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第一强兵-第5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珪的理由听起来虽然不错,说城内的守军和曹豹的军队本来就是袍泽,打起来战意也不会太强,等发现事不可为之后,说不定会很快降服。没了郯城,青州军顿成孤军,在两路大军的夹攻下,顶多也只能设法全身而退,而不会继续在东海纠缠。

这些道理,曹豹等人都认可,问题是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

击退王羽只是个开始,未来青州军势必不会罢休,到时候就是自己这些人首当其冲了。为将来计,这一仗不但要尽量打击敌人,还要保全实力,收益也得最大化。

城内的守军战到最后确实可能投降,可在那之前,八成得经历苦战才行。毕竟陶谦死之前,王羽就赶到郯城了,城内军民的士气不会太高,但也必定在水准以上。

要知道,攻城战的消耗可是很大的,当初袁绍怎么败的?还不是在高唐城消耗了太多实力,以至于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河岸,最后被王羽偷袭得手?

更重要的是,打郯城的油水太小了。

这一仗想要有收益,只能指望陶谦藏起来的那批钱粮。郯城的情报说得很清楚,青州军搬运了约莫三成钱粮进城,发现来不及搬完之后,王羽干脆当了把散财童子,将城内的钱粮都发给城中军民了。

这一手搞得曹豹很郁闷。

王羽散财,一方面提高了郯城军民的士气,使得他们守城的时候更积极,战意更浓了。另一方面,打下郯城后,曹豹也得不到足够的收益。

没错,钱粮放在百姓手里面,他可以抢。可问题是,他来夺东海,是为了当诸侯,让这里长治久安,一进城就抢东西,名声什么的姑且不论,这民心肯定是要一扑到底了。

民心没了,打下郯城后,王羽拍拍屁股走人,回头带着大军来找场子,里应外合,内忧外患,自己怎么抵挡,又找谁说理去?

若是不知道这笔钱粮的存在,曹豹倒是不会烦恼,可现在就由不得他不愁了。

由阙宣牵制?

那城一被攻下,王羽再一跑,阙宣顺势上山,山里面的钱粮不就都是阙宣的了?近水楼台啊!

所以,尽管对陈珪很尊敬,很佩服,但曹豹还是坚决不同意对方的计划。表示除非阙宣愿意听从他的指挥,一起攻城,由他派兵牵制王羽,否则只能由他自行攻山。

阙宣当然不可能这么做,他和曹豹是利益一致的盟友,而不是附庸。何况他可是天子,虽然只是自封的,但也不能低三下四的做人跟班吧?

于是,在这个问题上,就这么僵住了。

陈珪苦劝不果,最后也是无可奈何,只能长叹一声,叮嘱了曹豹三人一些作战时的注意事项,就不顾三人的挽留,自行去了。

曹豹当然很不爽,可也只能任其自去,自己甩甩头,抛开了心里那点不愉快,继续和两个伙伴讨论起来,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第五八五章马陵之战

八百里太行,是从古至今,人们用以形容太行山雄奇壮观,气势磅礴的语句。但在徐州地界,人们同样会以八百里马陵,来形容这座远及不上太行山的丘陵山脉。

虽然马陵山的山势纵贯南北,总有四百余里,勉强当得起八百里马陵的称谓。但这座山却远称不上雄奇,其最高峰的海拔也只有一百八十多米,别说跟巍峨的太行山相比,到了南方多山的地方,随便找个小山丘都比这里险峻。

不过,自古以来,马陵山的战略地位都很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春秋时代,齐国防御南部边境的长城,就是建在马陵山脉上,其中最著名的关口,就是当时的天下第一雄关穆陵关。

战国时代,名将庞涓和孙膑这对师兄弟的巅峰对决,也发生在这里,足可见这里的战略地位之重要。

道理说白了也很简单,只有马陵山这样的山势,才能为兵家所用,展开大兵团会战。换成太行山那种地方,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就算建了雄关,又有谁会跋山涉水的来进攻?

郯城周边地势平坦开阔,也只有马陵山算是险要之地,可资利用了,王羽选在这里作为决战之地第,是很顺理成章的一件事。

青州军的营地处于马陵山的边缘,是一道坡度不大的缓坡,从地势来看,可以算是丘陵地带的入口。山坡没有名字,因为王羽在此驻马破敌,后来当地人在此修建了牌坊以纪念此战,将其命名为凯旋门。

赵云和魏延各带着一营骑兵,受命埋伏在山北五里左右的一处山坳中。

经历了两天的休息,狙击战和强行军带来的疲劳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赵云还是一贯的模样,从容的神情中透着一丝坚毅,魏延却有些烦躁。

之前对阙宣的袭扰战。是他第一次独自率兵执行任务,又是和赵云一起出动,嘴上虽然没说,他心里暗中是存了较量之意的。

较量的结果让他非常失望,赵云的袭扰搞得曹豹焦头烂额,一万五千大军,被五百骑兵拖住了脚步。这样的战果,不可谓不辉煌。

反观他这边,就很让人发愁了。他手段百出,阙宣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是闷着头赶路,一点破绽都不留。

按照王羽事先的交代。魏延的骚扰,应该仅限于摧毁佛教相关的建筑和图腾,可在焦虑的驱使下,魏延做的比这要过火得多,到了后来,他是连人带庙一起烧的!

