,便问百里:“此小儿是许君的什么人?”百里磕头回道:“寡君无子,此乃寡君之弟新臣是也。”鲁侯心有不忍,拿眼看着郑庄公。郑庄公偷眼瞧向齐侯,齐僖公也面色凄然,似有怜悯之意。郑庄公念头一转,将计就计道:“寡人本不欲破人之国,但廹于王命,不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