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强兵-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奉孝一席话,直如拨云见日,彧敬服!”荀彧由衷的感叹道。
事先他完全没想到此节,但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他却可以确认郭嘉此言的正确性。
在内部矛盾的处理上。曹操一向很果断,也很英明。偏偏这一次,只是因为是否为曹仁报仇,文武之间就起了这么大的争端,曹操却一直态度不明。看起来犹豫不决的样子,进而加剧了内部的争论。
荀彧大局观一向不错,但他身在局中,深受其苦,哪里又有跳出局外,纵观全局的本领?直到郭嘉这一提示,他才恍然,原来曹操犹豫的不仅是报仇与否的问题,甚至已经到了是战是降的关头!
这不是危言耸听,之所以亲族众将都力主要战,臣佐幕僚都要避战,未尝不是在青州会盟诸侯,大举来攻时的一种倾向。
河北那三家未必肯远离老巢,到中原来为王羽火中取栗,可只要他们旗帜鲜明的站在王羽一边,青州策动的这场围攻的声势就相当可怕了。
更何况,青州还有两路实质性的盟友……没错,就是陶谦和袁术!
这两家和自家都是有仇隙在先的,袁术被主公打得一溃千里,面子、里子丢了个干净;徐州内乱,也与主公脱不开关系。
王羽登高一呼,各路诸侯齐齐落井下石,就算主公有三头六臂,也抵挡不了啊!何况在河北大战之中,己方也不是毫发无伤的,曹仁和戏志才的先后亡故,对曹军来说,是极其重大的损失。
这,才是真正困扰主公,让他失去了一贯的坚毅果决的原因!
荀彧精神大振,对着比他小了差不多十岁,年轻的有些过分的郭嘉请教道:“敢问奉孝,如此危局,尚有可救之法乎?”
郭嘉淡然一笑,道:“世所必无之事,安知无必有之情?既有必有之情,须为者,不过对症下药,因势而动罢了。文若兄若无他事,何妨与小弟煮茶而论天下之事,借此迎春送冬呢?”
荀彧心中一动,凝神去看郭嘉面上神情,却只是看不出端详来,思量片刻,他猛然起身,拱手道:“荀彧何人,岂有独自与奉孝坐而论道之理?奉孝且稍候,容某去去就来。”说罢,他转身而去。
郭嘉微微颔首,并不出声阻止,脸上还是那副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自信笑容。
……
出门上车,荀彧脸上最后一丝从容也消失了,一叠声的催着车夫,把一辆马车赶得犹如冲阵的战车一般,非也似的回到了刺史府。
不等马车停稳,荀彧直接挽着衣襟,用跳车一般的动作,下了马车。然后,他不顾几个受了惊吓,呆愣愣的看过来的卫士,一反常态的不须人通报,就那么径直往曹操的书房闯了过去。
“主公,大喜,大喜啊!”人未至,声先到,荀彧慌不迭的模样,把闻声赶出来的曹操都给惊了个目瞪口呆。
“文若,你这是……”
“彧恭喜主公,志才之后,又得一不世出的大才!”荀彧拱手为礼,高声道贺。
曹操的脸色顿时由惊返喜,迟疑问道:“莫非这位郭奉孝当真有惊人才学?”
“经天纬地,鬼神难测,当世第一鬼才也!”荀彧用最为隆重的方式给出了答案,说着,他俯身而前,凑在曹操耳边,低低的将与郭嘉会面的全过程讲述了一遍,特别着重说明了郭嘉对曹军现状,以及天下大势的分析。
曹操的眼睛越来越亮,到了最后,他满脸都是红光和无法置信的神色,不等荀彧说完,他便一叠声的叫了起来:“来人,备马……”话没说完,他已经改变了主意,一把扯起荀彧的手,高声道:“不,吾等不及了,文若,你这就与吾一道,往青梅巷一行!”