“仁义是做样子给人看的,哪个将军身后没有几千具白骨在那里堆着!”魏延如是安慰着自己。老师常说,主公为人太刚太直,自己就是一把利刃,那些主公不方便、不愿意去做的事,就是自己的职责。

这么想着,暴戾之气便油然而生。

不光是他一个,这种暴戾之气几乎感染了所有的人。一边是胜利和生存的诱惑,其中还夹杂着杀戮而带来的快感。另一边是墨守成规,失去已经到手的地盘,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

也许将来老了,在某个难眠的夜晚他会在黑暗中看着自己的双手自责。但现在,他本能般的选择了一条捷径。

尽管这条捷径要由无数尸体来铺垫,他也不后悔。

真正让他郁闷的是,这条捷径依然无法通向胜利。种种迹象都表明。阙宣已经被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了,可他就是不肯按照魏延的剧本来。

结果,魏延平白把厚丘。司吾一带杀得人头滚滚,烧得黑烟遮天,但就是没能达成真正的目的。要不是事先受了王羽的严令,不敢擅自进攻阙宣的主力,他真有心打一场夜袭。

愤懑、焦躁、疑惑,还有那么一点点愧疚,种种情绪混杂在一起,最终化成了满满的暴戾。不但他身边的人,连更远处的赵云都能感受得到。

“将军,您是不是去劝一下比较好?万一……”有亲卫低声提醒。

赵云看看魏延,眉毛微皱,但很快又舒展开来,摇摇头,轻声道:“主公常说,为将之道,千变万化,各人有各人所崇尚的东西。文长的烦恼,只能他自行解决,外人劝说是没用的。放心吧,文长不是一味莽撞之人,不会影响主公的大计。”

突然,赵云眼神微凝,竖起了手指,不远处的魏延也眯起了眼睛,骑兵们同时用手盖住了马嘴巴。

敌军出现了,顺着正午的阳光,缓缓出现于远方的旷野之上。

寂静下来的一瞬间,人们发现此地有风,很大,由东南吹向西北。同时,强烈的阳光也从南方照射而来。

在被敌军发现的同时,曹豹也发现了自己的猎物。从敌军的规模上,他甚至猜测到了附近会有伏兵,所以他做出了调整,摆出了一个楔形的攻击阵型,命令八千士兵压上,三千士兵侧翼警戒,四千士兵作为后卫。

临河的那一侧,他也投放了两千人马。之前被赵云袭扰的教训太过惨痛,他不得不留点神。

他不打算按照陈珪事先规划的那样做,虽然那样做可以将敌军拖住,或者赶走,进而牵动天下的局势,导致一场中原大战,可对曹豹来说却没多大好处。

他最怕的就是王羽烧粮撤退,青州家大业大,没这些粮草也无所谓,可曹豹却很在乎。现在才是春天,是粮食最紧张的季节,没有足够的储备,他拿什么和阙宣争东海,拿什么抵挡青州军的报复?

在这样的思路的驱使下,在最后的五十里路程中,他猛然加速,一下把阙宣甩在了后面,抢到了这个先手。他为的就是抢占有利地形,主动向马陵山的青州军发起进攻。这样一来,等阙宣抵达后,就只能在老老实实攻城,和加入曹豹麾下作战中做选择了。

曹豹的举动,的确出乎了不少人的预料,其中就包括了陈业。

王羽接收徐州军之后,陈业这样的老兵都不同程度的受了提拔。这本是陶谦一直在生活上施以援手。却放任他们在官场上被压制的目的,老人要把做好人施恩的机会留给王羽。

其中陈业的提拔程度是最大的,从原本的屯长,一跃成为了徐州的步兵都尉。

尽管升官很快,但却没什么人对陈都尉感到羡慕,因为他接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率领郡兵。组织百姓守卫郯城。

与曹豹有相似想法的人很多,认为王羽这样安排,就是为了方便撤离,已经舍弃郯城了。

等到郯城被攻下,曹豹、阙宣为了安定人心,可能不会杀太多人。但为首的几个肯定是不能放过的,新旧势力交替,总是要见点血,不然怎么杀鸡儆猴?

之前王羽来,死的是徐方、曹宏,现在轮到陈业这个新任都尉了,这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没人看好他。也没人看好青州军的前景。

再强的武将也是人,敌人有隙可乘,计谋才能化腐朽为神奇,起到逆转乾坤的作用。可对方稳步推进,全不中计,智谋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战争,终究还是要比拼实力的。

在严阵以待的两万大军面前,青州的四千人马实在太单薄了。

而只有郡兵和百姓防守的郯城。更是单薄的跟一张纸似的。最近几天,徐州军将兵之间的气氛变得很古怪,公开的交流少了,私下里窃窃私语的多了。相识的人遇见,很少会直接打招呼,反而喜欢互相对眼神,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样子。

在这样的气氛下。徐州军原本就很低迷的士气,变得更加低落。肯奋不顾身守城的人越来越少,连王羽日前大肆散财,也没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每个人都在怀疑。那些不太相熟的袍泽,会不会在敌人攻城时偷偷打开城门,又或在夜里放下根绳子,带着人头或情报逃到城外投敌去。

毕竟城外的敌军也曾经是自己人,谁知道谁和谁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渊源,进而催生出一些不为人知的勾当呢?

反倒是城内的百姓战意颇高,当官的可以降,当兵的也可以降,只有百姓没有选择的余地。大家都很担心,城池易手后,自家刚刚发的那笔横财会被人抢走。

从自身利益考虑的逻辑很简单,也很单纯,同时也很直接。只是在战争中,民众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在军心不振,兵无战意的情况下,郯城的城防的确让人忧虑。

陈业为此担忧了好几天,看见曹豹大军的那一刻,他的心差点从嗓子眼里蹦出来。结果,他惊讶万分的看到,曹豹竟然放弃了嘴边肥肉一般的郯城,径直冲向了马陵山。

在眼下这种情况下,陈业不相信曹豹会不知道郯城的布置。

由于信息量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普通人的目光是很短浅的,他们不会考虑日后如何,青州如何强大,绝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眼前曹豹、阙宣的两万联军,难以抵挡,而且还挫败了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