说着,他就穿着居家时,相对闲逸的服饰,扯着荀彧走出刺史府去,连一众亲卫都没招呼一声。众亲卫惊异之下,不敢询问,只能互相呼唤着,匆忙忙的跟在两人身后。
如此声势,顿时惊动了大半个濮阳城,寒冬时节无处可去,到处寻找新闻的士子们算是得偿所愿了,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般的传开。
尚未出仕,鬼才之名却在一夕之间传扬开来,郭嘉的仕途之路,无疑将是一条宽阔坦途。
第四四四章四大军师
夜风渐冷,王羽独自站在高唐城头,凝望着波涛汹涌如故的大河,露出了一副深思的神情。
亲卫们都被他远远的赶开了一边,只能在城头两侧守着,不过倒也没什么担忧神色,毕竟这里是守备森严的城池之中,刺客什么的,是不可能出现的。
远远的望着自家统帅负手而立的雄壮身影,亲卫们其实也生不出什么担忧来,就算真有不开眼的刺客出现,又岂能奈何得了天下无敌的主公?
“诶,主公怎么还在?这天寒地冻的……你们这些做亲卫的也真是,怎么就不知道劝劝?”城梯上探出了一张圆脸,看到城头的景象,当即就是一皱眉,向亲卫们埋怨起来。
亲卫们都很有翻白眼的冲动,心中大是腹诽:劝谏主公这种事,跟咱们这些小兵有什么相干,明明就是文和先生您这个军师的职责吧?您都劝不动,咱们又能如何?总不成主公说想静静思考一会儿,大伙儿上前把他拽下去吧?
“一群小家伙,别以为你们不说话,我就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就是觉得这事儿不归你们管,是我贼喊捉贼吗?要知道,我可是军师,军中大事才勉为其难的管一管,这些琐事也要劳烦老夫,你们是想让我操劳过度,英年早逝吗?”
就像是有读心术似的,贾诩一口道破了亲卫们心里那点小嘀咕,调侃着将众人数落了一通。这下,亲卫们绷不住脸色了。
“瞧您说的,咱们哪会有那种心思啊?巴不得文和先生您长命百岁,辅佐主公把江山社稷打造得花团锦簇呢,谁敢咒您啊?”
“就是。就是,文和先生,主公最敬重的就是您,咱们最敬重的是主公,其次就是您了。哪能对您不敬呢?”
“主公在城头站了快一个时辰了,文和先生,您看是不是……”
“行了,打住,你们这些小家伙啊,主公的英明神武是半点没学到。这油嘴滑舌的本事倒是学了个十足十。”
贾诩挥挥手,示意众人让路,一边喋喋不休的抱怨着,一边挪动胖胖的身体向王羽走去:“明天就是除夕了,这大冷天的,你们以为我是来干嘛的?让开吧。我去劝劝。”
侍卫们纷纷恭敬让路,看着贾诩的背影,却有一种说不明的味道。
王羽挑选亲卫,通常是从作战勇猛,或有潜力的年轻士兵中挑选,大致就是作为军官预备队培养的意思。这些人的忠诚无可置疑,一些相对隐秘的军情倒也不会瞒着他们。
近期。青州的局面一片大好,怎么看不出来,有什么事值得主公烦心至此。若一定说要有,也只能是濮阳那边的变故了。
主公爱才若渴,是全军上下都清楚的,那个名不见经传的郭嘉,看起来也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不然曹操也不会有那种表现。
濮阳回报,当日曹操是穿着木屐穿街走巷,一路徒步走到郭嘉的宅院前。然后按照规矩叩门,等到里面有了动静,这才登堂入室的。和传说中周公的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相去也是不远。若是个没本事的,曹操会这么兴师动众吗?不怕沦为天下笑柄吗?
不过,那位郭才子的气魄实在大的有些吓人,竟然开出了那种条件,也难怪主公愁眉不展了。现在似乎一切都尘埃落定了,可万一主公没死心,打算跟文和先生做个商量可怎么办?
说老实话,别看文和先生凶名在外,被世人以‘毒士’称之,可在青州,全军上下就没谁不喜欢他的。
为人没架子,总是笑眯眯的,虽然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却一点都看不到杀伐果断的影子,倒像是邻家那些和蔼的长辈。别看他在军务、政务上总是要偷偷懒,可谁有了烦心事,找他商量,一准儿会有个满意的答复。
这么个人,谁能不喜欢啊?
这要是冷丁换个人,不说规矩不规矩的,就算单从感情上来讲,也不好接受啊。只可惜这种军国大事,事关重大,主公考虑的境界,也不是常人所能及的,谁也帮不上忙,只能在私下里善祷善颂一番了。
贾诩把握人心的本领,天下无出其右,打眼在亲卫们脸上一扫,就把这些人的心思一览无遗了。心里温暖之余,也不由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这个正主儿都不着慌呢,倒是旁观者着急上火,这叫个什么事儿呢?
“我说主公啊,这节骨眼上,您没事跑城头来故作什么深沉啊?您就不怕把别人误会了?”
听到熟悉的声音,王羽一笑转身,语带戏谑的反问道:“文和,这么说来,你这是在担心了?”
“我?”贾诩抽抽鼻子,大是不屑的说道:“我可是巴不得的呢?这军师的活儿啊,就是象您说的那样,须得本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闹不好,死了都捞不着好,傻子才霸着位置不放呢。李十一就是个蠢猪,当时直接答应下来就对了,让那郭奉孝来做牛做马做军师,我就给主公您当个管家就好了,不用干活的那种。”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或者干脆直接掳人,甚或杀了也好啊,这么个棘手的家伙,留着可是大祸害啊!这个李十一啊,我本以为他除了笨,什么都好,现在看看,他不光是笨,而且很呆。什么都要请示,还要他这个校尉作甚?”
王羽觉得李十一真是无辜到家了,自己寻了郭嘉很久,一直没找到人,好容易找到了,时间又很紧,根本没来得及多做叮嘱,但重视的模样却很明显。李十一能有那个胆子当机立断的杀人,才真是怪事呢。
不过他这会儿也没空替属下打抱不平,而是摊摊手,摆出一副很无辜的样子:“那只好让你失望了,我这个当主公的魅力不够。也不会吐哺握发的表面功夫,最后就只能抓你来做牛做马做军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为之奈何?”
贾诩愁眉苦脸的叹了口气:“唉,那能怎么办?只能怨自己命苦了呗。”
想到相识以来的种种。两人相视而笑,一切存在或不存在的芥蒂,尽数化于无形之中。
“文和,你来的正好,这郭嘉一出,先前的策略怕是行不通了。整个计划都要做变更。”
没招揽到郭嘉,在王羽来说当然是遗憾的,但也不至于追悔莫及什么的。早在寻找郭嘉并且发出招揽的同时,他就有所预计了。
三国时代最具智慧的军师到底是谁?王羽没做过统计,但在他看来,无非就是那三四个人:多智近妖的孔明、洞悉人心的贾诩、神机妙算的郭嘉。顶多再加上个多才多艺的周公瑾。
至于司马懿之流,就是个腹黑的政客,根本谈不上军事家,若不是他的身份,恐怕根本就不会被当成重要角色写在史书上。他擅长的那套东西,其实跟袁绍是一个套路的,成就可能会很高。但多数战绩都是上不得台面,见不得光的那种。
四大智者当中,孔明和郭嘉最为相似。孔明年纪比郭嘉小了十岁,出道也晚了十年,都是二十六七岁了才正式出山,此前郭嘉还有过在袁绍幕府的短暂经历,诸葛亮压根就是一直在家窝着。
王羽自忖不是易中天,前世时,他不会把三国每个细节都翻来覆去的研究,可这一世。不研究就不行了。
依他的见闻,古人成熟的早,十二三岁就出面做事的大有人在,十三为相的甘罗,不就是汉朝的典故吗?郭嘉他们未必要学甘罗那么夸张。但也不至于非得等到二十六七岁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